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渗入血液的爱

“虫子婶,更多的训练营都在哪?”林涛问。

“训练营主要建在沿国境线更隐秘的大山里,那里有国人或英国人建设的更加完善的训练场,规模也比这些小训练营大得多,是训练圣战者军事技能的主要场所。”毛虫说。

停顿了一下,她又充满忧虑地对众人说道,“不要小看了这些宗教学校,在整个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这样的宗教学校约有几百所。无数穆斯林在这里被重新灌输伊斯兰宗教思想,并形成了统一的世界观和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要为重建辉煌的伊斯兰王朝,或重建伊斯兰国家而奋斗。”

山德拉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场战争中,‘圣战者’经过训练营的培训后,将把复国运动的种子深深埋下。再加上波斯国伊斯兰宗教革命刚刚取得成功,更是激发起了人们对宗教复国的狂热。特别是,很多极端的宗教组织,也借机发展起来了。从此,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国家,甚至我们的整个地区,将再无宁日了。”

经过密集的“采访”和实地考察,虞松远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兄弟小队进入白沙瓦后,可谓一团乱麻,千头万绪。精力不能分散,力争从“城市圣战者联盟”领导人卡米尔夫身上,打开缺口,消灭“信号旗”渗透进白沙瓦的“闪电”小组,后集中精力对付潜入谷地内的阿尔法。最后,再走访训练营,对未来可能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置。

在托尔哈姆村落旁边,几十顶象蒙古包一样的帐蓬,引起了虞松远等人的注意。

整个托尔哈姆村落,都属于一个帕坦人部族。长老叫努尔。汗,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帕坦男子。他热情地邀请采访组进帐蓬内喝茶。脱鞋后走进帐篷,努尔。汗和他的母亲、还有另外两位长老,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帐篷里地面铺着毛毯,一边堆放着厚厚的一叠被褥,一边摆放着橱柜和准备随时迁徙用的箱子,犹如中国蒙古包内的摆设一样。

征得各位长老同意,刘国栋将摄像机对准他们,毛虫开始采访。

努尔。汗介绍说,托尔哈姆部族原来只有四千多人,现在收留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难民一千多人。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孩子,男人都留在国内战斗了。如果喀布尔政府军或北极熊40集团军部队,胆敢越境挑衅,只要敲响传统的朵尔鼓,托尔哈姆部族能战斗的男子就有七八百人,会将他们打回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一边去。

努尔。汗的母亲极其好客,采访完毕,她请采访组盘腿坐在地毯上,每人面前放一只精致的细瓷茶碗、一盘点心,沏上茶,加上糖和牛奶。她把着铜壶坐在一旁,请他们喝茶、吃点心。努尔。汗待人实在,不善词令,他们喝一碗,他和母亲就马上给他们斟满,随喝随斟。他们虽一再表示喝足,他仍不罢手。

在山德拉的示意下,众人才知道,按照当场的习俗,只有你把手捂在茶碗上,才表明你不再喝了。这时候,主人也不再客套,立即把茶碗和点心收起。

虞松远隐隐觉得,这个叫努尔。汗的长老,主动接近他们,似乎是想说什么。几人来到村边时,看到一个穿着破旧棉袍的长须老人,坐在路边。手里举着一张硬纸板做成的牌子,上面竟是用中国现代维吾语写的两个人名,分别是“巴图尔。萨迪克”、“哈里克。萨迪克”,后面写着两个大字,“回家!”

虞松远控制不住地走上前去,用普什图语问候道,“老人家,你是中国人吗?”

老人张着没有牙的嘴,揉了一下昏花的眼睛,很自豪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乌市维吾尔族人。”又指指纸牌上的字说,“我叫白克力。热合曼,他们是我的两个孙子,请问您见过他们吗?”

虞松远摇了摇头,看老人一脸失望的表情,他心里也很难受,便又说,“我看到他们,一定会来通知您的。他们也都是来参加圣战的吧?”

