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朱全忠摆下鸿门宴,李克用差点命丧开封。李克用对此仇至死不忘,叮嘱儿子李存勖一定要报仇。他的话实现了。朱全忠晚年说自己的儿子与李存勖比起来猪狗一般。他的话也验证了。
公元921年二月。北方的滹沱河泛滥,咆哮的河水冲决堤坝,淹没了方圆上百里的农田和村庄,河水最深的地方没到了城门的一半。洪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毁坏良田千顷,淹死人口上千。镇定一带成了一片泽国。
地上有洪灾,天上还有飞来横祸。西北的天空有一颗巨大的陨石,进入大气层,摩擦燃烧之后形成一个大火球,呼啸着冲向地球,散落遍地的陨石雨,砸伤不少人口牲畜,烧坏不少房屋。
洪水陨石双重灾难使得人们心里惶惶的,不知道今年还会发生什么不祥的事。
春寒料峭,魏州军中的李存勖正在和众将喝酒看戏。李存勖这位明星君王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戏与搏击。李存勖自幼熟悉音律,喜爱歌舞,时常参加各种装扮的戏目演出。他还酷爱搏击,而且不允许陪伴的人作假,非要光着膀子分出输赢不可。河东众将围坐在王府大堂,观赏乐舞表演,一边看一边喝酒助兴。正在众人酒至半酣,吆五喝六,摇头晃脑,沉浸在曼妙的歌舞愉悦的时候,有一个侍卫急匆匆走到李存勖身边,伏在李存勖耳边低语了几句。
突然,李存勖“啪”的一声摔碎了白玉酒杯,青色的酒水四溅。热闹的宴会顿时停下来,大堂内鸦雀无声。喝酒的看戏的唱歌的跳舞的端菜的倒酒的全都直愣愣地看着李存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李存勖罢停了娱乐,左手掩面抽泣。
李存勖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道:“赵王遇害了。他和我刻臂为盟,同心同德,他是个好人,不知道他有什么对不起人的地方?为什么会遭此横祸?真是叫人惋惜啊!”
赵国国王王镕死于非命!
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消息。
大厅内霎时乱了套,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出有因。
对这位赵国的王爷王镕我们在前文多次有所交代。王镕年少时就继承了成德节度使职位,曾经年少爱追梦,曾经一心往前冲,一度要称王争霸。可是后来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先后被朱全忠、刘仁恭、李克用、刘守光收拾得焦头烂额。最后不得不认命,乖乖地偏居一隅,和后起之秀李存勖结盟以图自保。
王镕自幼聪明,智商很高,可是不擅长治理军政,藩镇大权被宦官操控。王镕也乐得消闲自在,将府衙宅院修砌得雕梁画栋,亭台楼榭极尽粉饰装修之能事,天天拿着小铲子侍弄奇花异草,培育出个新品种什么的往往兴奋不已。
日常王镕喜欢结交所谓的文雅名士,搞搞沙龙,搞搞派对,个个摇头晃脑满口子曰诗云,人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互相填词写赋猜谜语。赶上个好天气或者节日什么的,王镕乘坐宽敞华丽的马车,直径五尺的黄罗伞盖高耸半空,拉着一群人出游作乐,在鼓乐喧天中游山玩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镕逐渐迷恋上了炼丹吃药,以求长生不老。很多和尚道士巫婆神汉利用了他这个嗜好弱点,不是讲经诵法就是写符印箓。王府中堆满了奇形怪状的小药炉子,呼呼冒烟冒火冒气儿,炼丹熬药制作秘方。
王镕在药物和精神作用下,一天到晚晕晕乎乎,如醉如痴。为了讨好和尚道士,并向佛爷神仙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王镕调集巨额财政资金,大兴土木,将赵国境内的寺庙、道观扩建维修加固翻新。
用现在的话说,王镕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玩主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过是个稍有些文化有些品味的玩主儿。他想“反正我也打不过朱全忠刘仁恭,争不过刘守光李存勖。李存勖这小子爱争,就让去争吧。他争到块肥肉,我就跟着喝点肉汤。他倒霉送了命,我也无所谓。”
王镕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游玩嬉戏上面,国家政务行权履职就出现了巨大的真空与漏洞。很多心怀鬼胎、利欲熏心的家伙,在赵国政治体系中上蹿下跳,投机钻营,把赵国政治环境折腾得乌烟瘴气。
去年十二月,寒冬大雪。
王镕再次出游。在回程路上,其随行人员发生了分歧。王镕的心腹宦官石希蒙劝王镕接着在外面多玩几天,不忙着回府。另一个宦官李宏规持反对意见,他劝说王镕要励精图治,不能再荒废下去了,要求王镕尽快回府,以免长期在外后方空虚,被奸邪之徒乘机作乱。
石希蒙为了继续蒙蔽王镕,坚决反对李宏规的意见,并指责李宏规居心不良。李宏规盛怒之下决定兵谏,他率领部分亲军冲入王镕大帐,强烈要求王镕回府。王镕根本不听李宏规的话。李宏规索性命人直接将石希蒙的脑袋砍了。王镕被眼前情景吓坏了,不得不屈从,只好按照李宏规的意见打道回府。
李宏规原本一番好意,可是他在政治上太不成熟了,根本没有任何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措施。回到镇州府衙之后,王镕展开了报复。
王镕派儿子王昭祚和大将张文礼率兵,将李宏规及参与兵谏的官兵家团团包围,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喘气的全部屠杀。这次大屠杀不仅杀了几个忠臣,还连同这些人的街坊邻居数十家一起灭门。这次报复行动在赵国禁卫军中引发了一连串的清洗,顿时恐怖气氛弥漫开来。这些禁卫军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自己的脑袋搬家。
王镕与部属之间的矛盾在酝酿发酵面临激化。
李宏规虽然死了,可是他说的话却言中了。
张文礼嗅到了血腥的机会,他利用并操控了赵国军事集团内部的矛盾。
多数人或许看过类似《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一大群食草动物被狮群包围之后,在极度恐慌之下,它们开始焦躁不安试图反抗可又不敢发动。此时此刻,如果有一个突破口,它们会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无论这次选择是生路还是陷入新的绝地,它们都会做出选择。它们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它们只知道现在必须要脱离险境。
赵国禁卫军目前就是这些食草动物的状态。而张文礼还在利用他掌握高层信息的地位优势,散布谣言,制造更大的恐怖压力。他说赵王要全部坑杀这些禁卫军。赵国禁卫军的神经彻底崩溃了,他们希望张文礼能够救他们于绝地。
张文礼没有给出答案,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消灭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危险源。
