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子默默地盯着三儿,看傻了眼。纪铁林不屑地摇摇头:“真跟发达国家比呢。”三儿掏出烟盒给大家续了烟,叹口气说:“纪叔不相信我怎么办?”纪铁林又摇摇头:“还拿美国比呢,用清水的话说就是,到哪个奶奶过生日?”三儿续上烟说:“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均名收入以美元计算,最高也就一百美元,够可怜了吧?二十年,翻了十番。二十年后,叔肯定可以看到,中国人均收入五千美元的日子。”童新华插话:“老纪你还是相信他吧。”
“我现在只能相信他。”纪铁林特无奈,“就是三儿,为什么?”
三儿也无奈:“刚才不说了吗?中国人的赚钱热情,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除这两项之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先决条件,我好像以前跟童叔还是谁说过的,那就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国家政策。政策就是改革开放,不懂问童同学。”大家看着童新华笑。
“社会稳定明白吧?”三儿问,“没有内乱内战,没有外敌入侵。对了,我跟小月姐说过这事,有了原子弹,有了摧毁世界的能力,哪怕扔不远,也没人敢侵略中国,不行我同归于尽总行吧?有人老x扰你真还没办法,你也不能因为别人x扰你就把地球炸了。”
大家又笑笑。三儿也笑:“这些年发展真快,感觉不明显,只缘身在此山中呗。改革开放前,西方一直遥遥领先,现在可以看到他们的后背了,不少地方甚至同步了,比如电脑网络,手机通信,都是这二十年的事,这也是后发优势。优势利用得好的话,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快。所以纪叔同志,别焦不起中国。说人均五千算客气了,从历史上看的话,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头,天朝上国呗,近代才落后了。”
套间里特别静,纪铁林若有所思地抽烟。朗琳看着三儿傻笑。朗公社催道:“三儿你怎么不说了?接着说,说说看,从历史上怎么看?”三儿抽了口烟:“接着说,再说女士们要骂我了。”高姨扬扬手:“接着说,没听过你上课呢。”大家笑笑。三儿眨头思忖着:“从历史上怎么看,这个真没梳理过。就是天朝上国呗,其实就是国中心主义,跟美国人一样,美国叫美国例外论。我才是世界老大,你们都是小喽啰,那,牛着呢。”大家笑出声来。
“至少在明朝以前,”三儿说,“中国一直是世界的领头羊,全面领先世界各国。从世界范围看,唐宋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最高峰,那真是堂堂中华,万邦来贺。元朝,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席卷欧洲大陆,那时中国还如日中天呢,要不马可波罗乐不思归呢?明朝,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始,那时候中国就相对停滞了。到了万恶的清朝,蒸汽机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暴发,从此中国在科技文化全面落后于世界,但中国人多,经济总量不会差。”
童新华换了个姿式:“你以前说过的,明朝海禁闭关锁国,乾隆盛世就是笑话。”三儿嗯了一声:“从世界范围看,它就是这样哪。”童新华也咂了一嘴:“我的视野太小了。”
“王朝时代,”三儿喝了口茶,“中国一直是个封建农耕大国,重农抑商,受孔老二影响太深了,遵礼守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没什么野心,以致堂堂天朝上国总被胡蛮夷狄欺负,万里长城都挡不住胡人的铁骑。工业革命之后,更强大的强盗从海上来了。毛x席说得好哇,落后就要挨打。最悲剧的是,这时的统治者还在做中央上国的大梦,以为异国外邦都是夷狄胡蛮,以为先进技术是奇技淫巧,不败才怪事了。然后就是历时百年的屈辱,锄头肯定拼不过蒸汽机,大刀长矛绝对打不过坚船利炮。这就是统治者观念落后、政策错误导致的结果。所以我刚才说,要有正确的政策,至关重要。共和了,帝制是推翻了,但中国并没有安宁下来。接下来又是历时半个世纪的战乱,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所以我刚才说,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的必要保证。遗憾的是,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不管是称霸一方的军阀,还是受人拥戴为国父,都没有雄才大略统一中国,带领中国人走向富强。尽管结交了很多军阀兄弟,中正同志还是没能彻底结束中国的割据状态,胸怀太小了。一唱雄鸡天下白呀,伟人还是出现了,几场内外战争之后,中国迎来了难得的统一,难得的安宁。”
大家静静地听着。三儿掐灭烟头:“中国华民族是个奇怪的族群,中华文明是个特别的文明。三国演义开篇说得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觉得中华文明可以用一个字解释,和。说到和,都想到和为贵了吧?和为贵是孔老二说的,很多人以为和为贵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误解孔老二了。甚至还有人以和为贵为假口,一味忍让,那就大错特错了。和为贵前面还有半句,礼之用。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在有礼,就是在规定规范约束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和谐才是最珍贵的。这是孔老三给诸侯王讲的治国方略。”
“上菜吧?”服务员站一边焦急地问,“一会儿都十一点半了。”
三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扯远了扯远了,不说了。”朗公社站起来,拎着裤腰带往门边的卫生间跑,边跑边说:“说说说。上菜,边吃边说。”大家笑了。朗公社也笑:“哎呀,为听陈老师上课,尿都舍不得溪。”笑声暴发出来。冯姨怪道:“叫三儿停一会儿不行哪?”
“别说,”童新华得趣地撑撑眼皮,“陈老师这课讲得的确好。”
秋子问三儿:“老太太没讲过吗?”三儿说:“青出于蓝知道吧?”
