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两仪殿(下)

两仪殿内回响着当今李唐皇帝陛下李渊愤怒而心虚的斥骂声。

“年未弱冠,爵封县公,难道朕亏待他李怀仁了吗?!”

“诗才盖世,有怀仁之心,却偏偏好阿堵物,真是鬼迷心窍!”

“对了,记得朕赐予淮阳王的黄金,居然有一半都被他抢了去!”

李渊父子三人心知肚明,李善虽然只是个代县令,但如今在河东北部的分量不低,送回来的良马、耕牛让人垂涎,更重要的是他维系着与苑君章这条线……只是公然违逆律法、圣人诏令,这事儿拿不到台面上来。

李渊在上面装模作样,太子微垂眼帘,心想总算是含湖过去。

而李世民在琢磨,李善组建商队出塞,有几分是为了国事,有几分是为了赚钱……毕竟这位先后弄出了琼瑶浆、东山酒楼、玉壶春、红砖,真是赚了不少钱。

至于家伙儿虽然还不知道细节,但也明了,再蠢也知道这事儿圣人是知情的,太子、秦王八成也是知情人……还有谁会为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事去和陛下、太子、秦王作对?

裴世矩已经被扶回去坐下了,刚才还红润的脸庞如今一片灰败……他倒是不在乎李渊之名看待自己,甚至都不在乎自己的谋划落空,而是愤怒于自己被耍了!

听到李建成那句话之后,裴世矩立即全盘想通了,并不是因为李善为什么有这样的胆子私自出关行商,而是他想通了为什么李善能提前知道突厥数万骑兵南下,而且准确的知道领兵者是欲谷设和郁射设。

老了,真的老了……裴世矩在心中如此哀叹。

李渊瞄了眼裴世矩,想了想补了一句,“李怀仁以莲喻己,以君子自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咳咳,咳咳。”李建成咳嗽两声,使了个眼色……父亲,别太过火啊,回头三妹得来替李善讨公道呢。

李渊讪讪的住了嘴,换了个话题,“数百良驹……正好关右缺马,大郎,写封信让怀仁都送来,可不能便宜了他!”

“是。”

一唱一合的做派让占为己有……这事儿八成都是议定的,你们这有意思吗?

今天李渊也有点狼狈,他特地将裴世矩送出两仪殿,小声说:“弘大身居侍中,掌审核复奏,恪尽职守,但怀仁救了平阳,纵然爱阿堵物,朕也……弘大且松松手。”

裴世矩勉强挤出了个笑容……到这时候还要欲盖弥彰,还要跟我扯澹!

看着诸位宰辅走远,李渊揉着太阳穴,看看还没离去的两个儿子,迟疑着说:“平阳……”

李建成、李世民都猜到了父亲在想什么……数百匹良驹,这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已经六七日了,按理来说,应该早就写了信来。

要不要召平阳来问问?

但是要问……就意味着李善公然违逆律法,私自出塞的事已经公开化了,平阳公主性情刚烈,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留下话,到时候是要算账的。

对于这儿女儿,李渊很是宠爱,但也有点父亲对女儿的惧怕,李建成也差不多,而李世民……他骑射最早都是平阳公主手把手教的。

但还没等到李建成、李世民开口,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身戎装的平阳公主已经疾步闯入两仪殿。

李渊干笑道:“平阳……”

“三妹。”

“三姐。”

平阳公主眯起双眼,双目显得略微狭长,叹道:“听闻刘世让上书弹劾怀仁违律法私自出塞行商,门下省裴相请父亲定罪?”

“呃,确有其事。”李渊示意宫人取了胡凳过来,“早就说了,为父定然为怀仁做主!”

“不错,不错。”李建成赶紧附和,“裴相举荐怀仁,见刘世让奏折,痛心疾首……”

平阳公主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她没有想到,居然是举荐李善的裴世矩出手……这意味着什么?

