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福
她是贫寒家庭的好女儿,她是拾金不昧的打工妹,她是面对巨款不动心的好姑娘。她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她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代表,她是当代青年的楷模,她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她是谁?她就是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农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
2005年11月下旬,正在深圳打工的张云霞得到奶奶病情危急的消息后,就心急火燎地辞去工作,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乡。20多年前,奶奶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几年前由于糖尿病综合征和腰椎间盘突出而瘫痪在床。她一进门就扑到了奶奶的怀里,面对骨瘦如柴的奶奶,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她给奶奶穿上了新衣服,换了一套全新的铺盖,每天细心给奶奶喂水喂饭,梳头洗脸,端屎端尿,擦洗身子,终日在床前进孝,奶奶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12月10日,北风呼啸,大雪飘飘。张云霞穿着棉衣,戴着口罩,顶着寒风,到县城为爷爷奶奶购买生活用品。她到集市买了一些爷爷奶奶爱吃的蔬菜,到商场选购了老人喜欢吃的各种食品,又想起奶奶还需要一个暖身子的热水袋,就走进了书成百货城,将七零八碎的东西放在柜台上,精心挑选了一只热水袋,热情的店老板取来一个大塑料袋,将柜台上的东西都装到了里面。
张云霞回到家里后,一家人都围上前来满心欢喜地看东西,当打开一只黑色塑料袋时,发现多出来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他们怀着好奇心打开后,里面装着4沓面值百元的现金和一些零散的钞票。她打工多年都没有挣到这些钱,全家人也从未见过这么多钱,面对着从天而降的巨款,一家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都被惊呆了。
爸爸高兴地说:“哪来这么多钱?”
张云霞说:“可能是我买热水袋的时候,店主不注意把别人的钱,装进了咱们的袋子里!”
爸爸着急地问:“别人知道不知道,有人认得你吗?”
她说:“当时我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没有遇见过熟人,别人也很难看清我。”
爸爸接着说:“如果别人不知道,这笔钱就给你爷爷奶奶看病用吧!”
她义正词严地说:“这是别人的钱,我们再穷再苦也不能要,一定要送还给失主。”
爷爷马上说:“这或许是别人挣的‘血汗钱’,或许是某个人的‘救命钱’呢!丢钱的人可能快要急疯了,咱们千万不能拿别人的钱。”
如果把这些钱留下来虽然可以缓解家中的困难,但一辈子心里都不踏实,时时要受到良心的谴责。以前爷爷不慎丢了2000元钱,想死的念头都有。她想挣这么多钱非常不容易,对丢钱的人来说意味着一场灾难,弄不好还会出人命,应尽快把这笔钱交还给失主。她将这些想法坦诚的告诉了大家,一家人被她的诚心和善良所感动,都催着她赶快进城去还钱。
诚信比金子更宝贵。其实,张云霞的家庭十分困难,爷爷奶奶身染沉疴多年,全家所有收入除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外都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对于这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来说,钱是全家人生存的希望,是家庭温饱的保障。4万多元钱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日思夜想着能有更多的钱来解决家庭的窘迫,改善艰苦的生活环境,但当这笔巨款降临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却想到这钱是别人的血汗钱,是别人的救命钱。她经历了5年艰辛的打工生活,为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而四处奔波、辛勤劳作,但一个月才挣几百元钱,除去自己的日常花销,仅够补贴家庭生活开支。她即使打10年工也难以挣到4万元,也许她一辈子都攒不到4万元钱,但她并没有因为意外拿到4万元巨款而陶醉。她既没有将这笔钱作为改善家庭困境的机遇,也没有作为自己发展创业的原始资金,而想到的是做人的良心,坚守的是道德的底线,遵守的是社会的诚信。
有时候一个人的伟大,并不是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选择放弃。在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今天,4万多元钱在许多人的眼里都算不了什么,也许就是他们相识的一个见面礼,也许就是他们聚会的一顿便饭。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这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巨款,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人为它损失了尊严,有人为它丧失了人格,有人为它甚至进了牢房。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家庭的贫困,面对缺医少药的亲人,张云霞这个80后年轻人毅然选择了人间道义。
张云霞提着公文包,迎着凛冽的寒风,一路小跑来到了村口的拾金不昧亭等车。她的心里有些着急,平时车都很多的,怎么遇到急事都不见了呢?她在心里责备自己,怎么没有认真检查东西,以至于误把别人的巨款带回家,当事人不知道着急成什么样子了呢?
