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州经略

但他也认可这将或多或少给袁本初带来一些麻烦,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如果袁隗死了,朝廷动荡,是否会影响到袁绍出兵河北?当他将这问题抛出来时,贾诩和田畴意见一致。

“无论朝廷如何动荡,都不能阻挡袁绍发兵河北。”

“为什么?”朱广皱起了眉头。

“这首先就要问主公为什么希望袁绍不出兵?”贾诩反问道。

朱广倒坦白,手一摊:“很简单。如果袁绍不出兵,我就可以安心在幽州攻掠。现在公孙瓒屯兵渔阳等着我退兵。如果暂时没有了南顾之忧,凭我现在手中的兵力,再加上乌丸人的配合,我有相当信心可以击败白马将军,一劳永逸地解决幽州问题!”

贾诩叹了口气:“我何尝不希望如此?幽州的问题一解决,张飞燕诚不足虑,青州袁术也不在话下,那时,局面豁然开朗!”

短短两句话,说得众人向往不已。南拒黄河,北阻燕代,兼有鲜卑乌丸之众,南向以争……

“但是!”贾文和加重语气。“我们明白的事,袁绍不会不明白。主公还记得当日游说王允时是如何说的么?”

朱广不用回忆,立即道:“当然。当时我告诉子师公,如果不能阻止天子南渡,那么袁氏需要掣肘。”

“这就是了。所以,袁绍最大的威胁并不在许都,而在于北方,此为其必然出兵的原由之一;袁绍趁乱世崛起,年过而立便已位极人臣,他绝不甘心放弃权柄。要达到此目的,首先要在朝廷里扫除异己,其次就要严厉打击掣肘他的各方势力,主要来说,就是主公,此为其必然出兵的原因之二。”

田畴从旁道:“主公何尝不是他在朝外的异己?”

贾诩点头认可:“如果主公不北上,他可能还没有进兵河北的借口。现在,他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朱广细细思量,终于承认:“先生和子泰之言,确实在理。这么说来,我得尽快回兵才行?”

贾诩笑笑:“那倒不必。王允已经在太原开始进剿,白波贼和于夫罗也进入了河内,再加上我军留守部队,足以应付一时。再说,我军拥有一支相当规模的马军,如果情况紧急,几天之内就可以赶到黄河边。”

语至此处后,神情严肃起来:“主公当务之急,是巩固我军在幽州已经取得的局面,并尽可能地扩大!至少要保证在我军下次北上之前,公孙瓒难以恢复!”

若说眼下冀州军取得的成绩,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累计消灭、俘虏、收编了公孙瓒一万余人的部队;二是夺取了涿郡以及广阳的中心,蓟县地区。

如果大军南撤,损失的兵员装备公孙瓒一时半会儿没法恢复,但土地城池如果不作布置,你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可以重新占领。

此次北上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解除幽州对冀州北部乃至腹地的威胁,公孙幽州军重新占领边界地区,那“北伐”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田畴刚回来,一此情况不太明了,因此问道:“主公对撤军之后的部署有计划么?”

吴式陡然紧张起来,将军为什么看了我一眼?不会吧?难道那“护乌丸校尉”真落到我身上了?

贾诩见朱广一时不语,说道:“这就得借助乌丸人的力量了。”

这与田子泰的想法不谋而合,频频点头道:“此番打得白马将军措手不及,连他本人也差点仅以身免。相信乌丸人也没那么怕他了,再加上有主公作后盾……”

话没说完,贾诩又道:“但,也不能全指着胡人替咱们卖命。不要忘了,当初丘力居叛乱,根本原因就在于胡人对朝廷频繁征调的不满。所以,幽州一定要留人坐镇。”

听到这里,吴式知道他跑不了了。谁知刚这么一想,就听田畴主动请缨:“主公,长史,我留下来吧。”

正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朱广一听这话就抿嘴一笑,而后抬起头来:“子泰。”

只一声呼喊,什么也不必多说了。

贾诩也顿感轻松:“子泰能留下来再好不过!”

事实确实如此,田畴是本地人,田氏在幽州也有一定声望。再加上他原来是大将军的旧部,现在军中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可他俩爽了,田子泰却轻松不了。他主动站出来,虽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但也清楚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甚至可以说,留在幽州是有相当风险的。

有鉴于此,这位向来温文儒雅,与人为善的年轻人一反常态:“但是,幕下有两个条件,请主公务必答应。”

朱广虽然向来爽利,但此刻也把丑话说在了前头:“除了不能给你留下太多部队以外,其他的,你尽管提。”

吴式心中又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田子泰为什么也看我?

