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象戏是北宋司马光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两人对局的象戏进行改革而设计成的。它在当时虽然没有流行,但却流传到朝鲜和日本。
司马光在北宋宝元初中进士,曾在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官,哲宗时高太后临朝参政,他任八个月宰相。他自幼喜欢象棋,总觉得两人对局的象棋不过瘾,于是异想天开,把棋盘扩大为纵横19路,即利用围棋盘,并把对局的人数由二人增至七人。他自认为这样一改,可以玩得更热闹、更有味道。但是,他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七国象戏并没有流行开来,只是由于他官大名大,因此他所作的《七国象戏图》流传下来了。南宋裴子喜曾为之刻印,元末陶宗仪也把它收入《说郛》之中。明高儒和清初钱曾等均藏有此谱,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长沙叶德辉还为之翻刻流传。
七国象戏图
就象棋艺术而论,七国象戏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可以借此推断司马光所在的时代的象棋形制。就这一点来说,它是一份宝贵的史料。
从司马光的《七国象戏》说明可知,他废去两只象,用偏(将)与裨(将)代之。他误认为象不产于中国,因此不可用于中国。他还废弃了两只车,认为车是将帅和偏裨所乘的,应避免重复。但他却另外增加了两只马(骑),以致每方有马(骑)四只。另外,司马光又把八个卒改为弓一、弩一、刀二和剑四,意思是八个卒持有不同的兵器。
经过司马光的改革,每方棋子总数由16只增为17只。
关于各种棋子的走法,大体上与当时北宋流行的两人象戏相仿。
(1)将 直斜行无远近。这说明当时棋局中还没有九宫的设置,将的行动不受九宫的限制。
(2)偏 直行无远近。偏行车步法,这与现代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车完全一样。
(3)裨 斜行无远近。裨行象步法,它与现代国际象棋里的象完全一样,说明当时北宋象棋的棋制还没有河界。
(4)马(骑) 曲行四路,即直一斜三。司马光没有强调有无别马脚的限制,说明当时马的步法与现代国际象棋一样,没有别马脚的限制。
(5)炮 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可以击出,前无所隔,或前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这与现代象棋里炮的步法完全一样。不过,七国象戏里每方只有炮一门。
(6)行人 直、斜行无远近。不能役敌,敌也不能役。
(7)弓 直、斜行四路。
(8)弩 直、斜行五路。
(9)刀 斜行一路。
(10)剑 直行一路。
七国象戏共用棋子120枚。其中周占中央一子,各国都不得侵犯。秦居西方,韩、楚居南方,魏、齐居东方,燕、赵居北方。七国各有17个棋子。其中将、偏、裨、炮、行人、弓、弩各一个,骑各四个,刀各二个,剑各四个。棋子的颜色分八种:周黄,秦白,楚赤,齐青,燕黑,韩丹,魏绿,赵紫。
根据人数不同,七国象戏有各种不同玩法。如有七人在坐,七人各相一国,如有六人,则秦与一国连衡;五人,则楚与一国合纵;四人,则齐与一国合纵;三人,则秦与二国连衡;或只由在坐的人各占一国,而其余的国空着。玩时,秦、楚、韩、齐、魏、赵、燕以次行棋。如棋已离原位,即不得再翻悔。不该走而误走棋的,要受罚。凡能擒得敌将者胜。虽未擒得敌将,获一国吏士超过10名者胜。一方所获吏士虽未满10,而另一方失去的吏士已超过10者,也负。最后,坐上获子最多者胜。负者罚饮酒,饮完酒后即敛棋出局。有擒得二将或获诸吏士满30者,称霸,于是诸国均得服从,都饮罚酒。
在七国象戏的说明里,最后谈到各种兵种棋子的交换比例。除将为最高统帅,其价值无法估量外,其余各子的交换比例是:一骑当弓、弩、刀、剑之二,炮当三,裨当四,偏当五。从这里可以看出七国象戏里各子的地位、威力和价值,除将以外,就是偏、裨、炮、马、卒,依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