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就这样从厨房出来了,其实她不愿意出来,因为灶上的刘婆婆告诉过她,等她学了她的手艺,攒些打赏银子、月钱,是能赎身的,别看这里吃的饱穿得暖,可是这里真不是好地方,入了行,想上岸犹如登天,或者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三娘总想着赎身,可惜,天不遂人愿,她八岁的时候离开了刘婆婆,学起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不过她在这些方面学的勉勉强强,拿的出手的就只有跳舞这一项。所以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这是她梦寐以求的生活。
“我也没吃过咱这里的饺子,不知道和我之前吃的一样不一样,要是不一样啊,娘,你今天就教我咱这边怎么和饺子面、饺子馅,我学着,之后我来做。”
李母听见三娘的话很高兴,正合她意,她一个南方人肯定不会一些北方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不过,不会没关系,她现在还壮实,完全可以教会她。
“这好啊,之后,你来干,我等着吃。”李母乐呵呵地说。
一共三个人吃饭,尤其是思月才两周岁,能吃几个饺子?特别是天气又热,包多了到了晚上也也容易酸了,于是包的饺子不多,两个人干活,思月见包饺子了,乖乖地在旁边坐着看李母和三娘包饺子,很快就包完了。
吃过中午饭,午休了一段时间,三娘见李母也起来了,就去了李母的屋子里,“娘,咱家的针线和剪刀放到哪里了?我想将棉衣拆洗拆洗。”李耀祖这次去南方一来一回的几乎是半年的时候,冷的时候穿的棉衣棉裤,现在还在包袱里没来得及拆。
李母正在给睡得正香的思月扇扇子,小孩子火力大,她身上已经汗津津的了,“在元月她们那屋,算了,我去给你找找吧!”她穿上鞋,从炕上下来,扇着扇子去元月屋子里给三娘拿剪子。
“咱家里就这么一把剪子,平时的时候都是元月在用,因为考虑到思月还小,怕她不懂事乱动剪刀,会不小心受伤,于是一直都放在元月她们的房间了。”李母从柜子上的篮子中拿出剪子。
三娘看见里面还有彩色的绣线,还有一只小小的虎头鞋面,还没有完全绣完,又听见李母说:“用完了放在你那屋就行,下次叫元月爹再去铁匠铺子里再打把剪刀回来。”
三娘接过剪子,脸上含笑,“娘,那我去干活了。”
“行,你去吧!”李母继续扇起扇子,往自己屋里走出。
三娘首先拆的是自己的小棉袄,说是小棉袄,里面其实只有一层薄薄的棉花,是在春天里穿的衣服,她小心地铺在炕上。先拆了缝线,更加小心翼翼地分开里子和棉花,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三张各是一百两的银票。
三娘今天拆洗棉衣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今天趁着家里人少,才决定的,平时孩子们在家,虽然说有时候在外面,可她担心自己拿出来的时候,被看见,虽然说那样巧的事情的,不一定能发生,可是,不是还有一句话吗?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呢?
她拿起银票,将它折叠好,用帕子包起来,想着,等洗完了,重新缝制棉衣的时候,再放进去,这是她压箱底的银子,而且这银票是在这里也能兑换,这银票还是宋海给的,想到这里不仅又想到自己额头上的伤疤,也是宋海的夫人命令他家的婆子划破,她安慰自己这都过去了,摇摇头,将自己的棉衣拆完之后,又拆完李耀祖的。
“娘,你有换洗下来的衣服吗?”三娘问李母。
“这里有思月的两件衣裳,你去洗了吧!”这时候李母还在有一下没一下的给思月扇着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