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欧洲的君王都娶了一位基辅的公主。”
——《俄罗斯编年史》
尽管斯维亚托斯拉夫很钦佩自己的母亲——为了对母亲表示尊重,他下令按照基督教的传统礼仪为奥尔加举行葬礼,但主神奥丁和雷神托尔在罗斯国的地位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与罗斯国毗邻的那些国家,如波兰、丹麦、挪威和匈牙利等国都纷纷屈服了,有些已经皈依基督教,还有些正准备皈依。但斯维亚托斯拉夫是位意志非常坚定的异教徒,他信奉雷神托尔,而托尔看重的是获得胜利,只有胜利才能让国内的贵族对他忠心耿耿。
奥尔加还在世的时候斯维亚托斯拉夫就进行了第一次出征,他率军攻打过哈扎尔人。在奥尔加和英格瓦统治时,他们将哈扎尔人默认为自己的大领主。但在这场长达六年的残酷战争中,斯维亚托斯拉夫却彻底击败了哈扎尔人,最后洗劫了他们的都城阿得水。很明显,斯维亚托斯拉夫和母亲一样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复仇心理,他率军将阿得水毁得面目全非。当时有一位叫伊本·哈卡尔(Ibn Hawqal)的阿拉伯作家,他在斯维亚托斯拉夫推毁阿得水之后不久就来到了这里;看着眼前这一片废墟,他写道:
“树上的葡萄都被洗劫一空,连片叶子都没剩下。”
这次的胜利让斯维亚托斯拉夫备受鼓舞,他开始尝试去征服西边的国家。斯维亚托斯拉夫率军横穿巴尔干半岛,一路烧杀抢掠,将今天的保加利亚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继位的头十年里,斯维亚托斯拉夫一直开疆拓土,把罗斯国变成了欧洲版图最辽阔的国家,疆域从现在的罗马尼亚一直延伸到了哈萨克斯坦。这一系列胜利正是古老的维京众神显灵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维京神话中的“诸神之父”奥丁比基督更为强大。
这样一来,罗斯国同基督教诞生的摇篮拜占庭帝国之间势必要发生冲突,这一战在所难免。但对于斯维亚托斯拉夫来说,不幸的是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正值复兴的鼎盛时期。当时为奥尔加施洗的那位温文尔雅的皇帝已经不在了,继任的是好战黩武的约翰一世·齐米斯西斯。通过一系列激烈的对抗,约翰一世击退了罗斯人的进攻。斯维亚托斯拉夫被困在了多瑙河上一处旧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堡垒中。被围困了两个月之后,这位罗斯国大公最终还是投降了,乖乖渡过多瑙河去和约翰一世议和。
约翰一世骑着他最喜欢的白色战马接见了斯维亚托斯拉夫,当时他身穿金色的盔甲,头戴贵重的帝国皇冠。约翰一世接受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议和请求,但接受的前提条件是罗斯人撤出保加利亚,并放弃对斯维亚托斯拉夫最近占领的大多数国家的统治。
除此之外,斯维亚托斯拉夫接下来还要面临更甚的侮辱——在返回基辅的路上,罗斯军队在多瑙河流域遇到了急流,就在他们试图渡过急流的时候,遭到了一伙野蛮人的伏击。这伙人可能是收了约翰一世的好处才这样做的。这件事也表明,斯维亚托斯拉夫的确曾对这位皇帝构成了威胁,所以约翰一世才下定决心除掉他。这帮人砍下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首级,把它做成了酒杯。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警告罗斯人,让他们以后安分守己。
斯维亚托斯拉夫死后,罗斯国陷入了混乱。更糟的是他的几个儿子之间起了内讧,引发一场长达十年的内战,最后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小儿子弗拉基米尔被迫逃离了罗斯国。
虽然当时的罗斯人基本上已经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不同了,但他们同时还跟维京人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所以弗拉基米尔逃离罗斯后就投奔瑞典了。瑞典的维京人接待了弗拉基米尔,还为他挑选了一位瑞典公主,让他成家。他们还许诺弗拉基米尔,帮助他召集军队,推翻其兄长的统治。
背后有好几百名维京士兵(有的来自瑞典,有的来自挪威)的支持,没过多长时间,弗拉基米尔就占领了大多数罗斯国的要塞城市。然后弗拉基米尔给他的兄长送去消息,主动提出愿意同兄长共享大权。雅罗波尔克收到消息后就来谈判,但他的军队遭到了伏击,本人也被弗拉基米尔的手下杀害了。
虽然夺得了哥哥的王位,但弗拉基米尔还不满足。他带着人马来到嫂子避难的修道院。为了保护这位昔日的王后,修道院的院长堵上大门以防弗拉基米尔闯入。但弗拉基米尔命人用斧子劈开大门,闯了进去,然后带着大批人马涌入修道院,最后在一个小房间里找到了雅罗波尔克的妻子。弗拉基米尔强迫嫂子就范,然后又逼她同自己成婚。他这样做就是为了争取贵族阶层,让他们服从自己的统治。
弗拉基米尔把婚姻当成一种政治手段,借联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一生之中前后总共结了六次婚。据俄罗斯史料记载(如果这种记载可信的话),弗拉基米尔总共有800名嫔妃,他把这些嫔妃安排在不同的大城市,这样无论他去哪座城市巡游,都会有很多妃嫔陪着他。
