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皇袍加身故事,无论当世的还是后世的,估计没人会相信。这次政变的幕后真相扑朔迷离,诡异而复杂。
上一节不过是正史里散碎线索的拼接。篡位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正史对郭威澶州兵变和赵匡胤陈桥兵变都做了简化处理,或者根本就没有收集到内幕资料,因此语焉不详,情节支离破碎。除正史之外,各种版本的野史对这次惊心动魄的皇位之争也有所记载。一般来讲,野史的可信度一直在正史之下,其实我认为并不尽然。只是正史占据了官方的权威发言权而已。我们可以收集一些野史的线索,对这次大事件做深入了的破解,探究其中的重重谜团。
治史名家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赵匡胤奉命出师北御契丹,诏令刚刚下达,京师之内立即谣言四起。开封的大街小巷传说“发兵出师之日,将拥立点检为天子”。这个谣言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老百姓刚刚安定了十来年,刚刚觉得大周朝的统治还算不错,刚刚觉得天下有了主心骨,怎么突然军队里又有传言要换天子?那一定又是一场烧杀抢掠血光之灾啊。开封城的老百姓都已经受过多年的防恐训练了,这些自我保护的经验都是用财产、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对这些恐怖活动有着极其敏感的嗅觉和极其迅速的反应。于是,无论是富户还是穷人,都大包小包地带着财物逃离家门,远避山中。
这时候最惊恐的莫过于赵匡胤本人。外界传言他要做天子,这不是把他架在火炉子上烤吗?一旦被现在的皇帝怀疑为篡位叛乱,岂不是死路一条?当今天子虽然年幼,可他周围的人都是历经风波险恶的高手,此时此刻要干掉赵匡胤,无异于捻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赵匡胤揣着挂帅出征的圣旨,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他把外界的传言悄悄地告诉了正在擀面的姐姐(按照《宋史》记载,赵匡胤只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但是姐姐早亡。所以,此处似乎不准确),赵匡胤希望从家人那里得到一些意见。没想到这位赵大姐,勃然大怒,愤然呵斥道:“遇到大事,大丈夫应当自己决断,跑回家里吓唬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干什么?”赵大姐越说越生气,举起手中的擀面杖冲着赵匡胤劈头盖脸就砸。赵匡胤碰了一鼻子灰,急忙调头往外跑。赵大姐提着擀面杖在后面,一口气把赵匡胤赶出家门。
赵匡胤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军营,按照圣旨的命令,点齐军马,即刻出征。
为何赵匡胤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顺利领军出征呢?为何皇帝柴宗训没有采取断然措施制止赵匡胤呢?因为开封城内谣言四起,可是皇宫大内却消息闭塞,毫不知情。真是奇怪,治理高效的后周帝国,皇宫大内对于外界的消息会如此不灵通?除非是有人故意隔绝了消息。
那么谁有这个便利条件可以隔绝大内的消息呢?
在整个陈桥兵变入京夺帝事件中,有两个人最为可疑:一个是赵匡胤的三弟赵光义,另一个是赵匡胤的军师赵普。
据《宋史》之《太宗本纪》记载,在赵匡胤奉命北伐之前,赵光义的官职是周帝国供奉官都知。这个官职的职责是统辖伺候皇帝起居,是大大小小多个供奉官的重要头头之一。所以他对皇帝身边的事情了如指掌,对于皇帝起居也是全权掌握。
据史书说,赵匡胤他妈杜夫人梦到神仙在她肚子里放了一个太阳,于是有了身孕,不久生下赵光义。此人出生时也是红光满屋,霞光万道,异香充斥了自家和左邻右舍。赵光义性格与赵匡胤不同,从小就飞扬跋扈,一般小孩都怕他。赵光义长大之后,高鼻梁、脸型方长、眉骨棱角分明,表情严肃庄重,一眼看上去,觉得很威严,有居高临下之势。赵光义特别爱学习,兴趣广泛,涉猎门类很杂,什么兵书战策、阴阳八卦、天文历法、医药炼丹,他都喜欢研究。
