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遗嘱

“我刚好有事来到医院,就过来看一眼李董!”我简单的说了一下来这里的理由。

“原来如此!”陈颖舒点了点头,然后带着妹妹走了进去。

李倩在她们进去的时候,也就走了出来。她仔细打量,眼睛里带着淡淡的笑意。

“倩姐,这几天很辛苦吧。”

我同时也打量着她,李倩眼角有着两道鱼尾纹,看着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保养的还不错,比同龄人的状态好一点,总的来说可用四个字形容:风韵犹存。

她不是个顶级美女,只是看着给人一种舒适感,好像生活得很滋润似的。这种滋润和爱情或者夫妻生活无关,只是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烦恼。

“还好吧,毕竟是照顾我哥,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他算是生病的人中,比较听话的了,加上生活基本治理,我照顾起来也比较轻松!”

“我哥这几天说了,你是他生命中最后认识的朋友中比较靠谱的!”

“对你多有赞誉!”

李倩淡淡的道。

“赞誉?”

我苦笑,李倩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

“我可以叫你小王吗?”李倩淡淡的道。

“可以!”我点了点头。

“小王,你跟倩姐说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李倩好奇的问。

“其实很简单,李董的公司有很多外贸的业务,需要大量胶带。我现在的业务,就是给他们的公司提供胶带,赚钱养家糊口。”我轻松的道。

“这工作能赚钱?”李倩下意识觉得,胶带是很便宜的东西,应该赚不了大钱吧?

这句话说得,让我有些惭愧。

确实不能赚大钱,每一件的利润最多只有五毛,但是如果量大的话,其实还不错。但是她是李洋的亲妹妹,如果站在那边的角度来看,这是相当下游的产业,根本不可能和他们相比。

“还行吧,比打工好!”我自嘲的笑了笑。

“这倒是真的!”李倩点了点头,道。她说笑间,突然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展示道:“小王,她是我女儿,马上满十八岁了,是不是很漂亮?”

照片上,有个肤白貌美的女孩,露出青春洋溢的笑容。她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估计十六岁左右,是李倩最得意之作。

十八岁的年纪,估计高三了,此刻或许也有很大压力吧。但是她的炫耀,让我有些抵触,下意识的问:“她成绩好吗?能考上名牌大学吗?”

“成绩好与不好,这不重要。我准备这个暑假,就让她休学。因为她的身份很重要,是我哥血脉最亲近的后代!”

李倩得意的道。

虽然是外甥女,但因为李洋没有儿女,以及兄弟,这个女孩确实成了他唯一的后辈。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心中一动,难道李家的继承权有变故?

“你也不是外人,我告诉你也无妨。”

“我哥准备悄悄立下一个遗嘱,死后给嫂子百分之十的股份,让她占大头,但是给茵茵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李倩语出惊人。

我直接惊呆了!

原来李洋最后还是选择了血脉,虽然这么一来,陈颖舒差不多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但是李倩的女儿股份也是不少。

这不是留下隐患吗?

我心想,李洋真是乱来。

突然给外人那么多股份!

但又觉得有些理解他。

平心而论,如果我自己突然得知生命即将走到头,而亲妹妹有个后代,会不会对她多一些照顾呢?

血脉关系,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李洋的选择,从道德上讲完全没错。

错只是错在李倩没有生儿子,不然得到的很可能是李洋本人的全部股份。

“她叫什么名字?”我下意识的问。

“我老公姓杨,她叫杨茵茵!”李倩笑着道。

杨茵茵?

名字倒是不错,但是听起来就不是多么成熟。

饶恕如此,她也即将获得巨额财富。

我不确定李洋到底有多少钱,但是他的工厂总资产,应该不少于百亿。再加上各种地皮,各种投资,资产总数只多不少。

就算一百亿整,黄妞妞获得百分之三十五,也有三十五亿了。

如此年轻的亿万富婆,还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等等,我突然意识到一点,李倩和我讲这些做什么?

她肯定有自己的打算,准备为杨茵茵谋取福利什么的。

难道说,她想要把杨茵茵安排进入管理层?

这个计划,只怕不是那么容易,陈颖舒不可能同意什么都不懂的人进入管理层。

她连自己的亲妹妹都没有安排实习的机会,更别说杨茵茵这样的外人了。

“小王,我的女儿再怎么样,也比嫂子年轻,对不对?你别看她学习成绩不好,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喜欢的。怎么说呢?她就是大家眼中的校花,性格很好,人见人爱。”

“最重要的是,我们家对她要求高,现在连男生的手都没有牵过!”

李倩突然道。

“倩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有点搞不懂了。

“我在想,你能给茵茵提供实习的机会吗?让她给你当个助理,或者秘书什么的!”

“工资都可以不要,她需要积累一些经验!”

李倩笑着道。

“倩姐,你放心把这样如花似玉的女儿交给我?”

我都觉得吃惊,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放心!”

“你还是有些本事的,让她跟着,肯定不会吃亏。”

李倩眼里看着肯定。

她对女儿为什么管得严?便是觉得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如果学生时期,就便宜某个黄毛,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跟着我这样的人,那就不一样了,可以当做跳板,以后走向更好的生活。

李倩本人有些普通,根本不认识其他的老板,我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她和李洋的聊天中,得知我事业成功,有一个六千多万的工厂,加一个八千多万的工厂,加起来也有一亿多了。最近两个工厂都在迅速扩张,未来可期。如果一个新人能够到任意一个工厂实习,积累经验无疑比上什么大学划算得多。

“要不,你还是送她上大学吧。”我笑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