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理查一方的顽强抵抗之下,萨拉丁不得不撤军。两天以后,耶路撒冷国王亨利的部队,抵达了雅法。
理查在战斗结束后第二天写了一封信,由伊柏兰转交给萨拉丁。
根据萨拉丁一方的书记官伊马德·阿丁的记载,以阿拉伯语翻译的这封印有理查王玺的信,是这样写的:
船只能够西航的季节,正在一天天过去。过了这个季节,就会风高浪急,地中海上的航行,将会十分困难。
我们两人之间若能缔结和议,我就能如愿归国了。如果不能的话,我们之间又将陷入战争状态,那样的话,我只有在此安营扎寨,永远居住于这里。
现在,双方的兵士都已经疲惫不堪,而你我二人,已经饱受战事之苦。
于是我决定,将耶路撒冷放弃了。亚实基伦,也将放弃。
但倘若阁下因此而大喜,恐怕为时过早。在我方阵营中,内部争端从未停息,而我确知,贵军之内亦并非与此种烦恼无缘的。因此,若阁下同意我的提议,对我们双方都有利。阁下若能接受我的条件,我也会对阁下心生敬爱之意。
你我若早缔结和议一天,我便可离开此地,并将与阁下真心道别。
读罢这封可以用率直二字来形容的信,萨拉丁当即召集了全体埃米尔。根据伊马德的记载,萨拉丁告知集合的埃米尔们,他将与理查缔结和约。
有许多埃米尔强烈反对苏丹的计划。他们坚持说,目前着急的人,是那位法兰克国王,时间是属于穆斯林一方的。其中一人提出,理查终归是要离开的,那么就没有必要缔结和约,只要停战就足够了。
萨拉丁用一句话制止了诸位埃米尔的议论:
“倘若我死了,谁能集结伊斯兰的军队呢?”
萨拉丁时年54岁,而理查35岁。换句话说,时间并非属于萨拉丁一方。接下来,萨拉丁陈述说,与容易撕毁的停战协议相比,缔结对双方具有更高约束力的和约,才是对伊斯兰世界更为有利的结果。兴奋的埃米尔们,也都反思了至今以来对理查的实际战况。最终,他们同意缔结和约,而不是仅仅宣布停战。萨拉丁决定,依然由阿拉迪尔出任和谈的使者。
怀着对理查的同情,萨拉丁和阿拉迪尔尽快开启了新一轮谈判。8月4日一早,阿拉迪尔就来到了雅法。像以前历次和谈前一样,理查严禁十字军中有任何挑衅行为。在这次访问理查的雅法之行中,阿拉迪尔带上了自己12岁的长子。
这位少年引起了理查的注意。知书达礼、健康活泼而充满好奇心的穆斯林少年,正是理查所欣赏的类型。
会谈当天,理查命令少年到他跟前行单膝跪地之礼。少年立即顺从地行礼。站立在他身前的理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少年瞬间眨了一下眼,立即睁大眼睛,毫不畏惧地与理查四目相对。理查把剑锋放到少年肩上,徐徐地说:
“你被授予骑士之衔了。”
当伊柏兰将这句话翻译成阿拉伯语之后,少年不禁喜笑颜开。
令少年更为欣喜的是,授予他骑士头衔的理查,把自己的佩剑也赠给了他。少年十分喜爱这把西洋风格的长剑,一整天手不离剑。他的父亲阿拉迪尔,只好以苦笑般的微笑表情,看着自己快乐的儿子。
在穆斯林对手中间以“狮心王”而称的理查,在中世纪那个两大一神教截然对立的时代,依然能拿宗教问题开玩笑,完全不顾这方面的禁忌。他一度要把亲妹妹嫁给穆斯林,一度又将只有基督徒才能接受的骑士头衔授予穆斯林少年。
这位12岁的少年,便是在37年后的第六次十字军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达成和议的苏丹阿尔·卡米尔。
第六次十字军,是以外交方式而开始,又以外交方式结束的,并无任何军事冲突。它的别称是“无血的十字军”。
回到37年前,在理查和萨拉丁两人心意已决之后,谈判向缔结和约的方向急速发展。
首先,双方同意,耶路撒冷城归穆斯林控制。
同时,穆斯林统治者必须保证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所有基督徒的安全与自由。
此外,当地穆斯林统治者有义务保证前往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成长之地拿撒勒,以及接受施洗约翰洗礼的约旦河等圣地、圣迹朝圣的所有基督徒的安全与自由。
