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世宗柴荣的英明,居然没有发觉赵匡胤的能量和威胁,这并非是柴荣一时糊涂,而是赵匡胤的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确发乎自然,他算不上处心积虑隐藏很深的阴谋家。
周太祖郭威从魏州领兵进入汴梁清君侧的时候,坊间就有传言说姓赵的人将会做天子。郭威对此非常忌惮,他下令搜访与此传言有关的嫌疑人,最后找到一个姓赵的少年。这孩子十分了得,在京城乱军之际,他独坐胡同口,张弓搭箭射死了十多个趁火打劫的兵痞,还正气凛然地申明郭威入汴是为剿贼而来,不是打家劫舍。郭威觉得这个姓赵的少年做派非凡,于是在他称帝之后,暗地里命令开封府尹柴荣将这赵氏一门暗杀,以掐灭这个有可能做皇帝的火苗。
可是另有一个姓赵的人,郭威父子却毫无戒备。
赵匡胤。
赵匡胤,河北涿郡(今涿州)人,生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柴荣去世这一年,赵匡胤三十二岁。
赵匡胤是官宦世家,祖上历代为官,虽然没有出将入相那么显赫,但在北方一些州府也干到了厅局级干部。赵匡胤的父亲是赵弘殷,此人在前文书中出现过。赵弘殷骁勇善战,年轻的时候在成德赵王王镕手下效力。前文书《铁血中原》中,河东李克用的儿子晋王李存勖继位之后,联合成德、义武等藩镇,对朱梁帝国展开了反击。李存勖和朱友贞决战黄河,赵王镕派出军队协助河东晋军作战,其中就有赵弘殷。由于作战勇猛,赵弘殷深受李存勖赏识,被委任为禁卫军军职。
不知道什么原因,赵宏殷的官职一直升得很慢。到了后汉乾祐年间,赵弘殷跟随枢密使郭威西征河西三藩。汉军在陈仓和蜀军一战中,赵弘殷冲锋在前,担任主攻击任务。枪林弹雨中,赵弘殷左眼被敌军流箭射中。赵弘殷不仅没有退却,反倒神威大发,越战越勇,一口气大败王景崇和蜀国联军。赵弘殷因此战军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
时间很快到了后周广顺末期,周太祖郭威将赵弘殷提拔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很快又转为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相当于厅级干部或军分区司令。赵弘殷的显贵主要还是在柴荣时代,作为侍卫亲军的将领,他跟随周世宗柴荣远征淮南。此时赵匡胤也是侍卫亲军中的将领,只是职级还稍稍低一些。赵弘殷虽然没有儿子赵匡胤那么爱显摆,没有儿子那么拉风,但也是屡立战功。初征淮南胜利后,赵弘殷官至检校司徒、天水县男。
赵弘殷、赵匡胤父子俩同时为禁军的高阶将领,分别在作战部队和警卫部队任职,这在当时可是一大荣显,说明赵家深受朝廷信任。赵家在军中特别是禁军中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淮南战争未结束,赵弘殷去世。赵弘殷如此骁勇善战,可是职业生涯的军职晋升很慢,到后来竟然被儿子赵匡胤追上,父子俩几乎平起平坐。这说明赵弘殷此人勇力有余,而谋略不足,也不太善于官场中的见风使舵,属于比较厚道老实的一类人。这或许也是柴荣对赵氏父子比较信任的重要原因。
赵匡胤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老大赵光济死得早,老三赵光义,老四赵廷美,老五赵光赞很小就死了。剩下的几个兄弟中,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同父同母。赵光义的乳母陈氏后来嫁给了赵弘殷,生下了赵廷美。据说赵匡胤在洛阳夹马营出生时也有非凡的景象,满屋子红光窜来窜去,浓浓的香味经久不息。赵匡胤出生时身体呈金色,三天褪不掉。用现代医学推测,估计赵匡胤是黄疸儿,而且是重症黄疸。赵匡胤成年之后,身材高大,方脸大耳,神采飞扬,器量宏阔,为人豁达。一看就是人气型魅力MAN。
虽然赵家世代为官,可不知为何,却不太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赵匡胤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小时候几乎没上过系统的学堂,没有认真学习文化课程。可能出于军人家庭的影响,赵匡胤喜欢骑射练武,而且一学就会,武艺超群。赵匡胤在习武方面天资非凡,天生就是领军打仗的料。赵匡胤年少时游手好闲,到处闲逛,无所事事,没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不过,关于赵匡胤青少年时代有很多传说。我们找几例不太像后世编排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一天,赵匡胤和一群小哥们在洛阳城内闲逛,有人提议到养马场去转转。养马场中圈养了很多从西北贩卖来的马匹,这些马都是野马或者散养的牧马,有待驯化为军马。这帮军队的公子哥趴在马圈护栏上,对着各种各样的马匹指指点点。这时候突然有人说:“这些马都还没有经过驯化,也没有佩戴鞍辔,有谁敢骑?”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应。过了一会儿,赵匡胤挥了挥手说道:“我愿去试一试。”