老人点点头说,从肮脏的口袋里,掏出一封已经快揉成一团的信,擦了擦昏花的双眼说,“是的,误入歧途的两只羔羊。”

原来,老人一家都是中国的维吾尔族人。老人的儿子和媳妇,早年因车祸身亡。老人一直与两个孙子巴图尔。萨迪克和哈里克。萨迪克,相依为命。北极熊军事占领伊斯兰共和国后,两个小孙子就和十几个维吾尔族青年一道,跟随骡队穿越瓦罕走廊,进入白沙瓦,参加了英国人鲁尼上尉组织的训练营。

1981年9月份,他们兄弟俩只给爷爷奶奶写了一封信,便加入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的抵抗组织。从此,再无音讯。

老人说他们只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了寻找孙子,老俩口去年前就从乌市来到白沙瓦了。打听到两个孙子已经进入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后,老人就进入开伯尔山口峡谷,在托尔哈姆部族租了一间帐蓬,一直守在这个隘口。

“您得到他们的消息了吗?”毛虫问。

“他们都活着呢,有人跟我说,见过他们,都成首领了。”老人忧伤地说。

“您为什么一定要找他们回家呢?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啊。”山德拉不解地问。

老人看看周围,见只有努尔。汗一个本地人陪着,才说道,“你们不是中国人,所以你们不懂。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我们维吾尔人生活得很甜蜜。我们全家都是穆斯林,现在的宗教运动,会走火入魔,会给国家带来不太平的。我是个老师,熟悉历史,我不希望我的孙子成为宗教狂热者……”

老人的一席话,令人肃起敬。

祖国已经深入人心,对伟大祖国的爱,已经渗入到各民族最普通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有这样的人民,我们还怕列强的环伺和内部分裂分子的捣乱吗?虞松远内心热血沸腾,但却不能表现出什么,只好从口袋里抓出一把卢比,放到老人的手里。

队员们都从口袋里拿出一些卢比,放到老人的手里。毛虫和山德拉两眼里都溢满了泪水。她们拚命忍着,不让别人看出来。

虞松远的心里涌上了一层深深的担忧,老人固执地寻找自己的孙子,并要将孙子带回家。国人、英国人,狂热的宗教分子和圣战者,都不会长期容忍动摇他们军心的这对老人的,他们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巴图尔。萨迪克和哈里克。萨迪克,已经成为有“理想”的圣战者首领,他们怎么可能还听得进爷爷***话。他想劝说老人回家,可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说出口。

努尔。汗长老看出了虞松远心中的犹豫,他说,“你们一定放心,萨迪克老人夫妇两人,在我们部族生活,我会象照顾我们部族的部民一样,会好好照顾他们的生活。”

长老的话让虞松远感到十分震惊,林涛的手甚至已经握住了刀把。但是,虞松远却从长老的眼中,看到了真诚和信任。那是一种只有战友之间,才会有的信任。

虞松远掉头看了一眼毛虫,她若无其事地对他点点头,无声地做了肯定的回答。这让他内心感叹,isi和lh的工作,或许已经深入部族区各个角落。

晚上,虞松远原来想赶夜路返回白沙瓦,但努尔。汗长老坚决挽留他们,理由很简单,开伯尔山口峡谷夜里有北极熊特务活动,夜里常常发生袭击驼队的事,采访组夜行不安全。虞松远和毛虫商量了一下,当晚便集体住在托尔哈姆部族。

帕坦人非常热情好客,招待他们晚餐后,全部族人都集中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起篝火,载歌载舞。萨迪克。热合曼老夫妻俩,已经与部民们融为一体,这让虞松远心里稍微好受些。

在拉巴布琴和手鼓的伴奏下,两个男歌手轮流演唱着“恰拜特”,部族的年轻男人们,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着简单的舞蹈。这种舞蹈动作非常简单,只要踩着鼓点跟着简单跳即可。而年轻女人们,则都远远地坐在一边,围成一圈,观看着男孩们舞蹈。

夜里,毛虫和山德拉跟着长老的老母亲,回到堡垒一般的房屋内居住。而虞松远等人则和长老一起,住在村边的帐蓬里。后半夜,远处的山谷内突响起密集的枪声和剧烈的爆炸声。听声音,也就二三公里远。

虞松远等四人都走出帐蓬,来到村边的高地上。长老和一个年轻的部民,正在密切观察远方的山谷。部民手里还提着鼓,只要发现有人来骚扰,随时可以击鼓召集部民开始战斗。

“真主啊,又一支驼队,被他们报销了。”努尔。汗长老感叹道。

更新超快,请按“crtl+d”将本书加入收藏夹,方便您下次阅读!