<!--
-->
秋子默默地盯着三儿,看傻了眼。纪铁林不屑地摇摇头:“真跟发达国家比呢。”三儿掏出烟盒给大家续了烟,叹口气说:“纪叔不相信我怎么办?”纪铁林又摇摇头:“还拿美国比呢,用清水的话说就是,到哪个奶奶过生日?”三儿续上烟说:“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均名收入以美元计算,最高也就一百美元,够可怜了吧?二十年,翻了十番。二十年后,叔肯定可以看到,中国人均收入五千美元的日子。”童新华插话:“老纪你还是相信他吧。”
“我现在只能相信他。”纪铁林特无奈,“就是三儿,为什么?”
三儿也无奈:“刚才不说了吗?中国人的赚钱热情,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除这两项之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先决条件,我好像以前跟童叔还是谁说过的,那就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国家政策。政策就是改革开放,不懂问童同学。”大家看着童新华笑。
“社会稳定明白吧?”三儿问,“没有内乱内战,没有外敌入侵。对了,我跟小月姐说过这事,有了原子弹,有了摧毁世界的能力,哪怕扔不远,也没人敢侵略中国,不行我同归于尽总行吧?有人老x扰你真还没办法,你也不能因为别人x扰你就把地球炸了。”
大家又笑笑。三儿也笑:“这些年发展真快,感觉不明显,只缘身在此山中呗。改革开放前,西方一直遥遥领先,现在可以看到他们的后背了,不少地方甚至同步了,比如电脑网络,手机通信,都是这二十年的事,这也是后发优势。优势利用得好的话,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快。所以纪叔同志,别焦不起中国。说人均五千算客气了,从历史上看的话,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头,天朝上国呗,近代才落后了。”
套间里特别静,纪铁林若有所思地抽烟。朗琳看着三儿傻笑。朗公社催道:“三儿你怎么不说了?接着说,说说看,从历史上怎么看?”三儿抽了口烟:“接着说,再说女士们要骂我了。”高姨扬扬手:“接着说,没听过你上课呢。”大家笑笑。三儿眨头思忖着:“从历史上怎么看,这个真没梳理过。就是天朝上国呗,其实就是国中心主义,跟美国人一样,美国叫美国例外论。我才是世界老大,你们都是小喽啰,那,牛着呢。”大家笑出声来。
“至少在明朝以前,”三儿说,“中国一直是世界的领头羊,全面领先世界各国。从世界范围看,唐宋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最高峰,那真是堂堂中华,万邦来贺。元朝,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席卷欧洲大陆,那时中国还如日中天呢,要不马可波罗乐不思归呢?明朝,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始,那时候中国就相对停滞了。到了万恶的清朝,蒸汽机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暴发,从此中国在科技文化全面落后于世界,但中国人多,经济总量不会差。”
童新华换了个姿式:“你以前说过的,明朝海禁闭关锁国,乾隆盛世就是笑话。”三儿嗯了一声:“从世界范围看,它就是这样哪。”童新华也咂了一嘴:“我的视野太小了。”
“王朝时代,”三儿喝了口茶,“中国一直是个封建农耕大国,重农抑商,受孔老二影响太深了,遵礼守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没什么野心,以致堂堂天朝上国总被胡蛮夷狄欺负,万里长城都挡不住胡人的铁骑。工业革命之后,更强大的强盗从海上来了。毛x席说得好哇,落后就要挨打。最悲剧的是,这时的统治者还在做中央上国的大梦,以为异国外邦都是夷狄胡蛮,以为先进技术是奇技淫巧,不败才怪事了。然后就是历时百年的屈辱,锄头肯定拼不过蒸汽机,大刀长矛绝对打不过坚船利炮。这就是统治者观念落后、政策错误导致的结果。所以我刚才说,要有正确的政策,至关重要。共和了,帝制是推翻了,但中国并没有安宁下来。接下来又是历时半个世纪的战乱,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所以我刚才说,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的必要保证。遗憾的是,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不管是称霸一方的军阀,还是受人拥戴为国父,都没有雄才大略统一中国,带领中国人走向富强。尽管结交了很多军阀兄弟,中正同志还是没能彻底结束中国的割据状态,胸怀太小了。一唱雄鸡天下白呀,伟人还是出现了,几场内外战争之后,中国迎来了难得的统一,难得的安宁。”
大家静静地听着。三儿掐灭烟头:“中国华民族是个奇怪的族群,中华文明是个特别的文明。三国演义开篇说得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觉得中华文明可以用一个字解释,和。说到和,都想到和为贵了吧?和为贵是孔老二说的,很多人以为和为贵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误解孔老二了。甚至还有人以和为贵为假口,一味忍让,那就大错特错了。和为贵前面还有半句,礼之用。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在有礼,就是在规定规范约束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和谐才是最珍贵的。这是孔老三给诸侯王讲的治国方略。”
“上菜吧?”服务员站一边焦急地问,“一会儿都十一点半了。”
三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扯远了扯远了,不说了。”朗公社站起来,拎着裤腰带往门边的卫生间跑,边跑边说:“说说说。上菜,边吃边说。”大家笑了。朗公社也笑:“哎呀,为听陈老师上课,尿都舍不得溪。”笑声暴发出来。冯姨怪道:“叫三儿停一会儿不行哪?”
“别说,”童新华得趣地撑撑眼皮,“陈老师这课讲得的确好。”
秋子问三儿:“老太太没讲过吗?”三儿说:“青出于蓝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