赵弘殷随着柴荣伐淮南时,每打下州城府县,从来不掠夺财物,只搜集各种各样的书籍,交给小儿子赵光义阅读。赵光义如获至宝,一头扎进书堆里,孜孜以求,废寝忘食。
赵匡胤结交的大多是文韬武略材器之士。而相比之下,或许是由于赵光义对多学科的广泛涉猎,所以他结交的人也很杂,几乎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赵匡胤为人开朗达观,热情奔放,豁达感性,豪爽易亲近。而赵光义则深沉冷峻,精细理性,城府很深,刚毅有决断。
陈桥兵变之时,赵光义没有留在皇宫,却随军北伐,其中必有蹊跷。
赵匡胤被乱军挟持,披上了一件龙袍。这龙袍可比黄旗难搞多了。黄旗随便扯一面披在郭威身上,随手取来,很方便。这龙袍一定是事先做好的。而这些低级军校没有能力做龙袍,甚至都没有机会见过龙袍。
那么谁见过龙袍呢?见过的人不少,高级将领应该都见过。可是龙袍如何制作?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即使赵匡胤作为禁军统领,天天和皇帝在一起,也未必能画出龙袍的图纸来。况且龙袍一定是皇家御用制衣作坊才有资格做,其他裁缝店不仅没有资格制作,甚至连皇袍的布料都没资格储存,一旦私自制作皇袍是要满门抄斩的。
赵匡胤进入开封,当天就登基称帝,脱下了临时用的龙袍,换上了正式的皇帝大典礼服。据《宋史》记载,皇帝的皇冠和衣服,工艺极其复杂,要镶嵌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还有繁复的刺绣图案。其技术难度和印钞票差不多,防伪工艺巨多。赵匡胤登基的这套礼服绝不会是临时穿的别人的,以赵匡胤的体型,一般人的尺码也不合体。因此,可以推测,这套正式的皇帝礼服也一定是早就制作好的。
那么谁有这个能力制作皇帝衣冠呢?
只有赵光义有作案条件。
这一年,赵光义二十一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
他深居皇宫大内,专职管理皇帝起居,对皇帝的衣装绝对是了如指掌。以赵光义的深沉精细,完全有可能趁工作便利,秘密仿制了一套皇袍和一套皇帝礼服图样。至于制作的工匠,可能是皇宫御用的裁缝,也可能是民间的裁缝,尽管是秘密活动,只要给出足够多的钱,还是有工匠愿意冒险制作的。
既然龙袍是由赵光义提前准备好的,这就足以说明陈桥兵变是一场早就策划好的阴谋。
策划陈桥现场的行动并不复杂,把十年前郭威在澶州的剧本拿来复制一下即可重新演出,无非就是《黄旗加身Ⅱ》。实际上,这两次兵变的故事情节的确一模一样,只是陈桥兵变稍稍做了些改进,属于新版本。
那么是谁策划了这场行动呢?策划了多久?谁是总导演?谁是执行者?
从后来散碎的线索来看,赵光义和赵普导演此事的可能性最大。《宋史》中对于赵匡胤做皇帝后,没有急于提拔赵普和赵光义做了解释,说这是赵匡胤不想过早暴露赵普和赵光义在夺帝行动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免引起世人的猜疑。赵匡胤想尽力把这次夺帝行动定位在兵变挟持这个坐标上,淡化阴谋色彩。所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赵匡胤才把赵普和赵光义提拔到了最高实权岗位。这和周太祖郭威对待魏仁浦的方式,也几乎是一模一样。
从能力上说,赵普也完全具备这个能力。此人心机很深,善于决断,喜欢干大事。更重要的是赵普和赵匡胤兄弟之间关系亲密,如同自家亲兄弟一般。这三个姓赵的人交往时间很早,早在洛阳夹马营时期,三人已经是玩伴了。后来,三人各奔前程,赵普投奔了刘词。周世宗伐淮南时,经刘词推荐,赵普又被派到了滁州担任赵匡胤的判官。淮南战争胜利,很多人都升了官。赵普也不例外,可是赵匡胤一直将赵普留在身边,参与赵匡胤的重大军政要事的决策。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夫人,都把赵普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对待。好吃的好喝的想着赵普,家里的大事小情也和赵普商量。所以,赵普已经和赵匡胤一家融为了一体。
