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腹诽,宁长风抬眸看来,他瞳仁极黑,像一口深井,寒浸浸的。
魏云就这么和宁长风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她有心想笑一下,就是缓和气氛的下意识反应,但心里还有点儿倔劲儿,假装无事的扭开了脑袋。
好在此时赵逢春扯着嗓子一句“上朝”。
文武百官尽皆跪拜,宁长风早已免去跪拜的规矩,只略垂眸便罢。
魏云便道:“众位爱卿平身。”
再后来,朝会上有人提及江州都指挥室王期欺男霸女杀戮成性,着实骇人听闻,理当处斩。
满朝哗然,为王期的禽兽行径,也为提出王期该被斩首的臣子。
那可是一州都指挥使,满大魏才不过十余个都指挥使,二品大员,封疆大吏,说杀就杀了?
有好些人觑宁长风的面色。
王期是摄政王宁长风门下,都指挥使这一职位也是因摄政王的缘故才让王期得着,江州,那可是整个大魏数得着的富庶之地。
百官偷偷的看宁长风的脸色,魏云居高临下,很难不跟着扫两眼,不过关于王期,她知道这个杀人狂魔死定了。
原著中提过这一段。
王期算是宁长风的得力属下,打仗没得说,是一员虎将,但这人狂妄不在查轩之下,去江州之后逛街时瞧上了一个美人。
那美人是江州富户家的媳妇。
正经君子知道名花有主,遗憾几日便也罢了。
王期却不。
他找上门去做客,带着兵,在人家家里就将那美人欺负了,后来还想带走。
富户没拦住,被毒打一顿后告了江州知州。
大魏这地界,一州相当于现在的一省,一州两位长官,知州主管民生与财政,都指挥使主管军事与刑罚,偶尔哪里有匪剿哪里。
但一山不容二虎,是以一州的知州比都指挥使要大半级。
江州知州得知此事,叫了王期来问。
他也知道惹不起王期这尊背靠摄政王府的煞神,早安抚了那富户,只要王期放人儿媳归家,让人家门楣不至于被人践踏到泥里,富户愿意送两个美人过来和缓此事。
王期不干,反而一不做二不休将,趁着夜黑风高将那富户家杀了个一干二净,连厨房大娘来府里玩的六岁小孙子都没放过。
这事可太大了,几十口人家就这么成了刀下冤魂,还被王期冤枉通匪。
魏云当时看书的时候,简直汗毛都立起来了,怎么会有这么凶恶的人,简直没人性到了极点。
后来江州知州没法子,偷偷给摄政王府去了信。
不敢处置,也探探上头的口风。
原著中,宁长风杀了王期。
他如此铁面无情,倒让很多不耻他有狼子野心的官员松了口气,只要还有良知和正道,情势所迫投这样一个主子也不是不可以。
至此,宁长风竟因杀王期得了一波民心和臣心。
魏云正回忆原著内容,冷不丁听道一句慢条斯理又凉飕飕的问:“陛下在想什么?”
她回神,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在满朝文武似乎都不用呼吸的那种安静中,摄政王宁长风正拿那双漂亮又冰冷的凤眼看她。
魏云:“摄政王方才说什么,朕没听清。”缓了缓又补充一句:“朕实在是被那王期的恶行惊着了,所以......”
原本以为魏云魂游天外的臣子,好些不禁有些羞愧。
他们在想什么呢,陛下纵然喜好玩乐,但王期罪恶滔天闻所未闻,陛下又怎么会不愤慨,如若这都无动于衷,这样冷血无情的君王,也太令天下臣民寒心了。
宁长风盯着魏云:“哦,是吗?那依陛下看,王期该杀吗?”
魏云心头一抖,宁长风果然开始消遣她了吗?
杀肯定是杀的。
但谁不知道王期是他的人。
自己说杀,到时候会不会记仇?说不杀,看书时她都恨的咬牙切齿,昧良心的话说不出,而且文武百官大概会失望吧。
这一波邀买民心,岂不是都被宁长风得去了?
宁长风眼见皇位上小皇帝神色变幻,心头低嗤一声,魏瞻,这就是你的女儿,胆小如鼠是非不分,比脓包还不如!
正自思绪万千,却听到一句声线不连贯,但分明很是清晰的声音:“朕觉得,杀人不对,杀那么多人,杀人偿命,王期该死!朕看摄政王年年勾绝死刑犯,一年都没这么多呢!”
话是魏云说的,只心道虱子多了不怕咬。
好像曲意逢迎跪地求饶宁长风就会饶她一条小命一样,再者王期当真罪大恶极,就是该杀!
勾绝说的是秋后处斩的那些人。
各州府原本判定了死刑的,还要刑部复审,没有异议再上呈皇帝阅览,认为该杀便以朱砂笔划了,不该杀的便再量刑。
这一套程序下来,若原本五十个死刑犯,最后要死的必然不过半。
因为魏云还未亲政,勾绝死刑犯的事这两年或者摄政王宁长风,或者太傅明书渊处置。
魏云一言既出,不少官员禁不住抬头看她。
宁长风一系的想,陛下疯了吧,王期是王爷麾下爱将,便是处置也该王爷说了算,怎么这就......
支持魏云的臣子简直要老泪纵横,陛下终于能分是非,有一点君主的威严和□□了,可惜太傅不在,否则必然老怀安慰。
宁长风也很是讶异,并不恼怒,只觉小皇帝胆子肥了,只道:“陛下说什么,臣没有听清。”
作者有话要说:摄政王:小皇帝有骨气了,不错,将来可留全尸。
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