“第一,请留吴校尉主持军事。”

“没问题!”朱广痛快地答应。

“第二,请给予幕下足够的权限。”

朱广略一思索,点头道:“这也没问题,你在幽州期间,若遇紧急情况不及上报,可便宜从事。”

贾诩心头一跳,看来主公对这些“幽州系”人马的信任,超乎想像啊。先是将“看家”的重任交给了齐周,现在不但将幽州托付给田畴,更许以“便宜从事”的特权。而且这是在具体职务还没有定以前就作出承诺。

田畴见朱广答应,再没有多余的话。吴式却郁闷了,怎么不问问我?虽说我肯定是会服从命令的,但你好歹问一句,也表示重视我这个人嘛。可转念一想,不对,将军不问我,正因为我是自己人,所以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这才是无声的信任!

“想什么呢?”朱广见他跟地儿挤眉弄眼的,佯怒道。“我是不是还得问问你愿不愿意?”

“不敢!”

“你给我记住了,文远一直在敌前指挥,子严力战有功,陈忠更是身负重伤。剩下的话还要我明说么?”

“末将明白将军的意思,断不敢丝毫懈怠!”

“明白就好。给我争口气,让所有人都知道,四大校尉不仅仅是资历而已。”

“这,将军,子严已经是中郎将了,所以,还剩下三大校尉。”吴式小心翼翼地纠正道。

朱广笑而不语。

贾诩见状,故意道:“吴校尉,你刚回来,还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请长史示下?”

“主公已经发布了命令,任命文远为中郎将,所以,还剩下两大校尉。鉴于陈校尉作战得力且负伤,他的嘉奖也在考虑之中。”

什么?合着就剩下我了?嗨,这倒霉催的,我为什么要去上谷?我为什么要会胡语?

朱广白他几眼,到底牵挂着正事,问贾诩道:“现在有多少人马?”

“主公指的是?”

“所有。”

“马步军将近三万四千人。”贾诩答道。

挥师北上的时候,动用了步骑两万八,几仗打下来,人倒是越打越多。这里面包括在范阳投降的邹丹所部,涿郡治所涿县的少量降兵,不满两千的原青州黄巾,以及不久前蓟城被攻破时,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的公孙瓒嫡系部队。

朱广摸着冒出的胡茬子,双眼微眯,很快手一指:“给我安排一下,把邹丹等几个降军里的头面人物召集起来,晚上我请他们吃饭。”

贾诩似乎不太感冒:“有这必要?”

“有!”朱广目光炯炯。“硬的,我已经明白地展示给他们了,现在该来点软乎的。”

“那要是这几位拒降呢?”朱广沉默了,要是拒降,那,这恐怕就是最后的晚餐了。

但他也认可这将或多或少给袁本初带来一些麻烦,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如果袁隗死了,朝廷动荡,是否会影响到袁绍出兵河北?当他将这问题抛出来时,贾诩和田畴意见一致。

“无论朝廷如何动荡,都不能阻挡袁绍发兵河北。”

“为什么?”朱广皱起了眉头。

“这首先就要问主公为什么希望袁绍不出兵?”贾诩反问道。

朱广倒坦白,手一摊:“很简单。如果袁绍不出兵,我就可以安心在幽州攻掠。现在公孙瓒屯兵渔阳等着我退兵。如果暂时没有了南顾之忧,凭我现在手中的兵力,再加上乌丸人的配合,我有相当信心可以击败白马将军,一劳永逸地解决幽州问题!”

贾诩叹了口气:“我何尝不希望如此?幽州的问题一解决,张飞燕诚不足虑,青州袁术也不在话下,那时,局面豁然开朗!”

短短两句话,说得众人向往不已。南拒黄河,北阻燕代,兼有鲜卑乌丸之众,南向以争……

“但是!”贾文和加重语气。“我们明白的事,袁绍不会不明白。主公还记得当日游说王允时是如何说的么?”

朱广不用回忆,立即道:“当然。当时我告诉子师公,如果不能阻止天子南渡,那么袁氏需要掣肘。”

“这就是了。所以,袁绍最大的威胁并不在许都,而在于北方,此为其必然出兵的原由之一;袁绍趁乱世崛起,年过而立便已位极人臣,他绝不甘心放弃权柄。要达到此目的,首先要在朝廷里扫除异己,其次就要严厉打击掣肘他的各方势力,主要来说,就是主公,此为其必然出兵的原因之二。”

田畴从旁道:“主公何尝不是他在朝外的异己?”

贾诩点头认可:“如果主公不北上,他可能还没有进兵河北的借口。现在,他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朱广细细思量,终于承认:“先生和子泰之言,确实在理。这么说来,我得尽快回兵才行?”

贾诩笑笑:“那倒不必。王允已经在太原开始进剿,白波贼和于夫罗也进入了河内,再加上我军留守部队,足以应付一时。再说,我军拥有一支相当规模的马军,如果情况紧急,几天之内就可以赶到黄河边。”

语至此处后,神情严肃起来:“主公当务之急,是巩固我军在幽州已经取得的局面,并尽可能地扩大!至少要保证在我军下次北上之前,公孙瓒难以恢复!”

