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用他热血青春、音乐天才,在那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谱写了一首首鼓舞人心、斗志昂扬的乐曲。他把美妙的音符化作战斗的武器,在打败中朝两国共同的敌人——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律成(1918~1976年),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律成。他是朝鲜人,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者。
郑律成,1914年8月27日(阴历七月初七)生于韩国南部全罗南道光州杨林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名郑富恩。到中国之后,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曾先后更名为刘大振,金学海。后来由于对音乐的酷爱,正式取名为郑律成,寓以音乐理想必定成功之意。
1933年5月8日,郑律成和一批革命青年从韩国经由日本长崎辗转到达中国上海,乘火车到达南京,进入“朝鲜革命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同期入学者55人,(郑律成的学号41号),学习军事课和政治课,学员毕业都要从事反日秘密工作。
1934年,郑律成毕业,留在南京从事秘密抗日活动,但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挚爱。
1936年春,郑律成谱写了他音乐生涯中的处女作——《五月之歌》。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自此,他的音乐才思如涌泉水,得以淋漓发挥。
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进攻上海之际,郑律成到南京中央饭店去看望罗青,碰巧冼星海和画家丰子恺也住在饭店里。罗青即介绍郑律成认识了冼星海。在与冼星海交往中,郑律成为这位年轻的音乐家的爱国风范所折服,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用美妙的音符坚持抗战的决心。郑律成来到炮火隆隆的上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1936年9月,经姐夫朴健雄介绍,郑律成结识了当时在上海的妇女救国会领导人杜君慧,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他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深感这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
告别了亲人和革命同志,郑律成背着小提琴和曼陀铃,带着烫有金字的精装本《世界名曲集》,迈着有力的步伐,行走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来到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心脏——延安。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之后,在延安的朝鲜同志接到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及朝鲜境内作战,解放朝鲜人民,我命令:现地华北对日作战之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兵。消灭敌伪,并组织在东北之朝鲜人民,以便达成解放朝鲜之任务。”
9月初,朝鲜军政干部和义勇军战士离开延安向东北进发,组织上批准郑律成和丁雪松夫妇一起去朝鲜参加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行前,全体在罗家坪拍了合影。
1950年7月,由于丁雪松同志的工作变动,经周恩来总理与朝鲜金日成主席协商,将郑律成夫妇一同调回中国,郑律成由此正式加入中国国籍。
从50年代到60年代,他以空前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音乐创作中。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乐曲,这些乐曲几乎占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三。正当他满怀壮志,全身心地投入创作的激情中,“文化大革命”扼杀了他全部创作灵感。
1976年10月,一场噩梦终于结束。郑律成欣喜万分,长期积压的创作激情如同火山喷发,他竭尽全力挽回过去的损失。然而,他却倒下了1976年12月7日,当他从张家口看完京剧回到北京后,突发脑溢血,带着他那壮志未酬的一腔宏愿与世长辞。
一颗乐坛巨星陨落中华大地,安息在他深深热爱的异国土地上。他将与军歌一样,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