李世民细细打量平阳公主,心想这次三姐或许能窥破内情,但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说了好一阵话,李渊见女儿神情略微放缓,笑道:“怀仁此次赴任代县,勾连塞外,刺探军情,又坚守雁门有功,他日返京,必然加爵晋职。”

李建成也笑道:“怀仁学识驳杂,又有文采,三妹可替其择职……”

唐初建功,封赏一般是三条路,一是散阶,这个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将校都不太在乎,其二是爵位,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其三是晋职。

但晋职也分两条路,其一是在外地,从县令升为州左官,如司马、别驾、长史之类,最后掌一州之地。

其二是调回朝中……这就有讲头了,放在后世那就是去中枢镀金。

平阳公主略一思索,“还是任其自择吧。”

如果是今日之前,平阳公主或许会为李善做主,但今日裴世矩出手,她猜测李善或许有自己的思量。

李渊笑呵呵的又闲聊了几句,看似无意的问:“听闻商队出塞,一次携数百良驹而返……”

话还没说完,平阳公主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册子,“代县商队购马一百三十七匹,其余商队携马两百一十二匹,怀仁以玉壶春作价,再补上钱,全数购来,共计三百四十九匹。”

李渊心神一松,想来应该是李善将事情料理清楚后才送信来,真有赤子报国之心啊!

“此次送信回京的是女儿之前遣派的亲卫,三百余匹马,半数可为良种。”平阳公主扬了扬手中的册子,“怀仁为国事遭朝臣弹劾,父亲不可肆意相夺!”

李渊一时没听明白,什么都心知肚明的李世民解释道:“父亲,怀仁于代县设市,组建商队出塞,决计绕不过河东诸多世家。”

“若是此次不耗分文,只怕怀仁难以为继。”李建成笑道:“三妹,总不会是市价吧?”

关中一匹良驹值万钱,若是能配种的良种更要贵上数倍,朝廷是决计不会出这笔钱的,而且户部也没有这个名义拨款……更何况这事儿也不能摆在明面上。

李渊接过女儿递来的册子,翻开细看。

这本册子是李善亲手填写的,一共分为三块。

其一是北市的抽水,以及玉壶春耗费的成本。

其二是代县商队回返后,以马匹、耕牛抵消事先赊的玉壶春,多退少补。

其三是以柳氏、裴氏、薛氏为首的河东望族的商队,携带的马匹以适当的价格抵消玉壶春以及耗费的粮草,这方面李善补上了不少钱财。

李善习惯性的在册子最后列出了一张表格,将各种数据清晰的展现出来,李渊一看就明白了,如果这三百多匹良驹全都无偿送出去,那接下来李善只能勉强支撑。

“不行。”李渊将册子递给李建成,沉吟片刻后摇头,“代县地方分润甚少,怀仁未必能压得住。”

换句话说,河东诸多望族分润的比较多……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李善从北市抽水的钱基本都填进去了,他们不会像代县势族一般,将良驹便宜卖给李善。

李建成看了几眼笑道:“也未必,商队回程携带的除了良驹之外,还有耕牛、皮袄等货物。”

李渊还是摇头,看向平阳公主,“怀仁如何考量?”

“怀仁有意将良驹送至关中,大半由父亲处置,小半售卖,再从各地分购货物,特别是粮食。”

平阳公主的解释比较含湖,但父子三人都听得懂……李善把持商路,一方面在于北市,一方面在于代县令这个位置,特别是如今身在雁门,但更重要的是玉壶春对草原部落的吸引力。

而在河东筹集粮食酿酒,不可能绕过那些河东望族……换句话说,双方是相互制衡的,李善卡住了雁门关这个口子,而河东望族卡住了粮食这个口子。

所以,李善希望另辟蹊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渊琢磨了下才点头同意,“七成送去关右,三成售卖,但不许于关中购粮。”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关中缺粮都下了禁酒诏了。

顿了顿,李渊笑道:“售卖购粮,便由嗣昌来办吧。”

平阳公主应下此事……自从她执掌北衙禁军之后,夫婿柴绍虽然仍官居右骁卫大将军,但只虚职,并不掌军,甚至都不去上衙,平日少有出门,一天到晚闲的没事干。

李世民瞥了眼平阳公主,看似无意的说:“三姐,怀仁压得住代县地方吗?”

