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京观要怎么办?

钱是什么?

李元兴从来没有对大唐任何人提到过。

现代经济学中的理论,并不是古代人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只能慢慢的将他们接受。

钱只有花出来,才是钱。而存在这里的,是铜,是一种金属。

当然,这个理论并不针对百姓,李元兴也不是百姓。

用现代的话来说,一个企业的资金轮转的速度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活力,以及挣钱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是百姓们不断的花钱,不断的挣钱,那么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会非常强。

李元兴倒没有真的亲自下厨,只是给厨师吩咐了几句。

鲍鱼的美味,也要在高明的厨艺下才能将其展现。全鲍宴,这是何等奢华呀,李元兴真的很想拍上几张照片去炫耀一下。可现在却是在大唐,他当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秦王这个身份,已经华丽到了极致!

饭桌上,李元兴亲自为王及善倒了一杯酒:“我说老王,这东西美味吧。”

“五郎说笑了,老夫唯一能与五郎一比的,怕只有书法了!”王及善的话说的隐讳,很意思就是你李元兴无论是吃的,玩的,杀人的,那一样也不是我王及善能够比得上的,你问我这话,根本就是白问。

李元兴又叫人那了一份清烧海参,用的还是最小的那只,十五厘米长的。

“这东西,叫海参。海中的人参,大补都说的轻了,让孙老道吃上几天,他能给你写出一本医经来,怕是会将这东西入药也难说。就是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补了。”李元兴说着,突然一转身,对厨师说道:“别给那丫头上这道菜!”

厨师赶紧退到一旁,原本坐在角落的金蔓青也吓了一跳,赶紧离坐站在一旁。

李元兴笑呵呵的继续说道:“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常可,这脑袋也比普通人好用些,而且老的比不吃的人慢,象中风之类的病症可以减弱多倍,特别是杜公那肾上的问题,这东西也管。”

王及善读的书多,听到这里也已经懂了。

哈哈一笑转身:“金管工还没有许婆家,这东西倒是不能多吃。不过许多人家之后,多吃无害。”

金蔓青是医工,她听到那药理也懂了七分,这东西女子不是不能吃,而是象她却是不需要这样的大补,孙神仙的医书中也写过,过及必反,大补之物身体强壮之人吃多了,反受其害,这东西要是她吃了,可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流鼻血,然后满脸长红疹。

“再说这鲍鱼。”李元兴也没有吃海参,这天然的野生海参他吃了肯定会上火。

“这东西说简单就是滋阴补阳,但好处就是补而不燥。更大的好处就是,这东西吃多了可以让人增加体质,小病小痛的绝对比不吃的人少。要写医理,至少能写上十几页,女子吃了都不会痛经!”

说到痛经,王及善老脸一红。

李元兴是现代人,倒是不介意这些。

看到两位客人都有些脸红,李元兴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这东西新鲜着,运到长安。老王给开个价吧!”

“怕是吃不起!”王及善笑呵呵的应了一句。

李元兴也跟着哈哈大笑着。

陆毛锋这时进来,躬身一礼:“殿下,两条飞舟起飞了。想来明晨可以到耀州,所有的海珍都用桶装着海水活运,船大空了些地方,依殿下的吩咐,将那殿下命令为海带的干海草给装上了。”

“那东西,你们要多吃些。小孩子从小吃了,就不会有大脖子病。”

“是!”

“那份海参你吃了吧。这东西热,补的很。”李元兴笑着说道。

陆毛锋听到这话,笑的合不上嘴:“殿下,中午的时候有几个亲卫贪嘴,吃的多了些。倒是结了些露水姻缘。”

李元兴摆摆手,示意陆毛锋可以退下了。

这种事情李元兴不会作出评论,说不上是好事,也不能说是坏事。

高句丽并不太平,男人死的也不少。与前隋打仗,与新罗也有战事。男人少女人多。而且在许多偏僻的地方本身就有留种的风俗,这也是古代民间改善基因的一种方法,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往往有些村子几十年都难见一个外人。

就是嫁娶也在几十里之内。

自然就有了类似于近亲结婚的问题,所以许多交通不方便,或者女人多的村子。本身就有过客留种的风俗。

金蔓青已经把头几乎埋头衣服里去了,脸红的怕被人看到。

突然,李元兴话锋一转:“金管工,你如果吃好了就下去休息吧。明天本王特批一百名军士护送你回家,再赏赐钱十万。如果你不要钱,换成别的东西也行。”

金蔓青赶紧施一礼退了下去。

李元兴的表情变的严肃了许多:“国内城那京观,本王在想是拆还是不拆!”