在我看来,萨拉丁接受这一条件,不仅体现了他的宗教宽容立场,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从工商业角度看并不重要的耶路撒冷,却是三大宗教的圣迹所在地,朝圣者的开销是城市主要的收入来源。毕竟,朝圣之旅也是旅游业的一种。
第二个和谈条件,则是萨拉丁承认从推罗到雅法一线,以及周边的地区,归十字军控制。
这个区域的中心,是从北到南,包括推罗、阿克、海法、凯撒利亚、阿尔苏夫、雅法在内,面向地中海的海港城市群。在这一区域以北,是蒙费拉特侯爵康拉德曾攻取的贝鲁特和西顿,连同安条克公国和特里波利伯爵领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沿海,都在十字军的控制之下。
曾被理查征服,后来送给路西尼安的塞浦路斯,也在十字军属地之列。此时的塞浦路斯统治者,已经不再是希腊正教徒,而是罗马天主教徒了。
此外,萨拉丁还同意十字军,特别是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保留在巴勒斯坦地区建造的全部城堡。这两大宗教骑士团因而得以在基督徒的“圣地”继续存在下去。
第三个条件,则是从事经济和民事活动的穆斯林,在上述萨拉丁承认的十字军国家领土内,拥有自由来往的权利。与此同时,在穆斯林控制的领土上,基督徒也拥有从事经济活动和民事往来的完全自由。
这一项和议不仅在陆上有效,在海上也具有充分的效力。对于在巴勒斯坦的海港城市通行无阻的意大利商人来说,和议无疑是有效地扩大了他们的市场。
接下来,是对理查和萨拉丁间争议的亚实基伦的归属问题的决议。这个海港城市在双方的混战中完全破坏,最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重建。最终,萨拉丁放弃了这座上佳的补给港。
双方还决定,在此次1192年的和议实现后,交换手中全部俘虏。为了解救酣睡的理查而冒名顶替的骑士威廉,终于得到了释放。
双方都没有要求对方支付任何赔偿金或赎金。除了几人例外,双方扣押的全部俘虏都得到了无偿释放。
在以上各项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对象并未纳入谈判条款。那就是基督徒所谓的“真十字架”。在哈丁战役之后,十字架被萨拉丁夺走,现在终于返还十字军。这个十字架是在第一次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之后所发现的,被认为是耶稣受刑的那个十字架。在发现之后,它一直被当作十字军国家的国宝。基督徒中间,很少有人怀疑它的真伪,都认为它就是耶稣受刑之物。
在严禁偶像崇拜的穆斯林看来,这个十字架不过是一次战役中获得的战利品而已。以至于他们并不知道这战利品被丢到哪里去了。理查也对此漠不关心,忘记提出返还的要求。在1192年的这次和议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及这个“真十字架”。
9月2日,谈判结束,理查在和约书上签字,并按上了自己的玺印。此后,阿拉迪尔携带和约书前往耶路撒冷,以取得萨拉丁的签名和印记。此间理查一直在雅法等候。
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理查的妹妹乔安娜和妻子贝伦格拉,以及全体女官,从雅法启程,经过阿克返回西欧;
第二,理查派遣一队人马前往亚实基伦,查看萨拉丁军队对这座港口城市的破坏情况;
第三,十字军中希望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兵士,从雅法出发前往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