一会儿,村里的周师傅开着摩的过来了,她急忙坐上车就一个劲地催:“快,快,快开车,到书成百货城!”
周师傅有些奇怪地问:“我看见你刚从县城回来,这么冷的天,你又猴急着进城干啥哩?”
她三言两语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周师傅笑着说:“你傻着哩还是瓜着哩,你在外边打工多不容易,现在有了这么多钱,你不会买一辆夏利车跑生意吗?”
她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别人的钱,我不能随便乱花。贪了别人的钱财,一辈子心里都不踏实,做人还是要诚实一些好!”
周师傅听了很受感动,就把张云霞拉到了书成百货城,还坚决不要她的车费。他说:“你捡到这么多钱,都要主动送还人家,我咋能收你的车费哩!”
书成百货城已乱成了一锅粥,门口围着一大群人议论纷纷,店主急得团团乱转,失主焦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张云霞吃力地挤到柜台前,举着包问店主:“这是你误装在我购物袋里的公文包吧?里面有4万多块钱,请你清点一下吧!”
店主接过公文包打开拉链,露出了一大堆现金。店里店外的人都睁大了眼睛,屋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见。店主缓了一口气才说:“是啊!是啊!是我装错了,都急死人了,没想到你能给我们送回来。还清点啥哩,我们相信你!”
面对失而复得的巨款,失主喜不自禁,使劲握着她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我们要好好感谢你!”
张云霞说:“不用客气,以后办事要管好自己的钱物,再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也有责任,没有检查购物袋,误把你们的钱带回家,给你们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说完话,她就快步离开了商店,大步流星地走在街上,身心都感觉到分外轻松。为了节省一元车费钱,她就这样顶风冒雪踏上了回家的路。
事隔多年后,笔者采访了书成百货城的店主郭书成。他原是百货公司的职工,下岗后两口子就在县城开商店。他无限感激地说:“她是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姑娘啊!她把那么多钱送回来,既使我的朋友免受了单位处分和经济损失,又保住了我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郭书成向我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龙台学区会计杨林忠是我的朋友,他进店后就坐在这儿喝茶,把包放在柜台上,当时我没有注意到。张云霞穿着冬装,带着口罩,提着大包小包也放在柜台上,她买了一只热水袋,我看到她的东西很多,为了方便顾客,就拿来一只大塑料袋给她装到了一起。杨林忠喝了一会儿茶,突然说他的包不见了,里面装着县财政下拨给龙台学区2000多名学生共421万元的学杂费减免款。我想可能是我错装进了张云霞的塑料袋子,就立即发动周围熟人到处去寻找,早就不见人影了,我想这下子完了,这钱没法找回来了。杨林忠非常着急,我出去找人的时候,他已经到公安局报了案。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不到半个小时,张云霞就把钱送回来了。”
如果这笔巨款丢失,对杨林忠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假如用他的工资偿还,按当时的工资标准计算,退除全家每年的生活费用,他要整整偿还6年时间;如果这笔巨款丢失,他还要承受有关部门的处分;如果这笔巨款丢失,对龙台乡的1000多个家庭和2000多名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不幸的事件。张云霞拾金不昧,面对巨款不动心,主动将这笔巨款交还失主,既解除了失主的精神压力,又等于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及时送给了龙台学区2000多名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当天下午,郭书成、杨林忠及县委宣传部一名干部,在周师傅的带领下来到张云霞家中,带着锦旗和礼品,燃放了鞭炮,并拿出2000元钱以示感谢。张云霞婉言谢绝,谦虚地说:“不用客气,这没有什么,别人遇到这件事也会这么做的。”听了这些话他们备受感动,郭书成和杨林忠当即认张云霞为干妹妹,一直保持亲密交往。
龙台学区为了感谢张云霞的义举,为她特意制作了“拾金不昧”的牌匾,悬挂于石岭村的拾金不昧亭以示褒奖。武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城关镇等单位领导专程到张云霞的家中看望,并号召全县开展向张云霞学习的活动。她的先进事迹被《甘肃日报》、《天水日报》和天水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2006年以来,她先后被天水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市民标兵”,被评为“奉献天水2009年十大人物”,还被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称号。