矛盾经过几个月发酵之后,公元921年二月的一天,赵国禁卫军里有几个胆子大脑子简单手段狠的家伙,趁着夜色闯入赵王府,要取王镕性命。
这时候,吃过晚饭的王镕全身披挂着写有咒语的条签,跪拜在地,嘴里念念有词,正在焚香接受上天的能量。几个禁卫军一声不吭,径直冲到王镕近前,手起刀落,寒光一闪,血溅五步,一代诸侯王的人头落地。王镕的尸体“噗通”一声栽倒在长生不老神仙太上老君画像脚下。王镕时年四十八岁。这位过度追求精神自由和情趣体验而政治头脑十分不发达的君主,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终结了生命。
得手后的禁卫军将王镕头颅裹在袖管里,开始了杀人放火劫财劫色。偌大的赵王府顿时陷入了熊熊火海,四处奔逃的家人仆役老婆孩子哭喊成一团。历经四世执掌成德近百年的王氏家族彻底覆灭,除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儿子逃脱,其他几百口人全部遇害。
乱军弑主,这是滔天大罪。他们几个禁卫军是顶不住这么大的罪行的。为了找个靠山,怀着后怕之心的乱军当夜逃到了张文礼家,一致拥戴张文礼做成德留后,执掌赵国军政大权。有个老大在前面顶着,天塌下来也先砸他啊。老大不就是用来顶灾顶难的嘛。他们不知道这正中张文礼下怀。
张文礼得手了。
他什么也没做,但他得到了想要的。
张文礼虽然被拥戴为留后,可是他也需得到更强大政权的承认,否则他仍是非法的,不能光明正大地走上新岗位。于是张文礼想到了晋王李存勖。他向李存勖发来“请示”,请求李存勖正式授予他节度使之职。
李存勖还没有从王镕遇害的悲痛中缓过来。接到张文礼的书信后,李存勖破口大骂,不仅不承认张文礼,且发誓一定要替王镕报仇。
晋军僚佐中有人劝李存勖,现在正和朱梁打仗,战事处于节骨眼上,免得节外生枝,还是忍一忍吧。经此提醒,李存勖脑袋冷静下来,强压怒火,违心地承认了张文礼的地位。
一波还未过去,一波即将到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成德出了意外,义武也发生了变故。
张文礼虽然暂时获得晋王李存勖认可,但做贼心虚,他总觉得不踏实。他很明白李存勖是出于无奈才迁就他,一旦李存勖腾出手来,必定会来收拾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为了巩固地位,张文礼想到了契丹,打算结盟契丹以对抗李存勖。同时,张文礼又暗地里与朱梁皇帝朱友贞通信,请朱友贞从南面向晋军发起反攻,他联合契丹从北面向晋军发起进攻。
赵国突发变故,河北形势发生了逆转,由于敌友情况不明,朱友贞接到张文礼的邀请后,一时犹豫不决。这时候,敬翔建议说:“陛下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光复河北,那今后晋人更无法打败了。应该接受张文礼的邀请,机不可失。”
与敬翔的观点相反,朱友贞的姐夫小舅子一班人认为,现在梁帝国主力军队在黄河前线还打不过晋军,怎么可能再分出一部分人马去援助张文礼呢?况且张文礼脚踏两只船,真伪难测,他们不主张结盟赵国。
不到难时分不出高下,考验朱友贞胆魄和见识的时候到了,朱友贞采信了姐夫和小舅子的话,按兵不动。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去。
朱梁帝国没有行动。
他们还在观望。
李存勖也在观望。
彼此试探着心理底线。
张文礼向南向北频繁送信,往来情报终于被晋军截获。李存勖保持镇定和极大的克制。他很清楚,这时候他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因为局面开始变得对他不利起来,他担心南面的朱梁帝国和北面的赵国联合起来夹击他。但李存勖也很精明,他把截获的情报原封不动送给张文礼,暗示“你要好自为之,我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等了几个月之后,李存勖发现朱梁没有联手张文礼的意思,这才稍稍放心。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公元921年八月命大将天平节度使阎宝和相州刺史史建瑭率军出邢洺北伐赵国。
晋军未到成德地界,张文礼肚子长疮先病倒了。
晋军刚刚攻下赵州,张文礼连病带怕死了。
张文礼死后,其子张处瑾接过军权,组织抵抗晋军的备战活动。
九月份,晋兵渡过滹沱河,将赵国治所镇州包围。晋军一来就用上了狠辣的招数,开挖河道引河水灌城。
李存勖再三隐忍张文礼不无道理,因为他知道赵军作战剽悍勇猛,素有能征善战的传统。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次镇州之战,晋军付出了沉重代价。
晋赵两军刚一交战,晋军大将史建瑭被赵军流矢射中阵亡。晋军出师不利,晋王李存勖打算亲自带兵去攻打镇州。
李存勖攻打赵国,没想到惹毛了老亲家义武的王处直。人心仓促之中,发生了多层面多群体之间的信任危机。义武爆发内乱,给李存勖雪上加霜。
公元921年十月,义武节度使王处直被他干儿子王都推翻,软禁起来,王都取代王处直自行做了义武节度使。
王都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义武会发生内乱呢?
王都原本姓刘,小名唤作云郎。小时候被一个妖道李应之收养。王都自幼善于察言观色,巧言令色,深得李应之欢心。
王处直有一次生病,百治不好,十分痛苦。病急乱投医,王处直命人找到了李应之。李应之弄了个偏方儿给王处直用上。事情也巧了,王处直的病就此康复。王处直因此对李应之十分信任,几乎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奉为仙人。
妖道李应之装神弄鬼邪门歪道套路繁多,一天到晚把王处直糊弄得五迷三道神魂颠倒。王处直自此逐渐将心思用在炼丹熬药念经修行之上,祈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寄托,把军政事务全部交给了李应之打理。在这种环境下,李应之慢慢窃取了义武藩镇的大权。李应之为了进一步获得王处直信任,把王都介绍给王处直。王处直几十岁的人了膝下无子,功能退化,估计自己是生不出来了。王处直见到王都乖巧伶俐,十分喜爱,就将王都收为义子。
五代乱世,人们信仰危机,看不到天下的出路,往往将痛苦空虚的精神寄托在神仙佛道之上,高骈、王处直、王镕莫不如此。
李应之掌握实权之后,建衙开府,招兵买马,另起炉灶,以妖术单搞了一套。整个义武幕府弥漫着神怪妖魔的气氛,今天驱妖明天降魔,初一祭拜,十五法事,弄得将佐士兵人心惶惶,不知所措。义武军府的原班人马对李应之烦透了,可又无计可施。
有一年赶上燕王刘守光要取道定州攻打镇州。在幽州军半真半假的吓唬下,义武上下十分紧张,积极备战,将校部队屯扎在城外严阵以待。可是,最终刘守光没有来定州,义武虚惊一场。
驻守城外的军队虽然没有遭遇燕军,可是这些集结起来的正规军酝酿了一起大事件。他们凑在一块商量要除掉李应之。于是这些手握刀枪的军人冲入城内,直奔李应之道观兼府衙,一顿狂杀乱砍,将这位自称不死神仙的人物剁成了肉酱。李大仙翘了辫子。
杀红了眼的定州军余怒未消,接着找假世子小妖人王都,要王都的命。正巧王都在王处直府内,经王处直百般开脱翼护,又拿出很多银子劳军,总算保住了王都性命,平息了乱军,躲过一场大劫难。
