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一场因内闱私事引发的朝堂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除了庄家本人,没有一个是赢家。

几位御史中吕达自尽,其余贬官的贬官,罢职的罢职;勋贵们也没讨得了好,卫国公降等,文远伯除爵,就连“据说”是被冤枉的英国公都成了降等袭爵。

区别只在于前头几位是被迫受罚,而英国公确实自己捧着兵权进宫请皇帝责罚的。

朝堂上真正的笨蛋很少,他们从皇帝收回了英国公世袭罔替的权利,却将他的兵权保留这件事上察觉到了不少的讯息。

爵位降了还可以再升,左右不过皇帝一道圣旨的事情,但是天子的信任却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它代表着圣眷仍在。

要让卫国公……不,现在该是卫远伯来选,他愿意用十个爵位来换取兵权和圣心,却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太极宫,甘露殿。

邵循抱着赵言枢站在栏杆旁边,看着儿子想一把攥住白玉栏杆却握不住,正皱着眉一遍遍重复着动作。

她有点出神,也就没有制止孩子这没有意义的尝试,直到肩上一暖,带着体温的狐裘被罩在了身上。

皇帝的手搭在她的肩上:“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邵循回神,有些忧虑的问道“……您何必将这事说成是我的功劳呢?”

皇帝明白她说的是方才他跟邵震虞的对话,他从她身后将赵言枢抱过来,没理会这小子的挣扎,直接递给了一旁的奶娘:”朕不过让你父亲领你的情罢了。”

“我并没有给他什么人情,也不指望他能领会什么,”邵循回过头来看着皇帝的眼睛,有些迟疑道:“您需要我去修复跟父亲的关系么?”

如果是他的需求,那倒也……

皇帝微讶:“怎么会呢?”

他揽着邵循的肩膀:“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无论是什么态度,他都必然会全力以赴帮助你。”

邵循欲言又止:“您究竟……阿枢还太小了,心性天资都还未可知……”

她的未尽之语皇帝已经懂了,但是却没有挑明来说。

因为英国公是皇帝立在邵循身边最基础的一道保障,为得就是以防万一,但是这个“万一”一说出口必定招惹邵循生气,所以他向来都是不会在她面前直言的。

至于再深一点,现在的一切都只是前期的准备,最重要的条件仍没有达成——就像邵循说的,儿子实在太小了,必定要等几年才能看出资质,不然一旦出了差错,他若完完全全没有那方面的天资,反而会弄巧成拙。

到那时,他就必须期待下一个,或是在前几个并不合适的人选中挑出一个相对过得去的储君。

邵循的神情是沉静中透着忧虑,她是皇帝最亲近的枕边人,也有着自己的责任——时刻提醒她的主君,他的一举一动,必须为这个国家负责。

她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笑了起来,邵循略带惊讶的看着他,却被轻轻拧了拧脸颊之后圈在了他的怀里。

皇帝看着不远处被奶娘抱在怀中,却仍然挣扎着往父母这边望过来的小男孩,他的眼睛那样明亮灵动。

——这是他和邵循的孩子,又怎么会不合适,他一定、必定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只需要等一等、再耐心等等……

皇帝的手轻柔的拍抚着邵循的后背,视线却稍稍转移,似乎隔着空间,目光望向了某一处寂静的宫殿

“啊!”

苏氏捂着胸口惊醒,将在她身边的恪敬公主吓了一跳:“母后?!”

午后的阳光明亮到刺眼,皇后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凶猛的刺了一下,惊惧异常,抚着胸口许久之后,呼吸才平稳下来。

恪敬公主将茶水端到母亲眼前:“为何连睡个午觉也能惊醒……您没事吧?”

皇后摇了摇头:“似乎是做了噩梦,记不清了,不碍事……”

她把女儿拉到身边坐下:“阿博呢?怎么不带进宫来我瞧瞧?”

“他在皇祖母那边呢。”恪敬公主道:“那孩子太腼腆了,我总怕吓着他。”

皇后有些忧虑:“你不该总惯着他,都快要四岁的孩子了……”

恪敬公主道:“他自小三灾八难的,我跟驸马都万般仔细才将他养得壮了些,又如何舍得下力管教呢。”

“……那也该松松手,”皇后道:“你该再给他生个兄弟了。”

提起这个,恪敬公主心中有些难受,但还是强笑道:“这个……再等他大一些吧……”

“还等什么。”皇后削瘦的脸颊难得出现了烦躁的神情:“言杭的王妃到现在也没有一点消息——连五公主眼看着都要满周岁了。”

要是以前,恪敬公主说不定也会对这个迟迟未能生育的弟妹有所不满,但是她现在也感觉到了子嗣的压力,也明白为人妇的不容易,倒是比之前更能体会旁人的难处了,于是劝慰道:“总会有的,您不要太焦急了,许是缘分未到呢?”

皇后一顿,接着软下声音,看着恪敬公主道:“我做什么为旁人着急,桢儿,我只挂心你。”

恪敬公主显出了笑意:“女儿一切都好,阿博渐渐长大,驸马对女儿也是百依百顺,还有什么不足的呢?”

皇后抿了抿唇,最后道:“你说的不错……”

恪敬公主看了看天色,说:“时候不早了,母后,我得去看看皇祖母,您今天好生休息,养足了精神,明天千秋节,精精神神的出去给她们瞧瞧,可千万别再像去年一样。”

这几年皇帝对皇后的态度越发苛刻,之前除了特定的几个大节,每逢有什么重要的事她都能出去露露面,可是如今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去年皇后生辰的时候她略有不适,不过招了太医过来瞧了一眼,皇帝竟借此直接将千秋宴取消了,要不是恰逢太后的正寿,她都要不记得宫门外是个什么样子了。

所以这次公主才叮嘱她小心些,不然这么久露不了一次面,中宫眼看就要名存实亡了。

皇后点了点头,在公主转身要走的时候拉住她的手。

“母后?”

