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柳树村,有一个叫王五的人,今年二十五岁,他是县里有名的厨师,在一个酒楼做大厨,富贵人家办喜事也会请他去做菜,酒席结束的时候,主家不但会送上银子,还会给带上好酒好菜,因此王五的嘴都没有受过委屈。
村子里的人们都是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只有王五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他的日子好过,也没有忘记左邻右舍,谁家要是有急事需要钱,王五都会毫不吝啬的借给他,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左邻右舍的孩子吃,所以他在村里的口碑很好。
按理说,像王五这样的条件,不愁娶不到老婆,可王五都二十五岁了,依然是孤身一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忘不了自己的未婚妻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王五十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村子里有一个姓刘的厨子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中,教他做菜。
父母死后,王五一个人孤苦伶仃,虽然有左邻右舍接济,但那个时代每家都不富裕,口粮都是紧巴巴的,即便给他一些也不多,因此他总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从来没有吃饱过,如今刘厨子要收他为徒,王五万分感激,赶紧下跪磕头,就算是正式拜师了。
王五本来就是一个勤快的孩子,父母活着的时候他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如今拜了刘厨师为师,不但能吃饱穿暖了,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此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生活,每天跟着师父去帮厨,有样学样,回到家里,还洗衣做饭,挑水,打扫等,什么活都干。
刘厨师见他聪明好学,而且很勤奋,心中也是十分欢喜,觉得没有收错这个徒弟,他就把自己的绝招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了王五,希望他能把厨艺传承下去。
王五跟着刘厨师学习了几年,得到了师父的倾囊相助,不但掌握了师父的独门绝技,而且还自创了很多新的菜品,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单独去给人家做菜了,他做的菜比师父更胜一筹,众人无不夸赞。
刘厨师有一个独生女儿叫刘蓉儿,比王五小一岁,样貌出众,温柔大方,和王五朝夕相处,二人之间已经产生了特殊的情愫,刘厨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如今王五已经能独立做菜,也算有了个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就不会为吃喝发愁了,刘厨师就决定把女儿嫁给王五,这样不但可以把他的厨艺发扬光大,而且还有人为自己养老送终,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于是,刘厨师就给王五说了自己的想法,王五听了是受宠若惊,他早就爱慕这个小师妹了,如今师父要二人成亲,他也是求之不得,立刻跪下感谢师父的厚爱之情。
很快,在众亲友的见证下,二人定下了婚事,刘厨师又请风水师先生给选了个良辰吉日,三个月后便成婚,可就在成婚前的一个月,家中出了变故。
一天夜里,刘厨师被人害死了,刘蓉儿和祖传的菜谱也不见了。那天晚上,王五被人家请去帮厨去了,因此才躲过一劫。
王五帮完厨回来,看到师父的惨状,悲痛不已,埋葬了刘厨师之后,就出去寻找刘蓉儿,可找了几年也没有找到,但他始终相信,刘蓉儿并没有死,早晚会回来的。
有很多媒婆给王五说媒,王五都一一回绝了,大家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也就没有人再上门了,眨眼九年过去,刘蓉儿依然是毫无音讯,可王五坚信她早晚会回来的,因此一直没有成婚。
王五是个善良之人,不但经常帮助村里人,在外面遇到老弱病残,他都会出手相助,这样做他感觉心里踏实,如果不帮,他心中就会内疚很长时间。
有一次,王五在外面遇到一个乞丐,看她饿得不行,就想帮助她,但自己兜里没带钱,手里也没有食物,于是就让她等一会,自己回家去拿吃的,他紧赶慢赶的回到家里,拿了吃食就去寻找乞丐,结果发现那乞丐已经走了,为这事他心中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从那以后,王五兜里总是放着几个铜板和两个饼子,以备不时之需。
