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中德柏林条约
“嗡…..”一架涂有五色共和旗的黑鹰2型出现在了欧洲的天空上,经历过奉日战争和奉俄战争后,东北的黑鹰式驱逐机和库伦式坦克已经捂不住了。叶重也就让所有的自产武器刷上了自己的国旗。
黑鹰2型的火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只是时速比起原来的要高了25公里,达到215公里的时速,并全安全性能也提高了很多。机头上的一个金属防护罩以及机枪上方各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有着明显的英国骆驼的特色。
黑鹰2在天上盘旋了几圈,然后在驾驶圆熟练的操控下,降落在地上。
一个白人机师从坐舱上爬了下来,取下头上的保暖帽子,向时任魏玛共和国(德国)总理的约瑟夫维尔特,以及战败后由德国总参谋部改编过来的部队局局长冯塞克特疲乏,“飞机的性能十分不错,战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原来装备过的福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安全性比起福克要稍微低一点。”
机师赫尔曼喘着粗气,作为原来和协约国空军浴血厮杀过的他自然对英国的战机不陌生,“是在原来英国骆驼战机的基础上改装过来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那么再看看中国的库伦式坦克吧。”冯塞克特有些刚毅的脸一直绷得紧紧的,不苟言笑,听到机师的话之后,没有多作评价。
冯塞克特的话音没有落下多久,就有两人钻进了库伦式坦克里面,开着坦克跑了几十分钟,然后才打出坦克上的37炮弹,以及坦克上的机枪弹。
“比起法制的雷诺ft17,同时装备上了一挺机关枪和一门37火炮,火力强了一些。”同样测试完后冯塞克特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至于坦克的行程,驻奉天的武官已经将将资料发了回来,能跑68公里不出故障。以库伦式坦克不足10公里的时速,冯塞克特和约瑟夫维尔特等人自然不会一直等下去。
“我想,可以和中国的公使谈一谈军事上的合作问题。我们现在在本土研究各种新式的武器极不方便,需要一处能安心开发,不受英法等国干扰的地方。”冯塞克特没有思考多久便向约瑟夫维尔特道。
“那么陈先生,据我所知,贵国现在仍然陷于内乱,各地都有英美日等国租界,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贵国如何保证与我国的军事合作不至于外泄。一旦被英法等国得知这件事,我国受到的责难将是贵国无法想象的。”此时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约束力还是比较强的,约瑟夫维尔特皱眉道。
“约瑟夫先生,冯塞克特先生。现在我国最大的两个兵工厂里面,就有大量的白俄技师,以及从德国原来的兵工厂聘请过去的德国技师。现在合作仍然可以用聘请的名义,技术上的交换只存在于双方高层知道。这种情况下,英法等国拿不到确切的证据,也是无法找贵国麻烦的。”经过徐世昌首肯后,被叶重派过来的民国驻德公使陆天华道。“德国现在正在遭受着英法等国的压迫,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我们都要反抗骑在头上的敌人。”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仍然在内乱,不过北方却是得到了空前的稳定,没有谁能威胁到北方的稳定,日本人不行,苏俄也不行。光是北方的面积,就超过了整个西欧,我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有了完备的军工体系,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陆天华道,虽然有了中央的名义,不过真正引起德国人重视的,还是东北陆续击败了日本与苏联人的两场大战。
“提起与我国合作的还是那位北方的军阀吧,你们中国是个人情极重的国家,贵国的大总统也不过是给东北行了个方便。”约瑟夫维尔特道。这件事并瞒不过德国人。况且之前东北就有过类似的提议。这些精明的德国人几乎不用废什么脑细胞就能将事情想到叶重身上云。