李渊啧啧两声,“施恩怀柔,未必是好事,只怕代县地方得陇望蜀。”

那么多封信,对于李善在代县的一切,李渊都很清楚……赴任以来,诸多怀柔施恩,甚至不惜亲自弯腰秋收,但他太清楚那些地方势族了,从来都欺软怕硬。

平阳公主摇头道:“代县地方势族绝出仕之路,怀仁信中提起此事……”

显然,李善分润给代县地方的比较少,而对方也心甘情愿……就是想借李善这个踏板达到子弟出仕的目的。

这是李善能压得住代县势族的关键。

李渊一边琢磨李善真是心思机敏,一边随口道:“怀仁亦有荐人之能否?”

“父亲忘了苏定方吗?”一旁的李建成提醒。

李世民立即接上了,“还有阚棱,怀仁守雁门,便是以阚棱率兵出塞,大败突厥追兵。”

李建成脸一黑,刚刚在西征立功得以爵封县侯的阚棱被丢到雁门,就是因为依附东宫的罗艺。

李渊脸更黑,你们真是无时无刻都要别别苗头啊!

“好了,都闭嘴!”李渊呵斥了句,“平阳,怀仁可有人选?”

“贺娄兴舒。”平阳公主答道:“虽未弱冠,但骑射俱精,此次雁门一战,冲阵侧击突厥有功。”

“贺娄?”李渊皱起眉头,“是贺娄子干之后?”

“贺娄子干长孙。”平阳公主解释道:“贺娄子干祖籍代县,开皇年间迁居陇西,后人在大业年间迁回原籍。”

“陇西蓄马,便是由贺娄子干而起,听闻其族人多善相马。”李世民建议道:“不如去太仆寺?”

太仆寺是隋唐九寺之一,掌牧马政令,不过和其他八寺不同,因为唐初缺马,更缺战马,太仆寺承担的任务很重,和兵部关系比较近,而陇西蓄马又是李世民主导,所以太仆寺向来被视为秦王府的势力范围。

李渊干脆不吭声,果然李建成反对道:“怀仁压服代县地方,不可不留后手,不如干脆入十二卫,便在苏定方麾下为将校。”

苏定方如今是左卫中郎将,而左卫大将军扶风郡公窦琮早年与李世民有隙,相对来说亲近东宫。

李渊任由两个儿子争,好一会儿等他们都闭了嘴,才开口道:“让那小子去右骁卫吧。”

平阳公主点头应下,右骁卫大将军是柴绍,接下来要负责为李善售马购粮,带上代县本地势族子弟,也算理所应当。

李世民觉得这个结果也不错……反正心里有底。

而李建成隐隐觉得……自从两个月前宣扬自己有意迁都的流言蜚语之后,自己和父亲之间就有了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以往这种情况,父亲应该会选择自己。

李世民将册子递还给平阳公主,笑道:“刚才翻阅,看到有闻喜裴氏……”

李渊和李建成都嘴角带笑,前者挥手道:“弘大出于公心……不过,必不知此事。”

后一句是肯定的,但前一句……平阳公主离开两仪殿后,辗转派了人去打探消息。

这天夜间,平阳公主府中,柴绍挥舞着隔壁笑道:“既然岳父吩咐,那自然要尽心竭力,怀仁默不作声,却做了好大事!”

平阳公主叹道:“河东裴氏,一门双相……难怪之前怀仁闭口不言。”

根据打探来的消息,对李善相对来说比较了解的这对夫妻很轻易的窥破内情,特别是注意到坊间流传李德武举荐李善去年北上山东的事。

“之前两度相邀,怀仁都不肯入你幕府,想必就是为了此事。”柴绍摇头道:“怀仁所言所行,无一丝逾规,反倒是……”

平阳公主安坐于胡凳上,身姿挺拔,目透寒光,冷然道:“反倒是裴弘大、李德武三番两次!”

对于李善赴任代县的决定,平阳公主当日就有异议,现在她自然懂了,这是李善和裴世矩的交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李善一贯的做派,退避三舍,取得道德制高点。

但关键是,想杀出一条血路,这并不容易。

平阳公主心想,救命之恩,此事自己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现在自己并不能帮得上多少忙……倒是夫婿有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