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有好几个姚楼和姚庄:南姚楼,东北姚楼,葡萄架姚楼,大义奚阁姚楼,城北大姚庄,牌坊姚庄。城角姚楼在巨野城东南,离县城二里半地,那里出了不少当官的。
以前,巨野有个顺口溜:
堌堆庙两头尖,
往前走走是东关;
东关好宰羊,
往前再走万家堂;
万家堂好剥牛,
往前再走姚家楼;
姚家楼顶子多,
往前再走粪箕子窝。
清朝官帽上都有个大顶子,姚楼顶子多到啥程度?光是七品以上大印,城角姚楼有三十二块。明清时候,姚家当过七品以上官的有一百多位,文官当过翰林,武将当过统领。
过了城角姚楼,前面就是种地的人家。种地的人家,哪家都有几个粪箕子。人们扛粪箕子出去,看见粪捡粪,看见柴火捡柴火,很少扛着空粪箕子回家的。南乡庄里,编粪箕子卖的人家也多。
姚家始祖叫姚清。元末明初,巨野遭水灾,水好几丈深,没剩啥人,官府从外省迁民,迁民多数是山西洪洞人。姚清从河南陕州迁来,他挑着挑子,先在老庄落脚,老庄那时候四外长茅草,兔子不拉屎。
姚清有个手艺,他会锔盆锔碗锔大缸。干这行的,在俺那儿叫小咕噜子。冬天没农活儿了,他挑起小咕噜挑子往南走,就串南边几个庄,一天来回两趟。走得时间长了,茅草窠里走出一条小道,明晃晃的。
这天,吃完早饭,姚清挑着挑子出门,在小道上踢到个东西,低头一看,是个红绸子布包。他想:里边准是值钱东西,丢东西的准着急。那天,他哪儿都没去,就在小道上等。
眼瞅着太阳要落山了,来了一个老头,一边走道,一边东瞅西看。
姚清问:“你找啥?”
来人说:“俺找包。”
姚清把红包从怀里掏出来:“是这个吧?”来人说:“是。”
姚清把红包还给人家:“你咋才来呀?俺在这儿等你一天了。”
来人说:“一看你就是个忠厚人。俺是看风水的,没啥送你,帮你看个坟茔地吧。”他四下看了看,“等你百年之后,拾红包的地方,就是你的座位,千万记着。”
老头说完走了,姚清在这个地方做了记号。
儿子从义、从善长大以后,姚清跟他们说了这个事:“等爹死后,就把爹埋到那里。”
孩子们问:“爹,那个红包里包的啥东西?”
姚清说:“不知道。哪能随便看人家的东西?”
这块地在城南老庄南边,是傅家的地,傅家和姚家是表亲。姚清跟傅家说了这事,傅家表弟说:“咱家地多,这块地就送给你吧。”
姚清死后,孩子们把他埋在拾红绸子布包的地方,从那以后,姚家人旺家起。
这是姚家祖辈留下的传说。也有人问,这是真的吗?传说传说,越传越多;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从善当兵,在河北任丘落脚。城角姚家都是从义的后人。
姚家第三世有景方、景原,他俩各生三子。长支遇、恭、赐,是前门三支;二支让、泰、文,是后门三支。各支都人丁兴旺。姚家重耕读,从四世祖恭爷当河南获嘉县令,后辈当官的越来越多。
人口多了,姚家在祖林南边盖起房子,越盖越多。那地方后来叫姚楼,现在叫城角姚楼。
城角姚楼姚氏先茔。姚继平摄。
姚家做官的越来越多,姚家祖林越建越好,占了一顷多地。有个石马林,石碑很多,还有石头供桌、石凳,两个石马,两个石虎,两个石羊,光这些东西就占了二亩多地。
姚楼这边还有“旗杆家子”。这支子人里出了大官,有了功名,皇帝赐了一块匾。他们盖起瓦门楼子,把皇帝赐的匾挂到门楼上,光门枕就半米高。他们还把旗杆立在家庙外面,旗杆座个头大,用四块大石头砌的。
上边还赐给姚家上马台和下马台。那两块石头往那儿一搁不要紧,到了这地方,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你得规规矩矩往姚家走。
姚家十四世里有个姚学瑛,十四岁到顺义县当知县。他们哥七个,他排行老五,长得黑,外号“五黑子”。
老百姓打官司到了县衙,姚学瑛上堂问案,两家各说各的理,他也问不明白,咋办?打,各打五十大板。
很快,老百姓编出来顺口溜:“五黑子有黑红棍,光会打,不会问。”
他父亲姚照远是贵州贵西兵备道,不放心儿子,偷着过去私访,听到这些事,让他回去上学,学了两年。两年后再做县官,他会问案了。
问案之前,先下去调查,弄明白咋回事了,再上堂问案。自那以后,老百姓说他是“姚青天”。
姚学瑛当的最大官是山西巡抚。他跟和珅走得很近,是师生关系,和珅出事了,他受到牵连,逃到太行山,对外说他坠金死了。
上边来人到了姚楼,让马在姚家宅院跑了一圈,圈里面的东西充公,成了官宅,姚楼有了“南官宅”。
姚学瑛逃到河南辉县上八里西门店,以前那里乱,官司多。他去以后,很多事从中说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百姓就不打官司了。
