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爱情

战争与爱情

作者:唐德刚 状态:完本 日期:09-03

这是唐德刚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与《李宗仁回忆录》并称文史双璧。小说原拟题《三天两夜》,上篇往事知多少,下篇昨夜梦魂中,故事从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开始展开,三天两夜的时空,以倒叙法写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变动,虽是小说,也是个人所见所闻若干真实小故事的综合报导。它只为多难的近现代中国,那些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小人物的噩梦,做点见证;为失去的社会、永不再来的事事物物,和惨烈的抗战,留点痕迹。在这部六十万言长河著作,唐德刚率先提到慰安妇历史,后来慰安妇问题趋热,日本人也注意到了此书的材料。这是大时代的写照,中国人的故事;既是纪实小说,也是口述历史。那些年月,那些变迁,恰是中国从民国到迈向20世纪里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唐德刚教授自己的家庭背景,倒也像书中男主角林文孙一样,是个庞大宅第和人口众多的大观园呢。他自己经过了抗日、国共内战到负笈海外,真的像一折一折的戏在眼前经过。他做观众,他也做演员。正因为那些动荡,唐教授是亲眼看见的,并且真真实实一路从那烽火里、风雨里、春花秋月里仆仆风尘走了过来,所以我们的历史学家在这部书里,有时候是带你在外面看,远处看,但也带你走进去看,血泪与辛酸,丝丝分明。在远处看,或许是历史;或许只是一出戏。在里面看呢,是苦难,也是人生。而这一段历史,这些曾经在旧时代里活跃着的人,也都将一个个走下历史的舞台,再也不会复返了。不管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看这些故事,这些人,这些事,也永远不会在我们以后的时代再现。一个时代就这样在纷纷攘攘中结束了。…

《战争与爱情》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唐德刚
    《胡适杂忆》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可以说是胡适口述历史的缩版。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几乎无所不谈,谈无不快。但又不止于回忆,他畅谈历史、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胡适关注的学问,可见作者才气纵横,博学多智,加上他古文根底深厚,天性诙谐,故落笔气势纵横,妙趣横生。唐德刚将胡适写得生龙活虎,但又不是公式般装饰什么英雄超人。他笔下的胡适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天才也有错误和缺点的真实人物。读了唐德刚笔下的胡适,你可以和他握手寒暄,笑语谈辩,不知夜之将尽,人之将老。
  • 作者:唐德刚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现在回头来看,《海外论坛》除了为五十年代的留学生留下声音之外,还不能否认,它是至今为止留学欧美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水准最高、文字最好的杂志之一。也因为办了这个杂志,才逼得唐德刚写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说这些都是五十年代尘埃下的流沙坠简,我们却毋宁视为那是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 作者:唐德刚
    胡适时代,卷土重来;张学良将军,动机纯正,心际光明,敢作敢为,拿得起放得下而永不失其赤子之心;顾维钧,世界上的第一流外交干才、举世闻名的国际政治家,搞的却是个弱国外交;《传记文学》的责任,最大的阿Q,最凶的阎王,以一人而敌一国!本书以书缘与人缘为名,是史家唐德刚(我的朋友唐德刚,胡老师胡适的收山小门生)多年读书与日常见闻文章的集合,共三十二篇,其中谈到了胡适、顾维钧、张学良、刘廷芳、吴开先、刘绍堂、杨振宁等人,又论及《传记文学》、《鲁拜集》、《唐诗浅探》等书,于普通的细节中展现出历史的风貌。作者写人、评书,都把自己放在其中,穿插不少逸闻趣事,信笔所至,洒脱不羁,其中可见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华人学者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深沉的热爱和极佳的人文素养。它们都是笔者平时意到笔随的札记性的零星作品之汇积,没有显明的系统,也谈不到深度。不过笔者渐入老境之时,数十年国仇家难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润,以及半辈子教读异邦、心怀故国的感慨,发而为文,也不能说没有发愤之作。只是我祖国文明深厚,当前世界学问无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终日恓恓惶惶,追随群贤,日夜进修之不暇,何敢以愚者点滴之得,故步自封?
