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事真多

吴潜认为忽必烈手下的汉人氏族太多了,这些人可都是忽必烈的忠诚守护者,是以他对赵诵说:“忽必烈一死,那我们对付蒙古就容易多了。”

赵诵却道:“话虽如此,但现在为止也不知忽必烈究竟死了没有,死了的话到时候我们对付阿里不哥和皇子玉龙答失就要容易多了,但从长远看,忽必烈若活着,可以让蒙古内部起内讧。”

吴潜听了赵诵说的,觉得赵诵说的也有道理,但首先就必须要忽必烈活着。

就在这个时候赵诵他们又收到川蜀那边的消息,西路宋军在杨文仲等将领的带领下,陆续收复了川蜀大部分地区,暂时改变了宋国在川蜀地区的颓势。

吴潜当即从椅子上起身,惊喜道:“殿下,这川蜀一收复,我军可在天府之国屯粮屯兵,加强西境的边防,而川蜀易守,这样我军就可抽出大部分兵力守淮守江了!”

赵诵也是点点头,不过赵诵却想着另外一件时期。

“当初大理被蒙古攻灭,就是为了从我后方包抄,意图灭我朝。若我们能从蒙古人手中得到大理,那西边防务就稳如泰山了。”

听了赵诵说的,吴潜眼神大放光彩,当初蒙古大军攻灭大理,其主要策略意图在于包抄宋国的大后方。

然后他们在攻下大理之后,进攻川蜀,想从西部防线突破,因为西部对大宋来说非常重要,若一旦丢失整个川蜀之地,蒙古人可顺江而下,更容易灭宋了。

如今的大理已经不是那时候的大理了,那时大理国内部族众多,各族杂居,亦是山川险阻,交通不便,更不是段氏国王与高氏相国执政的时候,所以赵氏若能并大理,就可彻底解决西南,但这件事情来说也是难的很,眼下宋军得尽快结束两国战争,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殿下若要攻大理,需要更多的兵马,毕竟那段兴智已经被蒙古人封为大理总管了。”

赵诵道:“虽然眼下大理在蒙古手中,但我军若能灭兀良合台的蒙古军和蛮僰军,到时候再派使臣入大理,与段氏高氏联络,只封段兴智为世袭大理王,高氏为世袭土司,再以朝廷将军封在那里为镇国将军,以夷制夷,再改土归流,并以中央制地方,就能将大理国的领土尽入我大宋手中。”

吴潜反问:“何谓土司?”

赵诵才想起没土司制度,那是明朝出现的,就解释道:“与羁縻府州一类差不多。”

吴潜才听明白,然后道:“以夷制夷那也是不错的了。”

赵诵却想起后世的另外一种制度,不过现在来说还有些超前,还得花时间去适应,接着他说:“以夷制夷只是暂时的,我觉得自古应不分华夷,当初这话是唐太宗说的。我认为若天下一统,华夷皆为我中国人,到时候宋人、蒙古人、回回人乃至西域诸国人,海外边疆各部组等地,皆为我中国人。”

吴潜也是第一次听赵诵说起这个,就叹了一口气道:“大丈夫之志应如是乎!也不知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殿下说的天下一统,百姓归一。若毅夫能再年轻二十岁就好了。”

赵诵道:“人之心不老那人就永远不老,人之心不死那永远不死!若如此,则永垂不朽了!”

……

黄陂北蒙古人中军大营,灯烛依旧。

烛光下郝经对着他的那篇《班师议》发呆,然后将它埋在了其他奏疏下面压着,从开平出征的前夕,他对忽必烈说到伐宋时机尚未成熟,应简选贤能将相,敦厚宗族,布置列镇,但忽必烈与手下其他谋士侍臣讨论对宋国用兵方略与敌我得失优劣后,最终决定南下。

不过让郝经欣慰的就是蒙古士兵对宋人百姓一视同仁,不嗜杀。

但眼下忽必烈受伤,躺在营帐内休息,而北方的却出了乱子,实在让郝经坐立难安,更何况后方乱子一出,那势必会影响国内的格局,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趁机起兵。

刘秉忠知道郝经在担心什么,但他道:“原本你的这篇奏疏给了宗王,宗王定会北上,只是如今他只能待在这里养伤了,要等伤恢复差不多才能北上,近水解不了远渴,北方我已派人去了,你们也不要担心了,现在还是先解决南征问题。”

姚枢道:“如今两国的战事紧张的很,得让人从燕京、孟州(忽必烈封地)调些粮草来了,这仗估计要打到明年了。”

张文谦焦急地在一边道:“这仗我们有几分把握,这拔突儿的水军怎么这几天还是没有消息?”

刘秉忠道:“我已派了斥候前去,估摸着日子差不多也在明天了,拔突儿的水军一到,我们就要派重兵攻打黄陂,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战!”

姚枢看着黄州那边来的奏报:“张柔攻黄州几天都没攻下,看样子这赛存孝厉害的很,我军若下黄州还需花更多的精力。”

刘秉忠道:“原本我以为这贾似道会与刘整有隙,张将军也派人在阵前骂了几天,朝黄州城内射了不少刘整与贾似道不合的纸条,但现在张将军告诉我这黄州城防依旧稳固如山,贾似道也没有趁机将刘整替换掉,后来才知道是贾似道的对手李曾伯来了,即便我知道贾似道与李曾伯不合,但我也无计可施。。”

“这李曾伯不就是那个曾挫兀良将军前锋的人?”

“是的。”刘秉忠等这些汉臣幕僚曾派人打探贾似道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又打探贾似道在朝中和谁不合,不过如今他们听说临安朝廷换了天子,这贾似道虽还是右相公、枢密院使,但权势已不如赵昀那时候了,所以他们现在又在研究临安朝廷其他人了。

姚枢道:“这兀良合台怎么还没到鄂州,难道自汗王死后,他也想反叛么?”姚枢对这个兀良合台其实没有什么好感,就因为对方是怯薛长,蒙哥的亲卫,当初蒙哥就曾因宗王忽必烈的功绩以及笼络汉臣,忌惮忽必烈,现在蒙哥一死。

刘秉忠对姚枢道:“我已派人联络兀良将军,只是那边一直都没有消息,我真怕到时候这占据不受我们影响。”

窦默一直都在忽必烈的营帐内,今天他刚施了针灸,忽必烈才悠悠然睡了下去。

忽必烈自从烧伤之后,就一直难以入睡,因为每时每刻都感觉有蚂蚁在身体上撕咬一样,特别是胸前和背部,有时候只能靠着安神一类的汤药入眠,亲卫阿里海牙也只能每天贴身照顾,董文炳也只能偶然来营帐内看看忽必烈的伤口。

边上的弟子道:“老师的针灸就和您的学问一样,宗王也是对您信赖有加!”

窦默道:“子如,你今年才十三岁,怎么说话就和大人一样?我这医书给你了,可要记住里面的药材,不要让我失望。”

“是,老师说的话我都记住了,这里面的药材和配方我也记住了。”杜子如小心地应付着,然后眼睛看向躺在床上的忽必烈,手则是伸向袖子里面,接着对窦默笑了笑。

窦默对杜子如道:“子如这里就交给你了,宗王若醒了,尽快与我说。”

于是那个叫杜子如的弟子则乖巧地待在忽必烈的营帐内。

见杜子如点头应允,窦默背着药箱子出去了,然后回到中军营帐内。

与刘秉忠他们一样,他也是汉臣幕僚一员,只不过他情况更特殊,既能文又能医。

如今的中军营帐甚是热闹,基本都是窦默的老熟人。

见到窦默的脸色不再那么紧绷,他们知道忽必烈那边的情况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