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毛泽东就极为重视工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以完成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但是因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建国后30年里的时间里,造成了党对企业管得太多、统得太死,企业缺乏活力、工人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千万个全民所有制大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经济实力的增幅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邓小平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实现新的增长。因此,他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口号,主张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投资和管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一部分,要求从企业生产的最大效率、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管理的先进性、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计划方面所担负的责任等方面进行城市经济改革。那么,邓小平又是怎样将其战略目标付诸实践呢?那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基于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特别经济开发区。
深圳是四个特区中最大的一个,着重发展工业、商业、农业及旅游业。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沿海的一部分,离香港很近。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中心之一。这座昔日的荒凉小镇,经过建设者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在短短的八个春秋内,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上百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工业、财贸、金融齐头并进。1992年,深圳传来喜讯:深圳已经没有农村。
1981年深圳经济特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但是一些受“左”的思想影响颇深的人却反对建立经济特区。面对欣欣向荣的市貌,他们竟然悲叹不已,认为经济特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危险信号”,觉得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已荡然无存。某些人甚至搞起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浪潮。
就在深圳经济特区徘徊于姓“资”、姓“社”的十字路口时,1984年2月1日,邓小平结束深圳视察后,兴致勃勃地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次视察结束了关于深圳性质问题的争论,从而保证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深圳繁荣的奥秘之一,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如此之快,除了紧邻香港之外,更主要是靠建设者们争时间、抢速度的艰苦创业精神,靠坚决改变30年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陈旧模式的雄心壮志。仅仅四年的时间,55条总长80公里的宽阔市区主干马路,代替了过去简陋狭窄的县城小街,18层以上的高楼建成了19幢,当时全国最高的50层以上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只用了209天便完成了主体工程。在远离市区30公里的荒凉的蛇口半岛上建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型海港工业区;仅仅7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蛇口、八卦岭、上步、沙河、南海石油后勤基地、水贝、南头、沙头角等八个工业区和一个科学工业园。各种建筑物竣工总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到1987年6月底,基本建设投资额累计完成91.17亿元,建成新区48平方公里,与1979年相比,基建投资增长了43倍,城区面积扩大了16倍。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5.34亿元,增长了17倍。
奥秘之二:外引内联,“借船出海”。深圳的开拓者依靠邓小平及其同伴们的支持,用足用满政策,充分发挥外引内联的作用。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利用特区优势和国家的开放政策,把握日元升值后国际电子工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机遇,增强了外引能力。1986年就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新加坡、波兰、匈牙利等24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190多家企业的500多位外商进行了业务方面的合作,借助香港和国际力量,打通了走向国际的渠道,并引进新项目35个,吸收外商股东38个。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全国共有140多个自行车厂,生产能力3000多万辆,占世界产量的1/3。然而,因为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产品在世界上影响很小,仅占世界自行车贸易总额的6%。1986年8月,由深圳市轻工业公司与香港大寰自行车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公司成立后,生产自行车14.13万多辆,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北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56.6%。
深圳特区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十分注意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了十条不同的法律条款、条规,给客商提供广泛的经营范围,投资场所和法律保护。外国投资者及海外华人在深圳可以赚取到比中国其他地方更高的利润,享受到比其他地区更为优惠的条件。在良好的条件和优惠的政策的鼓励下,来深圳的投资日趋增多。到1987年6月底,深圳特区先后和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财团和跨国公司签订各种协议5100多项,协议投资额约39.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1亿美元。外商在深圳特区投资企业有1400多家,先后从日本、美国、瑞士、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技术设备3万多台(套),技术项目300多个。
深圳在做好“外引”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内联”工作。注意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横向经济联合,充分发挥特区的“窗口”和“扇面”幅射的枢纽作用。到1987年为止,深圳与内地已经签订了协议2000多项,内地在深圳兴办了各种规模的企事业2500余家。深圳还抓住外贸的优势,将内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拿到特区来深加工、精加工后增值出口,为国家创汇。上海、郑州、西安、江苏、广西、黑龙江、杭州、长沙、广州等地的名优轻纺和机电产品也通过特区走向国际市场。
奥秘之三:发挥管理“窗口”的作用。邓小平指出,特区是全国的特区,要对内经济发展起到“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深圳在发挥管理的窗口的作用上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在同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交往的过程中,深圳特区可以接触到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深圳就可以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做好“软件改革”工作。日本的管理经验中把行为科学应用于企业管理,体现了“满足感”和刺激工作效率的关系,很值得中国管理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