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风初定 缥缈峰头云散

四月十五,三人终于又走到了缥缈峰下的敦薨浦畔。敦薨浦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晚,听当地百姓讲,三月中旬之后这片大湖才开始解冻。三人在焉耆城里修整了一番,原计划是要即刻归山,但盛无崖想起师父当年曾说过,敦薨浦中有妙山三座,便忍不住动了心思想去看看。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位同门,李秋水很兴奋,当场就要去找船。巫行云一如既往地平静,但就像过去这几年云游时一样,他从不反对盛无崖的提议,一副她去哪里他就去哪里的模样。

当天晚上,三人乘着租来的一叶扁舟,推开粼粼波光,往湖心驶去。

明月照近海(注1),焉耆色如银。

南国春已尽,此处芦芽新。

盛无崖站在船尾撑桨,李秋水抱着毗湿奴坐在船头,巫行云则安安静静地倚在船中,在夜色中观察着前进的方向。水天月色连成一片,天地寂寥,仿佛只剩下了他们三人。

晃晃悠悠地摇了大半个时辰的船后,盛无崖终于在远处看到了海心山的影子。她加快速度靠岸,离得近了,发现湖心的妙山虽然称“山”,但海拔并不高。三山彼此相连,地势平缓,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岛屿。

盛无崖选了个平静的湖湾放好小船登岛,惊起了岸边的一群水鸟。毗湿奴从李秋水怀里跳下来冲着水鸟龇牙,龇不过了就窜回小主人的脚边狐假虎威。

岛上没什么树,殷红色的佛花大片大片地盛开,如锦缎般将整个岛屿盖得严严实实。盛无崖本就喜欢葳蕤花草,此刻漫步其中,身心俱畅。

除了这些佛花,岛上还有长得极好的野葱,盛无崖看见一根就揪一根,打算带回灵鹫宫做野葱炒蛋吃。毗湿奴似乎也喜欢这个地方,在佛花里到处打滚,三人跟着褐斑猫的足迹信步由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处较为低洼的谷地,谷地里少见地生着十来颗矮树。

盛无崖走近了细细一瞧,喜道:“这是茶树啊!”

说着就再也走不动了,当场掀起自己的裙摆,打算将树上的嫩叶都薅下来。说起来,自从盛无崖来到这个世界后,就再没喝过后世的茶了。宋时的点茶虽然已经不像唐时那样加盐加调料,但本质上还是茶末注入沸水后形成的茶汤,她仍然消受不起。因此,在看到这里的茶树后,盛无崖就起了将嫩叶薅回去制茶的心思。

两个同门见盛无崖喜欢这些茶叶,也开始动手帮忙。薅得多了,盛无崖将外衣都脱了铺到地上,用以盛放茶叶,一片都没有浪费。

三人下手如电,十来颗茶树根本禁不起他们薅,很快就秃了。盛无崖一手拎着一包茶叶,另一只手抱着一捆野葱,脸上露出了老农般满足的笑。

时逝如水,月亮很快就爬上了中天,三人将整个海心山都走了一遍,在盛无崖的指挥下,收获满满。她甚至连缥缈峰上没有的牧草都连根带土地挖起来了,打算带回去好好培植,给自家的牛羊改善伙食。

说到山上的牛羊,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它们在缥缈峰过得怎么样。

三人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海心山的最高处,盛无崖看着头上的明月,突然回头,对两位同门说道:“我有了点灵感……”

“啊?”李秋水没明白她在说什么:“什么灵感?”

“最近不是又琢磨了一套剑法嘛,有几处不通的地方,刚刚突然想明白了。”盛无崖笑了笑:“你们要看看吗?”

“!”李秋水立马紧张起来,一把拉住了他师姐的袖子,郑重道:“这次该我起名字了!”