  • 作者:唐德刚
    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海外读曹雪芹的文化冲突,杀一个文明容易建一个文明很难……《史学与红学》收录了史家唐德刚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方面的札记共计十七篇,论及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汉字拉丁化等议题。作者认为,文史不分是传统东、西方史学异曲同工之处,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并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书中细述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篇章,可见其在口述史学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对《红楼梦》里避讳问题的集中讨论和以经读经分析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文章也颇有创见。《史学与红学》谈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唐先生的文笔有文学笔底,写得灵活,因而让读者不忍停下来,这就是文学笔法的功劳。后来跟史家唐德刚打过笔仗的夏志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称其为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
  • 作者:唐德刚
    爆发于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阳历七月的甲午战争,距今已整整一百年了。这个一百年(一八九四~一九九四)实在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百年。其间我们这个自称为人类的群居动物竟然以他的所谓聪明才智所发明出来的杀人武器,打了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在此以前,人类的战争全是区域战争,没有把全体人类都卷入战火也。
  • 作者:唐德刚
    比诸世界先进的民治国家,老实说,咱们中国人向现代民权政治进展,也不算太坏。我们自辛亥革命搞起,至今也已八十年了。八十年中我们出了一个只在位八十三天的袁皇帝。一九一七年宣统爷也回来搞了几天。其外蒋、毛二公也各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但是二公毕竟不敢搞黄袍加身。最近《纽约时报》也把邓公小平封为TheEmperorofChina。说句公道话,小平您好!比蒋、毛二公毕竟要民主多了,虽然他也搞出天安门事件的一大败笔。但是我国近代史上,从君权到民权的转型浪潮,正如今夏(一九九一)百年一遇的洪水……。朋友,对付这场洪水,君不见官家只能炸堤,哪能筑堤呢?社会科学还是应该多学点才好!
  • 作者:唐德刚
    在中国近代转型期的转变过程中,戊戌变法是个重要阶段。变法失败固然是件惨事,而真正可悲可叹,乃至惨不忍言的,却是它的后遗症,那桩几乎引起中国遭瓜分(ThePartitionofChina)之祸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之乱。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是戊戌政变的立刻后果。但是这件中国近代史上的所谓拳乱,究竟是什么回事呢?拳乱差不多过去快一百年了。近百年来,中外史学家,尤其近十来年在数次有关键性的国际研讨会之后,可说已把这桩惨史的事实,弄得相当清楚。就历史事实发生的经过来说,史家已大致没太多争辩的了。但是各派史家对这桩吏实的解释,则仍是南辕北辙,各异其趣;有的甚至指着鼻子,相互辱骂。
  • 作者:唐德刚
    中国传统史学(包括《二十五史》和《通鉴》的观点来看,满清二百六十八年实在是中国史上最值得称颂的一个朝代。论武功,它开疆拓土、四向扩张,幅员之广阔在中华民族史上是没有前例的。乾隆时代东南亚香料群岛一带(今印度尼西亚东端)有些小国如苏禄(Sulu)等等,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海盗吓惨了,乃向北京上表求内附作藩属,乾隆爷还下诏以险远不许呢!这与西方和日本的帝国主义作风,如何能比?
  • 作者: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这部著作,原是海外史学家、胡适先生的高足唐德刚教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导论篇,后经不断增删和改写而成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本书由于作者观照历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历史学家,也因其极富个性和魅力的语言而在海外有极大影响;也正是因作者的历史观点与一般的历史学家晚清观点大不相同,《晚清七十年》在中国大陆迟迟未得出版。本版为国内首版,全书由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五部分构成,并附有数十幅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极富历史震撼和可读性。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小布爱吃蛋挞
    小时候,因为救命之恩,陈长风是程诺的小迷弟、跟屁虫、自说自话的童养夫。懂事了,程诺借住陈家,当陈家兄弟的知心姐姐,陈长风却成了跟她针锋相对、处处找茬的讨厌鬼。后来,17岁的陈长风不知犯了什么浑,被他爸一脚踢去海外留学,程诺的世界自此清净了许多。也无聊了许多。—直到如今,觥筹交错的舞会上,程诺想借着几分酒意向新晋影帝告白时,陈长风作为陈氏集团的继承人从天而降。他手上缠着108颗的小叶紫檀手串,神色淡淡地对程诺点头。程诺不过是多看了几眼他的手腕,他就表情不自然地破了功:听说国内太子爷圈流行戴佛珠,怎么,过时了?程诺抓过两颗核桃递给他。陈长风以为是要他盘,才转了两转,就听她说:补补脑子。一别多年,她的显眼包童养夫回来了。—女主飒爽小浪花,舞蹈演员男主傲娇显眼包,商界新贵每晚9点更新,wb@小布爱吃蛋挞 有抽奖活动可关注下
  • 作者:严大妮儿
  • 作者:居居宁
    本文无限流,主生存,不恐怖,因为作者会害怕。女主负责大杀四方,男主负责运筹帷幄。叮,恭喜地球进入新篇章,末日游戏帮助地球筛选新新人类,请各位玩家,努力生存,活到最后~突如其来的游戏系统,将地球分割成一块有一块的试炼区与安全区。试炼区天灾人祸,安全区买房置业。完全不一样的新生活,让安冉冉觉得有些头大。但作为一个就读于武术专业的女大学生,肤白貌美,战斗力爆表。生存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为什么,她老是会和这个叫霍泽的男人巧遇呢?不过也没什么关系,谁让霍泽长得好看,脑子也好,会赚钱,会做饭,会修理装备,还会送她漂亮的小裙子。所以,如果巧遇的更频繁一点,安冉冉会更高兴。可对于霍泽来说,在第一次见到安冉冉打架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女人,是个大佬......
