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秦灭燕国 祸起刺秦

刺杀秦王赵政!

谁这么大胆,敢组织这场刺杀活动呢?

燕王喜的太子丹。

秦王赵政不是一般的人,要刺杀这么一位国君,准备工作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太子丹怎么可能立即组织起这场震惊世人的刺杀呢?

燕国太子丹从小在赵国做人质,秦王赵政生于赵国,小时候和他还是玩伴。赵政即位以后,太子丹就到秦国做人质了。由于秦王赵政没有善待他,公元前232年,太子丹从秦国人质的岗位上逃回燕国(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史记·刺客列传》)。

太子丹逃回燕国第三年(前230),韩国灭亡。秦军灭韩后,接着兴兵攻赵,赵国危在旦夕。

恰在此时,秦将樊於期因为得罪秦王赵政,逃到燕国,投奔好友太子丹,太子丹接纳了他。秦、燕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知道这件事后,力主将樊於期送到匈奴,以免秦国以此为借口进攻燕国。太子丹没有接受老师的意见,他觉得朋友落难,不应该落井下石。

鞠武看见太子丹不愿接受自己的意见,便向其推荐了田光,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智谋深邃而勇敢沉着,可以与他商量(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史记·刺客列传》)。

鞠武告诉了田光,田光于是登门拜访太子。太子非常客气地迎接他。

太子丹说:“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希望田光为其效力。田光便郑重地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荆轲是谁呢?田光为什么要向太子丹推荐荆轲呢?

荆轲原本是齐国人,后来移居卫国,卫国人叫他卫卿,到燕国后,燕人叫他荆卿。

荆轲自幼“好读书击剑”,既“好读书”,当然是士人,又好“击剑”,因此又是剑客。

荆轲到燕国后交了三位朋友:一个是杀狗为生的“狗屠”,一个是善于击筑的民间乐手高渐离,一个是隐士田光。田光年长,非常器重荆轲,认为荆轲不是一个凡人。但是,荆轲更多的是和“狗屠”、高渐离在集市上喝酒,酩酊大醉之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有时又放声大哭,旁若无人(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好读书”而未有著述,爱剑术而剑术不精,喜交往而结交面广,愿从政而求仕无门。这好像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啊,田光为什么推荐他呢?

田光在太子丹走后立即拜访荆轲。见到荆轲后,田光说:咱俩关系这么铁,整个燕国无人不知。太子丹告诉我,燕、秦二国势不两立,希望你能关注这件事。我已经力不从心了,就把你推荐给太子了,希望你赶快到宫中见太子。荆轲答应了。田光又说:太子在我临走之时说,今天谈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对我不放心。一个人办事如果让人怀疑,他就不算有节义的人。你见到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说完,田光就自杀了(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田光自杀,荆轲知道太子丹是要买凶,但是,他仍然决定要去见太子丹并且最终答应了太子丹的要求。荆轲与燕国并不沾亲带故,而且荆轲到了燕国之后也没有被当局者重用,所以荆轲面对燕国的存亡完全可以袖手旁观,那么为什么荆轲最终接受了这个危险的刺杀任务呢?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荆轲又做了哪些准备呢?

荆轲之所以答应刺秦,缘于荆轲的两个情结:一是从政情结,二是侠义情结。

太子丹对荆轲的到来非常恭敬,先深痛哀悼田光,再盛情礼遇荆轲,最后明确托出刺杀秦王的计划。太子丹要求荆轲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劫持秦王赵政,让他完全归还侵占诸侯国的土地(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史记·刺客列传》)。

二是劫持不成功,或者秦王不答应,就刺杀了他,从而造成秦国政坛内乱,然后各诸侯国趁机合纵,破秦(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听了太子丹的计划,沉思很久,最后回答说:这可是国家的大事,我没这个本事,恐怕不足以胜任(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史记·刺客列传》)。

在田光死后,荆轲已经知道太子丹让他干的是一个最高级别的“不可能的任务”。这个任务无论成败与否,自己生还希望都非常渺茫。事关个人生死,对于一个本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人来说,当然要思考。

既然知道田光所说的是行刺之事,荆轲还要来见太子丹,说明荆轲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之所以在太子丹第一次提出要求之后加以拒绝,主要是在观察、考验太子丹的诚意。

听到荆轲的拒绝,太子丹只有两个动作:叩头,再三请求。荆轲见此,立即同意了(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听完太子丹的买凶计划之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或者当面拒绝,或者佯装答应而暗中抽身。但是,荆轲几乎是立即答应了太子丹。这绝不是误上贼船,而是有意上船。

战国时期,是一个士人个性极度张扬的时期。在众多的士人中,侠士、侠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侠客的血性极强,他们非常在乎社会对他们个性存在的承认。每一个侠客,都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极重。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充满危险的行刺实现人生的价值。荆轲就是这样一位侠客。这是荆轲能够接受田光、太子丹重托的思想基础。

此时的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最豪华的宾馆里,为他提供佳肴、豪车、美女,供其享乐。总之,只要荆轲想要的,太子丹无不答应(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史记·刺客列传》)。

但是,荆轲享尽了人间富贵,并没有动身之意。

为什么荆轲答应太子丹之后迟迟不动身?