王处直的亲信李应之被杀,义子王都险些丧命,乱军虽然没敢难为王处直,可矛头分明是指向王处直荒淫废政。王处直对这场兵变记恨在心,在一个小本本上秘密记下了乱军中带头将校的姓名。在此后,王处直实施了长达二十年的报复行动。他借各种或明或暗的理由,将小本本上的人一一杀戮。要说起来,这王处直可是心胸够狭窄、报复性够强的,处心积虑搞肃清。
岁月如梭,王都渐渐长大成人。王都很会糊弄王处直开心。王处直认为自己养了宝贝儿子,不仅聪明伶俐,还为他“引”来了几个儿子,使得老年王处直龙马精神,亲自生养了几个孩子。尽管王处直有了自己的亲生子女,但这些孩子年纪尚幼,因此,王处直将军府政事交付王都主持。王都成了义武的节度副使。
虎狼之心,可以掩藏一时,日久必露。
晋王李存勖大举北伐赵国,原本是想平息因张文礼造成的叛乱,巩固晋、赵、王三家核心联盟。没想到,李存勖的强势策略,吓坏了王处直。
自从唐末以来,成德、义武一直在各大藩镇争霸中受窝囊气,为了在夹缝中守住疆土,成德义武不得不结成紧密同盟,先后对抗过幽州李可举、李匡威、邢州孟方立、幽州刘仁恭、刘守光、乃至河东李克用和汴梁朱全忠。两家已经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现在李存勖以为赵王王镕报仇之名讨伐张文礼,实际上是想吞并河朔三镇中的最后一镇成德。成德销号,义武还能好得了吗?说不定李存勖搂草打兔子顺手儿把义武也连锅端掉。
所谓的晋、赵、王联盟也不过是有限合作,同床异梦。谁也不完全相信谁。
王处直情急之下,打算请契丹来援助。借助契丹力量夺取镇州,以对抗李存勖。河东契丹鹬蚌相争,义武获利。这就是纵横捭阖尔虞我诈。
王处直的如意算盘如何才能实现呢?王处直自己与契丹多年来素无交情,契丹不会轻易相信他。王处直想到了一个人,他的一个儿子。王处直和这个儿子已经多年不来往。王处直的这个儿子名叫王郁,是王处直小妾生的。但王郁从小不讨王处直喜欢,无奈之下王郁投奔了河东李克用。因此,王郁和契丹还有些来往。王处直就联系上了王郁,一阵子嘘寒问暖套近乎之后,王处直请王郁去联络契丹。
王郁重返义武幕府政坛,顺理成章地惹恼了王都。王都原本就是干儿子,地位本不高。王郁一直认为是王都捣乱,自己才遭受排挤。所以,借着王处直的热乎劲,王郁声称要干掉王都,他要以正根儿之名夺回王家产业。
在这种险象环生、复杂多变、真假不明的形势下,王都铤而走险,利用王处直会见契丹使者的机会,动手软禁了王处直。王处直气得哇哇大叫,痛骂王都乱臣贼子忘恩负义。老头子王处直气急败坏,情绪失控,由于手边没有刀剑棍棒等武器,索性冲上去抱住王都,一通老拳猛揍,竟然张口咬掉了王都的鼻子。王都也吓坏了,他奋力挣扎,拉破了衣服,总算挣脱了王处直的手,落荒而逃。
王处直又恨又恼又气又怕又悔又窝火,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发作,气绝身亡。
王都害死王处直及其一家老小之后,为了自保,他立即向李存勖效忠。李存勖为了稳住失控的局面,同意王都为义武藩镇留后,主持军政事务。
十一月,晋王李存勖留下一部分人马镇守魏州基地,亲自率领一部分人马赶往镇州前线。
在这种南北夹击的困难局面下,晋军力量是如何配置的呢?
留守魏州的是晋军二号人物李存审、三号人物李嗣源。周德威死后,李存审接替他成了晋军藩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李嗣源接替李存审成了蕃汉内外马步军副总管。为了攻打镇州、抗击契丹,除了从魏州派出阎宝史建瑭之外,李存勖还从潞州调来了名将李嗣昭,从大同调来了振武节度使李存进。晋军主力的配置,可谓煞费苦心。也可以看出李存勖此时面临压力之大。
晋军在李存勖率领下抵达镇州,契丹也浩浩荡荡南下到达幽州。幽州坚守不下,契丹绕道进攻涿州,活捉了涿州刺史李嗣弼。李嗣弼是李克修的长子。李存勖闻听契丹南下之后,不敢大意,亲自率领五千铁骑星夜兼程从镇州赶往涿州救援。
公元922年春天正月,李存勖和契丹在新城遭遇。
李存勖只有几千骑兵,契丹有几万人马。众寡悬殊。晋军很多将校心生恐惧,打算撤退。可是晋王办公室主任郭崇涛和大将李嗣昭主张迎战。最后李存勖下定决心,既然遇上了那就决一死战。躲是躲不开了,如果撤退,后果不堪设想,河北一线可能会土崩瓦解。
晋军和契丹经过大小四五场战役,险象环生,李存勖一度被契丹重重包围。后来,天降大雪,积雪深度埋过了人的双腿。契丹劳师袭远,缺衣少穿,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老天爷帮了晋军的忙。契丹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中原回归本土。
赵军素来强悍善战,战斗力很强。晋军一时之间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晋军开始做持久战准备,大将阎宝在镇州城外筑起一圈碉堡,将镇州城围了个严严实实。
日子长了,镇州城内粮食吃光,不得不派出小股部队出来找吃的。一天镇州城门悄悄打开,约五百赵军摸出了城。阎宝打算放这些小股赵军穿过碉堡群,然后实施伏击。赵军出城后,见晋军不太在意他们,戒备也不严。这五百砍柴找粮食的赵军走着走着,突然向晋军营寨发动了攻击。要是只有这五百人也不可怕,晋军足以应付。令晋军没想到的是,城里又冲出几千人马,向晋军大营疯狂进攻。
赵军的这次攻击行为太突然了,阎宝没有任何预案,也来不及调集各营寨兵马会战。在赵军的左冲右撞再加上放火焚烧之下,晋军大营落花流水,被杀了个稀巴烂。赵军将晋军粮草辎重掠夺一空,补充了城内给养。晋军被迫退到赵州。
李存勖得知阎宝大意打了败仗,十分气恼,一怒之下罢免了阎宝北伐总指挥之职,改由李嗣昭统领北伐。
李嗣昭急匆匆赶往镇州。这时候张处瑾还在指挥人忙着从城外晋军丢弃的大营搬东西。这帮赵军如同勤奋的小蚂蚁一样,成行成队地往返于城内和晋营之间,个个兴奋得满头大汗。李嗣昭见此情景,肺都要气炸了。李嗣昭下令晋军悄悄接近赵军,埋伏在废弃碉堡周围,一顿乱箭齐发,射死赵军大半。剩下少数赵军屁滚尿流地躲入了断壁残垣。
李嗣昭一代名将,武艺超群,艺高人胆大,再加之肩负替阎宝挽回败局的使命,因此,李嗣昭穷追不舍。
所谓穷寇莫追,可是李嗣昭犯了大忌。
李嗣昭纵马驰骋,连续射杀逃亡和藏在断壁后的赵军。李嗣昭在明处,赵军在暗处。突然断壁后一支雕翎箭破空而出,以电光石火的速度射向李嗣昭,正中李嗣昭脑门。李嗣昭大叫一声,在马背上栽两栽晃两晃,险些落马。李嗣昭稳住身体后,忍住巨痛,抬手奋力从头上拔下那支箭,然后搭在自己的百担弓之上,稍一瞄准陡然射出。李嗣昭的箭穿透土墙,土墙后的那名赵军应声毙命。
此时的李嗣昭已是血流满面,不得不伏在马背上撤回大营。当天晚上由于血流不止,抢救无效,李嗣昭命丧两军阵前。
李嗣昭阵亡噩耗传到晋王大营,李存勖头“轰”的一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吭声。
李嗣昭阵亡,李存勖为之连续几天不吃肉。在外人看来李存勖很为李嗣昭悲伤。可是在李嗣昭的儿子们看来却是另一种感受,他们认为李存勖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李存勖指示将李嗣昭遗体护送回晋阳安葬,落叶归根也是常理。李嗣昭有七个儿子,可是他们不同意去晋阳。李嗣昭的五子李继能挑头儿,和弟兄们自行护送父亲的棺椁回潞州。晋王李存勖不仅感到费解也很生气,他认为李继能等人既抗命不遵,也有违人情。于是李存勖派亲弟弟李存渥快马疾驰去拦截李嗣昭的灵柩。如此一来,李嗣昭的儿子们被激怒了,剑拔弩张要当场干掉李存渥。李存渥吓得面如土色调头跑回了镇州向李存勖复命。
为什么在安葬李嗣昭问题上,李存勖和李嗣昭的儿子们发生了这么大的分歧?
