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和煦,一抹霞光透过树叶缝隙照耀在人们的脸上。
一个耄耋老人躺在卧榻之上,花白的头发上带着精致小巧的冠子。
冠子以赤金打底,点翠着珍珠、翡翠,作凤凰样子。
老人身着天蓝色烟泷纱缂丝仙鹤长袄,下着绛紫色垮裤。
“陛下!文渊阁大学士郎际来了!”一旁的侍女对着这老人说着。
“女皇陛下!臣今日来听您讲故事,以便为您编撰史书!”大学士跪拜说着。
“从哪说起?”
“从圣文德帝顺应五年,陛下您领兵去楚国开始吧!”
这时老人闭上了双眼,徐徐道来。
天空中云朵飘来飘去,过眼云烟,时间转眼到了几十年前。
顺应五年大梁京都金陵城外。
一望无垠的平原之上,梧桐树张扬的长出绿叶,整个梁都好似一片阴凉。
梁都城南五十里的草地上一匹黑马狂奔而来,马鞍上的女子,身量纤纤,面肌如雪,寒天星子般的眸透出一丝不同于女子的温柔,更像是暗涛汹涌的海水激荡在女子的眸中。
远处的未央宫流光溢彩,传出阵阵丝竹声。
“殿下,陛下传召,速速回宫。”清秋的暗卫尘生远远跑来。
未央宫主殿,宫门缓缓打开,清秋一身天蓝色窄袖戎装,潇洒干练,小跑进来,“父皇唤女儿前来,可是有要事?”清秋仰着头望向那灿烂金黄龙椅上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并不恼,嘴角上扬和蔼的开口道:“其他皇家女子那个不是大家闺秀,仪态万千,怎的就你这样大大咧咧,一天就知道打仗。”语气中并无半分怪罪,反而有几分宠溺。
“如若清儿像寻常皇家女儿那样,那大梁就不是今天的盛况了。”女子傲娇的站起来,脸上充满恣意的回答道。
“不要这么没规矩,楚国新帝登基,收拾行装,带着使团和你的凤鸣军去吧,此去之行,你回满意的。”
“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清秋高兴的答应着走了出去。
梁帝锁承景望着女儿欢快地走出了大殿,他自己心里很是欣慰。
因为他的女儿从未叫他失望,大梁女子不像邻国大楚、大渝、怀宋那样女子地位底下,他的女儿从小跟着自己的祖母女帝,即梁帝之母,清秋从出生好像就拥有帝王之才。
锁清秋十一岁那年,祖母女帝刚刚退位,锁承景刚刚继位,怀宋镇北王忍烽趁着大梁政权交替集结三十万大军一路北上攻来,梁帝的兄弟叔父便抄起家伙逼宫造反。
十一岁的清秋站在宫门口的城墙上,以小巧心思抵挡反叛者长达两个时辰。
十一岁的她身材纤小,城墙之上显得有点滑稽,可就是这么个小不点,抵挡了反叛军五万人,皇城只有京畿军三万,其余全都派去对阵怀宋
小小的清秋站在城墙上,恍如一只欲展翅高飞的凤凰鸣起一阵阵雄壮的声音,“大梁的将士们,我是嫡长公主锁清秋,大家奋起精神,为了自由,为了家乡而战。”
宫内的禁卫军看到皇帝的女儿都出来站在最前面,士气大涨,最终等到了大梁皇后从母族科尔沁草原搬来的救兵。
虽说此次造反是梁帝为了拔除这些藩王的手段,不惜京都陷落,可是也看到了自己女儿天生的帝王之相。
“咨尔公主清秋,祥钟世德,知书晓理,文成武德,秉德佑而温恭疏,知古今而性喜善,进度有则,特下此喻,荣封凤鸣皇太女,学习辅政,后绥永福。”
庄严的声音回荡在青天白日之下,自此锁清秋名声大躁。受梁帝喜爱,梁帝在其及笄之礼之时将当年清秋母后带回的兵马赐予她,赐予番号“凤鸣军”。
身旁大太监的一声将梁帝从回想中拉回,“陛下,公主之前虽上过战场可都是去大梁境内撤藩,此次可是去别国打仗,您有把握?”大太监试探问到。
梁帝骄傲的回道“她从小敏而好学,撤藩之时太后也多有指导,而且撤藩的经历让她有了很多忠心之人跟从,不打紧,她的才略才刚刚显露而已。”
“殿下,此去楚国,大渝太子东方梧也去,您做好准备了嘛?”尘生小心问到。
是啊!东方梧也去,锁清秋迷茫的望着大殿下的台阶,她没有想到及笄之礼前,他和东方梧还是那样亲密。
只因东方梧在回国之时,在大渝大梁怀宋三界之处进去怀宋之地杀害了怀宋边境安然度日的百姓,清秋与他生出嫌隙,当时的清秋不理解东方梧,当时东方随着军队来到大梁,因怀宋边境乱军杀害了他的母妃,并且杀害大渝百姓。
虽说后来三国间签订协议可在东方梧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清秋不解的不是战争带来的屠杀,而不解的是东方为什么不去追究战争挑起者,而在这肆意屠杀百姓。
“无碍,如今都已长大,都过去了”,一说起东方梧,清秋的眸中透露出少有的暖意,像是暖阳照进心里。她不是不理解东方梧的心情,但她怨的是东方梧将屠刀对准了无辜的百姓。
凤鸣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