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三个故事作为开场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发起谈话的方式,因为,它可以让谈话变得更有建树。在此之后,怀着渴望了解对方想法和感受的愿望,真诚地聆听对方的故事就成了谈话中关键的第二步。不过,了解他们显然不是你发起谈话的最终目的;对方也需要聆听你的故事,了解你。因此,你需要学会表达自我。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高难度谈话中,只要我的词汇量足够丰富,而我本人又能言善辩且思维敏捷,就一定可以清楚有力地表达自我。事实果真如此吗?不,成功的自我表达与这一切通通无关。温斯顿·丘吉尔和马丁·路德·金都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演说家,可是,在高难度谈话中,他们卓越的演讲技巧却并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高难度谈话中,你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说服或打动对方,也不是欺骗或策反他们,更不是要凭借机智和技巧战胜他们。你的任务就是表达自我——把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切,以及你为何会这样看待事情全部告诉对方,有时候,你甚至还需要告诉他们你是谁。在高难度谈话中,与雄辩和机智相比,自知之明和正确的信念——相信自己要分享的信息的重要性——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在本章当中,我们将首先谈论权利,或者说资格。为了让你和对方的沟通变得清楚且有力,你必须与自己协商,使自己相信: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值得你用心表达的——你认为,你的观点和感受与其他任何人的观点和感受都一样重要。接着,我们将会一起来探讨该如何找出那些你想表达的情感和观点,以及你该如何表达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其间,我们将会检验几个在表达中很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错误,并告诉大家避免犯错的方法,以及一些完美表达的方法。
约翰是法律系二年级的一名学生。目前,他正准备见一名受人敬仰的联邦大法官,与他讨论一些关于他即将就任书记员的事宜。据说,这名大法官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而且有时候还十分易怒,这不禁让约翰感到有些焦虑和担忧,他担心自己一旦踏入大法官的房间就会立刻失去说话的勇气。
这时,约翰最喜欢的一名教授给了他一个建议每当我感到自己受到了来自某人的威胁或非善意的对待时,我就会告诉自己——在上帝的眼中,我们都是平等的。”
无论我们是否信奉上帝,我们都能从这位教授的建议中学到很有效的一招:无论我们是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地位也好,渺小得不为人所知也罢——我们都有权利获得他人的尊重。我的观点和感受和你的一样合法,一样珍贵,一样重要——不多不少,就和你的一模一样。对有些人而言,这早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可对某些人而言,这无异于一则重大新闻。
在《局外的姐妹》一书中,诗人兼激进主义分子奥德瑞·洛德就曾经在书中的一篇散文里思考过表达和权利的问题,而在此之前,她刚刚获悉自己得了乳腺癌。
“我开始相信……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诉说,大声地说出心中的一切,与人分享,哪怕这样会有风险——我所说的话会受人抨击,或遭人误解……
尽管不情愿,但最终我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死亡即将来临,而就在这时,我也终于领悟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期许,哪怕生命是那样的短暂。人近黄昏,在那无情的暮色下,我看到了生命的特权,也无奈于那些被省略的时光,而最让我感到后悔的则莫过于之前的沉默……我行将入土,而不早不晚,就在这时,我思索:我是否曾经大声地表达过自己呢?我的沉默没能护卫我的生命。你的沉默也将无法保护你……
当我们感到疲倦时,我们会思考,会大声说出自己的疲惫,同样地,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也一样可以学会思考,学会把恐惧说出来。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常常不得不对恐惧倾注更多的尊重,从而忽略了自身对于语言和定义的渴求。可是,就在我们保持缄默,等待享受最终摆脱恐惧的奢华时,沉默却用它那无声的分量勒紧了我们的喉咙。”
洛德看到了表达自我所存在的实质性的风险,可是她也认识到,沉默的代价将会更大更可怕。认识到自己说话的权利不仅可以帮你在谈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将赐予你勇气,让你战胜恐惧和懦弱。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觉得进退两难:一方面,我们认为自己应当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是会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说话的资格。每当这时,我们的潜意识便会提出一个曲线救国的——或者说幻想出来的——“对策”:我们会尝试着整理思绪,梳理情感,为说话做准备,可是却偏偏不付诸行动,于是,最终我们还是没能突破沉默的束缚。我们会一直等待,直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我们关心的话题。这时,我们会“出人意料地”忘记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或是我们的大脑会“突然”一片空白,刚才想好的观点和措辞一瞬间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对于之前的种种努力和尝试,我们感到相当满意——毕竟,我们已经努力过,已经有所行动,尽管最后还是失败了——我们内心也为这一失败而感到窃喜。这就是自我破坏的小算盘和全部伎俩。
如果你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或是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打算,那么,当你在谈话中感到进退两难时,你就真的需要格外注意了。一旦你察觉到不良情绪或困惑开始崭露头角,请务必竖起一个大大的“停止”牌,及时制止即将误人歧途的自己。不过,在你继续前进之前,你需要首先进行一番自我认知对话。为何你会有资格说话?在过去,有谁告诉过你,说你没资格说话吗?又有哪些话是你觉得只有在拥有了说话的资格后才能说出来的呢?