“好好好……”盛无崖失笑,将茶叶和野葱放到远处,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在两位同门面前抽出了撄宁。撄宁出鞘前,盛无崖的气质相当温和,出鞘后,她周遭的气场陡然一变,眉峰似剑,眼尾如刀。

“北风其凉。”盛无崖一剑刺出,纵声长吟:“蹈东海,饿首阳。”

宋历的天禧二年,也是契丹的开泰七年,大理明启九年。在后世的记载里,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辽主远征高丽不顺,损兵折将;宋帝器重的李、丁二相不和,已经发展到了在朝堂上公然吵架的地步。这年六月的辛亥日,有彗星出北斗,带着浓烈的不详,真宗因此大赦天下。八月,宋臣集体上表,请立皇太子,真宗立升王受益为太子,改名祯,再赦天下。

赵受益,即被后世称为“仁宗”的赵祯,这一年才八岁。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离此刻的盛无崖都很遥远。天山之下,敦薨浦中,巫、李二人站在盛放到极致的佛花之海里,看着他们的同门在月光下起舞,久久移不开目光。

剑势破开了霜雪一般流淌的月华,又带起漫天的佛花,舞剑之人宛如月下孤鹤,徘徊在汉人笔下连年征战的鼓鼙之地,宛如梦中的景象。

北风其凉,

蹈东海,饿首阳。

齐人辞嗟食,

骨立死道旁。

白露横易水,

留侯椎秦皇。

令姜守会稽,

文佳嗤唐王。

此节折山岳,

此怒覆三江。(注2)

噫!时日曷丧,时日曷丧?

予及汝偕亡。

剑来疾如雨,剑去罢如烟。一舞毕,盛无崖回剑入鞘,明月也在这时藏入了云层,只留下璨璨繁星,像一颗一颗的宝石,静静地嵌在天上。

盛无崖小心地将撄宁系回腰间,这才问:“师弟,你看这要起个什么名字?”

李秋水愣了好半天,才犹豫道:“蚀月……蚀月如何?”

“好啊。”盛无崖看着小师弟,粲然一笑:“就叫蚀月。”

翌日,三人在焉耆城用了早饭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缥缈峰。一回来就分头行动,走遍了整个灵鹫宫,但遗憾的是,三人均没有发现半点逍遥子回来过的痕迹。时隔六年,山上已经荒得不成样子,盛无崖叹了口气,衣袖一挽,开始大扫除。

似娲皇塔、神农阁这样的建筑都还好,没什么损毁的迹象,盛无崖只需要把里里外外的蛛网灰尘清理干净就好了。松园里的被褥,已经完全不能用了,好在他们这次回来带了新的,问题也不大。神农阁的温房里杂草丛生,盛无崖简单地除了草,将海心山特有的牧草小心地栽了起来。至于当初下山时放走的牛羊,估计都入了雪豹的腹中,连骨头渣子都没剩下。

盛无崖想着,自己得空了还得去趟焉耆,重新买些小牛和羊羔回来。等缥缈峰彻底解冻后,神农阁珍藏的各类花种菜蔬也可以播下了。在这之前,她还得赶紧把那些茶叶处理好,免得坏了。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眼下最要紧的,是解决住处的问题。

她打算搬离松园。

原本,盛无崖他们三人都住在松园里,彼此相邻。那时候大家还小,住得近方便也互相照应。可现在,莫说她师兄已经十九岁了,就是小师弟李秋水,也过了十周岁的生辰。云游在外的这几年,大家的武功突飞猛进,耳力全都异于常人。若再这么凑在一起,盛无崖只怕自己晚上睡觉时打嗝磨牙放屁的声音,都要被两个同门听得干干净净。

苍天可鉴,她绝不会允许这种社死的事发生,因此回到缥缈峰当天,就抱着自己的被褥另寻栖身之地了。李秋水对此很不理解,红着眼睛问了一万个为什么。盛无崖摸了摸鼻子,尴尬道:“《礼记·内则》有言,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咱们也要听圣人的教导嘛。”

“我不!”李秋水大喊:“什么屁话,我们党项人没这个规矩!不同席就算了,为什么还要不共食?难道师姐以后再也不跟我们一起吃饭了吗?”