张云霞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迅速传遍了陇原大地,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经天水市文明办、市工会、共青团天水市委、天水市妇联共同推荐,她被列为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经中国甘肃网、甘肃精神文明网以及电话网络平台踊跃投票选举,张云霞跻身前20名,成功当选为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受到了省级表彰奖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等省领导亲切接见了她。
2009年9月20日晚,在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周年和第七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颁奖典礼。张云霞这位普通的农家女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她是甘肃省唯一当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她面带笑容,怀抱鲜花,挥手向全国的电视观众和家乡人民致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现场介绍张云霞时说:“她是在巨款面前毫不动心的甘肃好姑娘。”从此,张云霞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和她拾金不昧的事迹迅速传遍了全国。
最高的荣誉,给最值得崇敬的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从全国近3万名候选人中共评出道德模范55人、道德模范提名奖262人,张云霞光荣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她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在评选活动中,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张云霞作为新时期的社会青年,农民打工者的代表,她拾金不昧的事迹尽管很平凡,但平凡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蕴涵的道德力量、体现的崇高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张云霞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彰显了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给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0月1日,张云霞作为全国道德模范的代表,荣幸地在天安门东观礼台上参加了国庆庆典活动,亲身感受了祖国60周年庆典的激动时刻,亲身体会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身着大红套装的张云霞格外喜庆快乐,她说今天是祖国60周年大庆,这么隆重庄严的时刻,一定要穿鲜艳的红色才能表达她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次能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大会,张云霞的心情非常激动。就连快八十岁的爷爷都替她感到骄傲,不断地叮嘱说:“到了北京好好表现,如果能见到主席一定要向他问好。”
张云霞拾金不昧的举动感动了周围很多人,诚恳朴实的她却谦虚地说:“其实我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我想别人也会像我一样这样做的。”
庆典活动的壮观场面,让张云霞激动万分,她说:“我们国家真的很了不起,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还有这么多杰出人才、优秀人士,我做这么一点好事没什么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岭村是一个拥有1000多人的老村庄,坐落在武山县城西五华里的南山脚下,北临渭水,陇海铁路、316国道从村前经过。几千年前,石岭村就有人类聚居繁衍,近代出土了大量的彩陶,被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石岭村孕育了淳朴仁厚、文明高尚的村风民情,素有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张云霞就是石岭村在新世纪盛开的一朵鲜艳亮丽的道德之花。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石岭村有一位秀才叫周之祯,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清贫。母亲为维持生计在村前的官道上开了一间小吃店,一天傍晚关店时,周之祯发现墙角下留有一袋东西,上面有官府的封记,里面装着满满一袋金银,显然这是一袋官银。他们想,这可能是傍晚官差在店里吃喝时遗失的。这天夜里,周之祯难以入睡,他想官府丢了金银肯定要追查责任,不但官差的性命难保,也许还会冤枉许多好人。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之祯就迫不及待地背起金袋快步赶到了县衙。他在大堂上看到几个官差正被县官拷打审讯,要他们交出府衙下拨给县府的饷银。周之祯指着金袋大声说:“这是你们丢失的东西吧?”官吏惊诧地打开袋子查看,丢失的银两分毫不差。武山县衙将周之祯拾金不昧的事迹上奏朝廷,得到了万历皇帝的表彰,并做了一块白玉石碑,上刻“拾金不昧”四个正楷大字,立于石岭村官道旁,同时还奖励了周之祯十亩良田。
