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十里长街之上人声喧嚣,车水马龙,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在绵绵人潮中显得热闹极了。

碧玺拎了拎手中包得厚厚的胭脂水粉,一脸不解地看向身旁正四处环顾的舒敏,“姑娘,你明明从不用那些胭脂水粉的,今日怎么还买了这么多?”

“我不用,你可以用啊,”舒敏一边环顾着林立的铺子,一边漫不经心道,“还有蓝绸、临芝姑姑她们,都可以用的。若是你们用不完,就给西苑的丫头们也送一些。”

“用得完,用得完的。”

碧玺没想到原来舒敏是念着她们才买了这些胭脂水粉,心下越发感动,忍不住感慨道,“姑娘真好。”

舒敏回过头,见碧玺皱了皱琼鼻,眼里是感动的神色,无奈失笑,突然伸手,纤细的指骨在她鼻梁上轻轻一刮。

“年节将至,我也该给你们置些东西,让你们好好过这个年。”

其实,舒敏买这些胭脂水粉的主要目的是想投石问路,看看京城里的胭脂水粉的品相如何,另外,她还准备打听打听在这闹市开一间铺子的成本。

本来舒敏是打算借买东西向那店主打探打探,偏偏遇上了那两位不速之客,那位自称淮阳候府世子的韩煜更是一上来便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实在叫舒敏心烦,索性买了东西便出来了。

碧玺自不知舒敏的这些心思,想到她身为主子,却挂念着她们这些奴婢,心里便更记得舒敏的好了。

“对了姑娘,方才店里的那位公子姑娘认识吗?”碧玺想起韩煜上前同舒敏说话的模样,直觉有些不妥。

“不认识,大概是祖母大寿那日来府中做客有过一面之缘罢。”

舒敏对这位韩煜不欲多说,抬眼间突然瞥见对面一间字画铺大门前展示着一面折扇,洁白的扇面上用墨撰写着遒劲的四个字——既见君子。扇底缀着质地莹润的白玉扇坠。

舒敏默默望着这面折扇,面前翛然掠过那道相貌清隽,芝兰玉树的身影。

她觉得这面折扇与任秋寒极配,鬼使神差的突然抬脚走向那间铺子。

碧玺连忙将手中的包裹交给身后的护卫,随即跟紧舒敏的脚步到了对街。

站在字画铺前,舒敏望着眼前摆在案几上的这面折扇,看得碧玺一阵疑惑,“姑娘……喜欢这面扇子吗?”

舒敏心神微转,朝碧玺道,“去将这面折扇买下来。”

碧玺看了一眼四周皆穿得极厚实的行人,虽然不明白舒敏为什么要在这寒冬腊月里买一面扇子,可舒敏是主子,也不差这点钱,方才又给她们这些丫头买了胭脂水粉,碧玺便没有多话,乖乖的进店向店家买下了这面价值稍贵的折扇。

碧玺抱着装着折扇的木盒出来后,被舒敏接过,舒敏打开木盒拿出折扇,轻轻摩挲着扇骨,心里五味陈杂,半晌,又将折扇放回木盒内,交给了碧玺,轻声道,“回去罢。”

接下来,舒敏便同碧玺一路往回走,经过糕点铺时买了些糕点与时鲜瓜果,一同带回了国公府。

回到国公府后,午时已过。

舒敏回府后,吩咐碧玺将采买回的胭脂水粉与糕点分发下去,她则回了沐云阁歇息。

不知怎的,才逛了半日,她却觉得有些疲累,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修养了这些时日,不曾多动的原因。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年节。

这一日,入夜时分,京城亮起了万家灯火。炮竹之声不绝于耳,冲天而起的烟火将万里星河点缀得璀璨夺目。

安国公府后院,静安堂内,安国公舒镇安与二弟舒显煜陪着老夫人闵氏坐于高位。言氏与余氏则领着两房的小辈相邻而坐。

在炮竹声中,下人将后厨精心烹制的年夜佳肴端上了红木圆桌。有八宝鸭、鹿茸三珍、蜜汁烧鸡、蒸鲈鱼、焦烤羊排等珍馐美味,一一摆在了众人面前。

最后一道酱烤蹄膀被临芝端到了舒敏身旁的钦哥儿面前,因为这是钦哥儿最爱吃的一道菜。

然而,当一阵酱汁伴着肉香味儿扑鼻而来,舒敏胸口骤然一阵恶心,抬手掩着口鼻偏过身便干呕了起来。

众人见之面色微变,尤其是舒晴,见此一幕不免皱了皱眉,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多言。

舒镇安的面色立即沉了下来,“怎么回事?当着全家人的面你怎可如此失仪?”