许多车船票的中央都有一排小孔,小孔的一侧为副券,而车船票上通常也会写有“副券一旦撕下,车票即刻作废”的警示语言。
在高难度谈话中,我们也同样会遭遇“撕裂副券”的风险。当我们无法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观点或情感表达出来时,我们和对方就好比车票和副券,将会被撕裂开来,如此一来,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将面临“作废”的危险。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也都更喜欢和那些愿意畅所欲言的人交朋友。安吉拉之所以会解除婚约,就是因为她的未婚夫实在是“太好了”。他从来不表明自己的喜好,也不会与安吉拉争辩,更不会提高音调,甚至从来不曾向安吉拉提出过任何要求。在欣赏他的善良和宽容的同时,安吉拉也觉得他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他的自我。
有时候,你会感到孤独或沮丧,而如果你拒绝和身边的人分享这些情绪,那么,你这一做法也就剥夺了他们了解你的机会。你总是认为,一旦他们知道了你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他们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尊敬、喜欢或钦慕你了。可是,如果你只想把自己最好最纯净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实在是太困难了。通常,为了掩饰部分的自我,我们最终不得不把全部的自我都隐藏起来。于是,我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冷漠的“我”。
表达自我的确有些困难,也需要我们的努力,但是它能够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一个改变的机会,一个巩固双方关系的机会。卡莉是一名美国的原住民,她在一个专门帮助问题少年的辅导中心里工作。卡莉就觉得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是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大概由于对方都是白人,她总觉得他们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她,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对她的种种反应也的确显得有些麻木不仁。
不过,有一天,她决定冒一次险,和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她向他们描述了小时候别人给她起外号,以及她被人揶揄嘲弄的经历,同时,她也表达了多年来自己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渴望。然而,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童年揭秘”竟然让她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事们开始赞赏和钦佩她。似乎是受到了她的鼓舞,同事们也开始轮流讲述自己以前的种种糗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那种被忽略的感受。如果当初卡莉没有率先走出第一步,仍然拒绝和同事们分享她的故事,她便无法突破她设置在自己和同事之间的那道屏障——“白人不会明白,也不在乎我的观点和感受”——也无法为同事们提供一个接近她,了解她,告诉她他们很在乎她的机会。
只有当双方都真诚地表达自我,彼此理解时,他们的关系才能得以维系,并且变得越来越牢固。也只有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会让双方都乐在其中(这远比你独自一人更加令人感到放松),才能让心灵得到慰藉(“我的老板明知我有弱点,却依然很欣赏我”)。
你当然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如果你并不这样认为,那么,你就需要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不过,有权利这样做并不代表这就是你的义务。这种对说话权利的误解正是另外一种让你打退堂鼓的原因:“我应该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说出来,可是我实在是太害怕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通常来说,表达自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而寻找表达自我的勇气则是一个贯穿于你一生的历程。如果现在的你尚未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那不妨就从现在开始,只不过,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更不能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惩罚。
表达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说话的权利,或者说资格;第二步就是弄清楚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作为你的故事的开场白,再也没有比你所认为的核心内容或事件更好的选择了在我看来,这件事就是关于……我的感受就是……对我而言,重要的就是……”