“虫子婶,更多的训练营都在哪?”林涛问。

“训练营主要建在沿国境线更隐秘的大山里,那里有国人或英国人建设的更加完善的训练场,规模也比这些小训练营大得多,是训练圣战者军事技能的主要场所。”毛虫说。

停顿了一下,她又充满忧虑地对众人说道,“不要小看了这些宗教学校,在整个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这样的宗教学校约有几百所。无数穆斯林在这里被重新灌输伊斯兰宗教思想,并形成了统一的世界观和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要为重建辉煌的伊斯兰王朝,或重建伊斯兰国家而奋斗。”

山德拉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场战争中,‘圣战者’经过训练营的培训后,将把复国运动的种子深深埋下。再加上波斯国伊斯兰宗教革命刚刚取得成功,更是激发起了人们对宗教复国的狂热。特别是,很多极端的宗教组织,也借机发展起来了。从此,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国家,甚至我们的整个地区,将再无宁日了。”

经过密集的“采访”和实地考察,虞松远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兄弟小队进入白沙瓦后,可谓一团乱麻,千头万绪。精力不能分散,力争从“城市圣战者联盟”领导人卡米尔夫身上,打开缺口,消灭“信号旗”渗透进白沙瓦的“闪电”小组,后集中精力对付潜入谷地内的阿尔法。最后,再走访训练营,对未来可能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置。

在托尔哈姆村落旁边,几十顶象蒙古包一样的帐蓬,引起了虞松远等人的注意。

整个托尔哈姆村落,都属于一个帕坦人部族。长老叫努尔。汗,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帕坦男子。他热情地邀请采访组进帐蓬内喝茶。脱鞋后走进帐篷,努尔。汗和他的母亲、还有另外两位长老,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帐篷里地面铺着毛毯,一边堆放着厚厚的一叠被褥,一边摆放着橱柜和准备随时迁徙用的箱子,犹如中国蒙古包内的摆设一样。

征得各位长老同意,刘国栋将摄像机对准他们,毛虫开始采访。

努尔。汗介绍说,托尔哈姆部族原来只有四千多人,现在收留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难民一千多人。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孩子,男人都留在国内战斗了。如果喀布尔政府军或北极熊40集团军部队,胆敢越境挑衅,只要敲响传统的朵尔鼓,托尔哈姆部族能战斗的男子就有七八百人,会将他们打回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一边去。

努尔。汗的母亲极其好客,采访完毕,她请采访组盘腿坐在地毯上,每人面前放一只精致的细瓷茶碗、一盘点心,沏上茶,加上糖和牛奶。她把着铜壶坐在一旁,请他们喝茶、吃点心。努尔。汗待人实在,不善词令,他们喝一碗,他和母亲就马上给他们斟满,随喝随斟。他们虽一再表示喝足,他仍不罢手。

在山德拉的示意下,众人才知道,按照当场的习俗,只有你把手捂在茶碗上,才表明你不再喝了。这时候,主人也不再客套,立即把茶碗和点心收起。

虞松远隐隐觉得,这个叫努尔。汗的长老,主动接近他们,似乎是想说什么。几人来到村边时,看到一个穿着破旧棉袍的长须老人,坐在路边。手里举着一张硬纸板做成的牌子,上面竟是用中国现代维吾语写的两个人名,分别是“巴图尔。萨迪克”、“哈里克。萨迪克”,后面写着两个大字,“回家!”

虞松远控制不住地走上前去,用普什图语问候道,“老人家,你是中国人吗?”

老人张着没有牙的嘴,揉了一下昏花的眼睛,很自豪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乌市维吾尔族人。”又指指纸牌上的字说,“我叫白克力。热合曼,他们是我的两个孙子,请问您见过他们吗?”

虞松远摇了摇头,看老人一脸失望的表情,他心里也很难受,便又说,“我看到他们,一定会来通知您的。他们也都是来参加圣战的吧?”