  • 作者:莫默
    龙虎宗弟子雷霆在练功时不小心破除了祖师爷张天师曾经下达的禁制,得到了龙虎宗镇派之宝——镇灵珠,不过因为误动灵珠,导致龙虎山方圆百里的灵气聚集其身,爆体而亡...
  •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 作者:罗子逢
    楚音音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她是芭蕾舞演员,有自己的事业,丈夫帅气工资高,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但突然做了个梦才发现,自己竟然是一本年代文对照组女配,女主就是那刚嫁进来不久的妯娌弟妹 弟妹虽然是后妈,但把整个家管的井井有条,而她楚音音,就是个笨蛋美人,只知道吃喝玩乐。 女主还手握系统,只要身为对照组的她被家人厌恶,被大家看不起,女主就能获得积分变美。 在原文中,她在舞台上表演时,女主在洗衣做饭,丈夫觉得她不守妇道,好感-1,女主变美; 她在教训孩子时,女主正在温柔的呵护继子,两个孩子觉得她是个坏妈妈,好感-1,女主更美 楚音音: 但知道了剧情发展的她会改变自己,变得和女主一样任劳任怨吗? 不,她只会继续潇洒的过日子,把自己活得越来越美。 至于丈夫和孩子,扳的了就扳,扳不了就离婚呗~ 突然被冷落的丈夫和孩子傻眼了:媳妇/妈,你怎么不理我们了? 文心洁知道自己是一本后妈文里的女主,还得到了积分提高美貌的系统,只要她能获得家人的好感,事事超过女配楚音音,就能把她的美貌全都抢过来。 文心洁知道楚音音性格泼辣,所以自己一定要温柔贤惠,把她比下去,但没想到: 当她费力的讨好难缠的恶婆婆时,楚音音已经潇洒的提出了分家; 当她给两个继子当牛做马时,被楚音音打了一顿的孩子已经考上了年级第一; 当她想要给蒋徽上眼药,说楚音音整天在外面水性杨花时,她却直接道:你相信她的?那咱们就离婚吧。 蒋徽连忙把楚音音拉到一旁哄了起来。 文心洁: 她没想到自己算计了一辈子,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音音活的越来越幸福 PS:1,男主不会干对不起女主的事,他超守男德的! 2,本文架空架空!架的特别空!!
  • 作者:倾夙
    前世,她是被组织买来当做生化实验的实验品,那个时候她只有6岁,后来末世来临,她被当作生化武器投放到战场,那个时候她刚满十六岁再后来的后来,战场上她死了,也重生在了末世之前。这一次,她一定要一锅踹了组织以泄她多年来的仇恨!可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为什么看她的眼神怪怪的?等等~!难道她的眼睛出了问题?怎么感觉眼前的小正太比刚刚长大了一点??!
  • 作者:喝茶听曲
    姜离重生到自己演唱会上,用一首歌成了乐坛顶流,深受公司领导喜爱。以至于,五十多岁的秦总,老想把他的姐姐嫁给我……可我不想吃软饭,怎么办?ps:偶像积累人气,演员锤炼实力;而我非要用实力,去抢偶像的饭碗,还一不小心抢出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