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阳默默存神,胸中一口浩然正气荡涤全身上下,却总是无法发挥出来,憋在胸口总是令人想要发泄出来。萧阳知道,蕴养出浩然正气对自家也有极大的好处,单看这段时间精神大振,读书记忆力比以前强大百倍,简直就是过目不忘。可见这浩然正气对人也是极有好处。
绿袍当初为了这部养气功法也是煞费苦心,须知道家的养气功法莫不是讲求清静无为,于静定中养气存神。而这部适合读书人的功法完全是为了读书养神而所创,于读书过程中凝练精神,于体会先贤圣道精神中参悟人道之精神,借助人道精神引动天地正气,时时温养浩然正气。
人人都可以养出浩然正气,可是古往今来只有孟子与文天祥二人养成浩然正气,为什么?心思不纯如何养得出人之浩然正气,便是养出来了,一旦心思变动,纯由心灵中诞生出来的浩然正气立刻消散。
绿袍当初创立这部养气功法,也曾揣摩过儒家经文,儒家九经:周易,尚书,春秋,礼记,论语等书各自阐述儒家教化众生之真意。这九部经书虽说只是凡人所著,却凝结了亘古未有之道理。便是比之佛道两家的经书教义也丝毫不逊。若非儒门的孔老先生与人道牵扯太深,恐怕凭借儒门教化功德,于佛道魔三家之外另立一道也无不可。
太玄随即对萧阳正色说道:“既然小友已养出浩然正气,那么本座便传你儒门九经之《浩然正气经》!”
“请先生赐教!”萧阳闻言,躬身肃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太玄张口便唱出《正气歌》,萧阳心下奇怪,仔细听去,只觉太玄所唱音调古怪,仿佛在念一种咒语。又仿佛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充满庄严、浩大、高妙、玄奥之意。仔细听来,句句都是《正气歌》的内容,并无参杂其它内容,可不知怎的就是充满庄严,浩大之意味。随着太玄咏唱,萧阳察觉胸中正气随音声缓缓流转,浩然正气亦是不断凝练,丝丝缕缕正气从天而降,汇入心胸中。
唱罢《正气歌》,萧阳忽觉心中正气一震,顺心口直冲顶门。
轰——
一声轰然震响自萧阳脑海响起,一股浩大至刚之气息从天而降,自顶门灌顶而下汇入心口浩然正气。
太玄看着一道浩浩荡荡的气息从天而降落入顶门,汇入心口浩然正气中。面色略带欣慰,口中不停念诵,念出一段心法:“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萧阳听到先生所述心法,忽然福灵心至,不自觉按照心法运功,浩然正气游走四肢百骸。走遍周身之后,正气汇聚于心脏,缓缓融入心脏中。浩然正气随心脏跳动,慢慢融入血液。血液融合浩然正气,慢慢带上一丝天青之色,仿佛天空融入了萧阳的血液中。太玄法眼如炬,刹那间便看透萧阳体内的血液中的变化。对萧阳此番变化,太玄也是了然于心。太玄也不停下,继续念诵《浩然经》,一个个字符从他口中吐出,飞舞片刻融入萧阳脑海。
字符引动萧阳体内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持续不断融入血液,融入本命元气,甚至融入精神念头,将一个个念头洗涤杂念,使得萧阳的每一个念头充满刚正之意。浩然正气融入精神中,涤去精神中的暂乱念头,识得精神向着符合正义的方向变化,同时,心灵愈发靠近道义,心中便诞生越多的浩然正气,天之正气与人之正气合一,使得浩然正气越发具有强大的威力。
直到太玄将所有《浩然正气经》的经文内容传授给萧阳,萧阳方才知道浩然正气该如何修炼。不但要修炼天之正气,还有人之正气也要兼顾,只有两者合一,方能问鼎至圣。良久之后,萧阳方才从修炼中回过神来。萧阳抬眼看到太玄含笑看着自己,急忙翻身拜倒在地对他拜谢道:“多谢先生传法!先生于我不啻与再造之恩,还请容我三拜谢恩!”