这些马都是西北河套草原上的野马,生性暴烈,不受拘束。赵匡胤轻轻打开马圈门栏,走入马圈,悄悄靠近一匹枣红色野马。趁马匹不注意,赵匡胤抓住马鬃飞身跨上马背。野马突然遭人骑乘,顿觉十分不习惯不舒服不受用。野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连日来被圈养在这个圈场内,几乎被憋坏了,现在又有一个毛小子居然跳到它的背上,它哪里肯服从?这匹马仰头长啸一声,前腿腾空而起,打算把赵匡胤掀下来。赵匡胤紧紧抱住马脖子,双腿牢牢夹住马肚子,身体像膏药一般贴在马背上。这匹马没有把赵匡胤掀下来,心有不甘,狂性大发,在马圈内暴躁地狂跳尥蹶子。赵匡胤和烈马如同爆豆一般,在马圈里蹦跳颠簸。马圈外围观的那帮小哥们,哈哈直乐,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突然,这匹烈马“哐当”一声踢掉了一根围栏木杆,跃起身形从破损的围栏上飞跨而出,驮着赵匡胤奔驰而去。众人惊呼一声,愣了片刻,转而尾随烈马和赵匡胤看热闹。烈马在洛阳大街上飞奔,冲着城门方向冲来。古代城门内侧一般会贴着城墙有一截坡道,以便于守卫士兵上下城墙。这匹马冲到城门口时,由于城门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拥堵着,烈马奔势受阻,突然一个紧急制动,调转方向,沿着坡道向上冲去。赵匡胤在马背上如同一发炮弹一般被烈马甩了出去,额头直接撞上了城门门楣。赵匡胤当即仆倒在地。
热热闹闹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惊呆了,大家“呼啦”一下散开,接着又“呼啦”一下聚拢过来,以为赵匡胤脑壳被撞碎了,至少会被撞晕过去。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赵匡胤在地上爬起来,满不在乎地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定了定神儿,继续去追赶烈马。
这时候,那匹烈马沿着坡道向上走了一半,坡道关闭,无路可走,只得回头再向下走。赵匡胤纵身而起,用脚一蹬城墙,高大的身躯借力腾空扑向烈马,赵匡胤空中拧身再次跨上马背。那匹烈马此时通体流汗,摇头摆尾,仍想把赵匡胤掀下去,可这次赵匡胤死死抱住马脖子绝不放手。烈马跑下坡道,在城门附近的街道上又暴跳了一会儿,终于安静下来,失去了狂野的力气。而赵匡胤的那帮小哥们也已经气喘吁吁地赶到跟前,听众人指指点点说赵匡胤跌而复起、毫发无损的险情,这些公子哥齐刷刷围拢在赵匡胤面前,向赵匡胤表达最诚挚和热烈的佩服之情。
赵匡胤原本在小哥们里面就身形高大,酒量好,重义气,为人豁达,这次驯马事件更是大大提升了赵匡胤的星点值,人气更旺。赵匡胤的这些小哥们里就有韩令坤、王审琦等人。
在各种版本的野史、小说、笔记和正史中,都记载了赵匡胤被和尚资助的故事,各个版本差异很大,但故事情节都写得有鼻子有眼的,有的是在洛阳发生的,有的是在陕西发生的,有的是在襄阳发生的。估计赵匡胤在十二来岁的时候,不太可能屡次偶然遇到和尚,更不太可能每次都遇到了道行高深的和尚。不过有一点可以看得出来,赵匡胤为了求职,走南闯北到处游历,一连几年,毫无所获。
有一次南下湖北,进入复州地界(湖北天门县一带)。此时复州防御使是王彦超。赵匡胤向王彦超报名要求参军。王彦超看了看赵匡胤,略有所思沉吟一会儿,没有留下赵匡胤,相反却送给赵匡胤一些盘缠,打发他离开,另投别处。王彦超对赵匡胤说:“看你是个人才,此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你还是另投他处吧。”
赵匡胤再次碰壁,感觉前途渺茫,自己一无所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来到襄阳高辛庙,到庙里求签,卜一卜自己的前程。每根签上的符号都不同,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前程。赵匡胤默默祈祷,看能不能干上节度使,结果抽出一签是空的。赵匡胤叹了口气,看来干省部级是没希望了。于是赵匡胤接着祈祷,希望能做个防御使,结果抽出一签又是空的。赵匡胤心凉了半截,厅局级也没希望了。赵匡胤退而求其次,继续祈祷,心里暗自许愿做个团练使也行啊,可是抽出的签竟然还是空的。赵匡胤快要崩溃了,难道我赵匡胤顶天立地的汉子,只有做小校的命吗?于是咬着牙又抽了一签,竟然还是空的!赵匡胤的心拔凉拔凉的,他仰天长叹:“他奶奶的,这不成那不成,难道要让我做天子吗!”