县官到那里私访后,给这个地方封了个名,叫和事庵。辉县现在有姚姓两千多人,都是姚学瑛的后代,那支子人过得很好。
姚家十六世里有个奶奶,是前门三支四世祖赐爷的后人,丈夫叫体珩,后辈都叫她体珩奶奶。体珩奶奶长得好,是郓城县王老虎刘门大户人家的闺女,不光治家有方,还会做买卖,她和体珩爷爷在巨野县开酱菜厂、制香厂,还开了一个杂货铺。她在世的时候没少置过户(注:财产),在巨野置了四处宅子,在姚楼盖了楼院一座、四合院一处。
2014年9月,姜淑梅(左)在巨野“上货”。中为《根在山西》的故事提供者王启明,右为《“姚半城”》的故事提供者之一姚树正。艾苓摄。
来了要饭的,体珩奶奶不光送给人家吃的,看见衣裳坏了,她拿针线给人家缝补上。要是衣裳没法缝了,她就送给人家一件。
过去讲:人活七十古来稀,哪有几个庆八十。体珩奶奶一八〇八年生,一bā • jiǔ五年走,活了八十七岁,见了五辈子人。她的五辈孙子叫念集,还跟她坐轿车子回过娘家哩。
体珩奶奶有四个儿子,到了孙子辈有八支子人,加上重孙子辈、太孙子辈,老老少少五六十口。
有一天吃完早饭,体珩奶奶大声说:“今天都别出去了,你们都在家守着。”
晚辈不知道咋回事,也不敢问,都在家守着。
她跟媳妇说:“你们给俺梳头吧。”
梳好头,她说:“再给俺洗洗脚。”
洗完脚,她说:“把送老衣拿出来,给俺穿上。”
一个媳妇想说啥,喊了一声娘,不敢说了。
体珩奶奶说:“听俺的,给俺穿上。”
衣裳穿好了,靴子也穿上了,她照了照镜子,整了整头发,跟儿子说:“你们把灵床搭好。”
一个儿子想说啥,喊了一声娘,也不敢说。
体珩奶奶说:“听俺的。”
灵床搭好了,她说:“扶俺上去。”
上了灵床,躺好,她闭上眼睛说:“你们都哭吧。”
媳妇过来摸摸,老人家没气了,安安稳稳走了。
清朝的时候,巨野县姚姓人多,有当官的,有做买卖的,姚家宅子占了多半个城,人说“姚半城”。巨野人还编了个顺口溜:“姚难惹,魏难缠,得罪郭家骂半年。”姚家当官的多,魏家专门给人写状纸,郭家在衙门里当差,遇到这三大姓都得小心点儿。哪个县官到了巨野,都要先到城角姚楼拜访。
光绪年间,南姚楼的姚舒密在朝廷做翰林,给皇帝当过老师,他跟城角姚家是同根同族。
有一回,姚舒密回到巨野,巨野县官请姚舒密赴宴,也请了城角姚楼的知名人士——这个哥哥穿一身布衣。
县官留出主位,请姚舒密坐上首,姚舒密说:“本家大哥在此,舒密怎敢上坐?我得坐下首。”
县衙的人看见姚舒密坐下首,不知道咋回事,县官说:“你看见了吧?这就是城角姚家。”
从那以后,县衙里的人对城角姚家更恭敬了。
姚家二十一世出了个不务正业的大少爷,他十六岁结婚,十七岁当爹。他爹去世以后,这位大少爷当家。
那时候,巨野是日本人的天下,大少爷在城里管酱菜园,进城得拿“良民证”,看见日本人得鞠躬。这个大少爷爱摆谱,一步不想走,出门就骑驴。他给驴脖子上挂一串铃铛,一走路就叮当叮当响,神气得很。他下馆子带着狗,先买馍喂狗,喂好狗,自己再点菜吃饭。
酱菜园挣的钱不够他花,哪年他都卖地。
有一回,他让胡子绑走,胡子管姚家要钱,那些钱得卖四十亩地。
人命关天,舍不得也得卖。
姚家的地还没卖出去,他从胡子那里就偷跑回来了。
挣的钱不够花,他还回家偷粮食。他哄二妹帮他撑口袋,说:“你帮俺,俺进城给你买稀罕东西。”
二妹问:“啥东西?”
他说:“洋袜子。”
那时候,人人都没啥稀罕东西,机器织的高装袜子,就是稀罕东西了。
他偷走三布袋粮食,一双袜子也没买回来。
大少爷这么一折腾,土改的时候,姚家这支子人就剩六十多亩地了,划的成分是中农。
姚家的石马林三次被盗,五十年代盗两回,八十年代盗一回,石碑啥的都给拉走了,就剩两个石马。头一回,姚鸣庭的坟子给挖开,不知道偷走了啥。一大早,姚家人到祖林上看,一床红绸被子扔在外面,红绸子跟新的一样。还有两条蛇,一青一红,让人给杀了,扔在坟子外边。往坟里看,棺里有水,明晃晃的。
八十年代那回,石马林让人大揭盖了。
五年前,石马林上的石马让人拉跑一个,剩下的这个埋在地下,光露个马头。
姚楼这边的下马台也让人偷走,剩下的上马台放到家门口,四外用水泥固定住。
现在,姚家祖林是巨野县的文物保护单位。
“破四旧”的时候,姚家好些东西给毁了,姚家家庙也毁了。二〇〇九年冬天,姚氏宗祠在姚楼南边建好。
清朝的时候,姚家就编了四本《姚氏家乘》,这几年又编了第五本和第六本。
现如今,姚家后人天南地北都有,体珩奶奶的六代孙姚西凯,在tái • wān当过空军少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