事出有因,由来已久。
早年李克用收养了一大群义子。这些义子都是能征惯战的好苗子,李克用大力培养他们,以这些义子为主力组建了河东的精锐部队。李克用义子有两个系列,一是嗣字辈,其中有李嗣昭、李嗣源、李嗣本、李嗣恩等人;一是存字辈,有李存孝、李存信、李存进、李存璋、李存审、李存贤等人。这些义子中以李存璋资格较老,他曾与康君立、薛志勤是好朋友,当年拥戴李克用夺取大同的人里面就有李存璋。李存璋其实小不了李克用几岁。李存璋还受过李克用的托孤之重,是李存勖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李存孝死后,以李嗣昭最能打仗,他基本上是河东军的头号将领。李克用的亲儿子李存勖、李存渥等人年纪小,在李克用打天下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形成气候。因此李克用对李嗣昭等人十分厚爱和倚重。
在李克用临终时,李嗣昭被朱全忠的部队围困在泽州,身处险境不能解脱。李克用念念不忘,曾嘱托李存勖一定要解救李嗣昭。
李存勖继位河东后,拉拢培植了属于自己的一批骨干力量,逐步疏远李嗣昭等旧派实权人物。因为,李存勖感到最能威胁他地位的就是叔叔李克宁和这位干哥哥李嗣昭。李克宁后来被李存勖暗杀。李存勖虽然没有加害李嗣昭,可也不再重用他,而是将河东军界的最高职务从李嗣昭身上取走转给了投靠过来的周德威。
周德威多年来一直是李嗣昭的副手,且两人之间后来还有些嫌隙。李嗣昭的权力实际上被削弱。李嗣昭自此基本上被闲置且限制在了泽潞的昭义节度使任上。后来的各种大型战役李嗣昭基本都没有参与的份儿。这次征伐赵国,李存勖实在是手下没有人了,才从泽潞征调李嗣昭出战。这十几年来,你说李嗣昭及其儿子对李存勖应该会是一种什么心态?
李嗣昭父子早已不把晋阳当成自己的家了,物是人非,还回去干嘛?所以,李嗣昭死后,李嗣昭儿子们与李存勖的矛盾彻底总爆发。
李嗣昭死后,七个儿子与李存勖闹翻了,儿子们之间也闹翻了。为了争夺李嗣昭的世袭权位,也是为了争口气。既然已经与李存勖翻脸,那么李嗣昭死后的昭义节度使之职怎么办?难道要等李存勖派新人来吗?老大李继俦性格懦弱,不敢站出来说话。老二李继韬胆子大有些谋略,干脆将老大软禁起来,自己称昭义留后,并通知了晋王李存勖。李存勖无奈,正在打仗分身乏术之际,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李继韬兄弟,只好由他们去了。
李继韬知道李存勖终究不会放过他,后来索性与朱梁结盟。为了随时准备抵御李存勖的围剿,李继韬招兵买马扩军备战。有一天一个叫郭威的人前来应募。李继韬觉得郭威勇壮,很喜欢,就收留了他。大家一定要记住郭威这个人,他后来也做了皇帝。所以,人的起步并不太重要,发展过程的选择才重要。
李嗣昭战死,尚属英烈。
李嗣昭死后不久阎宝也挂了,但他死于家中,完全是由于窝囊。
阎宝在镇州因主观大意导致战事失利而被免职,羞愧难当,越想越窝囊,郁闷成疾。没多久就背上长疮,中毒身亡。
李嗣昭死后,李存勖又调来振武节度使李存进继续攻打镇州。前文我们说到,李存勖巧取魏州后,城内治安一片混乱,多靠李存进铁腕治理才得以恢复秩序。
九月十四日,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派人偷袭李存进大营。李存进刚刚到达镇州城外,大军立足未稳,军士们正在满头大汗地安营下寨。镇州城内赵军七千人突然杀到。李存进仓皇应战。李存进来不及上马,只好站在辕门吊桥之上,挥舞兵刃阻挡赵军。此时李存进身边只有十几个人。其他精锐骑兵都被他派出去偷袭镇州了。
无巧不成书的是,偷袭镇州的晋军和偷袭晋军的赵军并没有相遇,而是各自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晋军骑兵刚到镇州城下就得到消息说赵军已经和李存进打上了,晋军骑兵被迫放弃继续攻打镇州城的计划,紧急回援李存进。七千赵军被夹在了吊桥桥头。可怜这些赵军向前不得进,向后无路退,被晋军屠杀殆尽。
晋军高高兴兴打扫战场,庆祝这次凑巧的奇袭遭遇及伏击歼灭战胜利。扫着扫着,晋军扫到了辕门吊桥。搬开堆积如山的赵军尸体后,他们发现十多具晋军尸体,搬开晋军尸体后,最中间一个竟然是大将军李存进!
李存进扼守吊桥,直到用尽最后一口气,战死!
