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潜袭(1)

上庸西北、西南两处山地,魏军在上方设立了营寨形成犄角之势保护上庸城。

汉军东征前锋廖化此时正在督军攻打西南魏寨,姜维故意派廖化只攻一处,并在中间设下伏兵,准备引诱西北山地上的魏军前来救援。

围城打援这一手他们已经许久没有用了,但并不代表不会用。

东三郡地处巴山、汉水及南阳平原之间,多山地丘陵且林木茂密。若是采取正攻之法,遇到陈泰这样擅守的将领就会很耗费时间。

无论如何姜维想要在冬季之前完成对东三郡的攻占,现在时间正是夏末,与魏军的决战会在这个秋天进行。

伏兵由夏侯霸率领柳隐与赵广二将布置,姜维笃定陈泰病入膏肓,必不能亲至前线督战,此时多半留在上庸城中。

只要陈泰不在,魏军之中应该无人能够识破他们的伏兵,这一计若是成功,这两座建立在山地上的魏军桥头堡便可一举拿下。

廖化率军将西南山地的魏寨团团围住四面攻打。西南山地要比西北山地更为平缓,从半山到顶部的坡度不算太大,汉军可以在半坡设置投石阵地向上方的魏寨抛射石弹,这也是姜维决定攻击此处的原因。

魏军在山寨之中苦苦坚守,营寨内遍地都是碎石和落矢。

守将试图冲杀出去夺回半坡的阵地但未能奏效,于是营寨的情况更为危急。

围攻数日之后,营中魏军死伤过半,廖化军随时都可以攻入大门,但为了钓另一股魏军的鱼,他们故意拖延迟迟没有结束战斗。

另一边夏侯霸等人在山中埋伏了数日,终于等来了另一座寨子里的魏军。

西北山地上的魏军倒也挺有义气,见南边的寨子被围攻得急,竟然真的倾巢而出前来营救,三千人的队伍在半道被伏兵拦头断尾斩腰一气呵成,最终溃不成军。

赵广和柳隐亲自上阵追杀,将这支溃败的魏军赶入山林,最后只放跑了数百人。

伏击展开的同时,夏侯霸进兵拔去了空虚的魏军营寨,点燃烽烟向廖化传递捷报。

廖化看到西北山头上腾起浓烟,便知道己方的伏兵已经得手,当即不再放水,一举拿下了南面的魏寨。

上庸城外的两座要寨被破,魏军失去了可以凭依的险要,只得悉数放弃外围退入上庸城中。

陈泰抱病登城巡视防务,遥望远山之上立起无数黑红色的旗帜,心中忧愤交加,在下城时连连咳血。

此时距离回师救援洛阳才过了一年,比起那时候他显得老态了许多,头发也白了大半。

国事艰难,君主含辱暴死,战争连年不断,这种种烦絮已经快要将他压垮。

如今的陈泰有如风中残烛,他也很清楚自己时日无多,只希望像司马孚一样为大魏尽最后的绵薄之力,以恪守臣节。

汉军行动很快,拔除两山魏寨之后,廖化的前锋不日便抵达上庸城下。

上庸城三面环水,不易围攻,廖化派军在南面和东面架设浮桥,然而突遇天降大雨,汉军架设一半的浮桥被暴涨的河水冲垮数次。

姜维大军驻扎西城,本欲在前锋报捷之后进军围陈泰于上庸,但这场大雨同样延阻了他的行动。

驻扎在西城和上庸之间的竹溪的夏侯霸为接应从水路运送的粮草,率军北上占领了已经被魏军放弃的位于西汉水南岸的杨县。

这个举动本来没有问题,姜维也考虑在霖雨毁坏道路的情况下从水路进军至杨县,夏侯霸先行占领这里也是出于后续战略上的考量。

但夏侯霸在此时犯了一个错误,率领赵广、柳隐二人离开竹溪北上杨县的时候,他没有派人通知正在上庸城下的廖化。

廖化军前锋一万人由于大雨的影响,未能按预期完成对上庸的包围,在架桥失败之后暂时停在上庸城南面。

此时他们的正面是陈泰据守的上庸城,背后不远便是涨水的汉水支流堵河。

狂风暴雨之中,东吴水师的船队护送着兵船溯流而上,穿过汉水进入堵河,一直包抄到廖化军的侧后。

陆凯的一万步军和五千水师士卒忽然在此登岸,截断了廖化的后路。

而后东吴水师没有停留,载着余下的兵力继续西行。

陆抗率领余下的一万人在竹溪之南登陆,并冒雨疾行一日一夜占领了竹溪,把闻讯回防的赵广军挡在了竹溪北面。

赵广此时尚未接到与东吴交战的命令,况且东三郡现在是魏国的领土,因此当他看到陆抗占据竹溪之后也没有敢贸然进攻,只是在竹溪北面扎营并派人前去交涉。

陆抗拒绝交涉,遣返了赵广派来的使者,并且让手下军队加强了在竹溪的防御。

大雨未停,赵广对陆抗的举动虽然极度怀疑,但除了在此对峙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夏侯霸将东吴介入的消息报告给姜维,同时派出斥候试图与廖化取得联络,但接连派出的前两批斥候都杳无音信。

第三批斥候留了心眼,半路遭到吴军伏击时顺利逃脱了半数回来,带回了东吴不宣而战的消息。

汉军上下对此惊怒交加,夏侯霸虽然早就和姜维商讨过这件事,但真正遇到东吴军暗袭发难时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他原以为吴军至少会等他们进入荆州地区作战之后再动手,没想到陆凯和陆抗会主动率军进入东三郡。

此时留在上庸城外的廖化只怕凶多吉少,夏侯霸不敢迟疑等候姜维大军前来,立即着手准备救援廖化。

他在杨县留了少量兵马等候姜维,而后率领柳隐南下与赵广汇合,但此时竹溪已经被陆抗守得如铁桶一般。

夏侯霸与赵广、柳隐二人商议,如今只能分兵救援廖化,必须留人看住陆抗,否则此人从竹溪抄他们后路太过容易。

赵广和柳隐两人都想去上庸接应廖化,面对夏侯霸提出留一人率军监视陆抗时各自沉默不语。

夏侯霸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心意,便主动承担了与陆抗对峙的任务。他知道赵广和柳隐两人都是搏杀惯了的斗将,与敌厮杀这种事交给他们二人去做会更好。

陆抗是陆逊之子,已经微微显露锋芒的东吴新一代名将,这里三人之中也只有他夏侯霸统领大军的经验最为丰富,换了赵广和柳隐也许未必是陆抗的对手。

随后汉军在竹溪之北分兵,赵广、柳隐率领共七千人前去接应廖化,夏侯霸和余下的八千人在此监视陆抗并确保己方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