清朝光绪九年(1883)10月,皇帝为了在全社会扶正民风,弘扬正气,对周之祯拾金不昧的事迹再次御批嘉奖,又刻制了一块青绿色的石碑,碑上半部刻有“嘉奖”二字。周之祯拾金不昧的事迹在石岭村代代相传,村民们教育子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村里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蔚然成风。
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武山,石岭村群众为红军战士积极安排食宿,送衣送粮,救助伤病员,给予红军官兵极大的帮助。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一位因伤不能行军的四川籍尚姓小战士,经过精心护理治好了伤,并为他组建了家庭,在村上生活了一辈子。
1956年,石岭村学生周宗西在县城上初中时拾到260元钱,主动多方寻找并送还了失主,像这样拾金不昧的好事不胜枚举。
2004年3月,石岭村群众为了大力弘扬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集资3万余元重修了拾金不昧碑亭。一直以来,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是石岭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张云霞生活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自小受到村风民俗的感染和熏陶,她把村上的祖训、长辈的教诲,时时铭记在心里,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觉传承着石岭村的传统美德。
张云霞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消息传到家乡,父老乡亲们奔走相告,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机旁,观看颁奖典礼的盛况,男女老少均沉浸在喜悦之中。她从北京回来后,村上的1000多名群众和附近的1000多名学生敲着锣鼓、燃放着鞭炮,呼喊着“向道德模范学习致敬”的口号,夹道欢迎她载誉归来。
张云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的深刻内涵,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忠实地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再次为石岭村的拾金不昧碑亭续写了新的篇章。如今,拾金不昧亭见证了石岭村400多年来的村风民情,成为村民心中的一块圣地,成了武山县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
2010年元月,我从北京赶到武山县,专程采访张云霞的先进事迹。她是一位秀外慧中、心地善良的好姑娘。武山县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被称为陇上江南。武山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拾金不昧是代代传承的美好传统,民间流传着许多拾金不昧的故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先后涌现出了天水市首届道德模范年随有,天水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裴建新和何元琴,一心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高级农艺师王江俊,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汪桂林,为汶川大地震踊跃捐款的农民尤红明,拾金不昧的村民周建红等许多道德模范人物。
石岭村距离县城只有五里路,张云霞带我坐上了当地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摩的,每人仅花一元钱就到了村口。在陇海铁路、316国道交会的地方,有一座拾金不昧碑亭,我们久久伫立在那里观摩欣赏。它是石岭村优良传统的历史丰碑,是石岭村人的自豪和骄傲。
我们钻过铁路桥梁,沿着一条水泥路上行,再穿过几条窄得不能再窄的小巷,就来到了张云霞的家,这是一个普通而贫寒的农家小院。院中间长着一棵很大的桃树,院里有3间砖瓦房、2间土房和半间厨房。以前,一家七口人就挤在2间土房里。后来,张云霞姐弟三人到深圳打工挣了一些钱,才在2006年春天盖了3间简易砖瓦房。
他们一家虽然贫穷艰苦,但勤劳朴实、乐善好施,有孝老爱亲、行善积德的优良传统。爷爷张效忠78岁,是村里老一辈的识字文化人,多年来一直担任石岭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经常接济街坊邻居,救助乞讨人员。6年前,他不幸患上了肺心病,每到冬天就呼吸困难,经常住院吸氧治疗。
