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节 闻惊人的噩耗

轰隆雷响,声震四野。

电光闪烁,映出了黑暗中的军营。

暴雨如注,各处水流纵横,几成江湖,处于高洼地的鞑军军营有数处水浸,紧急把官兵们和物资紧急转移。

大汗之弟、漠南军事总领、伐宋东路军主帅忽必烈在众人簇拥下身披沉重蓑衣,却脚步轻快,让侍卫们都急急脚跟上。

他心情欣悦,这次暴雨,军队移营及时,损失很小。

如果没有采取移营的果断措施,人员、物资和粮秣泡在水里,仗就不要打了。

这里是大宋江西景德镇,瓷都,已被鞑军占领!

往东,过了黄山,就能直薄杭州!

现在忽必烈指挥鞑军与宋军吕文德部交战,鞑军主动,吕文德唯有死守。

忽必烈走进他的金色大帐里,还没来得及除抖落水,不由一征。

见到了他的副将张柔、谋士刘秉忠一脸凝重,气氛紧张,还有一个生脸汉子,这让忽必烈心中生起不好的感觉。

张柔手指生脸汉子道:“禀汗王,此乃姚公茂派来的,你说!”

所提到的姚公茂正是姚枢,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金末的理学家。

在金朝末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之后宗王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询问治道,他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

这次蒙哥汗征伐四川,姚枢从征,在蒙哥汗帐下为汗出谋献策。

忽必烈与姚枢交好,知道兵凶战险,更知道蒙古人对待汉人的不公平,怕他吃亏,特意把亲兵(正宗的蒙古勇士)十员以及百兵汉兵指派给姚枢,曰:“若姚先生死,你等及家人全亡!如姚先生安,你等皆有大功。”

此番战败异常凶险,得他们死保,姚枢逃得一命,就汉人谋臣中难得的幸存者,现派人来给忽必烈送信息。

生脸汉子跪下给忽必烈叩头道:“小的胡德榜见过汗王,奉家主之命,送腊丸书信。”

他自身上取出一枚腊丸高举过头呈上,张柔接过腊丸,转呈忽必烈。

见封印完好,忽必烈拆开腊丸,取出的是一份帛书(字写在帛上的信,帛很薄,很轻)。

看着帛书,忽必烈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里面的内容不长,但信息量异常惊人。

其一,忽必烈的好大哥蒙哥汗率大军征伐南蛮四川,被宋将孟神通击败,大军十亡其九,蒙哥汗中箭归天!

看其箭枝,应是孟神通所射(实际上是孟牧劳的出手)。

又及,由于事出匆促,蒙哥汗没有在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

其二,乞台不花救了残余蒙军,密不发丧,奉了大汗宝柩,正往漠北而还,其意不利于汗王(忽必烈)。

看着帛书,忽必烈百感交集。

悲伤,蒙哥汗身亡,对大朝(蒙古)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蒙哥汗虽然对忽必烈有疑忌,但对忽必烈还是顶好的,给他地盘、军队、牛马等,手足情不错。

愤怒,宋将孟神通坏我大汗性命,虽万死不辞其咎,必杀之,灭其九族!

另一个愤怒就是对乞台不花,他怎么敢这样做!

密不发丧往北而还,他这是偏向阿里不哥,想把汗位送给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忽必烈之弟,现留守漠北哈拉和林。

担忧,大汗既亡,庞大的蒙古帝国将向何处去?他忽必烈怎么办?

……

胡德榜告知忽必烈,说乞台不花派人监视军队,严防机密走失,若不经他同意擅离军队者,皆斩!

还真的斩杀了十几人,一时间众人噤若寒蝉,胡德榜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机会,逃了出来。

这让忽必烈更是愤怒有如外面的风暴,蒙哥汗军失败,在四川的宋军东进,支援各中宋军,则正在伐宋的圣朝中路军(元帅兀良合台率领)和东路军(忽必烈)危矣,这可是十几万大军的性命啊。

乞台不花为了讨好阿里不哥,居然敢这么做,须知忽必烈可是蒙哥汗之弟,阿里不哥的哥哥,以长继位,也是忽必烈为先!

忽必烈非常地愤怒,心里已经把乞台不花判处了死型。

当着部属的面,忽必烈很快镇定下来,擦去脸上的泪水,对张柔和刘秉忠道:“我方寸已乱,今后的举动,请两位先生有以教我!”

听到他的话,张柔和刘秉忠思索着,再三斟酌。

如此大事,忽必烈不请教亲信族人,反倒问起两个汉人张柔和刘秉忠,是因为他们别有本钱。

张柔善战,难得的百战不败大将,即使是宋人中最能打的“两孟”孟珙、孟之祥也很难在他手里讨到便宜,而要是给他找到机会,他就能一击必杀,是个令人头痛的对手。

这次对战吕文德,吕部被他打得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在投元的汉人勋臣中,张柔与史天泽一样,都被称为“拔都“英雄,忽必烈曾说“史徒以筹议,不如张氏百战之立功也。“

对比其他汉将,忽必烈对张柔是高看一眼。

而刘秉忠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

他所言无不中的,忽必烈大悦,曰“吾得仲晦,如得郭嘉也!“

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见忽必烈动问,因此张柔和刘秉忠从各自的立场上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