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3章 步履维艰(下)

陈区长因此,特意口头表扬了农业局,你们想到的很多,可体现的就是一个宗旨,很容易被广大的农民理解和消化——你们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完善了这些细节的,非常难得。

而那些繁复的条款,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尽可能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而这正是陈区长所追求的,尽可能地细化政策法规,但是同时,没必要让农民全部记熟这些。

大家只需要弄明白一个宗旨就行了,至于哪些细节可能涉及到自己,那在灾祸降临之前,有针对性地去了解,也不算迟——所谓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可不就该是这样的吗?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赵乡长和蒋书记,目前正被这样的细节所困扰,两条以上,五条以下的娃娃鱼,农户想养殖它,得是十比一的比例。

也就是说,谁想养两条娃娃鱼,起码要投资两万,总不能有人说,我要养一条娃娃鱼,我投资了五千,你把鱼苗给我——这个漏洞不能有,真的拿区政府的爱心当儿戏了?

更别说这帮专家们,对五条以下娃娃鱼的专门养殖方案,也不是很热心——你懂的。

所以浊水乡的两个领导很苦恼,一家就得出好几万,乡里真的没这么多的富户,当然,浊水乡接近两万人,一次能拿出五万的家庭,肯定也超过五十户了,但是他们不可能都对娃娃鱼养殖感兴趣,更别说有人想养娃娃鱼,还没地儿呢。

而更遗憾的是,这并不是痛苦的终结,专家们视察了周围一圈之后,还是李瑜表态了,“这片地不错,地形地貌能这么保持下去的话,很合适养殖娃娃鱼,很清净也水质合格。”

“不过我有个建议,一年生的娃娃鱼卖不起价钱去,最少两年甚至三年,或者四年,越大的娃娃鱼越值钱,而越大的娃娃鱼,它越容易适应生长环境,好养……当然,超过五年的,我就建议你别养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不说,万一死了太划不来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呢?”陈太忠问得很不客气,开什么玩笑,一百多亩地呢,建设安保都是钱,幸亏是在山坡上,征地用不了多少,都由浊水乡负担了。

“我是说,你一期工程就是两千条的池子,满打满算,挤上两千四五百条,明年的鱼苗你打算怎么处理?”李瑜冷冷地发问,“打算两年出鱼的话,二期工程你得抓紧了……总不能五千条全散养吧?”

“我今年就打算养一千条,明年再养一千条,”陈区长轻描淡写地回答,然后又轻叹一口气,“多给农民点机会,难道不可以吗?”

“啪”地一声轻响,赵印盒想也不想,抬手狠狠地一拍自己的额头,我艹,合着今年要散养的,是两千条娃娃鱼苗——这乡里的压力,大得没边儿了。

“赵印盒你这动作,是要表示个什么意思?”陈区长冷冷地发问了——这货的动作,真的太大了,他想要假装看不见都不可能。

“担子……真的有点重,”赵乡长呲牙苦笑,厚厚的瓶子底眼镜,扭曲了他的真实眼神,他含含糊糊地回答,“我们真的很想都留在浊水。”

“你这是做梦,”李瑜说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客气,他也是五比一政策的支持者,“散养两千条的话,你乡里起码要贷给农户一千多万,你就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刺完赵乡长,他又扭头刺陈区长,“其实负责地讲,我们项目组一直都不赞成你搞这个散养,时机不成熟,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搞散养比较合适,你这是拍脑瓜决定。”

“你一个搞研究的,根本不知道农民的脱贫欲望有多么强烈,”陈区长被他说得恼了,他伸出一根手指晃一晃,“你永远不要低估……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你也许觉得,他们有点愚昧,但是真这么想的话,那愚昧的是你,”陈太忠很不屑地笑一笑,“只要你们给我足够的技术支持,我敢保证,北崇的散养一定合格……不就是养鱼吗?能难到什么地方去?”

“其实农民的主要障碍,还是在先期的培训和投资上,”徐瑞麟终于插话了,说句实话,他虽然是分管农林水的,却也觉得陈区长的步子迈得大了一点,有点勉强了。

陈太忠何尝不知道,自己有点勉强了?指望连养鱼都未必会的农民去养娃娃鱼,真的是操切了,他现在最稳妥的做法,是集中精力,抓一些大项目,北崇的经济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农民们自然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他不该把心思放在这种琐碎的小事上。

但是他心里却非常明白,这个事情他不能不抓,因为那些发展的成果对农民们而言,都是假的,他们享受不到贴身的利益——区里发展了,就能给农民们发钱了?

