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名雍,继位于公元前325年,是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八代国君,此时正值秦惠文王的晚年,秦国的强大已经完全彰显。不过,此时的赵国也因赵武灵王的改革而强大起来。
赵武灵王对赵国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胡服骑射。
什么叫“胡服骑射”呢?简单来说就是改穿胡服,招募骑兵。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共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初步推行胡服骑射;第二次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进一步深化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业,面临着很多困难。
第一,改变文化习俗艰难。赵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诸侯国,赵国君臣的服装和中原各国相同,而和赵国周围的胡人服装相差极大。服饰历来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原各诸侯国一向高谈华夷之辨,看不起夷狄之邦,对夷狄文化也持排斥态度。赵武灵王要抛弃中原服饰,改穿胡人服饰,阻力肯定非常大。所以,赵武灵王对自己即将推行的胡服骑射有很大的顾虑,所谓“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改变祖宗法制而建功立业一定会受到世俗的反对。赵武灵王深知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涉及文化习俗的改革,更是举步维艰。
第二,王公大臣们反对。赵武灵王推行胡服,也遇到了王公大臣们的反对,反对的理由也是出于对夷狄文化的排斥。对此,赵武灵王抓了两件事,一是在大臣中争取支持,二是在公族中争取支持。
赵武灵王正式颁布胡服令之前,先召他的臣子楼缓做工作,他对楼缓说,赵国目前四面有强敌而内无强兵,因此,“吾欲胡服”,楼缓毫无保留地支持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接着又找了托孤老臣肥义,肥义是元老,也是赵武灵王幼年继位时的托孤大臣。肥义不仅全力支持其改革,而且进一步打消其推行改革的心理障碍。肥义一方面用赵国历史上的赵简子、赵襄子两位先贤来激励赵武灵王,另一方面对他讲:“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如果顾忌天下人的议论,什么事也干不成。肥义特别强调“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因为“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一般的人对成大事往往缺乏超前意识,只有智者才能看到事情的未来。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要取得赵国公族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取得他的叔叔公子成的支持。公子成在赵国上层有很大的影响力,赵武灵王先派了一位大臣去看望公子成,并对他说:“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我已决定改易胡服,如果叔父公子成不穿,天下人会议论,而且不利于胡服的推行,所以希望公子成能够支持自己,为天下人做个表率。但是,公子成认为中原文化远胜蛮夷文化,因此他不支持穿胡服。
赵武灵王为了胡服改制成功,亲自到公子成家中做工作。他对公子成说了四点:
其一,从目的上看,服装是为了方便使用,礼仪是为了方便成事(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史记·赵世家》)。
其二,从现实来看,赵国面临着燕国、东胡、楼烦、秦国、韩国、中山国等国的包围,生存环境恶劣。如果不“变服骑射”,无法应付四面之敌(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史记·赵世家》)。
其三,从历史上看,赵简子、赵襄子都是在应对戎狄之中获得发展的。今天的“变服骑射”,其实是继承简、襄之功业。
其四,从“国际关系”上看,中山国对赵国危害极大,必须“变服骑射”以报此仇。
公子成对赵武灵王继承简、襄之志非常赞赏(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史记·赵世家》),立即同意穿胡服上朝。
在取得叔叔公子成和重臣肥义的支持后,赵武灵王立即颁布胡服令,宣布臣民改穿方便的胡服,抛弃宽袍大袖的汉服。
从赵武灵王经过多方工作后再发布胡服令来看,他是一位非常清醒的政治家。他懂得“变服骑射”的重要,也深知“变服骑射”的艰难。既然赵武灵王知道阻力这么大,他为什么还要提倡“胡服骑射”呢?目的有三。
其一,拓边扩土。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北取胡地、内灭中山。赵武灵王自己也说:“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驱世”,就是整个国家的人。不管因为我穿胡服有多少人嘲笑我,只要能拥有胡地和中山,我不怕任何人的嘲笑。其中,“吾必有之”四个字显示了赵武灵王北拓胡地、内灭中山的决心。赵国自建国以来,曾经多次想向中原发展,但是,这种努力收效甚小。因为赵国向中原腹地的扩展必然要和韩、魏、齐诸国发生冲突,各国都会全力阻止赵国向中原腹地扩展。不过,赵国南北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千乘之国”的中山国,而北部是广袤的胡地。如果能够北取胡地、内灭中山,赵国的领土也会大大扩展,而且不会和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拼得精疲力竭。赵武灵王想攻战胡地、中山,根本目的是为了和秦国争夺统一天下的机会。
赵武灵王自己穿上胡人之服,缩短赵人和胡人的心理差异,增强了胡人对赵人的认同感,便于双方融为一体,这对教化胡人、吸引胡人加入赵国非常有利。当时,赵国周边的胡人如东胡、林胡、楼烦都是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做法使林胡、楼烦归顺赵国。林胡王献马,楼烦王骑兵接受改编,吸引了大批胡人加入到赵国的军队中,大大增强了赵军的战斗力。
其二,洗刷耻辱。
赵武灵王三年(前323),赵国和韩、魏、燕、中山四国国君相互称“王”,目的是为了和当时的秦、齐、楚三个大国相抗衡,加强五国之间的联系。这样,赵武灵王也就成为赵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国君。但是,赵武灵王八年(前318)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一下改变了称呼。原来,这一年韩、赵、魏、燕、楚五国联合,以楚国为首领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打得大败,赵武灵王对这次失败感到格外羞耻,他说没有当王的实力,不敢有“王”这样的名分。从此,赵武灵王令国人称其为“君”(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九年(前317),韩、赵、魏三国联合进攻秦国,又遭惨败,赵国士兵被杀八万人之多(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史记·赵世家》)。连续的失败使赵武灵王痛感赵国需要改革。
其三,不改则亡。
战国和春秋的最大不同在于,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各国为了生存都在谋求变法图强,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等等。变法后的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起色。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实力提升最快。强秦已经成为赵国最大的威胁,而且赵国腹地还有一个国中之国中山,正如赵武灵王自己所说:“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赵国是一个四战之地的国家,东西南北每一个方向都需要应付外敌。赵国现有的弱势如果不改变,就会被四边的国家一步步蚕食。
赵国已经到了不改革就要亡国的危险境地。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施行的“胡服骑射”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当年派兵攻击中山,拉开了消灭中山国之战的序幕。第二年,赵武灵王招募胡人军队,建立原阳骑兵训练基地,同时发动对中山国的战争,前后历时十二年,终于灭掉了“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灭中山使赵国南北领土连成一片,极大扩大了赵国的土地,增强了赵国的实力。“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则附,则天下莫能害。”(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秦策三》)
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同时,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率领新建的骑兵军团,向西攻打胡地,使赵国“辟地千里”。
赵武灵王向西扩地千里这一年,正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继位的那一年,而且,秦昭襄王也是赵武灵王派兵从燕国护送回国才当上秦国国君的。强大统一的晋国消失了,但是,赵国在赵武灵王的统治下迅速成为东方的大国、强国,成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