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恶性循环

就像以往的蜀王府,不就是以卖写有蜀王府标记的灯笼,给那些蜀中沿江而下的商贾,以方便他们逃税。蜀王府与那些商贾合则两利,但对于朝廷来说损失却是巨大的,这不是典型的损公肥私还能是什么?更何况,做这种事情的可不单单蜀王府一家。

范剑的家族,是江北最大的商贾,可按照他的话来说,每年流进范家的金山银海,根本没有人去征收一文钱的税。但这税虽说不用缴,可不代表那些商贾,真的可以省下税赋钱。单单一个范家,每年便要拿出三成的进项,来打点朝中自上而下的各级官员。

别看每任襄阳知府上任时,都要首先去范家拜访,姿态放的极低。可范家每年该上供的钱物,却是一文钱都不能少。范家虽说不怕一个四品知府,可万一那个家伙私下动一些手脚,到时候总归还是一件麻烦事。再说,做到四品官员的,谁知道背后站着的是谁?

若是不打点到,谁又能知道那些官员背后的人,会不会给范家找麻烦?那些官员手黑的很,整人的手段也多着呢。再说,谁又能保证范家在外面做事的人,一点毛病都不被人给找出来?有钱能使鬼推磨,打点好了也给自己少找点麻烦。

而每年范家用来打点官员的钱物,即便是按照前唐定制的商税标准,也要比范家每年该缴纳的税赋多得多。也就是说商贾那里不是不收税,更不是真的一点都收不上来。只不过,是这些这原本应该进入国库的钱,最终都进了私人口袋而已。

还有那个桂林郡王府,除了每年海外通商的利润,上缴朝廷三成之外,名下其他的产业居然是一文的税都不用缴。无论是遍布两广的土地,福建、江南东西路、湖广的茶园,还是几处大的瓷窑,还是遍布江南的织坊都不用在缴纳一文钱的税。

甚至只要打着他们桂林郡王府的旗号,货物运输沿途的关卡,连常例都不敢去征收。至于那三成的利润,朝廷也从来都没有查过账,更不知道到底究竟该收多少。人家每年说多少、缴多少,朝廷便收多少。

所以这个所谓的三成利润,真的占桂林郡王府,每年海外通商进项多少,恐怕除了桂林郡王府,也只有天知道。但有一点黄琼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钱,绝对比桂林郡王府缴纳给朝廷多。因为这个数额,从开国到现在已经百余年未变。

但桂林郡王府,这百余年产业不算私下的,朝廷还不知道的产业。单单就明面上的,却不止翻了一番。其与番商每年的贸易额,也不可能百余年来一直都没有增加。所以,对于桂林郡王府每年上缴的这三成利润,到底是不是真的,黄琼压根就半点都不信。

而且就黄琼所知,不仅仅那个桂林郡王府,眼下朝中很大一部分官员,其所出身的家族,本身就是商贾大户,或是大地主家庭出身。这些人出来做官,也就意味着他们家名下的所有土地,无论有多少顷地,哪怕遍布几个府,都是免征钱粮的。

只要他们活着一天,哪怕致仕了,他们家名下商铺的常例,也不会有人去收,这是满朝都知道的一个潜规则。蜀王一个表面上空壳子王爷,一串灯笼都可以让蜀中顺江而下的商船队,在沿途各个关卡一文钱不用缴纳,都可以畅通无阻。更何况,一个还在位上的官员?

要是这天底下的各个关卡,都能秉公执法,恐怕也就没有官官相护那一说了。谁也不傻,去向在任官员名下的产业收钱,不仅是一份不是一般得罪人的差事。更何况,你收人家的税钱。人家就不会向你名下的产业,同样去收税钱?

别人致仕,你落井下石。可人在官场,谁都早晚有致仕的那一天。谁都不希望自己对别人做的同样事情,最终落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官职做到越高,一般名下产业也就越多。所以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没有人会去触碰这个忌讳。这样一来,仅有的那点商税也很难收上来。

比如,眼下那位中枢门下平章事的相爷,家里面就是江南的有名大丝绸商户。家里不仅在嘉兴、平江、镇江三府,有三十多万亩的桑园、茶园,以及上好的水田,号称江南东路最大的地主。而且不算土地,家里面只是丝绸织机,就足足上万台。

他们家的丝绸,虽说不敢与桂林郡王府争夺市场,可在江北却是大有市场。当初于明远在黄河上,扣留的商船队中贩运丝绸的船只,至少有三成以上是他家名下的。而那些打着他名义的商船队,便是那位世家子弟出身的虎牢关同知,也不敢上前去收本应该收取的常例。

这种人哪怕是朝廷都真正的揭不开锅了,估计也不会上书去收商税的。别说朝廷开征商税,就是朝廷要将他们多余的土地征收钱粮。这些大商户、大地主出身的官员,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朝廷没钱是朝廷的事,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反正他们谁也不指望俸禄过日子。