孝为百善之首。1963年,二爷张贵生到武威去当兵,每月都给太爷太太寄钱,购买生活用品。1965年2月,二爷得癌症去世。太太有哮喘病,爷爷怕她着急,就每月以二爷的名义写信寄钱,太太去世后,他仍然以二爷的名义给太爷写信,还四处借钱寄钱,太爷每天哭着要见二爷,爷爷就以“当兵不能回家”为由劝解,一直瞒到1968年6月太爷去世为止。
奶奶李月琴被诊断为糖尿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已经瘫痪在床6年时间。她喝水就要喝糖水,没有糖水连饭也不吃,他们一家一直精心照料着奶奶。妈妈张小苹体弱多病,但要伺候瘫痪在床的奶奶,照顾患肺心病的爷爷,操持着家中的一切事务,还要给住在院里的几个有亲戚的学生生火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一天忙得团团转,是贤妻良母式的典型农村妇女。
爸爸陈三尕是上门女婿,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除了要种好家里的责任田外,还经常到县城去打零工,接济家里的生活费用。他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读过一天书。他经常帮村里人家盖房、做农活,有时候还把自家的活放下来,去帮助邻居家干活,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他说不了几句话,是一个厚道人。为了招待我,他颇费了一些心思。他买了几元钱的香烟让我抽,我不抽;他要去买酒给我喝,我说不喝酒;他就去买了一袋麻辣片让我吃,我没有吃,他就有些失望地出去了。
多年来,他们一家缺衣少食,家贫如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他们分到6.8亩耕地,其中3.8亩为山地,多数已退耕还林,3亩水地因水毁剩下不到半亩。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几乎没有吃过肉,平时吃的都是浆水面、包谷面、洋芋等杂食,米饭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现在,家里除了微薄的农业收入外,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姐弟三人常年外出打工。
生命之花,往往盛开在贫瘠的土地上。1983年6月,在那山花烂漫的日子里,张云霞出生于石岭村这个贫寒的家庭。她现有姐弟3人,姐姐张云云,弟弟张飞军。她是家中最孝顺、最勤快的孩子。她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孩子,苦难使她变得更加坚强。
张云霞告诉我:“我从小是在爷爷和奶奶的培育和呵护下长大的。从我记事起,爷爷和奶奶就经常教我如何诚实做人,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要多关心和帮助别人。特别是爷爷讲述的周之祯拾金不昧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时候,张云霞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裳,穿的都是家里人换下的旧衣服,一件衣服往往改了又改,补了又补,但洗得却很干净。她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从小不是到山上捡柴火,就是到地里拾菜叶,还帮大人喂猪养鸡,帮妈妈烧火做饭。饭熟了就双手端给爷爷奶奶,平时为爷爷奶奶端茶倒水,对老人的生活起居细心照料。长大后,她就帮助妈妈操持家务,还经常端着脸盆到河边给一家人洗衣服,每到冬天双手就皲开了一道道口子,乡亲们都称赞她是一位勤快能干的好姑娘。
每逢左邻右舍红白喜事,她就忙着扫院、洗菜、刷碗、端饭;谁家有个大病小灾,她就主动上门帮忙。有一年三十晚上,她在河湾树林发现躺着一个乞讨人员,身上盖着塑料布,都快被雪埋住了,浑身冻得直发抖。她想这么冷的天,不吃东西肯定会被冻坏的,她就跑回家提来一罐臊子面让他趁热吃了。初一早上,她又惦记着端了一碗糁饭给他吃。随着天气转暖,他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她的品行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大家经常以她为榜样教育子女。
七岁那年,张云霞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孩子一个个都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但姐妹两个同时上学家里供不起,她就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姐姐,自己默默地帮大人干活。一个远房亲戚知道这一情况后,捎来了两件旧衣服和20元学费,才使她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她知道上学来之不易,学习起来就非常用功,小学时在班上排前五名,中学时在班上排前十名。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劳动,喜欢帮助同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由于赵晓丽同学家在山里边,离学校比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她就每天带晓丽到家里吃饭,尽管家中生活很困难,但他们都把晓丽当成自家人看待。
