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
——刘伯承
王克勤(1920~1947年),安徽省阜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爱兵模范,一级杀敌英雄。
王克勤,1920年生于安徽阜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7月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从国民党军队解放过来的王克勤,在加入人民军队一年零九个月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名有着高度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他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以“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为内容的王克勤带兵方法。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多,大量翻身农民和“解放战士”补入部队。如何使老骨干、新战士、解放战士三支力量拧成一股绳,迅速形成战斗力,是当时全军都在研究的课题,也是身为机枪班班长的王克勤带兵首先遇到的问题。
王克勤对班里同志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他在班里成立了思想、技术、生活互助组,组长大伙儿推选,自由结合编组。
思想互助的主要办法是开展以诉苦活动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班里战士有了思想疙瘩,王克勤总是耐心说服,从不耍态度、发脾气。
技术互助的目的是尽快提高军事素质。因为战斗频繁,新同志一参军就得打仗。王克勤说:“没有不能打仗的兵,就看排长和班长怎样带。”他提出勇敢与技术结合,战斗与训练结合的口号,带领战士从难从严进行军事训练。班里有一挺日式歪把机枪、一挺苏式转盘机枪,经他言传身教,全班战士人人都会两种机枪的拆卸、组装和使用。
生活互助一开始也称体力互助。部队天天行军打仗,甭说是新兵,就是老兵,体力有时也吃不消。王克勤常说的一句话是:“咱穷兄弟在一起干革命,求解放,应该比亲兄弟还要亲。”部队过河时,他把受伤的战士一个个背过去;部队宿营后,他忙着烧水给战士们烫脚、挑泡……
王克勤的“三大互助”带兵方法,在作战时集中表现为战斗互助。这种互助,在徐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1946年10月初,国民党军“王牌”11师北犯,妄图打通济(宁)菏(泽)公路,进攻我鲁西南解放区。18旅迅速集结在巨野县龙固集、张凤集一带,王克勤所在的1营奉命在徐庄阻击敌人。
徐庄坚守战中,敌人整整攻了一天,6架飞机轮番轰炸,向村子打了2500多发炮弹,全村30余间房子,除了一间小茅棚外,全被炸毁。王克勤率领的两个战斗小组一直坚守在村子的最前沿。
敌人穿着白衣裳攻上来了,王克勤立即提醒大家:敌人穿白衣是怕被飞机误炸,我们越是接近敌人,敌机也就越炸不着我们……
在激烈的战斗中,王克勤率领他的机枪班,团结互助,灵活转移阵地,一连歼敌123名,全班竟无一人伤亡。战斗结束后,18旅给王克勤班记了集体一等功。整个班一下出了3个战斗英雄,其中就包括“胆小鬼”白志学。
徐庄战斗使王克勤“三大互助”带兵方法得到重视。18旅和第6纵队及时总结了王克勤的团结互助经验,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们指出,王克勤班开展的团结互助活动,是适应战斗需要和部队情况应运而生的一个典型,是广大战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革命友爱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极大的意义。晋冀鲁豫野战军专门发出指示,要求所属部队广泛开展王克勤运动。
1946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王克勤运动的兴起,迅速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使前线“屡次大捷”,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在短短时间里,大批王克勤式的模范班、排和英雄人物涌现出来。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7月10日19时,第6纵队打响了进攻定陶城的战斗。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于11日夜1时全歼守敌,创造了以1个纵队在攻坚作战中歼敌1个旅的新纪录。在这次战斗中,王克勤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27岁。为了纪念王克勤,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王克勤所在的排命名为“王克勤排”。中共定陶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县城北门命名为“克勤门”。
王克勤生前所在连,几十年来坚持学习王克勤不动摇,该连每次集合点名,总是第一个喊响王克勤的名字,然后全连齐声答“到”,表示王克勤永远活在他们的行列中。1990年12月,中央军委授予该连“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