大将接二连三地战死,这对李存勖的打击是巨大而沉重的,他顾不得思考更多,形势也容不得他思考更多。李存勖明白,镇州也到了强弩之末了,只要晋军再坚持一点点,赵国就会土崩瓦解。李存勖立即从魏州调来了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李存审做前敌指挥。
果然不出李存勖所料,没多久镇州城内粮草用尽,能吃的都吃光了,包括树皮草籽。外有强敌,内无粮草,镇州城内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将校叛变,充当了晋军内应。镇州城破,张处瑾全家被杀。
十一月,河东留守、晋军集团的总监军、李存勖的股肱谋臣张承业病死。
公元922年是李存勖的倒霉之年,文臣武将大批死去,无异于折断了他争霸天下的手脚。
旧的骨干力量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非自然原因,批量退场对一个君主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而常见的考验。关键在于有没有新生接替力量可用。
在晋军倾尽主力北伐赵国的时候,魏博及黄河一线出现了防御真空。朱梁帝国趁此机会还是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
在公元919年时,朱梁北面招讨使贺瑰病死,开封府尹王瓒出任梁北面招讨使。此后,趁李存勖被成德、义武及契丹牵扯精力的时候,朱梁前线的军队指挥官没有完全听朱友贞的话,他们抓住战机主动进取,收复了不少失地。如在北面战场被削职调往东南战场的刘鄩,经过苦战收复了他的老家兖州。王瓒治军严整,打了几个硬仗,屡有小的胜利。但有一次在濮阳被晋军大败,朱友贞又用戴思远替换了王瓒。戴思远也有不少战绩。到了922年梁军相继收复了澶州相州等地,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梁军的形势逐步好转。
即便923年春天李存勖做了后唐皇帝,可是战争形势却越发的对晋军不利。
由于十多年持续的战争,再加上天灾,晋军统治地区内的供给出现了危机。为了支持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晋军集团实行了沉重的赋税聚敛政策,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经济几乎面临崩溃。南北夹击的政治与军事形势,也在迅速蚕食晋军集团在黄河以北的势力范围。晋军中重要将领和文官的大量死亡,极大地削弱了晋军的战斗力。这些压力混合在一起,使晋军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人主张休养生息,过几年再征朱梁。李存勖也为此伤透了脑筋。
但历史偏偏发生了意外,历史的意外和偶然也是历史值得玩味的地方之一。
朱梁好景不长。朱梁帝国在东北黄河一线的重镇郓州发生叛乱,奸细投靠了晋军,并向后唐皇帝李存勖陈述了郓州空虚的重要情报。
李存勖力排众议,当机立断,派出李嗣源孤军深入长途奔袭郓州。晋军集团内之所以有人反对攻打郓州,是因为此时的晋军势力范围距离郓州还较远,郓州处于朱梁东北的版图之内。即便将郓州攻打下来,晋军也没有精力和力量治理。李存勖不这样认为,凭他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且可能是战略性机会。
李嗣源星夜兼程,在大将高行周和李从珂协助下,以闪电战术攻下了郓州。为了守住这个战略要地,李存勖将李嗣源留在了郓州,兼任天平节度使。
郓州失守,朱梁罢免了戴思远,换上了段凝。
郓州失守极大地震动了朱梁朝野。
朱梁元老敬翔心急如焚,忧国之未来,强撑着病弱的身躯,颤巍巍来到朝堂觐见梁帝朱友贞。敬翔对朱友贞说:“先帝打天下的时候,不认为老臣我无能,对我的建议无不采纳。现在大敌当前,可陛下您却不重视我的意见。既然老臣已经没什么用,还不如死了算了。”说完之后,敬翔从靴子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麻绳,套在脖子上,要在皇帝面前自杀。
朱友贞被敬翔的话和行动吓了一跳,慌忙起身拉住敬翔,说道:“老卿家,你别自杀,有什么话尽管说。”
敬翔喘了口气,说道:“现在情势紧急,非启动大将王彦章为统帅不可,否则战事毫无希望。”
这次朱友贞听从了敬翔的意见,一来是被敬翔吓的,二来是的确再没有人可以用了。
王彦章绰号“王铁枪”,手持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王彦章刚刚上任,就命人召集战船顺流东下,船上满满地装着大铁炉子、火炭、巨斧等物。随行军兵不明所以,问王彦章这是干什么用的?王彦章笑而不答。
到了晚上,在滚滚黄河面上,梁军船上摆起酒宴,顶着漫天星斗,迎着徐徐微风,王彦章和众将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彦章起身去上厕所。王彦章没有去厕所,而是召集了几百人,划动拉着炉子斧子的战船,向晋军德胜营寨悄悄驶来。
晋军完全没有防备,正沉浸在酣畅的梦乡中。王彦章命人将大铁炉子点着火,架在晋军黄河浮桥之下,烈焰不一会儿就将浮桥木板和铁索烧断了。然后,梁军抡起巨斧嘁哩喀喳,将连接黄河南北两岸的桥梁砍断拆除。
王彦章弃舟登岸,杀入晋军南岸营寨。梁军的大斧子寒光所至,将熟睡中晋军的脑袋切了下来。一盏茶的功夫,数千晋军丧命。黄河北岸的晋军发觉梁军偷袭后,准备救援南岸晋军。可是桥梁毁坏,他们只能乘小舟快艇赶来增援。王彦章这时候调集来大战舰,横冲直闯,把晋军打得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
王彦章以奇袭战术收复了黄河重镇德胜及所属三四座渡口营寨,摇摇欲坠的梁军起死回生,声势大振。
梁军收复德胜要塞,准备进攻另一个要塞杨刘。如果再收复杨刘,那么郓州不攻自破。黄河就又完全回到朱梁帝国控制范围内,晋军将不得不退回河北。
兵贵神速,王彦章毫不耽搁,直接将德胜南岸的营寨城池拆除,做成战舰木船攻城战具等,顺流东下。李存勖闻听德胜失守,大惊失色,急忙命令唐军(现在晋王变成了唐帝,晋军变成了唐军)拆除德胜北岸营寨城池,将木材做成战舰木筏,载运城内物资,全速顺流东下,增援杨刘守军。
梁军沿着黄河南岸顺流东下,唐军沿着黄河北岸顺流东下,犹如两条巨龙在黄河之上竞赛。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谁抢先到达杨刘,谁就有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两支队伍边赶路边交战,黄河之上千帆竞渡,万箭齐发,战鼓雷动,喊杀震天。打烂的船只木筏横七竖八地漂流在河面,战死的军兵尸体拥堵了河道,搏杀的鲜血将黄河水染红。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流大战和赶路,唐军和梁军同时抵达了杨刘。
梁军誓死要攻下杨刘。
唐军誓死要守住杨刘。
杨刘城破,梁帝国将转危为安,可能会绝地大反攻。
杨刘失陷,后唐帝国将转入被动局面,在河北辖区可能会土崩瓦解。
这是关系两个帝国生死存亡的战役,这是改写历史的战役,这是扭转乾坤的战役,这是建立不世奇功或者身败名裂的战役。
王彦章抵达杨刘后,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立即向杨刘的唐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王彦章一边打一边在杨刘周围修建堡垒,把杨刘围了个严严实实。为了断绝唐军水路救援通道,王彦章把巨型战舰用铁索绑在一起,堵在河道中央。杨刘变成了一座孤城,孤立无援的孤。
和王彦章同期抵达杨刘的唐军及原驻守在杨刘的唐军会合在一起,想尽一切办法加固城池,修筑防御工事,找到一切可以用的灰瓶炮药滚木雷石弓箭机弩等,向城外仰攻的梁军劈头盖脑砸下去。
梁军咬紧牙关锲而不舍地强攻。
唐军咬紧牙关死死支撑苦守。
在巨大而密集的战斗破坏下,杨刘城池已经面目全非,到处是缺口,到处是火光。一天之内,梁军登上杨刘城头四次,眼看着就要冲进城去,歼灭唐军近在咫尺。可是唐军顽强抵抗,又把梁军挤出城外。
杨刘城顶不住了,派出八百里加急信使,到魏州向李存勖求援。
顶不住的不仅仅是杨刘唐军,郓州的唐军也发生了动摇。
王彦章苦战杨刘不下,就又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郓州。郓州原本距离魏州遥远,和唐军大后方没有任何连接。现在王彦章又切断了水陆要道,郓州城立即变成了一座孤军深入的据点。驻守郓州的虽然是名将李嗣源,可是李嗣源只有五千骑兵,哪里是几万梁军的对手?
