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宋帝来燕京了

这边李璮还在涿州等着忽必烈的大军来攻,连续几日,他吃不好也睡不好,每次去李源军前都被阻拦了回去,自始至终都没见到对方的脸。

李璮知道这是李源故意不见他,连去了几日后就再也不去李源那儿了。

气得李璮破口大骂,但又不能和宋国现在撕破脸皮了。

那边李源已经到了燕京城。

李源这次到燕京,是因为得到风声的消息,李璮的三万军队全部控制住了。

王文统为此将燕京城李璮的三万大军全部调出燕京城了,同时也把李璮麾下的将领全部控制起来了。

接着王文统将三万大军的指挥权全都交给了李源统领。

这下子李源手中就有十三万军队了。

让李源高兴的是,宋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整座燕京城。

而在此时,李源又得到消息,皇帝赵诵一行人要来燕京视察了。

李源非常意外,其他人同样如此。

众人开始准备接待皇帝的事宜工作。

此时他们也在加紧修筑燕京城的城防,确保皇帝的安全。

风声也在暗地中为朝廷铲除了一些有威胁的人。

十一下旬,虽然北方的温度很低,但天色大好,赵诵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燕京城。

山东所有的事情暂时交给了窦默等人处理。

刘秉忠等人自从跟着忽必烈南征,离开燕京城已经好几年了。

此时再次回到燕京城,宛若旧地重游的感觉,虽然眼下这座城池的主人终于换了一人,但他们都特别高兴。

刘秉忠来到燕京之后,发现这里虽然才被宋国收复,但燕京城并没有荒凉的感觉,而百姓们的生活一点儿都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要比蒙古统治这里好多了。

来燕京的首要任务,他们先去悼念了姚枢。

听闻宋国皇帝亲自出马悼念姚枢,太极书院的学生以及从太极书院出来的各级原蒙古官员在张雄飞的带领下来到了香.山。

见到许多太极书院出来的人在山下等候,刘秉忠并不意外,他今天来此,一是为了悼念姚枢,二是为了缓和与他们的矛盾,替朝廷安抚这些人。

太极学院系的人也见到了刘秉忠他们,看到刘秉忠好好的,他们有些意外。

虽然也有人抱怨刘秉忠等人投降宋国,但在今天他们都安分守己,为了一个人暂时放下了仇恨。

刘秉忠站在姚枢的墓前,亲自读了祭文,烧掉了一路以来写好的文章。

烧完之后,刘秉忠早已泪流满面,想起了与姚枢的点点滴滴,竟然唏嘘不已。

因为情绪波动太大,差点昏了过去,幸好赵诵发现了立马扶住他。

众人看到刘秉忠为了祭奠姚枢,差点昏倒,一时间有些感动了。

所有人都朝着墓前的石碑站着,深深的鞠了一躬。

接着,皇帝赵诵亲自给姚枢上了一炷香。

赵诵从未见过姚枢,要是那时候他在燕京城,他一定会阻止姚枢自杀。此时想来,有些遗憾,但心底为姚枢的壮举而钦佩。

这时候太极学院系的人见到宋国皇帝也在悼念姚枢,这份情感很是真诚。

宋国自立国开始,历代崇文,崇尚士大夫,倡导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在这一刻,他们没有多大的抵触,加上宋军虽然攻下了燕京城,但没有大肆烧杀抢掠,而是令行禁止、济世安民,燕京城内老百姓的生活甚至要比蒙古统治时期还要好些。

此时竟没有多大的抵触情绪。

赵诵在姚枢墓前凭吊了一会儿,接着启程下了山。

身后站立的太极学院系的人感受颇多。

赵诵回到城内,官员为他准备了府邸,但赵诵并没有入住,而是去了年年有余商号。

这个商号是当年赵诵母亲建立的。

赵诵来到年年有余商号之后,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杨安时。

几年时间没有见,上次还是在临安的时候见到杨安时。

此时想来有些恍然隔世一般。

那时候他还是个反贼,现在却是九五之尊,收复了不少大宋国土的君王。

这不是命运,而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这背后有千千万万个像杨安时一样的人默默地为大宋献身。

杨安时虽然看上去垂垂老矣,但此时浑浊的眼珠子中绽放出一道精光。

杨安时也是感慨起来,那个时候他也没想到他们成功了,此时的他喜极而泣,言语之间哽咽起来,忽然想要起来朝赵诵行礼。

赵诵过来阻止了杨安时:“我早就应该来见杨老你的,只是因为政务繁忙,无暇脱身。”

“陛下日理万机,还让您挂念,我这老叟陛下还是不要惦记了。”说心里话,杨安时非常感动,只是他现在行动不便,要是身体还能像以前那样就好了,这样可以为大宋多服务几年。

二人也说了不少话,杨安时受宠若惊,因为杨安时身体实在吃不消,赵诵就命人好好为杨安时调理身体。

这时候,苏潜过来了,一脸的笑吟吟。

他现在可是赵诵的岳丈,又身负繁荣燕京城的任务。

见到赵诵后,苏潜立即将他在燕京城的情况告诉给赵诵。

赵诵点点头甚是满意,眼下宋国的商业业务已经在燕京城慢慢扎下根来。

苏潜在商业上还是很有天赋的,赵诵并不担心苏潜经营不好。

苏潜见赵诵还要见其他人,就先下去了。

没过一会儿,王安和杜子如进来了。

王安现在执掌北方风声,所有的消息他都汇报给赵诵。

赵诵听罢,肯定了王安的做法,接着他将改组和培训风声的法子和王安说了说,王安一听十分振奋,他知道若是按皇帝的做法,将来可以为大宋提供更精确的情报。

杜子如这边则把燕京城内的水文、地势以及风土人情全和赵诵说了起来。

赵诵想起忽必烈营建大都城的时候,采取了刘秉忠的法子。

“不过现在还不是营建新都的时候了。”

杜子如早就猜到皇帝要营建新都,所以在此事上异常努力。

到了夜晚,赵诵便装一袭,和刘秉忠他们去了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