老人点点头说,从肮脏的口袋里,掏出一封已经快揉成一团的信,擦了擦昏花的双眼说,“是的,误入歧途的两只羔羊。”

原来,老人一家都是中国的维吾尔族人。老人的儿子和媳妇,早年因车祸身亡。老人一直与两个孙子巴图尔。萨迪克和哈里克。萨迪克,相依为命。北极熊军事占领伊斯兰共和国后,两个小孙子就和十几个维吾尔族青年一道,跟随骡队穿越瓦罕走廊,进入白沙瓦,参加了英国人鲁尼上尉组织的训练营。

1981年9月份,他们兄弟俩只给爷爷奶奶写了一封信,便加入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的抵抗组织。从此,再无音讯。

老人说他们只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了寻找孙子,老俩口去年前就从乌市来到白沙瓦了。打听到两个孙子已经进入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后,老人就进入开伯尔山口峡谷,在托尔哈姆部族租了一间帐蓬,一直守在这个隘口。

“您得到他们的消息了吗?”毛虫问。

“他们都活着呢,有人跟我说,见过他们,都成首领了。”老人忧伤地说。

“您为什么一定要找他们回家呢?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啊。”山德拉不解地问。

老人看看周围,见只有努尔。汗一个本地人陪着,才说道,“你们不是中国人,所以你们不懂。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我们维吾尔人生活得很甜蜜。我们全家都是穆斯林,现在的宗教运动,会走火入魔,会给国家带来不太平的。我是个老师,熟悉历史,我不希望我的孙子成为宗教狂热者……”

老人的一席话,令人肃起敬。

祖国已经深入人心,对伟大祖国的爱,已经渗入到各民族最普通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有这样的人民,我们还怕列强的环伺和内部分裂分子的捣乱吗?虞松远内心热血沸腾,但却不能表现出什么,只好从口袋里抓出一把卢比,放到老人的手里。

队员们都从口袋里拿出一些卢比,放到老人的手里。毛虫和山德拉两眼里都溢满了泪水。她们拚命忍着,不让别人看出来。

虞松远的心里涌上了一层深深的担忧,老人固执地寻找自己的孙子,并要将孙子带回家。国人、英国人,狂热的宗教分子和圣战者,都不会长期容忍动摇他们军心的这对老人的,他们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巴图尔。萨迪克和哈里克。萨迪克,已经成为有“理想”的圣战者首领,他们怎么可能还听得进爷爷***话。他想劝说老人回家,可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说出口。

努尔。汗长老看出了虞松远心中的犹豫,他说,“你们一定放心,萨迪克老人夫妇两人,在我们部族生活,我会象照顾我们部族的部民一样,会好好照顾他们的生活。”

长老的话让虞松远感到十分震惊,林涛的手甚至已经握住了刀把。但是,虞松远却从长老的眼中,看到了真诚和信任。那是一种只有战友之间,才会有的信任。

虞松远掉头看了一眼毛虫,她若无其事地对他点点头,无声地做了肯定的回答。这让他内心感叹,isi和lh的工作,或许已经深入部族区各个角落。

晚上,虞松远原来想赶夜路返回白沙瓦,但努尔。汗长老坚决挽留他们,理由很简单,开伯尔山口峡谷夜里有北极熊特务活动,夜里常常发生袭击驼队的事,采访组夜行不安全。虞松远和毛虫商量了一下,当晚便集体住在托尔哈姆部族。

帕坦人非常热情好客,招待他们晚餐后,全部族人都集中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起篝火,载歌载舞。萨迪克。热合曼老夫妻俩,已经与部民们融为一体,这让虞松远心里稍微好受些。

在拉巴布琴和手鼓的伴奏下,两个男歌手轮流演唱着“恰拜特”,部族的年轻男人们,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着简单的舞蹈。这种舞蹈动作非常简单,只要踩着鼓点跟着简单跳即可。而年轻女人们,则都远远地坐在一边,围成一圈,观看着男孩们舞蹈。

夜里,毛虫和山德拉跟着长老的老母亲,回到堡垒一般的房屋内居住。而虞松远等人则和长老一起,住在村边的帐蓬里。后半夜,远处的山谷内突响起密集的枪声和剧烈的爆炸声。听声音,也就二三公里远。

虞松远等四人都走出帐蓬,来到村边的高地上。长老和一个年轻的部民,正在密切观察远方的山谷。部民手里还提着鼓,只要发现有人来骚扰,随时可以击鼓召集部民开始战斗。

“真主啊,又一支驼队,被他们报销了。”努尔。汗长老感叹道。

更新超快,请按“crtl+d”将本书加入收藏夹,方便您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