“师弟说的也是。”盛无崖敛容,一本正经地点头:“不共食这条太夸张了,我也不赞成。”

“那师姐就别搬了!”李秋水燃起希望,殷殷恳求。

“咳……”盛无崖瞟了她师弟一眼,循循善诱:“你看,我们打个对折怎么样?以后咱们饭还是一起吃,住处嘛,就各住各的怎么样?圣人知道了,想来也不会怪罪的。”

李秋水仍然不听不听,盛无崖便装作非常为难的样子叹气:“师弟,你也知道我是宋人。在我们那里,圣人的教诲是很重的,师姐也不好违背……”

李秋水揪着头发,看了他大师兄一眼,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改变主意,点头答应了。

盛无崖在灵鹫宫新找了个住处,大手一挥,就将这地方唤作竹园。李秋水有样学样,在不远处圈了几间房舍,命名梅园。

当天晚上,盛无崖也没睡觉,熬夜在神农阁制茶。前世,比起绿茶,盛无崖更喜欢红茶,原因嘛,一来是因为她更喜欢红茶醇厚的芳香;二来,是因为和绿茶相比,经过发酵的红茶会减少九成以上的茶多酚。她受不了茶多酚过于浓郁的味道。

虽然绿茶的加工工序看似简单,只有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但耗时颇长,没有一个月下不来。再加上盛无崖没经验需要试错,成茶的周期就更长了。与之相对,红茶即便需要发酵,盛无崖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前后也不过花了七天就做出了成品。

红茶制成的那天,盛无崖兴奋极了,特地跑到缥缈峰绝顶取回了清冽的雪水。然后邀来两位同门,郑重其事地烧水烹茶。

巫行云和李秋水在盛无崖的嘱咐下,坐到了院中的一方长案边,身旁是几杆伶仃的细竹,这还是盛无崖下山费了好大的劲儿移植回来的,就为了使“竹园”名副其实。二人不约而同地穿上了隆重的新衣,一动不动地看着盛无崖提来沸水,注入预先放好茶叶的小壶中。

滚水激荡,浓郁的芬芳散在乍暖还寒的缥缈峰上,令巫、李二人一时都有些沉醉。

盛无崖分了三盏茶水,一盏给自己,另外两盏则送到了同门手边。白瓷细腻,茶汤红亮,三人在盛无崖的提议下碰了个杯,然后珍而重之地饮了一口。茶汤入喉,醇和的滋味散在口腔,入腹后齿颊回甘,余韵悠长。

“怎么样?”盛无崖有点兴奋,又有点忐忑地看着两位同门。

“大善。”巫行云言简意赅地评价道。

“我从来没有饮过这样好喝的茶汤!”李秋水的一双眼睛闪闪发光:“师姐好厉害!”

听到两位同门如此称盛赞,盛无崖脸上的笑意渐渐扩大,再也收不住了。

这年八月,离山多年的逍遥子也回了缥缈峰。盛无崖大喜,第一时间将自己制的新茶奉到了恩师面前。逍遥子仔细品鉴了两盏茶汤后,问道:“此茶可有名字?”

盛无崖摇头。

逍遥子拈起一片绿茶,露出了和煦的笑容:“此物似松针而覆白霜,就叫雪顶银针如何?”

“多谢师父赐名!”盛无崖伏身大拜。

逍遥子又看向另一边的红茶:“这个就叫赤羽凤舌吧。”

“好听!”盛无崖开心极了,笑眯眯地望着逍遥子:“师父,您更喜欢哪一种啊?”

逍遥子没有直接回答,只多看了一眼雪顶银针。盛无崖立马拍了拍胸脯,斩钉截铁道:“师父,明年开春后我就去浮梁采茶,保证您一年都有绿茶喝!”

“你倒是在杂学上颇有所成。”逍遥子看着自己的二徒弟,笑得意味深长:“不知武功练得如何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近海,也指敦薨浦。 《汉书·西域传》记载:焉耆……近海水多鱼。

注2:三江,指的是现代说法中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毕竟女主是穿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