“不错,东北的最高统帅已经掌握了中央的话语权,而且未来统治中国的必将会是东北。如果不是因为要限制日本与苏俄在远东的势力,与两国提前开战,以东北的实力,我国没有任何一方军阀能抵挡得住,之所以现在东北不统一全国,不是缺乏实力,而是不愿意将有限的实力浪费在内部,而让日俄有机可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早一步投资我国,在未来贵国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而且从地域上看,德国和我国隔相隔万里,未来根本不可能会有利益上的冲突,至少数十年内,双方的关系牢不可破。”其实陆天华还是有些夸大的。以民国的幅员之辽阔,以及南方的道路条件,还有各地派系林立的军阀,各地军阀头子资历几乎都在叶重之上。这种情况下想统一,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
“如果要合作,我国的军人肯定是要到东北进行训练的,贵国又如何解释军队中出现为数不少的白人?”约瑟夫道。
“这个更简单了,我国的北方,现在已经加入中国国籍的白俄就超过了300万,白人在东北随处可见,军中也开始招收一部分白俄士兵。”陆天华道,“而且东北军中也不是什么人想进去就能进去的。远远看过去,德国人和白俄区别并不大。而且作为军队,我国的领土辽阔,茂密的山林,无边无迹的草原,这些地方普通人根本不会去,就算别有用心的人去了,也根本无法突破我军的封锁。在保密问题上,贵国完全不用担心,”
“我想我们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谈判了。”约瑟夫维尔特道。
陆天华心中一喜道,“乐意之至,时间会证明贵国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既然已经定下了合作的基调,那么剩下的谈判,就是具体的细则了。
“为了表示我国的诚意,我国将会放弃对贵国的战争赔款,不过贵国侨民在我国被没收的合法财产也由贵国承担了。”陆天华道。
德国对这一点一直比较诟病,按德国人的想法,是不可能按之前北京政府提出约合两亿多银元的赔款的。公是公,私是私,段祺瑞当政的时候,民国扣押了不少没有来得及撤出中国的德国商人资产,按约瑟夫的想法,中国政府是有义务还给德国侨民的。不过自少从字面上来看,被扣押的资产跟战争赔偿比起来要差远了,还是德国占了大便宜。约瑟夫也就没有在这一点上多做坚持了。
经过为期五天的反复商议,最终双方签定了《中德柏林条约》
条约规定1,双方互相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
2,德国向中国东北提供成套武器生产线。
3,德国帮助东北军建设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系
4,德国帮助东北完善现代化军事教育体系
5,东北向德军开放工厂以及各军事基地
6,德国在东北可以不受甘扰,自由的训练包括飞行员,装甲部队,以及其他军事人员。
7,德国的工作人员与东北的研究人员组建实验室,共同研发包括飞行器,坦克,装甲车,火炮,潜艇等在内的各种新式武器。研究资料由双方共享,未经另外一方许可,不得将军事技术转交给第三方国。
……
“既然条约已经签定,那么就必须要尽快付诸实施了。”约瑟夫道,“克鲁伯大量造大炮的机械我国需要尽快运输到东北去进行生产,还有一些其它的军事器材,希望东北能给予一定的帮助。”
“这是自然,器材的运输就交给我方吧。会让贵国满意的。另外在厂房,技师的安置上,东北也会作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抓。”看着条约上的内容,陆天华心中大喜,这次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
“老*子在东线这边打生打死,毙伏了几十万赤俄,杨增新倒好,居然想串通起苏联,一起攻打当地的白俄军,也不向中央求援。”叶重将电报一扔道。
“这么大的人了,还说脏话。”何静一边将医疗器械放回了箱子里面一边道。
“我这是适当的发泄,堵不如疏,把心里的邪火发出来有益于身心健康,憋下去是要憋坏的。”叶重争辩道。
“就你有理,好了,不跟你说了,我下午还有课。”何静白了叶重一眼,然后出了门去。
“百里兄,你来得正好,新疆那边出了点事,我正窝火着呢。”叶重道。
“新疆那边我也听说了,白卫军被苏军剿灭,大量的残军进入到新疆,人数上就有五六万,中亚人,白俄斯人,乌克兰人,高加索人一些难民刚开始也有几十万,现在估计走掉一些了,几万总是有的。普通的平民也就算了,不过那些白卫军都是被打散的残军,建制混乱,彼此谁也不服谁,有些讲道理的服从杨增新的安排,也有桀骜不驯,看出了杨增新不到两万人的外强中干,想要鸠占鹊巢。杨增新能憋到现在才想请苏联人,也算手段了得了。”
!@#</p>
