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在北方,春天的空中总是飘荡着五彩缤纷的风筝。这些风筝设计精巧,千姿百态,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得意春风,尽情地飞舞盘旋,使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世界充满了盎然生机。人人见了人人爱的风筝,在中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风筝又叫纸鸢〔yuan冤,老鹰〕,但是,最早的风筝可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用细竹扎好的骨架上糊上纸制成的,而是只用木头和竹子做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公输子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做了一只木喜鹊,据说可以连续飞行三日(《墨子·鲁问》),这可能就是最早的风筝了。用竹木做一种会飞的鸟很不容易,据说墨子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制成一个木鸢,但是只能在空中飞一天(《韩非子·外储说》)。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做风筝又贵,又不容易,因此在汉代以前,这种木鸢不可能普及。到了东晋(公元317—420年),风筝开始流行起来。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放风筝的风气才大大盛行起来,风筝的制作技术也达到很高的程度。唐代诗人在一首诗文里描写到,一只鸟形的风筝在高空翩翩然飞来飞去,看上去就像一只真的鸿雁,甚至野雁也上当受骗,飞来给这只风筝作伴(唐采《纸鸢赋》)。唐代还出现了带有灯光和发出哨声的形形色色的风筝,在夜空中如繁星点点,皓月当空。风吹入高空中风筝的竹管,发出阵阵悦耳的响声,远远传来好像有人拨动古筝的琴弦,因此,纸鸢又被人们叫做风筝。
自唐代以后,风筝更加流行,成为家家户户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宋代的城市中出现了出售风筝谋生的小商小贩。风筝有多种类型,金末石抹世勣〔ji绩〕的诗中就有“鸱鸢雕鹗”等各种飞禽。清代的《红楼梦》中又进一步提到了蝴蝶、美人、软翅子大凤凰、大鱼、大螃蟹、大红蝙蝠、大雁。其中大雁风筝还是一连七个的一串,还有“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红楼梦》第七十回)。民间有不少放风筝的高手,一些小青年热衷于一种互相争斗式的风筝比赛,就是想方设法用自己的风筝将对手的风筝线绞断。这种斗风筝的场面十分热闹(《武林旧事》)。宋代的皇帝徽宗就很喜欢放风筝,他在禁城中放的风筝有时会落到城外平民百姓家(王明清《挥麈录》)。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咏哦风筝的诗歌,如宋代名相寇准就有“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纸鸢》)。清朝后期的大文学家曹雪芹也是一个制作风筝的行家,他的好朋友敦敏在自己家里陈列着曹雪芹扎制的各种各色风筝,“罗列一室,四隅皆满,致无隙地,五光十色,蔚然大观”(《瓶湖懋斋记盛》)。不仅如此,曹雪芹还对风筝扎、糊、绘制造工艺和放飞技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撰写了专论风筝制作技术的著作——《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个博古通今的天才文学家,能对士大夫们鄙视为雕虫小技的风筝进行这样认真的研究,在当时实在是不容易的。更为可贵的是,曹雪芹作此书并不是为了自我消遣,而是“将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也就是说让那些身有病疾而求助无路的残疾人,可以靠制风筝为业生活下去。
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因为放风筝必然要选择空旷的地方,空气清新;另外,放风筝需要有一定的身体活动,腿要走,手要拉,头要仰,臂要挥,全神贯注。古人已知道小孩在放风筝时,仰着头,张着口,可散发内热,去病除灾(《续博物志》)。就是大人在放风筝时,也会在心境上返老还童,“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
古代民间还有一种放断线风筝的习俗。就是等风筝升入高空后,剪断放飞线,让高空的气流携带着风筝,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碧空中。这样做的意思是让病痛、灾祸和种种不幸都随着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红楼梦》中多病的小姐林黛玉就希望用风筝来“放放晦气”,周围的人也劝她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红楼梦》第七十回)。我国东北朝鲜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称为“放厄鸢”。那里的儿童们每年年初就开始放风筝了,到十四或十五日,在风筝上写上种种不吉的话,涂抹上虎、狮、鬼等狰狞可怖的图像,在风筝的一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天黑之后,将风筝高高放起,然后用火烧断筝线,于是种种恶运也就随风消逝了。
小小的风筝在古代中国有时还派上了大用场。传说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在谋反时,准备掘地道,从地下进攻未央宫,曾以放风筝测量未央宫的距离(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南北朝时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谋反,将台城团团围住,无人可出。城里的萧纲(即后来的梁简文帝)就把书信拴在纸鸢上放出,求救兵(唐李冗《独异志》)。唐德宗时,节度使田悦等叛乱,临洺守将张伾〔pi 批〕被围,没有办法只好“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将告急书信送到援军中从而解围(《新唐书·田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