县城里的刘员外家大业大,朋友又多,他娶小妾当然要准备上百桌的宴席才行,厨子都请了十来个,王五就是其中一个,因为王五的名声在外,因此刘员外让他做主厨,其他九个都给他打下手。
作为主厨,每一道菜的每个工序都需要王五亲自把关,刘员外家的这场婚宴办完,王五累的是腰酸背痛,不过工钱也不低,这一场就赚了五两银子,临走时,刘家还给他带上了一壶好酒和一只烧鸡。
王五带着东西,离开刘家,此时已经是傍晚了,他看见前面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女子搀扶着男子的胳膊,甚是亲密,王五触景生情,就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妻刘蓉儿,忍不住眼睛就模糊了,看不清前面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脚下突然绊住了一个东西,他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倒,王五才从思念中回过神来,他用手擦去眼泪,回头查看是什么东西绊住了自己,谁知这一看就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
他蹲下身子仔细看,就看到是一个衣衫破旧,须发凌乱的老汉,那老汉闭着眼睛,嘴唇干裂,王五赶紧把手放在老汉的鼻子上试探鼻息,这个老汉还活着,只是晕倒了。
王五想他肯定是饿的了,于是就去叫他,想把他叫醒给他吃些东西,可叫了几声也没有反应,他就把老汉背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他先给老汉喂了一些温水,过了一会儿,老汉居然睁开了眼睛。
王五赶紧给他端来一碗米粥,又把刘家给的那只烧鸡拿来给老汉吃,老汉看见饭菜两眼放光,看来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王五说道:“老伯赶快吃吧!”
老汉看看王五,眼里满是感激,嘴唇动了动,但没有说话,他接过饭碗就开始吃了起来,老汉一连喝的两碗米粥,吃了大半个烧鸡,才放下筷子,脸上也也有了一点生机,说道:“谢谢你了,小伙子!”
王五说道:“老伯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老汉起身说要离开,王五说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就让他在这里住一夜,明日再走,老汉见他如此真诚,就没有走。
王五对老汉的情况一概不知,不过老汉没说,他也不会问,毕竟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次日一早,王五给老汉做了早饭,老汉吃过饭后就告辞了,王五原本以为自己与老汉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没想到,几天之后,二人再次相遇。
王五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去婚姻上给人家做菜,而是在县城里一个叫醉仙楼的酒楼做大厨,这个酒楼有两个大厨,除了王五,另一个叫张三,二人虽然同为厨师,但二人的工资待遇不同。
王五的厨艺精湛,吸引了不少回头客,酒楼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别的酒楼听说王五做菜好吃,就出高价来挖墙角,但王五是一个讲究人,不为那些人的高薪所动,酒楼老板见王五重情重义,就很是感动,给他加了工钱。
张三见到老板给王五加工钱,心中就不服气,去找老板说理,但老板说人家王五值这个价,张三听了并不恨老板,而是恨起了王五。
二人在一起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王五觉得因为一点钱财伤了和气实在是不值得,于是就给张三说,老板多给他发的那些钱,他愿意给张三一半,这样他俩的工钱还是一样的,只是别让老板知道就行。
张三生气地说道:“不要人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不过在王五情真意切的劝说下,张三还是接受了,从此二人的关系似乎更进了一步,老板见了心里也很欣慰,夸赞张三是个大度之人。
一日晚上,酒楼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王五收拾好东西就要回家,却被张三叫住了,说道:“王哥,明天吴老爷家的儿子成亲,本来他请我去的,但我明日没时间,你明日不是歇工吗?还是你去吧,把这份钱挣了,总比让给别人好。”
王五在酒楼做厨师,每月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因为他没有老婆孩子要陪,每次歇工都特别的无聊,还会想起刘蓉儿,就很心酸,对于王五来说他最怕一个人呆在家里,他需要用忙碌来麻醉自己。
明天轮到他休息了,王五本想着要找些事情做做,排遣心中的寂寞,如今听张三这么说就答应了,但转念一想,那吴家要请的人是张三,自己去了是不是不合适。
就说道:“吴家请你去,我去不合适吧?”