赵匡胤刚发完感慨,突然一支签从手中滑落,赵匡胤捡起来一看,大惊失色,签上卦辞果然表明是皇帝!这次抽签算命的结果太意外了,原本心情已经灰暗到极点的赵匡胤,再次豪情大发,壮志满怀,自我感觉良好起来。再加之赵匡胤是个乐天派,很快就恢复了达观自如的状态。
有一天,赵匡胤又喝了不少酒,晕晕乎乎地闯入了一片菜地。由于酒精的作用,烧得口腔干渴,于是赵匡胤就在菜地里拔了几棵莴笋大嚼起来。正在赵匡胤坐在田埂上,狼吞虎咽的时候,走来了一位老和尚。这位老和尚看了看赵匡胤,问道:“施主是否饥渴?”
赵匡胤急忙点头说道:“正是,正是。”
老和尚说道:“请施主随我来。”
赵匡胤跟着老和尚走入了一个小寺庙。老和尚取来了饭菜和茶水,请赵匡胤随便唱。赵匡胤一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片刻之间把老和尚的饭菜一扫而空。赵匡胤吃饱喝足之后,这才眨巴眨巴眼睛,问道:“大师,因何助我?”
老和尚笑眯眯地说道:“我本游方僧人,到此地修了一座小庙安身,在路旁种菜谋生。方才我正在睡午觉,梦中一黄龙来到我菜地,啃噬我的莴笋。我被梦境惊醒,急忙到菜地巡视,刚好见到施主你。莫非施主乃黄龙下凡?”
赵匡胤听老和尚这么说,心里且喜且戚。喜的是有这样一个梦兆,当然感到心里很受用。戚的是自己已经壮年,却仍然一事无成,四处游荡,还不能自食其力。
赵匡胤略有不好意思地说道:“感谢大师相助。我四处求职,毫无进展。打算到前敌军中效力,可身上的盘缠也花光了。”
老和尚点了点头,说道:“施主你身材雄伟,相貌非常,器宇轩昂,将来一定贵不可言。我这里有些银两,送给你。你向北方去,一定会有所机遇。”
赵匡胤赶快站起身,深施一礼,感谢老和尚。
老和尚哈哈笑道:“施主将来富贵,请勿相忘。老僧别无所求,请施主能给我修一座寺院即可。”
赵匡胤满口答应,出得小庙,一路向北赶路,向河中一带走来。
此时正值后汉乾祐初年,枢密使郭威奉命征讨三藩。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此时已经在军中效力。二十二岁的赵匡胤加入了郭威的汉军,参加了平定三藩的战争。
周太祖郭威做了皇帝之后,赵匡胤当上了皇帝禁卫军值班卫队的班长。赵匡胤爱结交,为人大方,出手阔绰,人缘极好。没办法,赵匡胤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感染力。一有空闲,赵匡胤就找人喝酒、谈天论地、打牌赌博,只要有他在场,气氛就热烈活跃,只要他一招呼大家就一定能找到乐子。无论是比他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赵匡胤都能倾心以待。这是赵匡胤天生的一个优势,他具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自此赵匡胤在军中如鱼得水,很吃得开。赵匡胤在军队中很快就结交了一帮新哥们儿,大家磕头结拜。这就是传说中的“十兄弟”。前文书郭威搞了个结拜“十兄弟”,赵匡胤现在也搞了个结拜“十兄弟”。
赵匡胤进入职业生涯晋升快车道是在追随柴荣高平之战以后,受到顶头上司张永德的提拔,开始作为少壮派军人进入柴荣侍卫亲军主力部队。此后,赵匡胤在三次征淮南战争中,战功卓著,迅速超越了他的老爹赵弘殷,进入了省部级干部行列。
郭威、柴荣父子很喜欢装神弄鬼,自己编排以及由亲信编排了很多光怪陆离的神奇之事。同时他们自己也深信这些半真半假的预言故事。像赵匡胤这些非凡的经历,不太可能是在他夺位登基前后临时编成集中释放的,应该是早就有舆论,可是柴荣为何允许这样一个太阳神阿波罗一般的强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呢?他不仅没有受到怀疑,反倒加官进爵。柴荣曾一度认为方脸大耳的人有帝王之相,有可能危及他的皇帝之位,因此找出很多缘故悄悄地把这些文武官员罢免甚至砍头。可是赵匡胤天天在柴荣面前晃来晃去的,偏偏没有被加害。赵匡胤自己也纳闷,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能自认为是天命如此了。
赵匡胤有着如此非凡的经历,似乎有大富大贵大红大紫的天命,又有一群高级将领作为好兄弟,他自己又特别能打仗特别能吃苦,战功卓著,军权在握,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军事影响力就是资本,尤其是在那个军头林立,变幻无常的时代。这么一个有高度影响力、光芒四射的军界强人,他的发展轨迹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