弗拉基米尔不仅无比贪婪,还野心勃勃。为了扩展和保卫自己的领土,他尽力压榨定居在今天斯洛伐克地区的部落,还迫使立陶宛人和保加利亚人把自己尊为领主。这样一来弗拉基米尔的威信大为增长,邻邦都为之震慑。为了防止弗拉基米尔侵入波兰境内,当时的波兰国王波列斯瓦夫(Boleslav)赶紧同这位罗斯国的军阀头子签订了联盟协议。
988年,弗拉基米尔的权势更加扬名于世。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请求弗拉基米尔支援自己,让他给自己派来6000名援军。作为交换,巴西尔答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弗拉基米尔,但条件是弗拉基米尔要皈依基督教。这一要求并没有难倒弗拉基米尔,因为对于这位野心勃勃的独裁者来说,信仰异教神本来就有很多坏处。在异教信仰中,斯拉夫和北欧诸神都有着自己的神殿。这点正好与罗斯国的现状非常相符,因为在罗斯国,每位诸侯也都有自己的城堡,他们可以不受大公的统治。主神奥丁虽贵为“诸神之父”,但同基辅大公一样,奥丁也不是全能的,有时候很轻易就会被其他的上百个神打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弗拉基米尔早先就已经把雷神托尔奉为最高神祇了,可惜这项举措未见成效。弗拉基米尔在基辅建了一座非常大的神庙,把斯拉夫人的神和维京神都供奉在其中,然后在众神中间立起托尔的雕像。臣民都认为他这样做是贬低其他众神,基辅因此发生骚乱,有两个人在骚乱中丧生。弗拉基米尔坚持信奉雷神托尔,但他迟早都得放弃这一信仰。
有一部名叫《往年记事》(Tale of the Bygone Years)的斯拉夫编年史,其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记述的就是异教徒不同信仰之间的冲突。弗拉基米尔也开始意识到他的国家的确需要一种新的信仰,之后他派出使者去考察当时的几大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弗拉基米尔拒绝皈依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视饮酒为禁忌。犹太教也不行,因为犹太人没有故土——在中世纪的人看来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只剩基督教了,弗拉基米尔唯一的选择就是要遵从西方世界盛行的天主教教义,还是东方世界盛行的东正教教义。只要他的使臣一回来,弗拉基米尔很轻易就可以做决定了。往西方天主教地区去的使团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看到的是外形低矮、光线昏暗的罗马式教堂;而到东正教地区去的使团则在圣索非亚大教堂参观了一场非常神圣的宗教仪式,这场宗教仪式让他们看得万分激动,回来之后就气喘吁吁地向弗拉基米尔报告了自己目睹的一切,说:“当时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人间还是天堂,只知道上帝就住在那儿。”
这个故事有可能是虚构的,但它促使弗拉基米尔做出了信仰东正教的决定。此前基辅就摒弃了来自东部地区的诱惑,转而同拜占庭帝国拉近关系。对于弗拉基米尔来说,基督教,尤其是东正教这个分支,远比他以前信仰的异教神更具吸引力,因为基督教中只有一个神,那就是无所不能的上帝。拜占庭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是在这种信仰的基础上建立的,天堂里只有一个上帝,人间就应当只有一个皇帝。上帝做事时不需要征得下属的同意,也不需要下属的配合;上帝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弗拉基米尔也想在基辅建立这种统治模式。
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促使弗拉基米尔拉近自己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他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有限,而南部拜占庭帝国的根基却非常稳固。无论他现在看起来有多强大,但父亲过去的征战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让他对形势拥有清晰的认识。罗斯人无法像拜占庭人一样在巴尔干地区维系强大的军事实力。罗斯国缺乏拜占庭那样的组织纪律,没有建立相应的上下级部属。长此以往,基辅的强大就只是暂时性的,最终还是难免遭遇东方诸国的厄运。那些国家也曾强大一时,却在转瞬之间化为乌有。
弗拉基米尔最终选择皈依基督教,如此一来,这位海盗王便同君士坦丁堡结成了联盟。但皈依基督教的意义远大于此——正因为皈依了基督教,弗拉基米尔才得以从精神文化上彻底斩断他同维京人的联系。
弗拉基米尔执政期间,罗斯国有很多愤世嫉妒的观察家。其中一名观察家说弗拉基米尔皈依基督教只是出于政治上的图谋,但奇怪的是自从皈依基督教之后,他整个人似乎真的发生了变化。这位曾经强霸兄嫂的人现在却每天都会为贫病之人施舍食物。弗拉基米尔让病弱者到自己的桌子上来用餐,有些人病得太严重,无力亲自来他的桌上用餐,弗拉基米尔就安排手下给他们整车整车地送去面包、鱼、蔬菜及蜂蜜酒。
