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这些年进城的路虽然修了不少,但车子开在上面还是摇摇晃晃的,尤其是绑在车顶上的行李像是随时都要被晃下来一样。

车外灰尘四起,大家伙儿也不敢开窗。车子里闷得慌,再加上道路颠簸,连江别枝这个不晕车的人都被摇晃得难受。

同行的一个女同志已经撑不住给吐在了袋子里。

就这么坚持了两个小时,她们才终于在中午之前赶到了城里的招待所,带队的女干事给了公社里开的介绍信,这才成功地办理了入住。

虽然路上颠簸难受,但好不容易进一趟城,大家伙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逛逛,江别枝记着要给两个孩子买新衣服,所以也跟着一块去了。

城里显然要比村子里热闹不少,几乎处处都能见到这个年代无比拉风的自行车,和她差不多年纪大小的女同志身上穿着的不是的确良衬衫就是布拉吉连衣裙。

反倒衬得她这一身蓝灰棉布的打扮有些落伍了。

甫一进到百货商场里,瞧见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家都有些看花眼了,几个女同志推推搡搡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鼓起勇气让售货员帮着拿了一条裙子下来看看。

只是那售货员眼界高,瞧见几个人是农村来的,眼睛便抬得高高的,“看看就好,别碰脏了。”

这话说得几个女同志都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只看了一眼就让人赶紧放回去了。

轮到了江别枝这里也是一样的待遇。

她对那些漂亮衣服不怎么感兴趣,而且身上带着的布票也只够买两个孩子的衣服。只是等她要摸摸布料怎样的时候,售货员就不高兴了。

说了和刚才同样的话,摆明了是看不起她们。

江别枝倒是没忍着,直接冷声道:“我是来买东西的,你不让我看看东西好不好,难道我选了不适合的你给钱吗?”

她虽然也是一身朴素的打扮,可那张脸本就惹眼,再加上不卑不亢的态度,反倒更引人注意了。

售货员虽然有些招架不住了,可嘴里依旧说着嘲讽的话,“嚣张什么,谁知道你看过之后买不买得起。”

这年代百货商场的售货员可是个好差事,想要当上的要求也是颇多,所以一旦当上了,难免自视甚高。

江别枝知道这些,可也只是冷笑了声,“我买不买得起是我的事情,你作为售货员的工作就是招待每一位客人,而不是让你在这评价每个客人的经济水平。”

听到这些话,跟着来的几个女同志也站了过去。

她们刚才就是太自卑了,所以被人说了那些嫌弃的话只想着赶紧走,再加上也的确是囊中羞涩,可现在听江别枝这么一说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江知青说得对,买不买得起是我们自己的事,又没人规定来百货商场就一定要花钱!”

“你别以为我们是农村来的,不识字就欺负我们,人人平等这句话我们也是知道的!你现在这么做就是瞧不起我们劳苦大众!”

“对,瞧不起劳苦大众!”

商场里也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开始还是在看热闹,听到这话也站了出来。

都是来闲逛消费的,谁愿意受这气!

这么大一顶帽子被扣下来,刚才还眼高于顶的售货员只得不情不愿地把东西给拿了下来。

江别枝认真比对了料子,最后付钱的时候故意绕过了刚才先前那位售货员,也没要她拿下来的东西,转而选了另一个售货员,把她气得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这一幕让其他人瞧了都觉得解气,走出门的时候还在说。

“之前我和姐姐也来过这家百货商场,当时在那站了半天也没人搭理我们,我和姐姐也不敢说什么,这次真是多亏了江知青在,我们才能出口气!”

站在她旁边的女同志也是点头附和,“就是就是,这些售货员一向是看不起我们,我们也不敢理论。”

“下次要是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要学着江知青刚才那样,好好气气他们!”

几个女同志义愤填膺的的模样,显然已经把她为了自己人。

江别枝笑了笑,正要开口,迎面就撞上了个提着东西的男同志。

他像是刚从百货商场里出来,手里还提这个纸盒装着的蛋糕,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模样。

她刚想要和人道歉,男同志就抢先一步开口,“不好意思,撞到你了。”

话被先抢了去,江别枝只能点点头,说了句,“没关系。”

话音落,前头走的快点的女同志正好就在叫她,她也没有多停留,赶忙就跟了上去,自然也没注意到男人一直紧跟着她背影的视线。

下午的时候,江别枝和其他同村的几个女同志就跟着公社里的女干事齐娟去了纺织厂。

她们去的时候刚好是纺织厂上班的时间,沿路经过低矮的红砖围墙,在看过上面书写工整的标语之后便走到了纺织厂的大门口。

进出的工人大多是相似的打扮,白衬衫,深色的长裤,有些时髦的女同志会下搭一条长裙,梳着整齐的两把麻花辫,放眼看去青春又靓丽。

同来的几个女同志瞧着她们的模样都羡慕不已,“要是我也能进厂里打工就好了,听说纺织厂的待遇可好了,连买衣服布料都比外面的便宜。”

“你就想吧,这进城打工可不是人人都行的。你要是真想,今晚纺织厂的联谊你也去,万一能碰上一个愿意娶你的城里男人呢!”

“你们都在胡说些什么啊!”被围着笑话了一番的女同志赶忙捂住了自己发红的脸,“我才没有那么想,江知青,你也帮我说说话!”

女同志羞得不行,赶忙拉了一边的江别枝说话。

江别枝倒是对这些没什么太大的感受,只是觉得,“要是能进城打工,的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都处在同一个年代,但城里的生活要比村子里的好上不少。如果能在城里这里住下,以后两个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