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急奏

“混账!混账!混账!”

皇帝大发一通牢骚。

从他第一次见解时雨开始说起,说到现在解时雨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一会儿烦她烦的咬牙切齿,一会儿又想着陆卿云就这么一个可心的人,他也不能过于冷若冰霜,翻来覆去又唠叨个没完。

对于皇帝的牢骚,两位国公全都习以为常,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姜太监碍于地位,也不能化身为爱妃去安慰他。

皇帝自己唱了一场独角戏,也唱累了。

镇国公等他歇了口气,就道:“皇上,解姑娘见识短浅,您不理会她就是。”

皇帝立刻道:“你这是在帮她说话呢,你儿子上了她的贼船,成了个小贼,你也成贼老子了?”

贼老子迅速闭嘴。

抚国公抬了头:“皇上,她不是什么要紧人物,要紧的是陆大人在云州要安心,北梁的据点和藏在暗处的细作,想必傅子平也能找出来。”

皇帝重重的哼了一声:“傅子平?”

并非傅子平无能至此,而是傅子平没有解时雨手里的那张大网。

只要解时雨愿意,她甚至可以将这张网搬到任何地方。

要是旁人如此越界,他早就处置了,但就像抚国公说的,看在陆卿云的面子上,他也不能对解时雨太过无情。

“朕要是跟她见识,早就气死了,朕就当没看到她大逆不道的话,这场乱子,朕看也稀奇的很,怎么就杀成这样,朕还真得让人去查一查。”

一听皇上这么说,抚国公和镇国公都识相地准备告退。

皇帝并不是只依赖于朝臣,很多不能摆到明面上的事,也有暗中处理的办法。

然而不等两位国公起身,又有都察院的人送来了急奏。

两位国公抬起的屁股又都坐了下去。

都察院这是又准备弹劾谁?

难不成这么快就受了太子的指使,来弹劾陆卿云?

皇帝漫不经心的打开折子:“都察院都有急奏了……”

一行一行看完,他望向姜太监:“你刚才说送折子来的人是迟怀?”

姜太监点头:“是,迟大人亲自送来的。”

迟怀这位左都御史刚直不阿,谁都敢弹劾,连抚国公他都不曾放过。

不过迟怀自知得罪人太多,除了奋笔疾书,等闲不露面。

皇帝按住折子,神情有点高深莫测:“让迟怀进来,朕有话问他。”

姜太监急忙往外走,小太监打起厚厚的帘子,郑世子见人出来,喜出望外的看了过来,见是姜太监,又失望的垂下了头。

迟怀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会被传召,一直立在外面,姜太监都未开口,他就已经明白过来,跟了上去。

郑世子急忙问姜太监:“诶,姜公公,我爹……”

姜太监低声道:“世子候着吧。”

“哎。”郑世子看了一眼天色,不知为何,总觉得阴沉沉的,像是又要下雪。

进了温暖如春的殿内,迟怀跪下。

皇帝的目光刺向他:“迟怀,你的胆子,真是大的很。”

迟怀盯着地面,仿佛是个木头人:“臣不敢。”

皇帝冷笑一声:“张金龙是什么来头?”

迟怀木着张脸:“前不久他送了一袋山楂给五皇子做土仪,五皇子下令打了他的板子,他曾经上过一份折子。”

皇帝又是一声嗤笑:“那我手里这份折子,是你执笔,还是他执笔,还是这个什么护卫执笔?”

迟怀沉默片刻:“是徐家护卫执笔。”

皇帝的笑越发的冷起来:“一个护卫,有这等才能,真是埋没了他,抚国公,你念一念,看看到底是谁执的笔。”

抚国公站起来,接过奏疏,封页上没有异样,写有“文县县令臣张金龙谨奏”,翻开来一看,里面却另有一层。

“草民云州越达,效力于徐定风将军帐下,护粮往云州,险失之计山,

求皇恩浩荡,得安身立命之法,直言计山之乱,非山贼悍匪之乱,非北梁之乱,实乃争储之乱。”

抚国公心想此人应该是徐家在计山的幸存之人,倒是聪明,知道找到一个刚直的张金龙,借张县令之手,将折子送到一个更加刚正不阿的迟怀手里。

否则这折子也到不了皇帝面前。

他继续往下念去,下面的内容倒是不足为奇,东宫之争,早已经明目张胆。

普通人家争产,尚且手足相残,更何况他们争的是天下最大的一桩家业。

皇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只不过再怎么争,再怎么斗,最终都是赵家人的天下。

抚国公又觉得有些蹊跷,皇帝再如何了然,面对太子联合徐家杀五皇子的事,也不可能无动于衷,怎么不叫太子来,反而将迟怀叫来了?

再往下看下去,他忽然停住,觉得上面写的字有些扎眼。

手一抖,他看了看脸色早就变了的皇帝。

皇帝没发话,也在等着他念下去。

他只能一字一句接着往下念。

“陛下定下东宫,有不教之过,皇子壮年,陛下不封王逐地,致使皇子之间斗争不断……此乃陛下放任,叫无辜者受难,粮草钱财损失不计其数,民之辛劳,置之不理……又以臣子做刀,以动云州……朝之内乱,因起陛下……”

从抚国公口中所说的话,全都成了利刃,在大殿中回响,射向脸色铁青的皇帝。

镇国公、姜太监全都跪倒在地。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折子不仅言明了计山血流成河的真相,更是直指皇帝不明!

抚国公“扑通”一声跪下:“皇上息怒,此子不通朝政,才会胡说八道,云州苦徐氏久矣,又有北梁成王为乱,与皇上无关。”

然而皇帝紧紧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足足过了半晌,才慢慢吐出一口气。

他不是气,他是惊,是怕。

所惊的也只有那一句:“以臣子为刀!”

写折子的人,看穿了他,看透了他!

日后史书上会怎么写他这个皇帝?

“朕……”

剩下的话没说出来,皇帝倒下了。

姜太监吓得一蹦三尺高:“皇上!快传太医!”

跪着的人也全都惊诧起来,就连迟怀都惊愕地抬了头。

这折子他全都看过,并不足以让一个身经百战的帝王惊到如此地步啊。

当初皇帝还在潜邸的时候,允忠王满门被杀,也不曾见皇帝这样失态。

“皇上!”

姜太监惊呼的声音穿过沉重的帘子,惊动了郑世子,惊动了风雪,也惊动了整个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