除了那位从拜占庭娶过来的妻子,弗拉基米尔遣散了其他的妻妾。更有意思的是弗拉基米尔还废除了死刑。他在好几座城市都建起了学校,每年还会拨出一部分税收收入用来发放救济。
从弗拉基米尔的子女身上就可以看出,当初他努力发展教育是个很成功的举措。弗拉基米尔曾有过很多妻妾,她们给他生了很多小公主,后来弗拉基米尔把这些公主都嫁给了欧洲的君王。公主们都远嫁国外了,罗斯国内一些抱负远大的男子对此很不满,他们抱怨除了公主,国内没有女子配做自己的新娘,“基辅的公主们都嫁给了欧洲的君王”。这些公主之所以如此迷人,部分原因是她们都博学多识。弗拉基米尔的女儿安娜公主嫁给了法国国王亨利一世,她深谙宫廷政治,后来在儿子腓力执政期间还临朝摄政。有一部文书是安娜摄政期间留传下来的,文书上有很多当时惯用的标记。这说明当时的法国贵族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有一张牛皮纸上却留有安娜的亲笔签名,写的是“安娜皇后”几个字,用西里尔字母写成,笔画娟秀端正。
罗斯人并没有完全摒弃维京人的传统,但在宗教方面,弗拉基米尔却一心想要把基辅变成一座信仰基督教的城市,他不允许臣民信仰别的宗教。回到都城后,弗拉基米尔首先拆除了自己当初建的神庙,用马匹拖着雷神托尔的雕像,扔进当初发生过部落大战的第聂伯河中。之后弗拉基米尔命令全城百姓在第聂伯河集体受洗,不参与的人将受到严惩。
在之前异教庙宇的废墟上,弗拉基米尔仿照君士坦丁堡教堂的模样建起了一座大教堂;根据自己在受洗时所得的名字,弗拉基米尔把教堂命名为“圣巴西尔教堂”。在之后的统治中,弗拉基米尔加强完善国内的宗教体系;到他逝世的时候,罗斯国至少需要七名主教来管理国家的宗教事务。
弗拉基米尔皈依基督教意义非凡,其中最深刻的影响也许就是皈依基督教后弗拉基米尔引进了西里尔字母。当时弗拉基米尔需要一种书面文字,但维京人使用的如尼文字冗繁复杂,不太适用,所以他就引入了西里尔文字。这一举措让罗斯人有机会了解君士坦丁堡那丰富的文学底蕴,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同拜占庭帝国之间的文化联系。后来弗拉基米尔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用西里尔语在基辅颁布了第一部法典,那部法典是在拜占庭帝国法典的基础上颁布的,而不是以维京人的法典为先例的。
自然,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公国开始越来越像南部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的手工业者和艺术家纷纷涌入罗斯国,石砌建筑代替了罗斯国内的维京木屋。在弗拉基米尔的统治之下,每一座城镇都仿照君士坦丁堡建起了用砖块或大理石砌成的大门,还仿照君士坦丁堡的拱顶教堂建造了圆顶的石砌教堂。
弗拉基米尔和其子执政期间,俄罗斯的集镇发展迅速,很快就成了拥有六万多人的城市。国内人口以斯拉夫人为主,他们不再是劫掠的对象,而成了信仰基督的子民,受到国家的保护。罗斯人还摒弃了维京人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而以农业为主;在军事方面,骑兵作战代替了盾牌战。
罗斯人同维京人之间在情感上仍有一定的联系——弗拉基米尔和他的儿子都将维京海盗王尊为领主,但他们开始觉得自己与维京人不同。罗斯人不再使用古诺尔斯语,甚至不再用维京人的名字。同时,他们开始不再把瑞典人当成自己的盟友,而是当成贸易对手来看。
弗拉基米尔逝世后的100年里,维京人在罗斯留下的影响几乎消失殆尽。虽然最初是维京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即罗斯公国,但实际上他们在东部地区留下的影响就只体现在“俄罗斯”这个国名上。此外,乌克兰国旗上还印有盾徽的图案,这是弗拉基米尔大公时代的国家标志。受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维京人在罗斯国的影响慢慢消失。1472年,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嫁给了伊凡大帝,标志着维京文化在罗斯国的彻底消亡。
罗斯人慢慢被斯拉夫人同化,同时他们也给斯拉夫人带来了诸多改变。罗斯人在斯拉夫世界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也是第一个长期存在的王朝政权。斯拉夫世界曾长期动荡不安,是罗斯人将这块区域变得具有秩序,这为将来斯拉夫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与庞大的斯拉夫人口相比,罗斯国内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我们会觉得维京人在罗斯国的影响自然很快就会消失。这的确是维京文化在罗斯国内消失的部分原因,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弗拉基米尔统治期间,维京世界也在经历风起云涌的变化。曾经到处探险、四处劫掠的海盗生活已经结束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进入了王朝统治的封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