岁月推移,应天府越发地繁华,新城区自不必说,老城区同样如此,人多密集,处处有商机,遍地是黄金,财富滚滚而来,让市容市貌呈现出与众不同。
置身应天府,不论是那宽阔的大道,林萌遍布,高楼林立(古代屋舍二三层楼密集的话都可以这么说,毕竟七层楼就可就称为摘星楼了),灯光闪烁,充满活力的应天府新区也好,还是老旧的弄堂,安静的小巷,怀旧的应天府旧区也好,应天府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城市,老弄堂和江边夜景,古典建筑和新颖别墅,到处能让你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大城市风貌。
这让到来的一群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得感慨道:“圣朝就是圣朝啊!”
这伙外国人得到了朝廷的热情接待,安排他们住进了新城区的“江滨宾馆”,那里的地方大,视野开阔,长江胜景入眼中,到得晚上,江滨大道上热闹非凡,灯光把大江都染亮了,喧哗声浪传遍大江南北,让客人们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古代不发达,在没有月色的时候,即使是星光,大地是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哪怕城市也好不了多少,如今的应天府灯火辉煌,成了不夜天!
这些客人乃高丽使臣,为首的崔成之,任职为枢密院副使(注1),他是前御史大夫崔滋之子。
崔滋乃朝鲜高丽时期散文家,字树德,号东山叟,文科及第,初任尚州司录,后任御史大夫。
理宗朝时,这位老兄作为使臣,来过临安府,向孟之祥请教过如何对付蒙鞑,孟之祥时任禁军头目,向这些高丽人传授了游击战的要诀!
崔滋已故,高丽国王派他儿子出使明朝,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崔成之可以口口声声地说“我父亲早早得了陛下的圣训……”能够迅速拉近双方的关系。
眼下他与副使金玉璧在明朝礼部左侍郎章汝钧的陪同下一起饱览应天府夜市风貌,看得他与金玉壁震惊之余,心头一片火热!
圣朝有钱,有力量,今上是两蹶北虏皇帝的名将,应该能够解救我朝(高丽)于水火中。
崔成之这次前来是肩负重任,说起来高丽苦啊,该国与蒙古的战争持续三十多年,兵火连锦,高丽的江山被打成一片白地,民不聊生,国王只能呆在狭小的岛屿上过日子,以避蒙鞑兵锋!
战争的起因是臣服于蒙元的一支契丹军队造反失败,逃入了高丽境内,高丽王朝帮助蒙元打败这支军队之后,蒙元与高丽设立盟誓,相约为“兄弟之国”,从此蒙元每年都向高丽勒索财物,于是造成了高丽的仇视蒙元的情绪升温,后来蒙元的使者在出使高丽后被杀,于是蒙元与高丽开战了。
高丽蒙古战争一直持续,历经了元朝的四代皇帝,窝阔台、贵由汗、蒙哥汗和忽必烈都曾经派遣军队征服高丽,而高丽多次被蒙古战败,多次表示对蒙古称臣纳贡,但是又多次反悔,于是导致了蒙古统治者为了征服这个国度多次出征。
说实在话,高丽不想与蒙古对抗,奈何蒙古人太不地道,他们对于归顺蒙古的国家,则施加“六事”(纳质、助军、输饷、括户、置驿、君长亲朝或设达鲁花赤)的苛刻义务,需索无度,以致于高丽人不断反抗。
高丽现任国王王禃,是高丽王朝第24任君主,原名倎,即位后改名禃,一度改名为钊,字日新,是高丽高宗王?长子。1259年以太子(世子)身份赴蒙古朝觐大汗蒙哥,转而谒见皇弟忽必烈,获取其信任,于是忽必烈即位后对高丽采取怀柔政策,结束了高丽蒙古战争。
之后王禃登位,表面上对忽必烈恭顺,暗地里秘密派出崔成之、金玉璧出使大明,向前宗主国表示恭顺,哭诉惨诉,求皇帝出兵打败蒙鞑,还高丽一个朗朗乾坤!
而明朝方面,按照皇帝圣论中“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的原则,高丽人愿意效忠大明,此乃好事,因此对高丽使节热情相待,礼部侍郎中以左为尊,章汝钧为左侍郎,亲自陪同,表明了大明对高丽人的重视,也让高丽人甜到心里。
章汝钧满面春风,与高丽使节谈笑风生,言谈中说起他参与的《明蒙武业和议》谈判,此场谈判让南朝首次站直了脊梁,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的“四不”,让高丽人对于大明倍增信心。
之后,双方就在江滨宾馆展开会谈,大明辅臣厉文翁亲自与会,更加表明了亲切友好的态度,让高丽人更是欣慰。
就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双方迅速达成了《明朝高丽友好通商条约》的初步协议,主要包括:
一、高丽向大明称臣、进贡,接受大明册封;
二、双方友好通商,除使馆外,互设通商港口(待定),允许双方在港口购置地产,设立商行、修建仓库等,大明可在高丽港口少量驻军,大明驻军只为保护港口利益,不得参与高丽国内事务。
三、允许大明在高丽境内设置银行,向朝鲜人提供贷款,朝鲜以物担保。
四、高丽接受大明军队的训练、派员留学生。
……
双方约定了彼此间的礼仪,还有进贡和赐与的数量等,以及其它约定,虽然对于高丽不公平,但远比蒙古要好。
之后,明使章汝钧提出了一个要求,说道:“如今伪帝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之战,阿里不哥窘迫,我们需要让这场战争打下去,为他提供装备、粮草、医药和钱银,但从我们江南运输到东北地区实属不易,我朝的意见是就近由你们提供。”
听得崔成之心跳加快,善解人意的章汝钧立即说道:“所有的资金都由我朝提供,从你们这里采购!”
崔成之与金玉璧无不大喜,齐声颂道:“圣朝圣明!”
……
注1:高丽仿宋朝行三省六部制,设立枢密院(初称中枢院),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初称内史门下省),对持文武二柄,号称“宰枢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