张三说道:“我知道你明天歇班,已经给吴员外说了让你过去,他也同意了,你放心去吧,这吴家财大气粗,只要你做的菜让他满意,报酬不会少的。”
王五挣的钱都接济别人了,所以做厨师这么多年,也没有攒下多少钱,尽管这样,他把钱看得并不重,他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情谊更重要,就说道:“报酬多少都行,无论多少,都是咱俩的。”
王五说着就要走,张三又叫住他说道:“王哥,还有一件事我忘了与你说了,这吴家的媳妇是百里之外的,路途遥远,明日出发,后天早上才能到,所以明天半夜去做菜,不耽误后天早上开席。”
次日,王五白天在家里睡觉,养好精神,晚上去吴家干活。他家吴家有四五里路,走过去仅需要一个时辰,但王五做事很守时,宁愿早些去也不能晚了,他天一黑就从家里出发了。
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吴家,吴家的大门紧闭着,外面也没有粘贴红喜字,看起来不像是要办喜事的样子,他想张三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就抬手敲门。
很快,大门就被人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那人说道:“你就是王五吗?”说着就让王五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有两个灯笼,但灯光很暗,也没有见到客人,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王五就觉得更奇怪了,便忍不住问道:“吴公子不是要娶亲吗?怎么没有见到客人。”
那中年人说道:“家里客人离得远,明天早上才能到,你先随我到后厨,三更之后开始烹饪。”
王五听中年人这么说,就没有再多问,跟在他身后就去了厨房,来到厨房,王五看到厨房里的菜并不多,只有一只鸡,一只鱼,一只鸭子,还有一个猪头,一个羊头,一个牛头,这些东西已经洗干净摆放在案板上。
吴家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儿子娶亲必定是高鹏满座,至少也要上百桌酒席,如今只看到这点菜,不免觉得奇怪,王五又忍不住问那个中年人:“吴老爷要准备多少桌酒席?”
青山县柳树村,有一个叫王五的人,今年二十五岁,他是县里有名的厨师,在一个酒楼做大厨,富贵人家办喜事也会请他去做菜,酒席结束的时候,主家不但会送上银子,还会给带上好酒好菜,因此王五的嘴都没有受过委屈。
村子里的人们都是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只有王五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他的日子好过,也没有忘记左邻右舍,谁家要是有急事需要钱,王五都会毫不吝啬的借给他,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左邻右舍的孩子吃,所以他在村里的口碑很好。
按理说,像王五这样的条件,不愁娶不到老婆,可王五都二十五岁了,依然是孤身一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忘不了自己的未婚妻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王五十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村子里有一个姓刘的厨子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中,教他做菜。
父母死后,王五一个人孤苦伶仃,虽然有左邻右舍接济,但那个时代每家都不富裕,口粮都是紧巴巴的,即便给他一些也不多,因此他总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从来没有吃饱过,如今刘厨子要收他为徒,王五万分感激,赶紧下跪磕头,就算是正式拜师了。
王五本来就是一个勤快的孩子,父母活着的时候他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如今拜了刘厨师为师,不但能吃饱穿暖了,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此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生活,每天跟着师父去帮厨,有样学样,回到家里,还洗衣做饭,挑水,打扫等,什么活都干。