因为荆轲在思索接近秦王的方式。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秦兵兵临燕国。

太子丹坐不住了,亲自催促荆轲动身(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荆轲说:我去秦国,如果没有可以打动秦王的东西,就不能见到秦王,也就无法完成使命。现在能够打动秦王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樊於期的人头,二是督亢地图(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史记·刺客列传》)。

樊於期是秦王赵政最痛恨的叛将,他的人头能使荆轲获得秦王的信任,领取一张走进秦廷面见赵政的门票;督亢是战国时期燕国最富庶的地区,包括今河北涿州、定兴、新城、固安一带,它能激发起秦王赵政的贪欲。

有了这两样东西,秦王赵政一定会接见荆轲。荆轲的要求说明荆轲对行刺秦王的计划进行了周密的思考。

就在太子丹犹豫未决之时,荆轲私自会见了樊於期。

荆轲对樊於期说:秦王与你可以说是结下了深仇大恨。你的父母妻子全部被秦王杀掉,现在又以赏金千斤、封邑万户来悬赏你的人头,你打算怎么报仇呢?荆轲这番话刚好说到樊於期的痛处,樊於期顿时泪如雨下,痛哭流涕地说:我现在就是想不出复仇之计。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报将军之仇,解燕国之危。樊於期赶快问荆轲,荆轲说:我如果带着你的人头去面见秦王,秦王一定会接见我。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直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所受的凌辱也可以雪耻,不知将军是否同意?

樊於期说:我日日夜夜想的就是如何报仇,今天我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方法。说完,他立即刎颈自杀。

荆轲获得了进入秦廷的一张通行证。

太子丹为了确保行动成功,还准备了一把著名的匕首——赵人徐夫人匕首,并把烧红的匕首放在毒药中浸泡。这种经过毒药浸泡的匕首,只要划破人的皮肤,其毒性就会见血封喉,置人于死地。

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了一位副手,此人叫秦舞阳。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儿子,十三岁就曾经杀过人,胆量过人,燕国人都不敢正眼看他。

太子丹准备好这一切之后,就等荆轲出发了。但是,等来等去,荆轲始终没有行动。太子丹怀疑荆轲临阵怯懦,便对荆轲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您是否有动身的打算?要不我让秦舞阳先动身?

太子丹这句话惹恼了荆轲,荆轲十分恼怒地说: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身,是在等我的一个朋友。他住得远,来得迟。既然太子怀疑我,那就不等了,立即出发(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要等的这个朋友是谁?《史记·刺客列传》中没有交代,但是,据推测可知,此人应当是荆轲十分信任而且武功高强的一位杀手。因为此人没有到来,所以荆轲只好用太子丹聘请的秦舞阳代替他。

到了荆轲临行的那一天,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全体人员,全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在易水边上为荆轲送行。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亲自击筑,荆轲动情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别的场面极其悲壮,送行者个个头发上指,瞪大眼睛。

最后,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登车而去,奔赴秦廷,他自己要等的朋友没有如期到来,随同他去的却是他并不了解的秦舞阳。荆轲在秦廷刺杀赵政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舞阳临阵怯懦。

总之,荆轲刺杀秦王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荆轲刺秦王一事彻底激怒了秦王赵政,他命令王翦攻燕。秦王政二十年(前227),秦军击败燕军主力;二十一年(前226),攻占燕国都城蓟(今北京),燕王喜、太子丹逃往辽东地区。

秦将李信率数千秦兵追至辽东,燕王喜被追得非常狼狈。

此时,赵王迁的太子嘉给燕王喜一封信说:秦兵紧追不舍是因为秦王非常恨太子丹。如果大王杀了太子丹,把他的头颅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不会再追杀你,燕国就可以得到保存。于是,燕王喜派人杀了太子丹,想把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王(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史记·刺客列传》)。

可悲的是燕王喜为了讨好秦王,竟然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丹,却终究难逃亡国的命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兵攻占辽东,俘虏燕王喜,灭掉燕国。

荆轲刺秦惹恼了秦王赵政,但是,荆轲不刺秦,秦国就不会灭燕了吗?

其实,即使没有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秦王赵政也要灭燕,这是既定方针。对于燕国来说,它的灭亡也不是太子丹造成的,荆轲刺秦充其量只是秦国发兵灭燕的一个导火索。燕王喜杀了太子丹之后,赵政不是照样要灭掉燕国吗?那么,真正导致燕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