据《宋史》之《李处耘传》记载:“处耘隶太祖帐下,补都押衙。会太祖出征,驻军陈桥,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遽白太宗(赵光义),与王彦升谋,召马仁瑀、李汉超等定议。”这一段话完全暴露了陈桥兵变的现场策划。苗训和楚昭甫挑起天象异常的话题,诱导军校们接着讨论京城里已经流传的“点检做天子”的流言。此情此景“恰巧”被赵匡胤的心腹部下李处耘发现。李处耘毫不怠慢,去报告了赵光义和赵普。这里一个疑点是,李处耘是赵匡胤的心腹部下,他为何要向赵光义报告,而不是直接报告赵匡胤?看来李处耘和赵光义之间早就有联系机制,或者赵光义早就对李处耘安排了任务。更奇怪的是,赵光义没有及时去向赵匡胤转报告,而是找来了王彦升、马仁瑀、李汉超、韩重斌等人,这些都是赵匡胤的嫡系部下。
赵光义和这几个人都商量了什么呢?最后他们拿定了什么主意呢?当然是商定拥戴赵匡胤称帝。他们商定之后,由赵光义和赵普出面去劝赵匡胤称帝。而醉酒未醒的赵匡胤,推脱不答应。此时门外喧哗四起,乱军已经逼迫到了赵匡胤卧房门口。
据明朝《宋史本末纪事》记载,陈桥这边赵光义挑动乱军挟持赵匡胤皇袍加身,同时赵普派出了牙队使郭延斌飞驰入京,去找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都虞候王审琦。石守信和王审琦一向和赵匡胤关系密切,早就对赵匡胤宾服有加,听说陈桥那边实施了行动,石守信等人也立即对京城进行了控制,做到了里应外合。
所以担任这次陈桥兵变夺位行动总策划的应该是赵光义和赵普,而实施散布舆论的是苗训这种神神道道的人,挑起兵变假装闹事的是王彦升这些嫡系军校,负责传送情报的是李处耘,而坐观其成甚至暗中相助的是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慕容延钊、王审琦这些高级将领。这些将领要么是赵匡胤的铁哥们儿,要么是军中的好朋友,要么是直接的部下。谁愿意挡着赵匡胤的路呢?况且赵匡胤久负盛名,一直有帝王之相的各种传闻,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赵匡胤没有恶感,都很喜欢他信服他,觉得他做皇帝也不错啊,比那个七岁的孩子要强多了。以赵匡胤的为人,他做了皇帝,一定不会亏待这些平日里的好哥们儿。
柴荣虽然很努力地治理国家,虽然文治武功堪称英明之主,虽然柴荣极力塑造君臣之间的互信,可是后周帝国的根基毕竟很浅,况且是建立在五代十国这个历经丧乱的大沙丘上,人们没有对后周帝国矢志不渝的忠诚,根本就没有养成这种道德习惯。从忠诚度上来说,呈现盛世迹象的后周甚至比不过风雨飘摇的大唐末世。柴荣对人严苛,性情急躁,刑杀不贷,周帝国的文武官员一天到晚生活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之下,对柴荣几乎没有什么感情,只有畏服。柴荣一死,大家的凝聚力立即面临解体。
所以,柴荣死后,赵匡胤做皇帝的雄心逐步暴露,所谓的雄心大志无需再做过多的掩饰,连杜夫人和赵家其他人都很自然地认为赵匡胤应该当皇帝,这种心理看来由来已久,绝非突发奇想,也绝非赵匡胤一人的心思,已经变成了赵家人的集体愿望。赵匡胤想做皇帝,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愿望,是对自身命运感觉良好的持续强化的结果。赵匡胤、赵光义弟兄二人神话般的传奇经历,已经寓意非凡的命运征兆,未必全是他们自己事后编造的,其中或许有一半是外人对他们高度的评价和期许。内在的自我感觉良好与外在的正面评价,叠加在一起会强化一个人的自我肯定与认知,会使一个人持续保持一种自命不凡的感觉和志向,并在适当的时机产生实现这种目的的冲动。
赵匡胤早已决定角逐皇帝宝座。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嘛!