对我们而言,在谈话中,我们应当与对方分享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似乎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了,然而,我们却常常会忽视这一常识。就拿查理来说,作为四兄弟当中的老大,他总是想尽量拉近自己和最小的弟弟——16岁的加里——之间的关系。加里患有诵读困难症,看到几个哥哥在高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顺利进入大学攻读学位,他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他试图努力学习,可是效果不佳,于是,有些自暴自弃的他开始逃课,并且越来越依赖于用酒精来安慰和麻痹自己。
查理希望能够通过为弟弟提供一些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帮助他走出困境你绝对应该参加辩论小组的活动。那个小组的教练棒极了,而且小组活动还能帮助你提前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方式。”“你也知道,加里,过度饮酒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那只会让一切变得更糟糕。”然而,无论查理说什么,加里都觉得大哥是在批评自己,所以难免会心存戒备,而且他也很不喜欢大哥对他的那种同情的态度。结果,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反而越来越疏远。
当我们问查理为什么他会如此重视和弟弟之间的关系时,事情忽然出现了重大转折。查理很佩服加里能够为了获得成功而发奋努力。他也因为小时候没能善待这个小弟弟而觉得有些愧疚。于是,最终我们发现,查理非常渴望当一个好哥哥,一个爱弟弟而弟弟也爱他的好大哥。而当他也意识到这一点后,查理哭了。
当查理把自己的这一渴望告诉弟弟时,加里呆住了。查理需要他。查理需要他的帮助才能当一个好哥哥!而这最终也成为了两兄弟关系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在以往的交谈中,查理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这一想法,哪怕是暗示也不曾有过,所以,并不懂得读心术的加里自然也就无法了解哥哥的真实想法。他们之前的谈话根本就没有触及到事情的核心部分,更别说谈论查理那受伤的感情和情绪了。每次谈话,兄弟俩谈论的往往是一些与之无关的话题:“你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你明明需要我的帮助,可是,你就是不开口寻求帮助。”
不幸的是,在许多高难度谈话中,谈话者都是因为犯了和查理一样的错误才导致谈话陷入了僵局。我们总是会聊一些无关轻重的话题,在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我们开始纳闷,为什么对方就是不明白我的意思呢,为什么他们就是察觉不到我的感受呢?
因此,当你进入高难度谈话之后,先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把自己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说出来呢?我是否已经把最关键的内容告诉对方了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就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你没这样做,然后再思考你是否有勇气尝试这样做。
我们回避谈及那些重要事情的方法之一就是说一些话中有话的句子,留一些潜台词让对方体味,而不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要依赖于潜台词。回想一下前言,在那里我们曾经讨论过进退维谷的问题:要么说,要么回避。对我们而言,对付这一尴尬局面——尤其是在你不确定是否真的可以开口的情况下——的常见办法之一就是利用潜台词进行沟通,即我们常说的顾左右而言他。你可以通过讲笑话,提问题,随意发表的评论或是身体语言等多种方式间接地向对方传递信息。
在回避和面对这两个选择之间,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折中办法。如此一来,你既“面对”了问题,又“回避”了后果。这种鱼与熊掌兼得之的办法听起来是不错,可问题就在于,因为要同时兼顾二者,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两边都能没照顾好,两边全办砸了。之前,你因为担心提及这一话题可能会引发种种问题而选择了这一折中的方式,结果,现在倒好,所有你担心的问题全都一下子被引发出来,而对方却还是没能理解你想表达的信息。正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试想一下,每个周六,你和丈夫通常都是先好好地睡上一个懒觉,然后再起来整理房间,带着小狗出去散步,或是一起做一点别的事情,周周如此。然而,最近,他迷上了高尔夫,于是,他开始每周六的早晨都要玩个十八洞。对你而言,之前周六的种种安排从来都没有任何重要或特殊的意义——和约会或其他重要的事情不同,它只是一种习惯——可是当你发现周六的计划被打乱了的时候,你却突然开始怀念起来。于是,你们俩不再像以前那样共度美好的周末时光,结果,你开始越来越讨厌他的这个“新欢”。
对此,为了免于和丈夫发生冲突,你完全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不过,正如我们之前曾经看到的那样,由于得不到发泄,你的不满和怨恨将会与日俱增,直至爆发。又或者,你也可以选择隐晦地向丈夫谈及这一问题亲爱的,这个周末,家里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你而言,高尔夫真的这么重要,以至于你一定要每周都去玩吗?”“亲爱的,你打高尔夫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这些话并没有表达你的真实想法,你真正想告诉丈夫的是:“我想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和你在一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句话的字面含义与其中的潜台词吧:
“亲爱的,这个周末,家里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句话的不妥之处在于,首先,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话题进行谈话。做家务的确能够增加你们共处的时间,但是,与你的真实想法相比较,两者之间却存在本质的差异。其次,即使真的有家务需要完成,你的丈夫完全可以“就事论事”,回答说“要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你可以等我打球回来以后,我们再商量”。
“对你而言,高尔夫真的这么重要,以至于你一定要每周都去玩吗?”这是一个典型的话中有话的假意疑问句。在这里,问题不过是一个掩饰你真实想法的面具而已。很显然,你想借提问这一潜台词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只不过,与你的意图相比,你的真实想法就显得不是那么清楚明了了。你的语气告诉丈夫,你很生气,或者很失落。可是,你却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你为什么会生气,或是他该怎样做才能平息你的怒气。你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丈夫专注于一项毫无意义的体育运动而忽视了社区服务或家务琐事吗?还是因为他没有带你一起去打高尔夫呢?又或是因为你觉得你们两人在一起共处的时间不够多呢?如果你不清楚地把一切说出来,他又怎么可能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呢?
“亲爱的,你打高尔夫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在这句话当中,你不过是借事实之口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于是,你说完之后,你的丈夫便开始思索,“高尔夫打得太多会怎样呢?”“多高的频率才算是打得太多了呢?”“什么样的频率才算是适量呢?”“就算我打高尔夫打得太多,那又怎么样呢?”当然,就算他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也还是被蒙在鼓里——他并没领悟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意。“亲爱的,你打高尔夫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和“我想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和你在一起”,这两句话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太宽太长了。
为了让谈话更加顺利,你需要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然后再坦率地说出来我想花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而星期六早晨就是几个难得我们能够共处的时机之一。可是,现在,我发现你的全副精力都放在了高尔夫上。这让我感得有些难过。”
有时候,你会发现,你甚至希望自己在表达自我的时候不要把一切都说得那么清楚,如果能够含混过关那就最好不过了。你会寄希望于对方:如果他能够知道问题在哪儿,然后解决问题,那就太棒了!这样的幻想很常见,也不难理解——我们心目中理想的配偶或完美的同事不就能够与我们心有灵犀,无需我们开口就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吗?只不过,很不幸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并不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但是我们却始终都无法做到真正地知己知彼。我们常常会因为对方没能读懂自己的心意而感到失望,而这通常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避免弄巧成拙。有一种沟通方式与这种利用潜台词进行交流的方法很相似,而且也同样会给谈话带来毁灭性打击。哈佛商学院的克瑞斯·阿基里斯教授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之为“弄巧成拙的笨办法”,即你试图通过暗示和引导性的问题“软化”信息,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沟通方式。在绩效考核中,采用这一方式表达自我的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那么,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何评价呢?”“你认为自己真的竭尽所能了吗?”“我有一个同样的问题,不过也许……这样会稍微好一些。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这种“笨办法”传递了三层信息:“我有一个观点”,“直言不讳只会让大家都觉得很尴尬”,以及“我并不打算和你开门见山地说清楚”。毫无疑问,这样的信息只会加剧双方的焦虑感和防备心理。面对这样的信息,绝大多数的接收者通常都会立刻在脑海中绘制一幅远比实际情况更加糟糕的画面。