若说眼下冀州军取得的成绩,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累计消灭、俘虏、收编了公孙瓒一万余人的部队;二是夺取了涿郡以及广阳的中心,蓟县地区。

如果大军南撤,损失的兵员装备公孙瓒一时半会儿没法恢复,但土地城池如果不作布置,你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可以重新占领。

此次北上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解除幽州对冀州北部乃至腹地的威胁,公孙幽州军重新占领边界地区,那“北伐”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田畴刚回来,一此情况不太明了,因此问道:“主公对撤军之后的部署有计划么?”

吴式陡然紧张起来,将军为什么看了我一眼?不会吧?难道那“护乌丸校尉”真落到我身上了?

贾诩见朱广一时不语,说道:“这就得借助乌丸人的力量了。”

这与田子泰的想法不谋而合,频频点头道:“此番打得白马将军措手不及,连他本人也差点仅以身免。相信乌丸人也没那么怕他了,再加上有主公作后盾……”

话没说完,贾诩又道:“但,也不能全指着胡人替咱们卖命。不要忘了,当初丘力居叛乱,根本原因就在于胡人对朝廷频繁征调的不满。所以,幽州一定要留人坐镇。”

听到这里,吴式知道他跑不了了。谁知刚这么一想,就听田畴主动请缨:“主公,长史,我留下来吧。”

正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朱广一听这话就抿嘴一笑,而后抬起头来:“子泰。”

只一声呼喊,什么也不必多说了。

贾诩也顿感轻松:“子泰能留下来再好不过!”

事实确实如此,田畴是本地人,田氏在幽州也有一定声望。再加上他原来是大将军的旧部,现在军中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可他俩爽了,田子泰却轻松不了。他主动站出来,虽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但也清楚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甚至可以说,留在幽州是有相当风险的。

有鉴于此,这位向来温文儒雅,与人为善的年轻人一反常态:“但是,幕下有两个条件,请主公务必答应。”

朱广虽然向来爽利,但此刻也把丑话说在了前头:“除了不能给你留下太多部队以外,其他的,你尽管提。”

吴式心中又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田子泰为什么也看我?

“第一,请留吴校尉主持军事。”

“没问题!”朱广痛快地答应。

“第二,请给予幕下足够的权限。”

朱广略一思索,点头道:“这也没问题,你在幽州期间,若遇紧急情况不及上报,可便宜从事。”

贾诩心头一跳,看来主公对这些“幽州系”人马的信任,超乎想像啊。先是将“看家”的重任交给了齐周,现在不但将幽州托付给田畴,更许以“便宜从事”的特权。而且这是在具体职务还没有定以前就作出承诺。

田畴见朱广答应,再没有多余的话。吴式却郁闷了,怎么不问问我?虽说我肯定是会服从命令的,但你好歹问一句,也表示重视我这个人嘛。可转念一想,不对,将军不问我,正因为我是自己人,所以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这才是无声的信任!

“想什么呢?”朱广见他跟地儿挤眉弄眼的,佯怒道。“我是不是还得问问你愿不愿意?”

“不敢!”

“你给我记住了,文远一直在敌前指挥,子严力战有功,陈忠更是身负重伤。剩下的话还要我明说么?”

“末将明白将军的意思,断不敢丝毫懈怠!”

“明白就好。给我争口气,让所有人都知道,四大校尉不仅仅是资历而已。”

“这,将军,子严已经是中郎将了,所以,还剩下三大校尉。”吴式小心翼翼地纠正道。

朱广笑而不语。

贾诩见状,故意道:“吴校尉,你刚回来,还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请长史示下?”

“主公已经发布了命令,任命文远为中郎将,所以,还剩下两大校尉。鉴于陈校尉作战得力且负伤,他的嘉奖也在考虑之中。”

什么?合着就剩下我了?嗨,这倒霉催的,我为什么要去上谷?我为什么要会胡语?

朱广白他几眼,到底牵挂着正事,问贾诩道:“现在有多少人马?”

“主公指的是?”

“所有。”

“马步军将近三万四千人。”贾诩答道。

挥师北上的时候,动用了步骑两万八,几仗打下来,人倒是越打越多。这里面包括在范阳投降的邹丹所部,涿郡治所涿县的少量降兵,不满两千的原青州黄巾,以及不久前蓟城被攻破时,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的公孙瓒嫡系部队。

朱广摸着冒出的胡茬子,双眼微眯,很快手一指:“给我安排一下,把邹丹等几个降军里的头面人物召集起来,晚上我请他们吃饭。”

贾诩似乎不太感冒:“有这必要?”

“有!”朱广目光炯炯。“硬的,我已经明白地展示给他们了,现在该来点软乎的。”

“那要是这几位拒降呢?”朱广沉默了,要是拒降,那,这恐怕就是最后的晚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