杨刘郓州一线的唐军形势十分严峻,危急存亡迫在眉睫。唐国枢密使郭崇韬向唐帝李存勖建议,事不宜迟,必须打通魏州、杨刘至郓州的支援通道,否则杨刘陷落,郓州陷落,河北全线将崩溃。
郭崇韬主动请命,招募一千敢死队和一万士兵日夜兼程,赶赴杨刘以东郓州以西一个叫做马家口的地方。在马家口,郭崇韬组织人紧急修筑一座城池,作为援助郓州的据点。若在平时修一座城池本不算什么难事,可现在是十万火急的两军阵前。要抢在梁军达到之前把城池修起来,这需要时间和胆魄。
李存勖从魏州出发,赶赴杨刘救援。到达杨刘后,李存勖命令唐军一边坚守,一边拖住梁军,能拖几天算几天。郭崇韬原本想让杨刘唐军拖住梁军十天,十天之内他可以抢筑一座城池。可是杨刘的唐军实在坚持不住了,只拖住梁军六天。
王彦章率领几万梁军掩杀到了马家口。这时候,郭崇韬的城池主体工程刚刚站立起来,沙子泥灰还是软的,夯筑的土墙还没有板结,箭楼、火炮口、子城等辅助工程还没建起来。这种城池有什么用?随时都可以被梁军踏平。郭崇韬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指挥唐军坚守。唐军和梁军短兵相接,为了一座还没有坚固成型的土城,鏖战得难解难分。
毕竟梁军数倍于唐军,郭崇韬一边苦苦支撑,一边向李存勖告急。马家口的一万唐军就和这些刚刚垒砌起来的土城一样,随时都会崩溃被王彦章吃掉。
身在杨刘的李存勖闻警之后,立即率领兵马驰援郭崇韬。见李存勖率领大军前来增援,面前的郭崇韬抵抗又十分顽强,王彦章担心腹背受敌吃亏,只好暂时撤兵。马家口解围,郭崇韬死里逃生。
就在梁唐两军交战激烈,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又有一个粱国的地方刺史向李嗣源投降。粱国内部屡屡出现叛变现象,这不能不说粱国内部政治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梁人的叛变,马家口筑城,这些对李嗣源是重大利好,郓州的威胁暂时解除了。
放弃马家口之后,王彦章率军再次围打杨刘。李存勖不得不回师杨刘驻守。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梁军内部发生了比叛逃更严重的事情。
主帅王彦章和副帅段凝之间发生了矛盾。
王彦章性子急,直率,作战勇猛。段凝嫉妒王彦章后来居上,屡立战功,他面子上很挂不住。因此,段凝处处与王彦章作对,故意阻挠王彦章的军事计划。如果没有段凝的捣乱,或许杨刘和马家口已经被王彦章攻下了。
不仅段凝嫉恨王彦章,后院老板朱友贞的亲信更恨王彦章。王彦章在挂帅出征之时曾放出狠话,待到扫荡河北,班师回朝之时将平定内贼。内贼就是赵岩张汉杰等皇亲国戚。王彦章放出这些狠话,表明王彦章在政治上的不够成熟,过早地暴露了政治意图,得罪了当权实力派奸臣。这为他在前线作战埋下了隐患。赵岩张汉杰见王彦章旗开得胜,似乎大有一战而定河北的架势。如果真是那样这些奸臣的末日也就不远了。为了保全自己,赵岩张汉杰一天到晚对朱友贞说王彦章的坏话,甚至诋毁王彦章已经投敌叛变。
粱国内部互相陷害,发生内讧。朱友贞听信谗言,在梁唐战事吃紧的节骨眼上,把王彦章从前线调回来,派去西面打泽州了。
在任用北面招讨统帅方面,朱友贞已经完全失去了判断力,对将帅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走马灯一般,换了一个又一个,个个都不称心如意。原本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朱梁的军事主帅稍有过失就会被免职。这种情况下,军心很不稳定,根本没有心思团结在一起,难以凝聚起战斗力。至于频繁发生叛变投敌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王彦章调走,杨刘战事停了下来。唐军保住了杨刘,李存勖把心放到了肚子里,班师回了魏州。
挤走了王彦章,段凝独自执掌粱国北伐重任。没有人和段凝争功,这下他应该放心放手大干一场了吧,那么他行不行?
他还真不行。
不是一个人说他不行。
很多人都认为段凝不行。
第一个认为段凝不行的人就是敬翔,敬翔极力主张用王彦章,为此他还闹过自杀。朱友贞不得不将段凝降为副帅,将王彦章升为正帅,这也是段凝对王彦章怀恨在心的一个理由。粱国还有一个大佬级的人物看不上段凝,此人便是李振。李振的地位几乎可以和敬翔匹敌,在朱全忠时期也是红极一时的人物。大家是否还记得张全义这个人,曾是朱全忠的铁杆盟友,名誉地位仅在皇帝之下的人,他也反对段凝出任北面招讨使。他们反对段凝的主要理由是段凝太年轻,没有什么业绩,能力不能服众,在如此险恶的战况下,不具备统帅三军调动将佐的能力。
可是段凝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为了得到北面招讨使这个位子,段凝重金贿赂赵岩张汉杰等权贵,请他们向皇帝施加影响。
梁帝朱友贞最终还是听信了赵张族亲权贵的意见,命段凝出任北面招讨使。段凝一上任就放弃了王彦章制定的作战方略,他从杨刘撤军,转而向西攻打澶州。
王彦章在西面打了胜仗,夺取了泽州。朱友贞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又征调王彦章向东去收复郓州。这原本是件好事,可朱友贞却派出了小舅子张汉杰出任王彦章的监军使。张氏一族和王彦章水火不容,天下皆知,把他们放在一起,这不是制造矛盾嘛!
此时又有粱国大将康延孝投奔了唐国。经郭崇韬引见,李存勖亲自接见康延孝,并与康延孝密谈,了解粱国虚实。康延孝的一席话把粱国现状剖析的透彻无比,完全是一副CT扫描图。
康延孝说,粱国版图不算小,物产经济应该说实力雄厚,兵多将广,这些都是粱国的优势。可是粱国一定会失败。有几大原因,一是梁主朱友贞暗弱,没什么见识和才能;二是以赵张两族为代表的皇亲国戚占据权要,对内把持朝政,对外大肆收受贿赂,把政治搞得乌烟瘴气;三是粱国用人政策存在严重弊端,选官择将,不是看能力和业绩,也不看道德品质,而是看谁进献的贿赂多少;四是当今前敌主帅段凝无勇无谋,大失众望,在军队中横征暴敛,聚集货财巴结权贵;五是粱国君主不信任将帅,稍有过失就撤职查办,而且派身边的近臣监军,导致主将无专征之权,行军打仗处处受制约;六是现在粱国又改变了战略布局,将兵力分散在东中西四条战线上,约定在十月份一起进攻,梁军如果聚集起来实力可观,可一旦分散哪支部队都不强大。
康延孝的六大论点一一击中粱国要害,别说同时患上这六大疾病,就是沾上一两条也够要命的。梁国的病患已经从大脑传遍了四肢。连康延孝这种中层军官都能洞若观火,看得清清楚楚,由此可见梁帝国的内部危机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了。
形势已经十分明了。
李存勖现在什么都不用做,等待十月份梁军分散之后,集中唐军优势兵力,突袭粱国一个地方,或许可以一战而定江山。
接下来的一个难题就是要突袭哪里?