太学略一抬手,一股无形气劲扶起萧阳:“小友果然不愧天资聪颖,不过一日功夫,便将浩然正气炼成并融入心血中,如今小友也算步上道途,日后总有成就正果之时!”顿了顿,太玄继续说道:“我曾以儒门九经演化九种心法,这《浩然正气经》乃是我从《孟子》中演化而来。”
萧阳闻言,不由心神摇曳,目眩神迷。这儒门学子能够修行的心法有一种便极是了不得了,想不到竟然还有其它九种心法。萧阳心下振奋,不由为天下读书人感到高兴。自己单只学了《浩然正气经》便有种种好处,还有《浩然正气经》上所载诸多神通法门玄妙非常,倘若这九种心法能被天下读书人学到,不说人人成就大儒,便是出个数百个个大儒,简直就是千古以来文运兴盛之大事。
太玄看到萧阳听到自己说到九经之时,面色似欢喜,又似惊讶,还略带崇敬。太玄不由淡淡一笑,心下暗道:“这九经可是本尊耗费许多功夫方才创出,你可莫要辜负了一番心意!”
萧阳端正衣冠,端正神色,对太玄躬身三拜:“萧阳在此拜谢先生!”虽未明说感谢什么,却彼此心照不宣。
太玄自袖中摸出九册书卷,这九部书卷非丝非麻,非纸非皮,书上各自写着奇古篆字。
太玄将九册经书一一对萧阳分说道:“我观儒门九经,以《孟子》演化出《浩然正气经》。《浩然正气经》乃儒门万法之根基,所有一切修行都要以《浩然正气经》为根基。《浩然正气经》所修之正气分天人两相,天之正气乃万物运行之正道,万物有序则生正气;倘若万物悖逆其道,即生邪气。人之正气乃自人心所生,心有美好品德自生正气,心有邪念则失正气。此乃《浩然正气经》最根本之基石。”
“以《论语》演化出《圣道五德经》。《圣道五德经》讲求仁义礼智信,以圣人五德培养心性。此经纯以修炼心性,并不讲求神通。”
“以《尚书》演化《天人感应经》。《天人感应经》乃人天相应,天人感应之法。以微茫人心感应参悟浩渺天心,以无涯天心印证有涯人心。其中有一门至高无上之神通,乃是以人心参天心成‘洪范九畴’!九畴曰: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以《周易》演化《易经》,备述天地万物变化之道以明吉凶;以《礼记》演化《杂经》,首述祭祀之道,次述守中之道,后述格物之道;以《诗经》演化《乐经》,阐述音律变化;以《春秋》演化《人道经》,修人道之迁衍。……”
“九经各有玄妙,我今将此传授予你,望你能发扬光大!”太玄话语沧桑,仿佛自天外传来。
恭敬地接过太玄手中九册经书,萧阳面色正肃言道:“学生定不负老师所托!”
太玄目光一转,自虚空收回,神色莫名:“我传授你功法也是存了私心!北方外族侵吞社稷,因其得位不正而屠杀天下,不知多少黎民百姓丧身屠刀之下。本座在此有个请求,还请小友答应与我!”
“老师请讲!”萧阳看到太玄面色沉肃,不由也端正神态恭敬言道。
“外族称帝,百姓疾苦。还需小友出山,步入朝堂为天下民众谋一份福祉!”太玄垂下双眼定定地看着萧阳,面无表情说道“外族称帝已然不可避免,可是外族要治理华夏儿女还需你们这些儒生,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你能做到么?”
萧阳闻言,心中一震:“老师这是要我将外族皇帝架空,将社稷神器操持在手中么?”他对太玄的想法震惊不已,这一招真正是釜底抽薪,架空皇帝,皇帝便成了一个摆设,操持天下的人便是他们这些掌握力量的儒生。“是了,老师传我《九经》也是为了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有个强大倚仗!”
有了九经在手,便能保证修习《九经》之人的心性符合正义,哪怕是心中又邪念又如何?浩然正气荡涤之下,圣道五德修习之下,哪管什么样的心思都能改造成一个道德高人。不过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便是有人发现了又如何?浩然正气的性质便决定了,凡是修习浩然正气之人都会慢慢变成道德高人。
萧阳面色庄重,并指指天发誓:“老师所求,学生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学生在此发誓,老师所求,学生必定达成老师所愿!”