舒文锦与言氏倒是面露关心之色,舒文锦正要开口,就见言氏站起身道,“公爷莫怪,敏姐儿这几日身子有些不适,她并非故意。我先带她下去罢。”

余氏自从大寿那日之事后在大房人面前只觉矮了一头,平日里不敢多吭声,这会儿也附和道,“现下时辰还早,敏姐儿既难受,还是让她先回去歇歇罢。”

众人开了口,舒镇安便点了点头,“去歇着罢,今日就不用你守夜了。”

“是,父亲。”舒敏低低应了声,便后候在一侧的碧玺上前搀扶着。

言氏交待临芝让她好好照顾钦哥儿,她则随舒敏一同回了沐云阁。

今日是除夕夜,舒敏又这般难受,言氏不忍心留舒敏一个人在沐云阁。

舒敏回到沐云阁后,被碧玺扶着靠在了寝房外间的软榻上,方才嗅过了那蹄膀味儿后,舒敏就极为难受,胃里只觉翻江倒海,又被碧玺搀扶着走了这一路,这会儿已彻底忍不住,还未来得及开口让碧玺拿个痰盂来,便忍不住扶着胸口呕了起来。

“怎么回事?怎么吐得这般厉害?”

言氏见舒敏如此难受,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敏姐儿,要不咱们还是找个大夫罢。”

舒敏吐了好一会儿,待将晌午后喝的莲子羹吐了个干净后,才觉得稍稍舒服了些。

见舒敏没说话,看着地毯上的一片狼藉,言氏让碧玺去叫人将地毯上的污秽之物收拾干净,却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有口无心道,“要不是你还未出阁,你这模样,倒有点像我当初怀你时的反应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舒敏心下一震,一个不可置信的念头从脑海中闪过,令她骇然!

她强压下心头的惊骇,用手帕掩着口鼻,苦笑着道,“母亲可别拿我说笑,我不过是吃坏了肚子,调养几天便好了。”

言氏却不放心,“你脸色这么难看,还是找个大夫看看罢?若是你不放心外头的大夫,就请杜太医来一趟。”

“可别。”舒敏连忙道,“除夕夜宴,杜太医也得陪着家人过节不是,我这小打小闹的不至于请他老人家来一趟。传出去得说我多金贵着呢。”

见言氏未松口,舒敏又道,“明日罢,若明日还是这般难受,母亲再请大夫过府罢。”

听舒敏这么说,言氏只得应下。

而后,舒敏让碧玺侍候着她洗漱安寝。

待舒敏进了内间彻底睡下后,言氏才离开沐云阁,往静安堂陪着众人守岁去了。

待言氏的脚步声离开后,燃着一对鸢尾红烛的寝室内间,檀木床上,舒敏缓缓睁开眼,想到心里的那个猜测,她轻轻抬手伸入锦被,将温热的掌心贴着自己的小腹处,眼中满是挣扎之色。

如果是真的,她该怎么办?

相比于万家灯火,十里长灯的京城,远在数十里外,只有数百户人家的宁德县显得清静多了。

任宅中院,任鸿泰、沈明芳与柳惠、任秋寒等人同坐与圆桌前。

用过了丰盛笃实的晚膳后,任秋寒起身向众位长辈请过安,便先行告退。

沈明芳望着任秋寒步履匆匆离去的背影,想到任秋寒这段时日越发沉默寡言,成日待在西厢里闷声读书,虽知他肯用功是好,可就怕他用功过了头,读成了书呆子,到时候岂不得偿所失,悔之晚矣?

想着,沈明芳便朝柳惠道,“弟妹啊,我看秋寒这段时日似乎越发苦读了,虽说读书刻苦是好事,可也得保重身子啊。你不如劝劝他,让他适当的散散心,莫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柳惠原有些心不在焉,听到沈明芳的絮叨声后便回了神,闻言却是苦笑。

她当然知道任秋寒这番变化所为哪般,自然不会去劝,她只希望任秋寒竭尽全力去读书,考取个功名回来,到时候才好名正言顺的娶回舒敏。

也不知她能不能妄想得到。

“大嫂,秋寒有他自己的心思,再有几个月就是春闱,三年一次的机会,他必然要奋力一搏的。”

沈明芳听罢,也不好在多说什么。倘若任秋寒当真考取了功名,于任家,于她而言皆是莫大的荣光。

想着,沈明芳突然想到了夏禾,她的亲外甥女,就那么不告而别了,连她送了数封信去,却毫无回音,沈明芳不免为夏禾惋惜。

如此好的佳人良缘,她却不屑一顾,真是愚蠢。

等任秋寒考取了功名,说媒的人只会踏破门槛,到时候,她一定会为任秋寒挑选一门好亲事,也叫那夏禾看看,她有多么的不识抬举。

后院西厢,主屋内,任秋寒坐在案几上,双手捧着一本临帖默默翻看,拇指轻轻摩挲着书册之上灵秀而飘逸的字迹,凝视良久,他默默合上书册,放入漆木盒里,妥当的放好后,任秋寒拿起先前翻看的策论继续苦读。

窗棂之外,一支焰火腾冲而起,照亮那一方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