刘厨师见他聪明好学,而且很勤奋,心中也是十分欢喜,觉得没有收错这个徒弟,他就把自己的绝招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了王五,希望他能把厨艺传承下去。
王五跟着刘厨师学习了几年,得到了师父的倾囊相助,不但掌握了师父的独门绝技,而且还自创了很多新的菜品,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单独去给人家做菜了,他做的菜比师父更胜一筹,众人无不夸赞。
刘厨师有一个独生女儿叫刘蓉儿,比王五小一岁,样貌出众,温柔大方,和王五朝夕相处,二人之间已经产生了特殊的情愫,刘厨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如今王五已经能独立做菜,也算有了个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就不会为吃喝发愁了,刘厨师就决定把女儿嫁给王五,这样不但可以把他的厨艺发扬光大,而且还有人为自己养老送终,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于是,刘厨师就给王五说了自己的想法,王五听了是受宠若惊,他早就爱慕这个小师妹了,如今师父要二人成亲,他也是求之不得,立刻跪下感谢师父的厚爱之情。
很快,在众亲友的见证下,二人定下了婚事,刘厨师又请风水师先生给选了个良辰吉日,三个月后便成婚,可就在成婚前的一个月,家中出了变故。
一天夜里,刘厨师被人害死了,刘蓉儿和祖传的菜谱也不见了。那天晚上,王五被人家请去帮厨去了,因此才躲过一劫。
王五帮完厨回来,看到师父的惨状,悲痛不已,埋葬了刘厨师之后,就出去寻找刘蓉儿,可找了几年也没有找到,但他始终相信,刘蓉儿并没有死,早晚会回来的。
有很多媒婆给王五说媒,王五都一一回绝了,大家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也就没有人再上门了,眨眼九年过去,刘蓉儿依然是毫无音讯,可王五坚信她早晚会回来的,因此一直没有成婚。
王五是个善良之人,不但经常帮助村里人,在外面遇到老弱病残,他都会出手相助,这样做他感觉心里踏实,如果不帮,他心中就会内疚很长时间。
有一次,王五在外面遇到一个乞丐,看她饿得不行,就想帮助她,但自己兜里没带钱,手里也没有食物,于是就让她等一会,自己回家去拿吃的,他紧赶慢赶的回到家里,拿了吃食就去寻找乞丐,结果发现那乞丐已经走了,为这事他心中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从那以后,王五兜里总是放着几个铜板和两个饼子,以备不时之需。
县城里的刘员外家大业大,朋友又多,他娶小妾当然要准备上百桌的宴席才行,厨子都请了十来个,王五就是其中一个,因为王五的名声在外,因此刘员外让他做主厨,其他九个都给他打下手。
作为主厨,每一道菜的每个工序都需要王五亲自把关,刘员外家的这场婚宴办完,王五累的是腰酸背痛,不过工钱也不低,这一场就赚了五两银子,临走时,刘家还给他带上了一壶好酒和一只烧鸡。
王五带着东西,离开刘家,此时已经是傍晚了,他看见前面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女子搀扶着男子的胳膊,甚是亲密,王五触景生情,就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妻刘蓉儿,忍不住眼睛就模糊了,看不清前面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脚下突然绊住了一个东西,他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倒,王五才从思念中回过神来,他用手擦去眼泪,回头查看是什么东西绊住了自己,谁知这一看就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
他蹲下身子仔细看,就看到是一个衣衫破旧,须发凌乱的老汉,那老汉闭着眼睛,嘴唇干裂,王五赶紧把手放在老汉的鼻子上试探鼻息,这个老汉还活着,只是晕倒了。
王五想他肯定是饿的了,于是就去叫他,想把他叫醒给他吃些东西,可叫了几声也没有反应,他就把老汉背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他先给老汉喂了一些温水,过了一会儿,老汉居然睁开了眼睛。
王五赶紧给他端来一碗米粥,又把刘家给的那只烧鸡拿来给老汉吃,老汉看见饭菜两眼放光,看来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王五说道:“老伯赶快吃吧!”
老汉看看王五,眼里满是感激,嘴唇动了动,但没有说话,他接过饭碗就开始吃了起来,老汉一连喝的两碗米粥,吃了大半个烧鸡,才放下筷子,脸上也也有了一点生机,说道:“谢谢你了,小伙子!”