萧阳默默存神,胸中一口浩然正气荡涤全身上下,却总是无法发挥出来,憋在胸口总是令人想要发泄出来。萧阳知道,蕴养出浩然正气对自家也有极大的好处,单看这段时间精神大振,读书记忆力比以前强大百倍,简直就是过目不忘。可见这浩然正气对人也是极有好处。
绿袍当初为了这部养气功法也是煞费苦心,须知道家的养气功法莫不是讲求清静无为,于静定中养气存神。而这部适合读书人的功法完全是为了读书养神而所创,于读书过程中凝练精神,于体会先贤圣道精神中参悟人道之精神,借助人道精神引动天地正气,时时温养浩然正气。
人人都可以养出浩然正气,可是古往今来只有孟子与文天祥二人养成浩然正气,为什么?心思不纯如何养得出人之浩然正气,便是养出来了,一旦心思变动,纯由心灵中诞生出来的浩然正气立刻消散。
绿袍当初创立这部养气功法,也曾揣摩过儒家经文,儒家九经:周易,尚书,春秋,礼记,论语等书各自阐述儒家教化众生之真意。这九部经书虽说只是凡人所著,却凝结了亘古未有之道理。便是比之佛道两家的经书教义也丝毫不逊。若非儒门的孔老先生与人道牵扯太深,恐怕凭借儒门教化功德,于佛道魔三家之外另立一道也无不可。
太玄随即对萧阳正色说道:“既然小友已养出浩然正气,那么本座便传你儒门九经之《浩然正气经》!”
“请先生赐教!”萧阳闻言,躬身肃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太玄张口便唱出《正气歌》,萧阳心下奇怪,仔细听去,只觉太玄所唱音调古怪,仿佛在念一种咒语。又仿佛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充满庄严、浩大、高妙、玄奥之意。仔细听来,句句都是《正气歌》的内容,并无参杂其它内容,可不知怎的就是充满庄严,浩大之意味。随着太玄咏唱,萧阳察觉胸中正气随音声缓缓流转,浩然正气亦是不断凝练,丝丝缕缕正气从天而降,汇入心胸中。
唱罢《正气歌》,萧阳忽觉心中正气一震,顺心口直冲顶门。
轰——
一声轰然震响自萧阳脑海响起,一股浩大至刚之气息从天而降,自顶门灌顶而下汇入心口浩然正气。
太玄看着一道浩浩荡荡的气息从天而降落入顶门,汇入心口浩然正气中。面色略带欣慰,口中不停念诵,念出一段心法:“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萧阳听到先生所述心法,忽然福灵心至,不自觉按照心法运功,浩然正气游走四肢百骸。走遍周身之后,正气汇聚于心脏,缓缓融入心脏中。浩然正气随心脏跳动,慢慢融入血液。血液融合浩然正气,慢慢带上一丝天青之色,仿佛天空融入了萧阳的血液中。太玄法眼如炬,刹那间便看透萧阳体内的血液中的变化。对萧阳此番变化,太玄也是了然于心。太玄也不停下,继续念诵《浩然经》,一个个字符从他口中吐出,飞舞片刻融入萧阳脑海。
字符引动萧阳体内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持续不断融入血液,融入本命元气,甚至融入精神念头,将一个个念头洗涤杂念,使得萧阳的每一个念头充满刚正之意。浩然正气融入精神中,涤去精神中的暂乱念头,识得精神向着符合正义的方向变化,同时,心灵愈发靠近道义,心中便诞生越多的浩然正气,天之正气与人之正气合一,使得浩然正气越发具有强大的威力。
直到太玄将所有《浩然正气经》的经文内容传授给萧阳,萧阳方才知道浩然正气该如何修炼。不但要修炼天之正气,还有人之正气也要兼顾,只有两者合一,方能问鼎至圣。良久之后,萧阳方才从修炼中回过神来。萧阳抬眼看到太玄含笑看着自己,急忙翻身拜倒在地对他拜谢道:“多谢先生传法!先生于我不啻与再造之恩,还请容我三拜谢恩!”
