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袁千帆大概十二三岁,右手还搭在旁边同学的肩上,头却转向另一边正和另一个同学开心地说笑。
一直非常安静的陆安若突然问道:“他的性格很开朗吗?”
梁院长肯定地点头,“一点都不像是刚失去父亲的孩子。”
说罢,他长叹一口气,“送到我们这儿来的孩子,除非太小还不理解不了生死的意思,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大多数刚来的时候都非常消沉阴郁,他们有些是被父母抛弃,有些就像小袁这种,父母双亡,性格上多多少少会有点毛病。”
尽管已经知道了,但季瑄为了确认,还是问了出来,“袁千帆是什么时候送到你们这儿来的?”
“你们自己看吧。”梁院长递过来一个卷宗,“刚才去找照片的时候,翻到了小袁的资料就顺便拿来了。”
二零零二年的资料还是手写的,深蓝的墨水经过岁月的浸泡已经褪色成了浅淡的蓝,在陈旧易碎的黄色纸张上,诉说着时间的流失。
陆安若的目光定格在那张黑白的寸照上,模糊的照片上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与她对视,咧开嘴的笑容一看就很假。
他与她记忆中的男孩无法重合。
季瑄偏头看出她的平静,“不是他?”
半晌,她轻轻点头,“不是。”
季瑄又将寸照上的男孩与毕业照上第四排长大后的男孩相对比,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同一个人,“可是资料上的情况却很符合。”
陆安若深吸一口气,尽量平稳了声音问道:“梁院长,我看资料上写的是这个袁千帆父母双亡,你们知不知道他父母究竟是什么时候亡故?”
梁院长戴着老花眼镜,也跟着一起看照片,听见这话就笑了起来。
“小袁在这儿的时候我还没调到福利院来,我之所以知道他,正是因为这次搞院庆才知道的,不过院里有几个老人都知道他,所以我也跟着知道了所有关于袁千帆的事。”
两个人都没有急于提问,安静地听院长说下去。
“他妈是什么时候亡故的,我不知道,只听说死得早,是病故,而他爸爸却是在他送到我们这儿来前一两个月才离开的。”
陆安若和季瑄无声对视一眼,“也是病故吗?”
梁院长摇头,“听说是骑摩托车摔下江里面淹死了。”
陆安若神情巨变,季瑄则皱起了眉,“那袁千帆被送来的时候肯定很伤心。”
梁院长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当时并不在这儿,但这次搞校庆活动倒是听老一些的人说起,袁千帆送来的时候确实没有伤心难过,可能是因为太小的原因吧。”
“你刚才说过院里还有当年的老人在,我们想找他们了解一些情况。”
他用的是陈述句,没有征求意见的意思。
而梁院长也很老练,面对警察十分配合,“行,我这就带你们去找人。”
他们找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开门的大爷。
“袁千帆来的时候性格怎么样?”
从春天之光儿童福利院建立就在这儿工作的耿大爷,在狭小的门房里“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卷。
呛鼻的叶子烟味道冲得陆安若喉咙干痒难受,没忍住,大声咳嗽起来。
耿大爷歉意地摁灭了烟,小心翼翼地把瘪了的烟头捏圆,仔细放到一边桌上,才开了口。
“那小子性格好着呢,聪明机灵,就是像个皮猴儿,经常捉弄女同学,搞得班上女同学都来告他的状。”
陆安若见耿大爷没有理会他们问话的重点,就说道:“他刚来福利院就这样顽皮吗?”
“那还用说!来的当天就偷了食堂的鸡蛋,一个人躲在菜地里铐着吃,被我逮了个现行,居然一点都不害怕,还想用一个鸡蛋贿赂我,你说哪家五岁的孩子能这么匪?”
季瑄和陆安若又一次无声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季瑄有意识地说道:“这还真不像个五岁的孩子干得出来的。”
“是吧?”耿大爷想是找到了知音,高兴得拍了桌子一巴掌,“这种事情还多着呢,那小子刚来那会儿,像是饿了许久,时时刻刻都想着吃,经常趁我们不注意就溜进厨房偷东西。”
“他吃东西的花样还蛮多,把冷馒头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烤热,再洒上点盐,那香味连我闻着都咽口水,还有肉,他用个破碗加上水炖,也不知道他加了些什么进去,那香味老远都能闻见,这哪儿是五岁的孩子能做出来的吃食!”
“经常被逮到了,他也不怕打骂,嬉皮笑脸的让你拿他没办法,好在那孩子是真聪明,学什么都一教就会,所以老师们都慢慢地喜欢他,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悄悄儿的给他留一份,后来可能长大些了,他也就没那么好吃了。”
“现在那孩子可出息了,听说当了律师,挣大钱了,上次回咱福利院,开的那车,啧啧,听说好几十万呢。谁说咱福利院出不了人才,他不就是个现成的列子吗!”
季瑄顺着他的话赞同了几句,又问道:“他什么时候离开你们福利院的?”
“这孩子有情有义,初中上的是寄读,周末就会回来福利院帮忙,高中也是如此,直到大学那会儿才回来得少了,说是要打工挣生活费,后来工作忙起来基本上就不回来了,但每次回来都会带很多礼物来看望我们这些老人。”
两人和福利院的那些老人聊完离开时已经九点多钟,福利院地处偏远,两人开车往县城里赶。
季瑄看着前面乡道两侧的田地,沉思着说道:“这个袁千帆的基本信息与你要找的人完全一样,父母的姓名和死亡时间都对得上,可是你不认识照片上的人,时隔十多年,你认不出他来也很正常,可是他刚到福利院时,一点都没有刚失去父亲的难过。”
“五岁的孩子可能不太了解生死的意义,但是已经长时间没见到父亲,他一点都不难过,这很不正常。何况他的老师们都说他很聪明,聪明的孩子一般都早慧,比同龄人要敏感,也比同龄人更早明白什么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