王五说道:“老伯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老汉起身说要离开,王五说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就让他在这里住一夜,明日再走,老汉见他如此真诚,就没有走。
王五对老汉的情况一概不知,不过老汉没说,他也不会问,毕竟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次日一早,王五给老汉做了早饭,老汉吃过饭后就告辞了,王五原本以为自己与老汉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没想到,几天之后,二人再次相遇。
王五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去婚姻上给人家做菜,而是在县城里一个叫醉仙楼的酒楼做大厨,这个酒楼有两个大厨,除了王五,另一个叫张三,二人虽然同为厨师,但二人的工资待遇不同。
王五的厨艺精湛,吸引了不少回头客,酒楼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别的酒楼听说王五做菜好吃,就出高价来挖墙角,但王五是一个讲究人,不为那些人的高薪所动,酒楼老板见王五重情重义,就很是感动,给他加了工钱。
张三见到老板给王五加工钱,心中就不服气,去找老板说理,但老板说人家王五值这个价,张三听了并不恨老板,而是恨起了王五。
二人在一起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王五觉得因为一点钱财伤了和气实在是不值得,于是就给张三说,老板多给他发的那些钱,他愿意给张三一半,这样他俩的工钱还是一样的,只是别让老板知道就行。
张三生气地说道:“不要人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不过在王五情真意切的劝说下,张三还是接受了,从此二人的关系似乎更进了一步,老板见了心里也很欣慰,夸赞张三是个大度之人。
一日晚上,酒楼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王五收拾好东西就要回家,却被张三叫住了,说道:“王哥,明天吴老爷家的儿子成亲,本来他请我去的,但我明日没时间,你明日不是歇工吗?还是你去吧,把这份钱挣了,总比让给别人好。”
王五在酒楼做厨师,每月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因为他没有老婆孩子要陪,每次歇工都特别的无聊,还会想起刘蓉儿,就很心酸,对于王五来说他最怕一个人呆在家里,他需要用忙碌来麻醉自己。
明天轮到他休息了,王五本想着要找些事情做做,排遣心中的寂寞,如今听张三这么说就答应了,但转念一想,那吴家要请的人是张三,自己去了是不是不合适。
就说道:“吴家请你去,我去不合适吧?”
张三说道:“我知道你明天歇班,已经给吴员外说了让你过去,他也同意了,你放心去吧,这吴家财大气粗,只要你做的菜让他满意,报酬不会少的。”
王五挣的钱都接济别人了,所以做厨师这么多年,也没有攒下多少钱,尽管这样,他把钱看得并不重,他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情谊更重要,就说道:“报酬多少都行,无论多少,都是咱俩的。”
王五说着就要走,张三又叫住他说道:“王哥,还有一件事我忘了与你说了,这吴家的媳妇是百里之外的,路途遥远,明日出发,后天早上才能到,所以明天半夜去做菜,不耽误后天早上开席。”
次日,王五白天在家里睡觉,养好精神,晚上去吴家干活。他家吴家有四五里路,走过去仅需要一个时辰,但王五做事很守时,宁愿早些去也不能晚了,他天一黑就从家里出发了。
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吴家,吴家的大门紧闭着,外面也没有粘贴红喜字,看起来不像是要办喜事的样子,他想张三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就抬手敲门。
很快,大门就被人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那人说道:“你就是王五吗?”说着就让王五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有两个灯笼,但灯光很暗,也没有见到客人,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王五就觉得更奇怪了,便忍不住问道:“吴公子不是要娶亲吗?怎么没有见到客人。”
那中年人说道:“家里客人离得远,明天早上才能到,你先随我到后厨,三更之后开始烹饪。”
王五听中年人这么说,就没有再多问,跟在他身后就去了厨房,来到厨房,王五看到厨房里的菜并不多,只有一只鸡,一只鱼,一只鸭子,还有一个猪头,一个羊头,一个牛头,这些东西已经洗干净摆放在案板上。
吴家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儿子娶亲必定是高鹏满座,至少也要上百桌酒席,如今只看到这点菜,不免觉得奇怪,王五又忍不住问那个中年人:“吴老爷要准备多少桌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