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开始有了编制识字课本一类的书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的一部识字课本是周宣王时代(公元前827—前782年)太史籀〔zhou昼〕编的《史籀篇》。它和秦代李斯编的《仓颉篇》、汉史游编的《急就篇》等书,都只是把常用字编成便于记诵的文字形式,没有任何注解。
大约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古代第一部训诂词典《尔雅》形成,首创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这也是世界词典编纂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词典。西汉扬雄编纂《方言》,辑录汉代方言俗语,开了古代方言词典的先河。东汉刘熙编《释名》,与《尔雅》稍异,专以音同音近字解释词义,成为声训词典的滥觞。东汉服虔编《通俗文》,是为通俗词典的前导。《方言》、《通俗文》是不同于《尔雅》类的语义词典,开创后世专门性词典编纂的先例。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以“六书”理论解释文字形体结构及音义,是古代第一部真正的字典,早于西方同类字典近1400年。
《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通俗文》的产生,奠定了后代字书发展的基础。古代为数众多的字书,大体是从它们演化而来。
继承《说文解字》一类的字典,像晋吕忱的《字林》、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等,都按《说文》部首分类,解释字形、字音、字义。南朝时梁陈间顾野王撰《玉篇》,部首比《说文》多出两部,但以楷书代篆书,不析形体,注重音义。明代梅膺祚编《字汇》,简化《说文》部首,部首和部内字按楷书笔画多少先后排列,首卷附《检字》,排列难查的字,使字典通俗化、实用化。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俱沿用《字汇》体例。
《尔雅》一类的词典,如汉代孔鲋〔fu付〕编《小尔雅》,三国时魏国张揖编《广雅》,宋代陆佃编《埤雅》,明代方以智编《通雅》,清代史梦兰编《叠雅》等,或仿《尔雅》而作,或是《尔雅》的增广、订正、补充,都是解释词义与各种名物。
唐代以后解释文字音义而功能各异的专门性词典日益增多。有的注释经传文字音义,如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有的辑录经传子史文字训诂,如清代阮元的《经籍纂诂》。解释佛教经典文字音义的则有唐代玄应和慧琳的两部《一切经音义》、辽代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明朝陈士元《俚言解》、清朝翟灏《通俗编》,主要采集解释各地方言俗语;清朝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专门解释吴越方言俗语。诠释虚字的字书有: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还有的字书专门汇编古书中的词藻典故,如清代的《佩文韵府》和清朝张廷玉等编的《骈字类编》。
魏晋南北朝以后,以审音辨韵为主,兼讲文字形义的韵书大量产生。先有三国时魏国李登的《声类》,“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唐代封演《闻见记》);晋人吕静的《韵集》,以“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魏书·江式传》),成为韵书的萌芽。继后有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产生,它按四声分类,类下依韵目排字,这是一部韵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唐代李舟作《切韵》,使四声依次相承,增加韵目,调整韵目编排次第。宋代颁行的官修《广韵》,集正统派韵书之大成,把韵目从陆法言《切韵》的193韵增加到206韵。宋代丁度等人的《集韵》、《礼部韵略》等都属这一系统。金代韩道昭的《五音集韵》,改革《广韵》系韵书韵目下同音字分组排列的体系,把韵字按36字母(即用36个汉字表示声母)为序编排。韵书具有字书的性质,自唐代开始,到宋代定型。《广韵》可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字典,类似现在的同音字典。清代人编的《佩文诗韵》、清人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清人何萱的《韵史》,都可起到字典的作用。
总的说来,古代字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解释字体构成和字音、字义,以《说文》为首,按部首检字;第二类,讲求训诂名物,以《尔雅》为代表,依义分类;第三类,以审音辨韵为主,兼释字义,以《广韵》为典型,按韵目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