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之战彻底失败后,宋明帝刘彧仅存的一点抱负也消磨殆尽。对外战争既然受挫,他只好通过对内的各种手段,重拾信心。别看刘彧人长得胖,却一点儿也不心宽,他将屠刀高高挥起,凶残地向自己的兄弟砍去。
宋文帝刘义隆的十九个儿子,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自相残杀,这时候除了刘彧以外,还有六人在世,其中九子刘昶已经投奔了北魏,做了驸马。余下的诸子之中,以八子东海王刘祎最长,若按年秩,刘彧还得叫他一声哥哥,但这个家伙品行恶劣,所以没人搭理他,成不了气候。
因为刘子业给刘祎起的外号是驴王,“驴”、“庐”古时同音,刘彧也有意戏谑他,封他为庐江王。
刘彧与其他诸王向来看不起刘祎,刘彧甚至在诏书中对建安王刘休仁明说:“那个刘祎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废物,你就是诸王里年龄最长的了。”
人们都这么想,刘祎自己不服。还别说,倒真有和他穿一条裤子、不开眼的人。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有个叫做柳欣慰的人要谋反,遍寻全国不得靠山,就找到了刘祎,愣是要拥立他做皇帝。大约是太渴望在兄弟们面前证明自己,刘祎便与柳欣慰一拍即合。
王爷想当皇帝,就得下点血本,他让自己的亲信找到几位还比较熟的地方官员,赏赐金银宝贝,说好一同举事。可是那些人不傻呀,知道刘祎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把刘祎和柳欣慰的阴谋告到了刘彧那里。
刘彧还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刘祎也敢反他,当即杀了柳欣慰等谋反之人,削了刘祎的封邑,保留他的王爵,把他迁到宣城软禁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刘彧又让有司上道奏折,说刘祎对处罚有怨言,应该削除他的爵位,依法严惩。刘彧故意不同意,却私下里派人带了毒药去找刘祎,逼令他自杀。
过了两年,刘彧得了重病,不免思前想后:太子刘昱年方九岁,要是自己有个三长两短,那身后的政权就得落到几个弟弟手里了,当年自己不就是这么得到皇位的么?不行,得把这些隐患统统扫除,避免历史重演。
晋平王刘休祐为人贪得无厌,曾经一度出镇江陵,刘彧对他不放心,把他召回了建康。如此一来,看是看得紧了,麻烦也多了不少。刘休祐觉得刘彧和自己都是从小一起玩的兄弟,就没啥高人一等的地方,所谓君臣之礼不过是些表面文章而已,屡次出言顶撞刘彧,惹得刘彧极其不爽,打定了主意先把这个弟弟干掉。
明里一时找不到杀人的借口,刘彧就使阴招(堂堂皇帝都要使用暗杀的手段,可见刘宋的统治者是多么的龌龊了)。
有一次,刘休祐跟随刘彧,以及他的几名随从一起骑着马到城南的岩山打猎。天色渐暗,刘休祐有点想返程了。这时,只见刘彧的左右寿寂之等人忽然从后面围了上来,一使劲把刘休祐从马上拽了下来,一顿狂殴,刘休祐支撑不住,趴在了地上。寿寂之大叫:“骠骑将军(刘休祐的官职)落马啦!”