第358章中德柏林条约
“嗡…..”一架涂有五色共和旗的黑鹰2型出现在了欧洲的天空上,经历过奉日战争和奉俄战争后,东北的黑鹰式驱逐机和库伦式坦克已经捂不住了。叶重也就让所有的自产武器刷上了自己的国旗。
黑鹰2型的火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只是时速比起原来的要高了25公里,达到215公里的时速,并全安全性能也提高了很多。机头上的一个金属防护罩以及机枪上方各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有着明显的英国骆驼的特色。
黑鹰2在天上盘旋了几圈,然后在驾驶圆熟练的操控下,降落在地上。
一个白人机师从坐舱上爬了下来,取下头上的保暖帽子,向时任魏玛共和国(德国)总理的约瑟夫维尔特,以及战败后由德国总参谋部改编过来的部队局局长冯塞克特疲乏,“飞机的性能十分不错,战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原来装备过的福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安全性比起福克要稍微低一点。”
机师赫尔曼喘着粗气,作为原来和协约国空军浴血厮杀过的他自然对英国的战机不陌生,“是在原来英国骆驼战机的基础上改装过来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那么再看看中国的库伦式坦克吧。”冯塞克特有些刚毅的脸一直绷得紧紧的,不苟言笑,听到机师的话之后,没有多作评价。
冯塞克特的话音没有落下多久,就有两人钻进了库伦式坦克里面,开着坦克跑了几十分钟,然后才打出坦克上的37炮弹,以及坦克上的机枪弹。
“比起法制的雷诺ft17,同时装备上了一挺机关枪和一门37火炮,火力强了一些。”同样测试完后冯塞克特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至于坦克的行程,驻奉天的武官已经将将资料发了回来,能跑68公里不出故障。以库伦式坦克不足10公里的时速,冯塞克特和约瑟夫维尔特等人自然不会一直等下去。
“我想,可以和中国的公使谈一谈军事上的合作问题。我们现在在本土研究各种新式的武器极不方便,需要一处能安心开发,不受英法等国干扰的地方。”冯塞克特没有思考多久便向约瑟夫维尔特道。
“那么陈先生,据我所知,贵国现在仍然陷于内乱,各地都有英美日等国租界,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贵国如何保证与我国的军事合作不至于外泄。一旦被英法等国得知这件事,我国受到的责难将是贵国无法想象的。”此时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约束力还是比较强的,约瑟夫维尔特皱眉道。
“约瑟夫先生,冯塞克特先生。现在我国最大的两个兵工厂里面,就有大量的白俄技师,以及从德国原来的兵工厂聘请过去的德国技师。现在合作仍然可以用聘请的名义,技术上的交换只存在于双方高层知道。这种情况下,英法等国拿不到确切的证据,也是无法找贵国麻烦的。”经过徐世昌首肯后,被叶重派过来的民国驻德公使陆天华道。“德国现在正在遭受着英法等国的压迫,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我们都要反抗骑在头上的敌人。”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仍然在内乱,不过北方却是得到了空前的稳定,没有谁能威胁到北方的稳定,日本人不行,苏俄也不行。光是北方的面积,就超过了整个西欧,我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有了完备的军工体系,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陆天华道,虽然有了中央的名义,不过真正引起德国人重视的,还是东北陆续击败了日本与苏联人的两场大战。
“提起与我国合作的还是那位北方的军阀吧,你们中国是个人情极重的国家,贵国的大总统也不过是给东北行了个方便。”约瑟夫维尔特道。这件事并瞒不过德国人。况且之前东北就有过类似的提议。这些精明的德国人几乎不用废什么脑细胞就能将事情想到叶重身上云。