唐军现在的处境也并不乐观,唯一的主力就只剩下李存勖的中军和李嗣源父子了。唐军集中在一起对梁军并没有绝对优势,只是在气势上还稍稍站在上风。
此时唐军内部又出现了意见分歧,很多人认为农业欠产欠收,军心浮动,粮草辎重接济不上,不应该再穷兵黩武,应以防御自保为上策。唐军主战派以郭崇韬和李嗣源为主,他们认为现在战争处在关键时刻,成败的风险总是难免的,不过主动进攻或许可以博取胜利,如果退缩保全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唐帝李存勖最终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他坚定地下了决心:“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此一举!”
在进攻地点的选择上,李存勖组织高层会议,经过反复对比分析,他们决定在郓州陆路进攻。因为,经过与王彦章的恶战,船只战具损失殆尽,水上进攻还要冒着黄河天险,难度太大。既然已经占据了郓州,那就以郓州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唐军骑兵突击的优势,长驱直入,奔袭开封汴梁。郓州到开封之间距离不远,几乎没有高山深水大城市等军事阻碍。这样既可以避开其他各路梁军的围剿,也可以出奇制胜。
战略制定之后就是行动。
李存勖深知这一仗意味着什么。他将一家老小送回都城魏州,诀别之际李存勖毅然决然怅然地说道:“天下霸业成败在此一举,若果失败,你们就在魏州皇宫举家自焚吧!”料理完后事,李存勖点炮出征。
王彦章这次攻打郓州很不顺利,被李嗣源几次击败。唐军主力在李存勖率领下到达郓州后,梁军力量弱小,寡不敌众,被唐军完全击溃,王彦章被俘。
李存勖十分喜爱王彦章之材,有意招降他,钦赐金疮药给王彦章疗伤。可是王彦章铁骨铮铮,拒不投降,不卑不亢地表示:“我原本一介武夫,深受粱国恩典,官拜上将军。与皇帝你打仗打了十五年。现在力屈势穷兵败被俘,本应该以死效节。即使皇帝你爱惜我重用我,可我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朝为梁将,暮为唐臣。这种事我王彦章不做!”
李存勖又让李嗣源前去说降王彦章。李嗣源被王彦章嘲弄谩骂一番,碰了一鼻子灰。为了进一步了解敌情,李存勖问王彦章梁军虚实,王彦章吓唬李存勖不要轻易进军,拒绝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李存勖明白王彦章是不肯投降了,他是有气节的大将,只好将王彦章斩杀以成全忠烈王彦章的美名。
占据了郓州之后,唐军以李嗣源为前锋,率领一千精锐铁骑日夜兼程杀奔开封汴梁而来。李存勖自率主力部队后续跟进。唐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粱国州城府县要么望风而逃要么举城投降。
唐军自郓州曹县长驱直入打来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开封,朱友贞把一家老小召集起来,痛哭流涕的哀叹说:“国运要完了。”光哭也不解决问题啊,朱友贞把在京的文武群臣全部召集起来,研究对策。这些梁帝国的大臣们个个耷拉着脑袋,默不作声,没有了主张。
朱友贞问敬翔:“我以前总是忽视你的意见,老卿家你别计较以前的事了。现在大难临头,你有什么好办法?”
敬翔也是老泪纵横,说道:“臣受先帝厚恩,已经经历了三朝,对待陛下如同大家庭里的少爷一样。老臣三番五次向陛下提建议,都是肺腑之言。在任用段凝问题上,我一开始就反对,一帮小人奸臣从中作梗,以导致今天的灾难。现在唐军近在眼前,段凝远在黄河以北,远水救不了近火。老臣请陛下出巡避一避敌人的锋芒,你肯定不听。老臣请陛下出奇兵决战,你也下不了决心。这样即便是张良陈平在世,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了。老臣愿意先自杀,不忍心见到社稷沦陷的惨状!”
敬翔一番话可以说是末路真言。这时候的朱友贞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更有穷途末路的悲痛。君臣二人抱头痛哭。
唐军势如破竹杀奔开封而来的消息满天飞,遭此恐吓,朱梁朝廷乱成了一锅粥。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人心惶惶,全成了没头的苍蝇。
朱友贞派大舅哥张汉伦赶去滑州通知段凝回师救援,可是张汉伦慌慌张张走到半路,从马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前面更有黄河阻隔过不去,只能望河兴叹。
段凝指望不上,只有自救。朱友贞命令开封府尹王瓒驱赶全城的男人,登上城头充当防御守军。
外敌还没有到,梁朝内部互相猜疑已经激化了内部矛盾。有流言说朱友贞的堂弟朱友诲很能干,人心所向,他要阴谋篡位。朱友贞十几年前篡位政变上台,他对这个事情十分敏感,敏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为了防患于未然,朱友贞竟然将三个堂兄弟和两个亲兄弟一起抓捕杀掉。这个事件太具有爆炸性和刺激性了,刺激得梁人更加离心离德,谁也不相信谁了。
张汉伦一瘸一拐的回到开封。放眼天下,梁帝朱友贞只能指望段凝了,没办法只好再派一批人去找段凝。朱友贞亲自在侍从中挑选了平日里十分信得过的几个人,赐予他们大量金银财宝,让他们乔装打扮带着密信分头去找段凝。可是这些所谓的亲信带着财物出得城门后,就四散逃跑了,根本没有一个去执行任务的。
有人给朱友贞出主意,说先到洛阳躲一躲,收集各路军马,组织抵抗。有的说皇帝直接去投靠段凝,不必等段凝回来。有的说段凝原本就不是块料,现在指望他扭转乾坤,根本没门儿。赵岩说现在大敌当前人心叵测,哪里也不能去。朱友贞一听这话,犹豫了。又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的说拿着传国玉玺去诈降,以缓兵之计获得喘息之机。朱友贞说一个传国玉玺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大家缩着脖子窃笑,谁也说不准。又是一次无果的会议。
到了晚上,朱友贞将传国玉玺揣在被窝里,生怕这个时候给弄丢了。可是第二天早上,玉玺真的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被侍从偷出去投降唐军立功去了。
唐军迫近,已经可以看到行军激起的尘土。赵岩这小子也害了怕,开始为自己后路做打算。也没和他主子朱友贞说一声,赵岩就偷偷地逃跑到许州去了。赵岩以为许州刺史温昭图和他关系一直很好,可以到许州避一避。