相对而言,更好的沟通方法就是开门见山地说出你的想法,让对方清楚地了解这一问题,从而展开讨论,与此同时,你也可以诚实地表示,你很想知道对方对这一话题是否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有,他的想法是什么呢:“据我所知,在这件事情上,你似乎比我做得更多。不过,你对事情的了解也比我详细。所以,我想知道,你在哪方面和我有不同的想法呢?”如果你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大可以直接说出检验双方观点的方法,或是努力调解,在双方观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再不然,你还可以就你们不同的观点与对方展开讨论。
我们已经知道,为了让对方能够了解自己,我们需要简单明了地说出自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和结构都应当一目了然,因为只有轻装上阵,我们的故事才能走得更远。然而,问题就在于,此时我们的脑海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感受、假设以及感知,简直乱不可言。当我们尝试着简单明了地将这一切讲述出来时,结果通常说出来的往往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事。
这就好比你从同事那儿收到了一份让人费解的备忘录。你心里想“这份备忘录的内容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语言组织更是一塌糊涂,根本就不知所云”。为了明确备忘录中的内容,你对同事说,“你的备忘录组织得很混乱,根本不知所云”或直接就说“你的备忘录根本就不知所云”。
其实,你完全可以借助于“我——我”的“和”姿态来摆脱过分简化观点所带来的烦恼。在“和”姿态当中,每一种感知,感受以及假设都一样重要。同样地,他人的感知和感受也和你的一样,都很重要。同理推知,你脑海里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感知、感受和假设都一样——都很重要。在这里,“和”就好比一座桥梁,可以将你所想或所感的两端连接起来。尽管有些复杂,但是,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清楚而准确地表达内心所想或和所感了。以下就是经过“我——我”的“和”姿态调整后的表达方式:
我不但知道你既聪明又有才干,而且我也知道你并没有竭尽全力去做。
对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幸事件,我深表遗憾,而与此同时,你的表现也让我感到很失望。
我为自己没能注意到你的孤独而深深自责,不过,当时的我真的麻烦缠身。
我终于走出了离婚——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的阴影,这让我在感到开心的同时也如释重负。只不过,有时候,我还是会想他。
此外,在高难度谈话展开伊始,我们经常会因为害怕被误解而受阻,而“我——我”的“和”姿态恰好就能帮助我们消除这一障碍。公司有了新客户,你认为,自己的团队就是接待新客户的最佳人选,然而你也担心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团队会认为你是在自吹自擂,有私心,因为你想获得荣耀和奖金。如果是这样,你大可以将自己的这一担忧融入到你的谈话当中:“关于新客户,我有点想法想和大家分享。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想接下这个新客户,但是我也为此而感到有些紧张,因为我担心这样的想法会让人觉得我有私心。所以,如果你们有任何不同的意见或观点,请说出来,让我们一切来讨论一下。”或者,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你也可以这样说对此,我有一些很强烈的想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担心,如果一开始我没有说清楚或是表现得不够积极,接下来的局面可能会让我觉得有些尴尬。我希望,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大家能够包容我的不妥之处,并耐心地听我说完,让我把一切都简明扼要地说清楚。”
显然,伴随着你表达自我的方式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你的表达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对方的回应方式,以及谈话的大致方向。因此,当你想告诉他人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你当然希望能够以一种可以让对方明白并做出积极反应的方式说出此事。而清晰明了正是决定你这一愿望能否成真的关键所在。
有时候,哪怕你在沟通时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无法扭转高难度谈话中所出现的不利局面,譬如说当你想向对方示弱时,或是传递坏消息时,又或是当你获悉他人对你的某些不佳评价时,情况往往就是如此。不过,相比较于这些不受你控制的客观事实,有一种沟通错误却是你完全可以控制而且避免的:把你的故事当成真理,或者说事实——这样做只会招致对方的愤恨和防御心理,同时将谈话引向争执。