“不错,东北的最高统帅已经掌握了中央的话语权,而且未来统治中国的必将会是东北。如果不是因为要限制日本与苏俄在远东的势力,与两国提前开战,以东北的实力,我国没有任何一方军阀能抵挡得住,之所以现在东北不统一全国,不是缺乏实力,而是不愿意将有限的实力浪费在内部,而让日俄有机可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早一步投资我国,在未来贵国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而且从地域上看,德国和我国隔相隔万里,未来根本不可能会有利益上的冲突,至少数十年内,双方的关系牢不可破。”其实陆天华还是有些夸大的。以民国的幅员之辽阔,以及南方的道路条件,还有各地派系林立的军阀,各地军阀头子资历几乎都在叶重之上。这种情况下想统一,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
“如果要合作,我国的军人肯定是要到东北进行训练的,贵国又如何解释军队中出现为数不少的白人?”约瑟夫道。
“这个更简单了,我国的北方,现在已经加入中国国籍的白俄就超过了300万,白人在东北随处可见,军中也开始招收一部分白俄士兵。”陆天华道,“而且东北军中也不是什么人想进去就能进去的。远远看过去,德国人和白俄区别并不大。而且作为军队,我国的领土辽阔,茂密的山林,无边无迹的草原,这些地方普通人根本不会去,就算别有用心的人去了,也根本无法突破我军的封锁。在保密问题上,贵国完全不用担心,”
“我想我们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谈判了。”约瑟夫维尔特道。
陆天华心中一喜道,“乐意之至,时间会证明贵国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既然已经定下了合作的基调,那么剩下的谈判,就是具体的细则了。
“为了表示我国的诚意,我国将会放弃对贵国的战争赔款,不过贵国侨民在我国被没收的合法财产也由贵国承担了。”陆天华道。
德国对这一点一直比较诟病,按德国人的想法,是不可能按之前北京政府提出约合两亿多银元的赔款的。公是公,私是私,段祺瑞当政的时候,民国扣押了不少没有来得及撤出中国的德国商人资产,按约瑟夫的想法,中国政府是有义务还给德国侨民的。不过自少从字面上来看,被扣押的资产跟战争赔偿比起来要差远了,还是德国占了大便宜。约瑟夫也就没有在这一点上多做坚持了。
经过为期五天的反复商议,最终双方签定了《中德柏林条约》
条约规定1,双方互相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
2,德国向中国东北提供成套武器生产线。
3,德国帮助东北军建设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系
4,德国帮助东北完善现代化军事教育体系
5,东北向德军开放工厂以及各军事基地
6,德国在东北可以不受甘扰,自由的训练包括飞行员,装甲部队,以及其他军事人员。
7,德国的工作人员与东北的研究人员组建实验室,共同研发包括飞行器,坦克,装甲车,火炮,潜艇等在内的各种新式武器。研究资料由双方共享,未经另外一方许可,不得将军事技术转交给第三方国。
……
“既然条约已经签定,那么就必须要尽快付诸实施了。”约瑟夫道,“克鲁伯大量造大炮的机械我国需要尽快运输到东北去进行生产,还有一些其它的军事器材,希望东北能给予一定的帮助。”
“这是自然,器材的运输就交给我方吧。会让贵国满意的。另外在厂房,技师的安置上,东北也会作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抓。”看着条约上的内容,陆天华心中大喜,这次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
“老*子在东线这边打生打死,毙伏了几十万赤俄,杨增新倒好,居然想串通起苏联,一起攻打当地的白俄军,也不向中央求援。”叶重将电报一扔道。
“这么大的人了,还说脏话。”何静一边将医疗器械放回了箱子里面一边道。
“我这是适当的发泄,堵不如疏,把心里的邪火发出来有益于身心健康,憋下去是要憋坏的。”叶重争辩道。
“就你有理,好了,不跟你说了,我下午还有课。”何静白了叶重一眼,然后出了门去。
“百里兄,你来得正好,新疆那边出了点事,我正窝火着呢。”叶重道。
“新疆那边我也听说了,白卫军被苏军剿灭,大量的残军进入到新疆,人数上就有五六万,中亚人,白俄斯人,乌克兰人,高加索人一些难民刚开始也有几十万,现在估计走掉一些了,几万总是有的。普通的平民也就算了,不过那些白卫军都是被打散的残军,建制混乱,彼此谁也不服谁,有些讲道理的服从杨增新的安排,也有桀骜不驯,看出了杨增新不到两万人的外强中干,想要鸠占鹊巢。杨增新能憋到现在才想请苏联人,也算手段了得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