连赵岩这种嫡系亲信都逃跑了,朱友贞环顾空荡荡的皇宫,突然觉得十分陌生。这就是昔日歌舞升平、人头攒动、威仪四方的皇宫吗?那些口口声声尽忠尽孝的文武大臣们,此时躲的躲逃的逃,一个人影也不见了。他这时忽然明白了皇帝为何自称寡人,这就是孤家寡人啊。他又看了看那把龙椅,那是朱全忠做皇帝时新制做的椅子。这把椅子才用了十五年,仅仅十五年,与大唐帝国三百年比起来,真是短暂的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大唐帝国可以延续这么久?而我朱梁帝国却如此多灾多难,我平日里也不喜欢遛狗打猎玩女人,更不喜欢生活挥霍大兴土木,怎么会这么短命?朱友贞想不明白,也没有力气和心情继续想下去了,他厌倦了这个世界。
万念俱灰之下,朱友贞不愿意被耀武扬威的李存勖复仇式的羞辱,他命近臣将他杀死,然后近臣自杀,君臣二人共赴黄泉。
很快李嗣源率领唐先锋军到达了开封城下。唐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前北面招讨使现开封府尹王瓒举城投降。接着李存勖率领主力部队浩浩荡荡进入开封汴梁。朱梁帝国的文武百官跪拜在城门两厢,等待新统治者发落。
出乎朱梁所有人意料,也出乎多数唐人的意料,李存勖没有采取疯狂的复仇行动,没有大开杀戒,更没有屠城。当年李克用和朱全忠势不两立,李克用临死之时还念念不忘要儿子替他报仇。朱梁帝国在李克用心中是一块抹不去的伤痛,他要在世一定会报复,一定会做出屠城掘祖坟鞭尸之类的事情。可是李存勖没有这么做。唐帝李存勖出榜安民,让老百姓各得其所,按照原有生活秩序营业生活,让朱梁官员继续办差工作,没有追究任何梁人对抗唐军的罪责。
有人找到了朱友贞的尸首,献给李存勖。李存勖没有过于侮辱朱友贞的尸首,没有鞭尸,也没有挫骨扬灰,只是将其尸体殡葬,将其头骨制作成漆器安放在社庙。这有一定侮辱性,但还不算太大的侮辱。李存勖既遵照了李克用的遗言表达了复仇之意,也基本保全了朱友贞的皇家体面。
李存勖的怀柔政策发挥了巨大威力。大批的朱梁官员陆陆续续向唐国皇帝投诚,不仅留在开封城内的官员投诚,散落在民间的前朝旧人也纷纷站出来,还有段凝这些前线的武将居然也主动来投降。李存勖对这些人一一录用,照单全收,将他们量材使用,妥善安置。
李存勖之所以采取如此宽大的怀柔政策,其实有他的政治判断在里面。唐军能够顺利攻破开封,并非唐军击溃了梁军主力,而是靠奇袭战术侥幸获胜。朱梁大批的文武统治力量还在,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唐军随时都会面临军方、官方和民间的反击。如果唐人对梁人实施高压残酷的政策,可能将梁人逼入绝境。对困兽犹斗的道理,李存勖是明白的。他现在只不过是占据了一座城池,而且是象征性地占领,唐人并没有完全控制朱梁的地盘。因此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这样一来给精神上土崩瓦解的梁人官员一条生路,这要胜过百万兵马的鏖战与代价。
国破身亡之际,梁人众生相,不仅令人唏嘘叹息。
李振来到敬翔府中,对敬翔说:“现在唐国皇帝下诏书赦免天下,我们是不是一起去朝见新皇帝,为唐国效力?”
敬翔一脸哀伤的表情,花白的头发与胡须凝结在干枯的皮肤上,他看了看眼前这位同样已经花甲之年的老战友,说道:“你我二人同殿称臣,并列梁朝宰相,皇帝昏聩我们无力匡正,国家败亡我们无力挽救,我们责任重大。新皇帝如果问起来,我们将如何解释自己的作为与职责呢!”李振无言以对。
第二天早上,手下人来向敬翔报告说:“崇政院李振太保已经去参拜唐国皇帝了。”
敬翔面无表情地叹息道:“李振不配做大丈夫。朱家与李家世代仇敌,现在国家破亡君主身死,即使新皇帝不杀我们,我们也没有面目再踏入朝堂!”说完,敬翔上吊自杀殉国。这位没落士族的后裔,曾一度在井市中靠写书信糊口,被朱全忠慧眼识英才,开始了跌宕起伏的军国生涯,最终帮助朱全忠成就了一方霸业,至此走完了他求索的一生。
李振到庄宗李存勖朝廷上拜见请罪,希望得到宽恕并得到重用。郭崇韬代表皇帝接见了李振等人,郭崇韬嘲笑地说道:“早就听人说李振是一代奇人,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嘛。”后来李振受到段凝等降将在李存勖朝廷的诋毁,被列入了罪大恶极的梁臣范围,被后唐朝廷抄家灭门。
那位赵岩驸马爷投奔到许州,温昭图的确收留了他。往日里温昭图逢年过节就给赵岩送礼进奉,弄点金砖银条土特产什么的,赵岩也没少替温昭图办事。两个人互相觉得哥们儿关系不错,大有生死之交的感觉。温昭图听说唐军进了开封府,立即将刚刚为赵岩准备的丰盛酒菜撤下,命人没收了赵岩携带的金银珠宝,在饭桌上把赵岩的脑袋砍下,用快马送递献给了李存勖,以表达他对新皇帝的衷心投诚。
北面招讨使段凝和先锋官杜晏球从滑州回师救援开封汴梁,走到城外时遇到了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珂。没有动一兵一刀,杜晏球先主动投降,接着段凝率领五万兵马解甲投降。段凝不仅投降,还主动揭发朱梁旧臣以立功,他说赵岩赵皓张汉杰兄弟作威作福弄权误国罪行累累,请求新皇帝将他们严惩。段凝作为统帅效忠于唐国之后,毫无惭愧之意,天天耀武扬威地出入于朝堂。朱梁旧臣看他那样子,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朱全忠的外甥袁象先带着十多万钱财和珍奇异宝,从宋州屁颠屁颠地跑来开封,向皇亲国戚文武大员送了一番好处,以此对唐国皇帝表达归顺的态度。
朱全忠的好哥们儿朱梁帝国的天下兵马副元帅魏王西都留守张全义,迈着蹒跚的步伐,颤巍巍地来朝见李存勖,向李存勖说:“陛下,洛阳原本几朝故都,人物风水有王者气象,且朱梁的各种设施仪仗器物齐全,请您到洛阳定都吧。”李存勖一听这话,觉得这个老头子还挺识相。由于这个建议正中李存勖下怀,李存勖让皇子们把张全义按照皇兄的辈份给予优待。
李存勖笼络了大批朱梁官吏之后,暴露了他报复的真面目,他再次下旨,要发掘朱全忠祖坟,砸烂棺椁,化骨扬灰。这时候,张全义出来建议说:“朱全忠是唐国的大仇人,可是他已经死了,再惩罚也没什么实质意思了。现在朱氏后人已经灭族,也算是为唐帝室报仇雪恨了,砸棺焚尸就不必了吧。”李存勖觉得张全义言之有理,就没有挖朱全忠的坟墓。其实,李存勖前面既然已经克制地对待了朱友贞的尸体,也未必真要对朱全忠九族疯狂报复,出于吓唬活人的目的可能更多一些。否则,他也不一定能听取张全义这个老头子的话。
公元923年十二月,李存勖迁都洛阳。
破国亡家之际,人心惶惶,各有驱使,各有权衡。有的勇死名节,有的追逐利益,有的趋炎附势,有的隐忍苟且,有的抱残守缺,有的反复无常,有的见利忘义,有的心怀旧恩,有的寡廉鲜耻,有的以怨报德,有的挟私怨以废公德,有的为天下以牺牲自身,有的所谓顽固不化,有的所谓弃暗投明。人物面目不一而足,道德范式泛滥无纲。
朱李两家战争打了十几年,此消彼长,其实关键的不是一两场战争的胜败,可以说朱梁输在了战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