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官婉儿

古代,有女史记载功过,也有女尚书参与朝政,而上官昭容两方面都擅长。汉朝的班婕妤和晋朝的左芬,被世人称赞。

但上官昭容辅佐朝政之功,绝非她们可以比拟。大君(武后)拥有天下生杀大权,唯有昭容可以委婉引导陛下。

“婉儿的性格风雅,就算说教也温文尔雅。也就只有她惹怒武后,武后也不忍伤其性命。”

不过,私下他也想过,太子(李隆基)当时难道真的是误杀上官婉儿吗?他看未必,不过在镇国太平公主面前,太子自然也要说是误杀。

可是,镇国太平公主这些年为上官昭容,一直争取死后哀荣,难道不也是一直为太子误杀昭容而不满吗?

当然他来做序,自然也懂得规矩。序的末尾,他也在序中提及,请他做序的太平公主。

“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共游东壁,同宴北诸,倏来忽往,物在人亡。……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

而另一边的武平一,回想起婉儿之死,已经是悲伤难抑。他之前在武后期间,隐居不仕。在唐中宗时候,上官婉儿召各文人来到修文馆。

当时,修文馆中众人参与游幸诗宴,并唱和诗文。有学士去世,修文馆也会组织写诗送别。有人去外地做官,也会一起写诗赠别。这样平静幸福的日子,宛若桃花源。

“可惜这样的生活也还是结束了。”武平一悲伤不已。

武平一将在修文馆的日子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而且,这其中也收录了婉儿除了《彩书怨》以外的所有诗文。就算有《上官昭容文集》,可是这本修文馆事迹笔录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但每次他写到唐中宗死后,便再也下不去笔。因为接下来,就是婉儿的死了。这本记录修文馆的日常生活的笔记,在婉儿之死前戛然而止。此书名为《景龙文馆记》。

【《旧唐书》中,修订于五代十国的时候,里面收集了很多史料和实录。上官婉儿位于列传第一。

这本书中,介绍了上官婉儿的生平,其文采之盛当世一绝,而且广招文士。其中,又说婉儿和武三思淫/乱,又给情人崔湜弄权。

关于上官婉儿的死:“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及韦庶人败,婉儿亦斩于旗下。”说她虚构矫饰自己的功劳,被一起杀了。而且,隐含上官婉儿和韦后为一党。

而后,宋朝欧阳修按照宋仁宗的旨意,又修了一本《新唐书》。《新唐史》本就基于旧唐史而来,照旧收录上官婉儿与武三思淫/乱等众情人之事。

但是关于婉儿的死,说法却有不同。她草拟的遗制,已经写了相王辅政。而这诏书刘幽看过,求李隆基饶昭容一命。李隆基执意杀之。

等到《资治通鉴》的时候,虽然大部分依据了《旧唐书》的史料。但是关于婉儿之死,延续了《新唐书》的写法。

证明,上官婉儿是被李隆基有意杀害,绝非误杀。《旧唐书》选取的实录中,是为避当权者讳,被当权者下令修改过。

将实录私自修改,这不是把史书当你李家的厕纸吗?能做到一日杀三子,废弃相濡以沫的发妻,六十岁高龄强夺二十岁儿媳,李隆基不愧是你。

“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尙矣。”篡改实录,此事遗臭千年。

而这世界,既存在过,便有痕迹。】

宋朝

司马光正在洛阳闭门修书。因历代史籍浩瀚,难以遍阅。虽有《史记》作为千古之绝唱。但其是纪传体,并且也只到西汉前中期。

因此,政坛失意的司马光着手整理历史古籍,打算写周朝至五代十国的编年史。而这么浩瀚的工作,自然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协修者还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其中,刘恕博闻强记,通读所有史书典籍。而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很深的研究。而整理史料中,看到不同记载自然是常事,就需要多加分辨。

“看来月娘子不喜唐玄宗呀。”

几人也议论起来道:“没想到,我们正在编的史书也能上天幕。”

“月娘子那时候都已经男女同堂入学了,又讲述女诗人事迹于天下。见李隆基抹黑上官婉儿清誉,愤怒也是正常。本来昭容也是巾帼宰相,改不了政绩和才名。而因女子之身污其名,这淫/乱宫闱的污名,倒真有可能套上去。这样杀她就是罪有应得。”

“篡改实录真是遗祸无穷。若都要给皇帝擦屁股,要史官何用?这事一旦有人开始,后代更加无所不用其极之事。我们修的时候,还要多加对比,就是为了找出错误和避讳美化的地方。”

范祖看到此处,笑道:“此话虽然在说唐玄宗,也未尝不是在批评唐太宗。他最终还是没看到起居录,但是实录还是看了的。”

“后来,唐太宗征讨高句丽,虽是大胜而归。说是因天气寒冷,粮食耗尽而退兵。但是他也的确是带伤回来的,连步辇都无法乘坐。还有记载,太子亲自为他吸痈。”

“以史为鉴。明君也非完人。正是如此,有史书为凭,交由后人评断功过,也可让君王有所顾忌。”

毕竟,李世民也担心,当年逼宫之举留下何种记录。唐太宗欲看起居录之事,不仅被起居郎拒绝。也有臣子朱子奢上奏:“君主无过失,虽见无嫌,但以此开后事史官之祸,实为可惧。”

本来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就是为了让皇帝自我约束,并且让后世可以知兴衰。为了名声好看,想有作为的君主也会克制欲望,自我约束。

“不过,天幕都说篡改实录,遗臭万年了。恐怕以后再修饰美化,为君王者都要仔细掂量下了。”

“人力所限,我们所著史书,也不知会有多少纰漏。还是多加索引,以注来源。”

“后人所得,总不如当世详实。也只能竭尽所能。”

唐朝

此时距婉儿之死不过一年,太平公主在府邸中看到此处,也忍不住怒拍桌子。随即,她便不再犹豫,召集宰相,讨论废太子之事。

倘若自己还活着,那么必然不会出现婉儿被这般污蔑的情况。自己早就怀疑婉儿不是误杀,如今再无疑虑。

“千年万年,我都希望有人能记住你。记住你的文采,记住你身为巾帼宰相的事。”太平公主痛惜道:“可是,李隆基竟然敢这么污蔑你的名声。”

而前不久,因天幕所说安史之乱的事情,李隆基近日都在府邸闭门。太子之位他仍坐得安稳,毕竟当时唐睿宗李旦能当上王位,靠的就是这个三儿子和妹妹太平公主。只是,后世他所起安史之乱,不免让大家批评,所以暂避风头。

“若不能,趁此时废掉太子。以后再无良机。”太平公主终于明白:“既然婉儿在史书上是这样,那我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李隆基,这是不想再看到任何女子干政!”

作者有话要说:资料引用:

1.百度百科及网页

2.知网论文

3.《新唐书》,《旧唐书》

4.《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