但若是有人要动他家族的钱袋子,你看他们会不会跳出来反对?眼下朝廷岁入紧张,节源开流是必须的。但这个开流,要分怎么去开流。朝廷想要加赋,也只能去加那些普通百姓的税。想要向包括他们这样家庭征税,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由雪后赈灾一事引起,黄琼想到了很多。这只是一场京城的小灾,京兆府都拿不出钱粮来赈灾。这其中除了部分官员不作为之外,恐怕京兆府也是实在拿不出太多的钱粮来。窥一斑而见全貌,作为天下首善之地,几乎积累了天下近半财富的京兆府都如此。

下面的其他州县,又该会如何?这还是小小的雪灾,只要等雪融了便好。而且这场雪虽说对城里面的贫苦之家,无疑是一场灾难。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还算是一件好事。常言道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炊饼睡。但一场雪灾都无力救济,若是遇到大灾又该如何?

都不用往远了说,就是今年陇右、陕西二路的大旱,明年再持续一年又该如何?黄琼知道,旱灾与水灾不同,旱灾很容易是持续性的。少则两年,多则甚至到三年。而且旱灾之后,还极其容易发生蝗灾。今年陇右的大旱是第一年,其实也是最好过的一年。

因为至少百姓手中,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去年囤积的粮食。灾区的粮食缺口,未必就真的有那么大。但一旦旱灾持续下去,明后两年其实才是最难熬的。若是朝廷赈灾不及时,那才是真正灾难性的。可今年面对着缺口并不大的钱粮,筹措都如此困难。

甚至逼到皇帝,去宗室那里打秋风的地步。这要是到了明年,如果灾情持续下去。面对会更加庞大的粮食缺口,恐怕到时候会加难以筹措。别看今年的秋税已经入京,江南、河北、山东诸路是大收之年,但那些粮食更多的都掌握在宗室、大户、士绅的手中。

实际上,朝廷每年可以征收的钱粮都是有数的。而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剧烈,落入朝廷每年的进项是越来越少。剔除需要必须保证的军饷、黄、淮二河的河工钱,以及文武官员的俸禄等开支,又能有多少结余来赈灾?

就算黄河上游的陇右大旱,明年的桃花汛未必有那么大。可谁又敢在这上面节省?在河工上省钱,不出事则罢,一旦出了事,那是真的要掉脑袋的。更何况,你不把河工钱备足,那些管理河工的官员,又岂会善罢甘休?

这马上又要到过年了,边军与四大营、西京大营的犒赏,今年官员俸禄没有开足的部分补发,来年年初的官员俸禄发放,诸军的军饷,恐怕刚刚入库不久的秋税,这一折腾又是所剩无几了。尤其是军饷,是万万不能拖欠的。皇帝不差饿兵,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一方面朝廷入不敷出,一方面一方面占据大量土地,还做着生意的宗室、官员、士绅一个个富得流油,这几乎都成了恶性循环了。想到这里,黄琼有些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骨。想起年后要入宫学习政务的事情,不禁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性格,想着从桂林郡王府手中,去抢人家吃了百余年的独食,应该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吧。只是那位桂林郡王,真会如此听话吗?为了一个自己都能看得透的虚名,将吃了百余年的独食拱手相让?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人家老实的交出来。

眼下的朝廷三省六部,外加这京城之中,大大小小的诸有司,上千名的官员,又有几个真正有那个能力的人,能够将这个活计接下来?科举之中的明算科,因为无人报考已经停了小二十年了。朝中眼下精通理财的官员,恐怕是寥寥无几。

大部分的官员,除了之乎者也,或是子曰诗云之外,估计给他一个算盘都不会用。就这样的人才储备,能接的起一个市舶司。其实不用别人回答,对于这两个问题,黄琼自己就有答案。那位桂林郡王既不可能,也不会甘心真的为了一个皇后的虚名,交出通商之权的。

就算表面上交出来,恐怕私底下也会做一番手脚的。想必以桂林郡王府百余年来,在那些番商以及这方面积累的人才。在这方面做一些手脚,让朝廷什么都看不出来,简直不要太过于容易。到时候,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搞不好会鸡飞蛋打的。

而且就算交出来,恐怕朝中也未必有人能够接手。市舶司是肥缺,这一点毋庸置疑。到时候毛遂自荐,或是弯门盗洞找关系,想要接手的官员未必会在少数。可真正有能力接下来,并保证朝廷征收到朝廷想要税钱的官员,恐怕一个都没有。

想到这里,黄琼也唯有苦笑而已。老爷子如此做,实在太过于一厢情愿了。现在若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朝廷岁入艰难的事情,其实办法真的很多。只不过,这阻力也要更大罢了。想要从那些既得利益者抢食,这困难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堪称虎口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