在谈话当中,这是一个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犯的常见错误,而这一错误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思想上的: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信念、观点和判断当成客观的事实。当我们在谈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食物或体育偶像时,我们把自己的评价当成事实与他人分享,这样做无伤大雅,而且也不会给我们惹麻烦。可是,在高难度谈话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事实就是事实。其他的一切事情则另当别论。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在脑海中将它们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
当你和朋友就是否应当打孩子这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如果你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强加给他人——“不管怎样,打孩子就是不对”,那么,你这样做只会加剧你和朋友之间的冲突。你的这一说法则会让你和朋友间一次普通的意见分歧上升为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你的朋友会把你的话当成是对他的控诉,或是你专横无视他人的表现。于是,他很可能会回敬你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说这就是对的,那就是错的?!”而不再心平气和地与你讨论这一话题。
其实,同样的情况下,你选择以下任一种说法,都会取得更好的谈话效果——我想,打孩子是不对的。“我看到很多书上都说,打孩子会给孩子们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曾被大人打过,所以,每当我听说有人打孩子,我就会觉得伤心,难过”或是“我也不知道我为何会这样想,只不过,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打孩子就是不对”。在以上的每一句话当中,你的观点或感受与客观事实都泾渭分明。
有些词语——例如“漂亮的”,“丑陋的好的”,“坏的”——带有很明显的个人评价色彩,但是有的词语则不然,例如,“不恰当的”,“应当”或“专业的”,所以,你在使用这一类词语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这些词语所包含的个人评判色彩虽然并不像“好”与“坏”那样明白,但是它们仍然会招致诸如“你凭什么这样对我说?!”此类的强硬回应。如果你想说某件事做得“不恰当”,你可以在自己的评价前面加上“我认为……”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建议大家,这样的词语还是少用为妙。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真理,或者说事实并不存在,也不是说对待所有的观点都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法则不过是想提醒你区分事实和自己的观点,让你谨慎措辞,从而使得谈话双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使谈话能够有所斩获,而不是让谈话升级为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辩,一场以防御为主的战斗。
要想让自己的表达清楚而明确,你首先需要将自己的结论或观点告之对方,不过,务必明示对方,这些只不过是你自己的结论或观点,而不是事实。接下来,你若要做的就是告诉对方,你的结论从何而来——你所拥有的信息,以及你对这些信息的理解。
正如我在第二章当中已经看到的,通常,我们在谈话中不过是反复交流各自的结论,却从来不曾深入地探讨双方的观点从何而来。你拥有一些对方无法获知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相当重要,因此,你不妨把它们说出来。此外,你的生活经历也会对你的想法及其思路,以及你的感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你在描述自己的故事时,这些经历则会为你的观点添上色彩浓重的几笔。
你和妻子就是否应该送女儿卡萝儿上公立学校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妻子说:“我真的觉得我们应该今年就送她去。她现在正处于成长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年龄阶段,而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承担这一费用。”对此,你回答说:“我觉得她现在在本地的社区学校学习得很好。我想,我们应当让她继续留在那儿学习。”
如果你希望这次谈话能够有所进展,你和妻子就需要告诉对方,你们究竟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前,你们曾经考虑过哪些信息呢?你需要把自己在公立学校的学校的经历告诉妻——在最开始的几个月当中,你始终都觉得很难适应并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此外,在你入学后的好几年当中,你都觉得愧对父母,因为他们将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支付你的学费,从而无力买车。当你对妻子说出自己的这些经历和感受,以及最后的结论时,你需要尽量详细地描述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让她体会你当初的经历和感受。除非妻子了解了这些影响你决定的经历和信息,不然,无论你说什么,她都很难理解和接受。
在论及核心事件时,为了让对方了解到自己低落的心情,我们一不留神就会稍稍夸大其词你为什么总是对我的衣服品头论足?”“你从来都不会说任何欣赏或鼓励的话。每次你一开口,我们就知道,准是什么事情又做错了!”
