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奈别何,一棹逐惊波。
去国丹心折,流年白发多。
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穷达皆常事,难忘对酒歌。
这首《离京后作》,是苏舜卿在庆历五年(1045年)春离开开封南下吴中的旅途上写下的。表述了他劫难后的痛苦心情和有些勉强的自我安慰。两个月的牢狱生活,使他开始冷静下来,在狱中他只写过一首诗,他的一贯昂扬的情绪急转直下,变得颓废了。
诗是这样写的:
自嗟疏野性,不晓世途艰。
仰首羨飞鸟,冥心思故山。
刚来投密网,谁复为颦颜。
寄语高安素,今思日往还。
《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
大凡少年得志者,没有坎坷生活的经历,一旦遇到劫难,由于缺乏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骤然间便会不知所措。由豪气干云到万念俱灰,由心存社稷到寄情田园,这种变化应在情理之中。
离开气象森严的京城,行船在草长莺飞的江南,对于疗治心灵的创伤,大有裨益。一路行来,下淮亭,上寿阳,过泗水,宿丹阳,面对娇红嫩碧,霏霏烟雨,苏舜卿的心情好多了。一个多月的行程,他写了十几首诗。对于创作态度比较严谨的他,这数量已是相当的可观。诗中渗透了挣脱罗网、回归自由的那种轻松感。患难见真情。这一趟南行,他的弟弟子履一直陪伴左右。到了苏州,子履要回开封,他写了一首《送子履》:
一舸风前五两飞,南迁今去别慈闱。
人生多难古如此,吾道能全世所稀。
幸有江山聊助思,莫随鱼鸟便忘归。
君亲恩大须营报,学取三春寸草微。
诗是写给弟弟的,但感情所系,却在高堂老母。忠臣既不能做,则孝子万万不可不当。他提醒自己,不可贪恋江南的鱼鸟,而忘却自己的人子之义。他还想回去侍奉住在京城的白发母亲。
但是,诗归诗。苏舜卿此次南迁,一直到死,再也没有回到既令他梦魂牵绕,又让他黯然神伤的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