皇后轻轻吐出一口气,问道:“你父皇……近来还是老样子么?”

恪敬公主以为她是关心皇帝的身体,便轻松道:“父皇一切都好,风寒都没染过一次,您放心就是。”

皇后张了张嘴,最后在女儿不解的目光中将话咽了下去:“没什么了……你去罢。”

恪敬公主挂念着儿子,也没有多想,便离开了。

皇后身边的人不多,整个咸宁宫死气沉沉的,恪敬公主一走,仿佛把仅剩的生机带走了似的。

皇后的奶娘申氏见她呆坐在榻上一动不动,不由心疼道:“娘娘做什么不提呢?让咱们公主在太后或者陛下面前多说几句,您也好多出去走走,不然这日复一日的,好人都要被闷坏了。”

皇后缓缓的摇了摇头:“她如今大了,做娘的人,总要为孩子考虑,不像以前……可以肆无忌惮了。”

申氏也不能埋怨公主不上心——她已经是个顶顶孝顺的女儿了,但是在皇帝面前,谁又敢多说什么呢?”

恪敬公主一路回到了宁寿宫,进去时里面说笑声响了一片,她探头看了一眼,果然有不少人都在呢。

几个有名姓的宫妃,皇帝的妹妹和昌公主,还有三个王妃都在,也不知是不是凑巧撞在了一起,让宁寿宫十分热闹。

这几年过去,皇室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宫外吴王府的两个侍妾分别生了一男一女,楚王妃也生了一位皇孙。

最重要的是,去年十一月,贵妃诞下了皇帝的五公主,虽说是个女孩子,但是倒比前面三个孩子都金贵。

如今被命名为赵若棠的小女孩儿已经十个月大,正挥着小手坐在太后的怀里。

“我们小五就是有劲儿。”太后笑得眼睛都弯了:“比她哥哥那时候好动多了。”

邵循在一旁摇头:“您还是让她自己玩儿吧,她如今沉得很,我都抱不住她,又总是爱摇手,一不留神被打在身上还挺疼。”

乳娘想将赵若棠抱回来,被太后躲过了,她扶着孙女让她在榻上蹬着小腿儿动着玩儿,一边对着德妃等人笑着打趣道:“你们瞧瞧贵妃多娇气,丁点大的孩子都要嫌沉,小孩子的巴掌才几两重啊。”

几个妃子都笑了,德妃更是道:“那是七皇子太好带了,所以把贵妃给惯坏了,把他和我们家阿煜换换,她保管就知道人间疾苦,再不嫌弃五公主了。”

齐氏也凑趣道:“若是贵妃娘娘愿意,也不用换,我这就把阿煜送去给您解闷儿,看看您能忍那皮猴几天。”

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和昌公主也有几个儿女,开着玩笑撺掇着:“吴王妃快去送,让贵妃娘娘也尝尝我们的滋味儿。”

邵循被你一句我一句说的连连告饶:“罢了罢了,我错了还不成?这小丫头太金贵了,我可再不敢嫌弃了。”

说着从太后手中将女儿接过来,抱在怀里摇了摇:“阿棠,你说是不是?”

五公主还不会说话,嘴里咿咿呀呀的念叨着意义不明的词语,张着手臂去楼母亲的脖子,又将生嫩的小脸儿贴过去在邵循的脸上用力亲了一口。

邵循被亲了这一下,真是连心都化了,连女儿在脸上留下了一点口水都完全不在意。

赵若棠的眼睛很大,眼珠儿跟黑葡萄似的极其有神,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粉红色的嘴巴,小巧的鼻子,五官处处精致,和母亲贴在一起,活脱脱就是小一号的邵循,漂亮可爱的能让天底下所有当父母的人嫉妒。

德妃有儿子,甚至孙子孙女如今都不缺了,但是还是忍不住酸道:“贵妃不是嫌弃么,干脆送到我宫里,让我也来吃吃这养女儿的苦。”

赵若棠砸吧砸吧嘴,搂着邵循的脖子不放了,邵循立即改口道:“我才不呢,咱们阿棠多可爱啊,才不送人呢。”

恪敬公主看着里面气氛正好,心里滋味难辨,转头去了隔扇的另一边,果然见几个男孩子坐在地毯上,周围散了一地的玩具,一群宫人小心翼翼的护着他们,唯恐小主子受伤。

里面有贵妃生的赵言枢,齐氏的赵煜和恪敬公主自己的儿子蔺博,最小的是吴王的庶子,如今将将两岁,在其他人身边一点也不显眼。

而二公主赵若桐竟也在这里,她的目光倒是不分给其他人,只一眨不眨的盯着七皇子。

恪敬公主皱了皱眉头,刚想进去将儿子抱走,便见赵煜突然的把手里的木马一扔,飞快的将蔺博正在抱着玩的九连环抢了过来。

蔺博比赵煜小不过一个月,比赵言枢大上大半年,竟是三个孩子里长得最矮的一个,脸上又有些缺乏血色,看上去瘦瘦小小的,好些赵煜玩的玩具他都拿不动。

蔺博本来乖乖的坐在毯子上,也没招谁惹谁,突然被抢了手里的东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眨巴眨巴眼,委屈的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