当我们想表达低落的情绪时,“往往”和“从不”通常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但是,它们却有两大不容忽视的缺陷。第一,它们的准确性极低:某人不会真的每一次都对你的衣服品头论足,而且也不会有谁真的从来就没做过半点让感到人欣慰的事情。使用这样的词语只会招致对方对于频率问题的质疑:“事情根本就不是那样。去年,当你赢得办公室好点子大奖时,我就对你说过很多好听的话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回答只会进一步平添你的愤怒之情。
此外,“往往”和“从不”一旦说出口,对方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并不会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所提升。事实上,“往往”和“从不”这两个词语的字面含义就已经表明:改变是一件困难,或者说,不可能的事情。其言下之意就是,“你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你非要批评我的衣服不可吗”或甚至是“你的言行举止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行为”。
因此,对待这一情况,更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继续谈话的同时不断告诫自己:对方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尽管这的确有些困难,但务必使你自己相信这一点),而作为一个好人,一旦意识到了这一切,他们一定会非常愿意配合你的谈话,改变自己的言行。你可以这样说:“当你说我的套裙让你想起皱巴巴的旧窗帘时,我真的觉得很难过。在我看来,批评我的着装其实就是对我审美判断的一种否定,这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如果你可以把自己想听的话用一种相对委婉的方式告诉对方,那效果将会更好:“我真的希望,如果你能更加相信我的品味,那该多好啊。哪怕是你的一句简单的‘我觉得这个颜色很适合你’,我都会感到无比高兴,如此一来,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便会立刻缓和下来。
当你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时,关键就在于你的沟通方式:你需要邀请和鼓励对方考虑采用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一口咬定对方愚蠢至极且无可救药。
要想进入他人的故事,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当故事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或是当你的观点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或是植根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公司文化时,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理解他人的故事,你需要获得他们的帮助,而为了让对方理解你的故事,你也同样需要助他们一臂之力。
你因为将孩子留给了临时托管人而感到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对此,你的丈夫认为“你应该学会放松”。这时,为了让他明白和切身感受到你此时的焦虑,你可以用一种他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现在的我就好比坐在飞机上等待起飞的你,内心充满了担忧和恐惧。还记得吗,当飞机起飞时,尽管我尝试了一切办法,试图让你明白只要放松就好,可是我的劝说却根本无济于事,事实上,这反而让你觉得更加紧张?现在的我就是这样,什么都听不进去,根本放松不下来。”
此外,你还需要认识到一点:不同的人接受和理解信息的速度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人对于直观的信息较为敏感。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你就可以使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比喻,或是借助于图片或是商务图表来表达自我。另一些人则相信行胜于言,在真正付诸行动之前,他们通常不会接受任何他人的意见或想法。此外,还有一些人则喜欢在做事前先列出或了解所有的细节。因此,你需要注意到并了解这些差别,因人制宜。
对他人的话进行阐述可以帮助你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也可以让对方明白你听到了他们的表白。同样地,你也可以邀请对方对你的表白进行阐述:“让我来看看我说的话是否清楚明了。你能把我刚才说过的话再复述一遍吗?”
如果将获得对方的理解作为终点,清楚明了地说出自己的故事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所以,此时的你不应该有任何“立竿见影”的期待。在双方的交流当中,真正的互相理解是一个略显反复的过程。当你讲述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如果对方表示困惑,或是不能接受,此时,你应该询问方,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故事的,尤其是问清楚,他们对你的故事有何不同见解,而不是用一种更强硬的态度将故事复述一遍,或是换一种方式再将自己的故事讲一遍。
不过,当我们将这一做法付诸实践时,我们通常会将其演变成一种征询对方认可的行为,而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想从对方那儿获得一种确认,一种安全感这样做有意义吗?”“你难道不同意吗?”然而,与此相比,询问对方有何不同见解往往会更有助于双方的理解。当你征询对方的认可时,人们在表达自己的疑惑也许会敁得有些漫不经心,或是有所保留,因为他们并不能确定你是否真的会把他们的话听进去。于是,他们会回答“是的,我想是吧”,可是从中你却无法获知他们的真实想法,“是的,从某种程度或某一方面来看,你说的没错。”如果你能清晰地表明自己渴望了解他们有何不同见解的愿望,你发现他们真实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然后,你便可以和他们展开一次真正的双方谈话了。
有力地表达自我的秘密就在于一种自知之明:你的权力作用对象仅限于自己。毫无疑问,对于你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产生这一想法和感受的原因,你拥有至高无上的发言权。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或是有这样的感受,你完全有权力将它们说出来,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你所说的一切。可是,当你试图扩大自己权力的作用范围时——谁才是正确的,谁意图如何,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了找麻烦。完整地说出你的经历,你的表达才能清楚无误;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其原因,你的表达才能有力,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