太学略一抬手,一股无形气劲扶起萧阳:“小友果然不愧天资聪颖,不过一日功夫,便将浩然正气炼成并融入心血中,如今小友也算步上道途,日后总有成就正果之时!”顿了顿,太玄继续说道:“我曾以儒门九经演化九种心法,这《浩然正气经》乃是我从《孟子》中演化而来。”
萧阳闻言,不由心神摇曳,目眩神迷。这儒门学子能够修行的心法有一种便极是了不得了,想不到竟然还有其它九种心法。萧阳心下振奋,不由为天下读书人感到高兴。自己单只学了《浩然正气经》便有种种好处,还有《浩然正气经》上所载诸多神通法门玄妙非常,倘若这九种心法能被天下读书人学到,不说人人成就大儒,便是出个数百个个大儒,简直就是千古以来文运兴盛之大事。
太玄看到萧阳听到自己说到九经之时,面色似欢喜,又似惊讶,还略带崇敬。太玄不由淡淡一笑,心下暗道:“这九经可是本尊耗费许多功夫方才创出,你可莫要辜负了一番心意!”
萧阳端正衣冠,端正神色,对太玄躬身三拜:“萧阳在此拜谢先生!”虽未明说感谢什么,却彼此心照不宣。
太玄自袖中摸出九册书卷,这九部书卷非丝非麻,非纸非皮,书上各自写着奇古篆字。
太玄将九册经书一一对萧阳分说道:“我观儒门九经,以《孟子》演化出《浩然正气经》。《浩然正气经》乃儒门万法之根基,所有一切修行都要以《浩然正气经》为根基。《浩然正气经》所修之正气分天人两相,天之正气乃万物运行之正道,万物有序则生正气;倘若万物悖逆其道,即生邪气。人之正气乃自人心所生,心有美好品德自生正气,心有邪念则失正气。此乃《浩然正气经》最根本之基石。”
“以《论语》演化出《圣道五德经》。《圣道五德经》讲求仁义礼智信,以圣人五德培养心性。此经纯以修炼心性,并不讲求神通。”
“以《尚书》演化《天人感应经》。《天人感应经》乃人天相应,天人感应之法。以微茫人心感应参悟浩渺天心,以无涯天心印证有涯人心。其中有一门至高无上之神通,乃是以人心参天心成‘洪范九畴’!九畴曰: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以《周易》演化《易经》,备述天地万物变化之道以明吉凶;以《礼记》演化《杂经》,首述祭祀之道,次述守中之道,后述格物之道;以《诗经》演化《乐经》,阐述音律变化;以《春秋》演化《人道经》,修人道之迁衍。……”
“九经各有玄妙,我今将此传授予你,望你能发扬光大!”太玄话语沧桑,仿佛自天外传来。
恭敬地接过太玄手中九册经书,萧阳面色正肃言道:“学生定不负老师所托!”
太玄目光一转,自虚空收回,神色莫名:“我传授你功法也是存了私心!北方外族侵吞社稷,因其得位不正而屠杀天下,不知多少黎民百姓丧身屠刀之下。本座在此有个请求,还请小友答应与我!”
“老师请讲!”萧阳看到太玄面色沉肃,不由也端正神态恭敬言道。
“外族称帝,百姓疾苦。还需小友出山,步入朝堂为天下民众谋一份福祉!”太玄垂下双眼定定地看着萧阳,面无表情说道“外族称帝已然不可避免,可是外族要治理华夏儿女还需你们这些儒生,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你能做到么?”
萧阳闻言,心中一震:“老师这是要我将外族皇帝架空,将社稷神器操持在手中么?”他对太玄的想法震惊不已,这一招真正是釜底抽薪,架空皇帝,皇帝便成了一个摆设,操持天下的人便是他们这些掌握力量的儒生。“是了,老师传我《九经》也是为了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有个强大倚仗!”
有了九经在手,便能保证修习《九经》之人的心性符合正义,哪怕是心中又邪念又如何?浩然正气荡涤之下,圣道五德修习之下,哪管什么样的心思都能改造成一个道德高人。不过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便是有人发现了又如何?浩然正气的性质便决定了,凡是修习浩然正气之人都会慢慢变成道德高人。
萧阳面色庄重,并指指天发誓:“老师所求,学生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学生在此发誓,老师所求,学生必定达成老师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