1996年9月份,同村同学周爱芳在骑自行车去城关中学上学的路上,不小心被一辆拖拉机刮倒受伤,张云霞和姐姐立即送她到县医院进行救治,还把身上带的学费都垫交了医疗费,她们又骑车到村里通知周爱芳的家人,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周爱芳家人的好评。
张云霞回忆说:“当我们姐妹三人都上学后,每到报名时都是爷爷最发愁的时候,因为他要出去为我们借学费,或者帮别人家种地挣钱。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实在借不上钱,我就硬着头皮去上学,张公英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就垫上了,她还给班上好多同学都垫付过学费,我们都非常感激她。我记得她给我们教过《老师静静走过你窗前》这首歌之后,就调到连云港去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曾经暗下决心,等长大挣到钱后一定要加倍偿还老师,我在深圳打工有了钱后,就给老师写了许多信,可是一直杳无音信。如果有缘能再见到张公英老师,我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她!”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为了供张云霞和弟弟上学,姐姐张云云14岁时就辍学,跟随老乡到深圳打工去了。她在外面怎么苦都不说,还来信说外面很好。她每月挣400元,还要再借100元,寄回家解燃眉之急。就这样,张云霞才坚持读到高中。
她原来还有一个小妹妹,不幸得了小儿麻痹,没钱到大医院看病,因乡村大夫医治不当,首先耳聋,接着又哑了,最后瘫痪在床,病情越来越重。雪上加霜的是爷爷得了肺心病,奶奶的糖尿病由于无钱治疗引发了糖尿病综合征,使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父母分忧,为了挣钱给爷爷奶奶和小妹治病,张云霞18岁那年,不得不放弃学业,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踏上了去深圳打工的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打工的生活十分辛苦,张云霞先后到制鞋厂、玩具厂、工艺品公司、制衣厂等打过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但一个月才挣几百元工资。为了拿到每月30元的全薪奖,她往往有病也不敢请假。
别的工友隔三差五就出去改善一下伙食,或者买一身换季的衣服,她却舍不得花一分钱。为了省钱,她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上班穿的是工作服,下班穿的是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打工几年也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时髦衣服。每月工资发下来,她给自己留一些基本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家里急用。
尽管她的生活很困难、很节俭,但当工友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她总会伸出援助之手。2005年夏天,她们同宿舍来自湖南的小姐妹因病住院,需要上万元的手术费,由于家庭困难一时无法筹集,张云霞毫不犹豫地把准备寄回家的1000元钱垫补了手术费,并发动大家为这个小姐妹捐款3000多元,使她及时进行了手术。她还两次参加义务献血,并带动姐姐和其他工友也参加了献血。
一些来自各地的姐妹,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又一时找不到活干,张云霞就把她们带到自己租住的房内,在食堂给她们打饭吃,并通过熟人为她们联系活路。有一位同乡玩游戏,将一年的血汗钱全都输光了,过年的时候没路费回家。她将节衣缩食省下来的500元钱塞给他,要他回家给老婆孩子买点吃的穿的,在家好好过个团圆年。这个同乡被她的诚心所打动,下决心改掉了贪玩的毛病,变成一个勤奋能干的好青年。
姐妹俩在深圳辛苦打工,省吃俭用寄钱给小妹看病,但还是没有挽留住小妹的生命,她们可爱的小妹被病魔带走了,仅用一个小木箱装着就埋了。她们经常梦到她光着身子,冰天雪地,非常可怜,为此不知道为小妹流了多少泪。但她们想到病痛中的爷爷和奶奶,就擦干泪水继续拼命干活挣钱。
过了几年,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时,奶奶的病情却加重了,而且瘫痪在床随时都需要人伺候,张云霞选择回家帮助妈妈照顾奶奶,姐姐继续留在深圳打工挣钱。为了省钱已经多年没有回家探亲的她,回到家后看到那个心灵手巧的奶奶已经瘫痪在床非常痛心。从此以后,她和妈妈轮流守护在老人身旁精心照料。