赵匡胤的皇袍加身与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被挟持拥戴,表面看起来一样,实质完全不同。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的确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做长期的舆论准备,甚至在被挟持拥戴时,还采取实际行动予以反抗。李嗣源要自杀,石敬瑭和刘知远惩处了几个带头喊万岁拥戴的人。郭威虽然澶州兵变带有策划的印迹,虽然也有命运不凡的舆论准备,但是称帝的念头是在家破人亡的威胁之下产生的,此时他与后汉皇室已经势不两立。而赵匡胤根本不存在被怀疑、被迫害、被灭掉的危险,相反,此时的赵匡胤事业蒸蒸日上,地位越加隆重,也越加受到朝廷信任。他不存在被迫做皇帝的任何蓄谋和理由。所以,如果陈桥兵变是人为策划的行动,那么只能说明赵匡胤及其家人早就有主动取代周天子的打算。只是在具体时机和具体方式的选择上,未必是赵匡胤本人全部的意志和决策,很可能是年轻气盛的赵光义发挥了直接助推作用。
从赵匡胤登基的程序上看,很直接、很简单、很急迫、很毫无顾忌。朱全忠还搞了一年多的加九锡封魏王和传禅,徐温、徐知诰父子用了两代人十几年的时间做准备,李嗣源坚持先做监国后做天子,石敬瑭、刘知远和郭威都还经过了一番推让、恭请太后懿旨之后才登位。赵匡胤将这一切全部省去,足见其当仁不让的决心、气魄和赤裸裸。柴荣死得早,接班人柴宗训幼小,给赵匡胤夺位创造了一个时间窗口。以现在的情形看,即使柴荣多活几年,赵氏兄弟或许仍然会动手。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做天下之主最完美的材料。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里还有一段记载,赵匡胤入城之后,有人急匆匆去向赵老太杜夫人报告消息。此时,杜夫人和赵匡胤的老婆王夫人带着家眷正在定力寺院烧香,为赵匡胤北伐祈福。陈桥兵变,赵匡胤折返回京,他担心家眷安危,派心腹楚昭甫回家送信。听说乱军拥迫赵匡胤折返京城,入宫做了皇帝,王夫人吓坏了,面色苍白,说不出话了。杜夫人却镇定自若,慢声细语地说道:“慌什么?我儿自幼胸怀大志,生性不凡,人们都说他会有大富贵,今天应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杜夫人话音刚落地,寺院外面人声嘈杂,朝廷镇压叛军的侍卫部队搜查到寺院来了。寺院住持老和尚守能禅师急忙把杜夫人一行人带到后院藏经楼,让他们登上藏经楼躲避。随即老和尚把登楼的扶梯撤掉了。老和尚刚刚回到正殿,侍卫军巡逻队已经闯了进来。这些人剑拔弩张,大声叫嚷着要搜捕。在前院搜罗一遍没有发现可疑之处,巡逻队来到了后院,指着藏经楼问老和尚:“那上面是什么?”
守能禅师回答:“是藏经之处,年久失修,早已废弃。”
巡逻队要求搬来梯子,上去一探究竟。老和尚拦不住,只好把梯子搬来。巡逻队侍卫提着钢刀登上梯子,爬上了藏经楼,费力地用手推开门板,一股灰尘扑面而来,门口结满了层层蜘蛛网。那侍卫呛得咳嗽几声,说道:“这么陈旧的地方,灰尘遍布,没有人进来的痕迹,算了,走吧”。
巡逻队离去。
杜夫人和老和尚慨叹:“莫非天意?刚才还干干净净的门口,怎么会突然多了这些蛛网与灰尘?”
这位守能禅师曾经是泽州一带的山贼,而且是赫赫有名的巨寇,后来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常驻开封定力禅院。只是寺院之中和京城之人都不知道守能禅师的往事。
陈桥兵变,赵匡胤酒醉安睡,可能是赵光义和赵匡胤早已商量好的。两人分工不同,赵光义在前台策划指挥演出,赵匡胤装作毫不知情,被动接受。弟兄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次大行动,赵匡胤事先肯定知情,或许不一定知情太详细。更有可能是心机深重、沉毅果敢的小伙子赵光义,早就在积极谋划,创造条件,为赵匡胤称帝铺路。赵匡胤虽然想当皇帝,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登上帝位,他还没有想好,是弟弟赵光义一直在为赵匡胤策划这件事。所以,赵匡胤临北伐之前,京城流言四起,赵匡胤却蒙在鼓里,吓得惶惶不安,竟然回家向家里人商量,反被姐姐用擀面杖砸了一顿。那时候,估计是赵光义借着北伐的机会,临机决断,启动了帮助赵匡胤夺位的大行动。
由此看来,柴荣在北伐路上捡到“点检做天子”的那一截木头,很可能也是赵光义做的手脚。柴荣病重,难得的机会来临。赵光义把这种传播谣言的东西埋在路上,又自己发掘出来,再利用职务便利献给皇帝,借此引起皇帝猜疑张永德。赵光义成功地利用了柴荣垂危之际的防范多疑心理,顺利地把柴荣皇族亲属中手握重兵而又关系亲近的张永德搬倒。搬倒张永德,那么获利最大的当然是张永德的副手赵匡胤,赵匡胤顺利地晋级到军界的顶层。柴荣果然中计,张永德被削夺都点检职务,赵匡胤取而代之。
赵匡胤有想法,赵光义有干法。兄弟二人密切配合,很高明、很顺利、很安全、很体面地策划了这次历史大事件。
赵匡胤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皇帝走马灯似的更替,什么时候天下才能真正安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