那么做的不是没有,但那是村委会,不是区政府。

陈太忠一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这件事情虽然在北崇最近的项目里,不算是什么大事,却是他相当重视的事——哪怕此事的繁琐程度,甚至超出了自备电厂。

两者相较,是很不对称的投入产出比,电厂的阻力大,但是关键的阻力就是那么几个,一一对付不难解决,娃娃鱼散养的阻力小,可真的是太繁琐了——大家都知道,哪怕吃力无所谓,吃力不讨好就没意思了。

这种局面下,不是勇于任事的人,会做出理智的取舍,但是陈太忠还就一门心思走到黑了,原因很简单:区里的发展,未必能让农户受多少益。

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农户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是授人以鱼。

“培训的问题,有李专家他们解决,”面对徐区长的好意,陈区长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至于说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好了。”

众人交换一个眼光,终于是无语,这是劝不进去了,眼看着年轻的区长拿着电话走到一边,秃顶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这个钱……还真不好挣。”

其他人则是一脸的平静,他们听得出来,专家是感慨要把很多心思用在培训上了,不过这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头疼的是区长的一意孤行,会带来太多的繁琐小事。

陈区长打电话的速度不慢,说了几句之后,他挂了电话之后,面无表情地走了回来。

赵印盒却是最为关心这钱的事,他小心观察一下,发现领导脸上也没有什么不悦的表情,隔了一阵,他忍不住出声发问,“区长,找到贷款了?”

“哪有那么容易?总要谈过才知道,”陈区长微微一笑,心里却是有一丝恼怒,这银行还真是挑肥拣瘦。

他是给市工行的苏曼妮打电话,苏行长听说是对农村的小额信贷,兴趣登时就小了一些,她表示说,这种贷款主要是走农行,或者信用社,不过呢……工行也不是不能谈,咱们还是见面说吧。

但是对陈区长来说,这个态度就很没意思了,他想的是我给你个机会,你要是能抓住了,以后有什么好事儿,我也能照顾你,但是你现在跟我这么说话,那就是你自己不珍惜了。

不过钱的问题,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就将这份悻悻压到了心里,而是说起了执行的问题,这里面还有太多的细节要敲定。

所以等隋彪回来的时候,区政府也是刚刚敲定了养殖中心的位置,还没来得及动工,然后接下来就是此起彼伏的学习两会精神了。

陈区长还是在文山会海中抽出时间跑乡镇,这天他去视察了两家大棚养殖户的成绩,又谢绝了对方的留饭,不过再回来的时候,就是晚上六点半了。

天已经逐渐地长了,六点半也才是擦擦黑,他和王媛媛走到门口,就发现门口停着一辆越野车,走到近前一看,居然还是奔驰——外地的牌子。

这是个什么人?陈太忠侧头看一眼,也懒得理会,正要擦身而过,前面跑过来一个人,呲着大黄牙发话,“区长您可算回来了……陆海来的王总找您。”

“嗯,”陈太忠淡淡地看他一眼,“有什么事,白天办公室谈,你先安排王总去吃饭。”

“陈区长,久仰了,”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跟着走了过来,不过肚子是不小,他笑眯眯地发话,“冒昧上门打扰,还请多多原谅。”

“王总你好,”陈太忠冲他微微一点头,也不看他伸来的手,“有什么事情,你先跟李主任说,对我来说,现在已经下班了,不是工作时间。”

陈区长其实挺烦别人登门说事,区长也是人,也要有休息时间,不过平常来的都是下属或者熟人,而他又是一个人住,也没办法说什么。

眼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家伙——可能有点钱,居然要进自己的住所说事,我跟你有那么熟吗?更别说还是李红星引来的。

不过他俩前脚进,李主任后脚就跟了进来,追在领导屁股后面汇报,“区长,王总是来投资的,他想见您一面了解情况……”

“明天早上办公室见,”陈太忠很随意地一摆手,“出去的时候,把门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