由于奶奶瘫痪在床多年,身上长出了痱子,为防止肌肉坏死,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为奶奶按摩,帮着翻身,换洗内衣和被褥,用热水擦洗身子。只要她在家里一天,就要日夜伺候奶奶。她能从奶奶不同的呻吟声中,听出不同的生理需求。每当奶奶解手时,她就熟练地放好自制的简易坐便器,然后双手拉起奶奶的身子,再搀扶着一步步挪向坐便器。在等待奶奶解手的过程中,她就用手帮奶奶梳理零乱的头发。当奶奶解手后,她又拉起奶奶并“送”回到床上。然后是喂水、擦嘴、盖被,等奶奶熟睡后,她才小心翼翼地离开房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张云霞熟知的古代名言,也是她遵循的道德准则。邻居杜家的老奶奶,年老体弱,一个人过日子,身边没有亲人,张云霞就经常到她家去串门,发现没馍吃就送馍,没柴火烧就送柴火,还帮助她生火做饭、洗衣服。有一天,发现她病倒在床不能动弹,她就每天早晚端一碗饭过去,直至老人去世为止。
邻居谢登胜和他80岁的老母亲在一块生活,缺衣少穿,生活艰难。张云霞逢年过节就给他们端饭吃,平时给他们送米送面送馍馍,还帮助他们打扫房屋,洗刷被褥衣服,把母子俩照顾的非常好。
2009年春,张云霞发现在武山县南关社区一个堆放垃圾的院子里,一位姓马的老奶奶租住在一间非常小的房间,里面只有一只灯泡、一张床、一个锅、一只碗。老人已经70多岁了,跟他爷爷一般年纪,却一个人生活。虽然她有四个儿子,有的是干部,有的做生意,但老人却无人照管,一个月仅给100元生活费。她的生活很艰难,经常吃不上饭,有病也没有人管。
张云霞每次到县城,都要去看望她,帮她做饭洗衣服,还与她聊天解闷。有一次,老人犯胃病,她就带老人上医院看病,花费了八九十元钱。老人有了钱要还她,她说:“我就是你的孙女,不用还钱了!这些钱你留着自己用吧!”老人动情地说:“不知道我几世修德,才积来你这个好孙女!”后来老人去世,她立即赶去烧纸钱,丧事办得非常隆重,还开了追悼会念了悼词,她却非常痛心和生气。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论在上学读书,还是在外打工期间,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工友,乘车途中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对行乞讨要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社会上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论她在什么地方,她的善行和义举都会感染周围的群众,她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就像一团火花时刻温暖着人们的心窝。
张云霞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当你与她长期接触后,你会发现她的心灵更纯真更美丽。面对社会上的许多诱惑,她都坚决地说:“我虽然缺钱,但不缺志气!”当今许多女孩子都自顾不暇,她还要主动承担家庭的重担。奶奶瘫痪在床需要她照料,爷爷患肺心病需要她来管。她不仅是家里的精神支柱,还成了家中的经济支柱。如今,她肩上的担子依然很沉重,她的家庭依然很贫穷。
我在采访期间,有幸参加了中央文明办在武山县举行的资助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帮扶资金发放仪式,省文明办代表中央文明办向她发放了10万元帮扶资金。省文明办副主任赵延河、天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漆应得、市文明办主任李德荣,以及武山县有关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与会领导还到石岭村看望慰问了张云霞一家。
赵延河在讲话中指出,道德模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先进事迹值得大家学习,全社会要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文明风尚。他要求张云霞要珍惜荣誉,不骄不躁,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这次资助资金为基础自主创业,争取今后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张云霞在发言中表示,为了彻底改变家庭的贫困处境,她要利用政府资助的资金来经营公交客车,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心尽力经营好客运车辆,坚持开展优质服务,争创文明车组,最大限度地方便父老乡亲。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用诚实劳动创造财富,以最大的爱心关怀那些困难的人,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关爱。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当我问她以后有了钱怎么生活时,她说希望把爷爷奶奶的病彻底治好,让父母亲过上不再为衣食发愁的生活。有钱就捐给灾区,资助有困难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带动周边的村民都富裕起来,让父老乡亲们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这就是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的美好愿望和博大胸怀。
2010年2月于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