“怎么讲?”王及善酒劲一下就醒了,李元兴能提到拆或者说不拆,必然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这怎么能让他不专注呢。

“那里很快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了。这与原先打了就撤退不同,现在那里要占下的。说实话那骨头不少呢。运回去之后怎么办,堆在大慈恩等吗?或者送回这些人的家乡去,可谁知道他们的家乡在那里!”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王及善也感觉到有些为难了。

这当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呀。

“这也是我把你们叫来的原因呀。我想着,就在原地埋了。然后立一个十丈高的巨碑什么的,然后再修一个园子。反正占下了的城我们能再还给高句丽吗?”

“肯定不能还!”

李元兴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在历史上,那怕是大唐帝国最辉煌的时候都没有占领过辽东,甚至是东北的地盘。这一次要占上,就一定要全面开发东北。甚至再往北去。

王及善想了想:“这个如果留下,怕是我等身份不够!”

“当真是后悔了,应该让萧公跟飞舟一起。让他走陆路,至少还要十多天才能到这里,就算是让飞舟去接他,怕也是找不到人在何处。”李元兴说的没有错,古代又没有电话,在空中找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怕是找到人的,人也到了建安了。

“他也不行!”王及善又摇了摇头。

李元兴这会就不懂了:“那么,谁行?”

“如果立碑,不搬运骨头的话。依礼,殿下在这里却是足够。可此事长安百姓、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关注着。所以不能轻视了,当真如果是选择立碑的话,至少要在长安挑选百名宿老,一百名士,然后还需要圣上亲自来祭祀。这是在给天下一个交待,要让天下人看到大唐对前隋死难将士的重视。”

王及善的意见倒是中肯。

“这样吧,本王下令围城不攻,等!”

“不用等,先城打下来,就算是要把骨头运回去,建个碑也是必要的。老朽需要回长安一次,此事须当面向圣上报告。正好飞舟已经离开,老朽今晚先与礼部众官与袁天师,佛门慈苦大师商议一番!”

王及善说完,起身就要告辞,在他看来这是大事,天大的事。

李元兴没有留王及善,在小村也没有什么值得留的。

王及善坐着马车回建安,金蔓青也跟着走了,她打算明天就从建安出发回家去,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家中去了。

当晚,建安城中一份电报发到了李靖处。

这是王及善亲自写的电文,他需要和李靖商量一下,毕竟那京观就是前隋的士兵,这也是兵部的事情,更何况兵部许多将军都是前隋的将军,他李靖也是。王及善需要李靖的意见,也需要众将军的意见。

李靖看到电报之后,也拿不定主意了。

“来人,给候君集、老程、阿史那杜尔……”李靖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将军的名字,然后一一的布置的任务,最后竟然是候君集、程魔头、尉迟恭、阿史那杜尔。四员大将围城,给他们五天时间,连同路上也算在内,五天之后,国内城要给拿下了,那怕是把城平了也无所谓,李靖只要城,只要那京观。

士气如虹的大唐军队这一路就是碾压。

四支部队面对一座城,而且远不如安市那样的雄城。要知道安市城就是被牛进达一军打下来的,四支部队打一座城,这不是对将军们能力的怀疑,这是大唐兵部对国内城,对那京观的重视。

国内城再往北,高句丽人的控制区已经人迹罕至了。然后再北的靺鞨人部落极少。再北到了现在黑龙江一带才是真正的荒芜之地。

那里虽然有靺鞨人的部落,却是极稀少的散布在那广阔的土地上,这些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寒冷,已经不是大唐的敌人,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利益。

大唐现在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距离,另一个是人口!

这对于李元兴,对于这个时空的大唐来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