前面不远处的刘彧正端坐马上,一听这话,立即装出一副十分吃惊的样子,命令身边的御医前往探视。御医一看,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哪里还有救,回来禀告皇上。刘彧脸上阴郁,心中暗喜——小的们干得不错,命几名随从将尸体拉回府第厚葬。
刘休祐既死,剩下的几个弟弟更加自疑,行事无比谨慎,但即便如此也逃脱不了厄运。建安王刘休仁在刘彧即位以及讨灭刘子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与刘彧的关系也最好,因此手中权力也不小,刘彧最担心的也就是他。为了不把事情搞砸搞大,他先下诏召刘休仁入宫议事,然后又故意不见,让他在尚书下省过夜。
夜深时分,刘彧派人揣上一包毒药,秘密来到刘休仁的住所。刘休仁千算万算,竟没想到最亲近的兄长对他也会来这手,不禁大骂皇帝:“你得天下,是谁在出力啊?孝武帝(刘骏)诛杀兄弟,结果子孙灭绝(其实还不是你刘休仁出的主意,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如今你又来这一套,哎,宋国的运祚哪里还久长得了!”刘休仁自尽后,刘彧下诏,说刘休仁谋反,事泄后羞惭恐惧,于是主动自决了。
杀完了刘休祐和刘休仁,刘彧又把南徐州刺史的空缺转授给了最小的一个弟弟、巴陵王刘休若。
刘彧刚做皇帝的时候,刘休若因为与一名典签闹矛盾,就把他抓了起来,向刘彧上诉杀他。刘彧回折说不杀只关,可刘休若却已经先下手把典签给杀了。刘彧非常恼火,责问他说:“要是孝武帝的时候,你敢这么做么?”把他降职贬官,后来几经周折,安置他在荆州做刺史。这次诏书下来,命刘休若顶刘休祐的缺,入朝就任,刘休若自是十分紧张。他的心腹王敬先劝他不如割据荆楚之地与朝廷对抗,刘休若表面上同意,回头就把王敬先给抓了,向刘彧禀明情况,表示自己忠心无二。
刘彧杀了王敬先,同时也不饶恕并无野心的刘休若。刘休若到了建康,就在府第中被刘彧赐死。至此,刘彧一年之中用各种手段连杀三个并无明显过错的弟弟,将所谓的夺权威胁减小到最低,只留下了品劣才庸、碌碌无为的桂阳王刘休范(颇为讽刺的是,就是这个因为烂而躲过一轮屠杀的刘休范,在刘彧死后便起兵谋反。不知道刘彧杀弟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宗室之后,还有让刘彧不放心的人,那就是外戚。刘彧的皇后姓王,出自琅琊临沂王氏,其兄王彧时任太傅,刘彧一旦驾崩,皇后势必将临朝称制,王彧就会顺理成章做上宰相,而临沂王氏又是一百多年以来的豪门望族,那时即便王彧不想篡权,他身边的人也不见得会安分。于是刘彧故伎重演,写了一封亲笔信,连同毒药一起派人送到王彧面前。
刘彧手下人来到王彧府中时,王彧正与客人对弈,展信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与卿周旋,欲全门户,故有此处分。”就是说,为了王家着想,你王彧还是“牺牲小我,维护大我”吧。
王彧是个明白人,不动声色地把信纸放回信封,搁在棋盘旁继续下棋。一局棋结束,收拾完毕,他才缓缓取出信给客人看,说道:“刚才皇上下诏,赐我自裁。”客人大惊,王彧手下人更是不平,都劝他起兵。王彧摇摇头,平静地饮药而死。
刘彧认为自己终于完成了“杀戮大业”,于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满意地闭上了眼睛。临死前,他以太子年幼,传旨命护军将军褚渊、右仆射刘勔、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五人同为顾命大臣。十岁的刘昱继位,历史上一般称他后废帝,又称苍梧王,以区别于前废帝刘子业。
其实,苍梧王刘昱虽然在刘彧即位时就被立为太子,但他并不是刘彧的亲生儿子。
原先刘彧没做皇帝的时候,只与王皇后(当时还是湘东王妃)生过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二十多岁时刘彧的身体就出了问题,大约是阳痿,无法再生养儿女。刘彧很着急,拼命寻求补救措施。他看中了路太后身边的侍女陈妙登,太后就让孝武帝刘骏把陈妙登赐给刘彧。
刘彧自己对付不了,又把陈妙登赏给亲信李道儿为妾,过一段时间又召回身边,没过多少日子就生下了长子刘昱。其中奥妙朝里朝外都很明了,只是不点破而已。
刘彧登基后,嫌一个“儿子”的成果不够多,又想出了“扩军”的方案。他时刻关注几个弟弟家中的情况,若有怀孕的姬妾,就迎入宫内;生下男孩,就杀死母亲,交给自己宠爱的嫔妃抚养。靠着这一“快速有效”的方案,刘彧一共得到了十二个儿子。他也乐得接受(反正自己不行嘛),还大示“慷慨”,让其中的四个儿子出嗣从前被杀绝后的几位王爷。
子嗣艰难常常是一个帝国衰亡的重要特征,上溯汉魏,下至明清,概无例外。刘宋帝国到了这时,居然要靠着众多丑陋的手段来维持子嗣的延续,说一句“气数已尽”并不为过。何况,这新上台的小皇帝刘昱,是一个嗜杀成性的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