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永兴帝的决定

过了好一会,永兴帝才发现站着的秦国公,于是开口道:“坐下吧,咱们慢慢聊聊,毕竟这事情太大,朕这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正好你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研究一下,先研究出个章程来,朕再把内阁的叫来。”

“陛下,臣觉得此法可行,毕竟此法若成,以后这西南就在无忧也,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至于陛下的担心,臣也知道此法风险比较大,但是大理眼看就要乱起来了。”

“大理丞相高泰,谋反之心可说是人尽皆知,之前几年因为大理国内义军四起,高泰忙着镇压义军无暇他顾,所以我们还保持着默契。”

“但是现在大理国内的起义军,已经被镇压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对高泰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

“那高泰现在已经腾出手来了,若是让他造反成功,那我们和段家的默契,高泰还会不会遵守?这谁也说不好。”

“依臣之见,此时只需等着西南的战报传回,到时即可见分晓,毕竟袁文殊提出此计,他必然有一定的把握。”秦国公道

“你说的倒也在理,这高泰既有造反之心,那难保他成功后,不会对我大魏起什么歹心,我们倒是不得不防啊。”

“可是此计风险甚大,一个不好恐生大祸,朕看这样好了,等袁文殊的战报回来,朕把内阁和英国公都找来,到时大家集思广益,爱卿你看呢?”永兴帝迟疑道

“如此也好,此事毕竟牵连甚广,这一时确实难以下决断,不过陛下,这战马交易的事情,您总得给个准话吧?”秦国公道

其实秦国公早就猜到,袁文殊的计划,今日是不可能定下来的,他之所以先说这事。

无非就是一个先难后易的小技巧罢了,既然困难的你都否决了,那战马交易这么简单的小事,你总不会也要拒绝吧?

那可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毕竟这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不是?这大臣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

哪怕永兴帝明知道,眼前这位从来不知道脸面为何物,但是潜规则也是要遵守的。

所以哪怕永兴帝再是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这战马交易的事情,北方也是有先例的,那就按照北方的办法即可。”

“老臣多谢陛下,那没什么别的事情,臣就先告退了。”秦国公道

“那爱卿回去好好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毕竟年纪大了,少操点心,总要给年轻人机会不是吗?”永兴帝话里有话道

“哈哈,老臣多谢陛下厚爱,臣的身体臣清楚,怎么也能撑他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候万一真撑不住了,那时再退下来也不迟啊。”

“他们现在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我这把老骨头得为他们保驾护航,要不然容易出错,到时候,那不就是我大魏的损失了吗?陛下,您说呢?”秦国公道

“哈哈,爱卿说的在理,是我疏忽了,爱卿早点回去歇息,这社稷,还得指望着爱卿呐。”永兴帝道

“那臣告退,陛下您也早点歇息。”秦国公道

说完之后,秦国公就退出了御书房往宫门走去,而看着秦国公远去的背影。

永兴帝眉头紧皱暗道“这个老狐狸,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啊。”

然后就继续思索着,袁文殊南北划线而治的计划,其实他心里对这个计划还是很认同的。

不过就是年纪大了,又没有后代继承江山,所以就疲懒了一些,失去了早年的进取之心。

在加上袁文殊之前的推波助澜,永兴帝就更是如此了,所以严格来说,永兴帝能这么快的放弃挣扎,袁文殊还是有很大功劳的。

这要是以后那两位登基,没准袁文殊还能有些好处,可惜啊,最后被禹州那位捡了个便宜。

而秦国公这边,此时就要高兴多了,毕竟西北多年的短板被补齐了,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最关键的是,以后这战马交易,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了,官家既然同意了,那想必明日就有圣旨降下。

到时西北的战马交易,那就算是奉旨行事了,不过一点都不奇怪,毕竟当年北方也是这样的。

当时把英国公那个老不死,高兴的一见到自己就炫耀,弄得自己当时躲了他一个月。

每次一想到这,秦国公都恨的牙根直痒痒,但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一直以来都很不爽。

这回好了,自家的短板算是补上了,看以后英国公那个老不死的,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想到这,秦国公开心的大笑出声,把亲兵弄愣住了,自家公爷这是想到什么了,怎么这么高兴?

而第二天,圣旨果然如期而至,这京城算是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一时间京城是议论纷纷。

首先英国公为首的北方系,自然是满心的不爽,因为最近两年,他们北方,自打顾老侯爷死后,就一直处于下风。

唯一能比得上西北的地方,就是这战马交易了,这回可倒好,连这个都没了。

可想而知,北方众将,此时心里是多么的难受了,不过再难受也得忍着,他们现在算是体会到,之前西北众将的心理了。

至于西北众将,那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异常的高兴,别看他们久居京城。

那早年也是从西北战场调回来的,主将的位置岂是那么容易做的?不光西北,就是北方都是如此。

只有江南是个例外,因为江南经历大祸,京城可用之人稀少,这才例外。

也才会有沈诚这样的元从功臣,得以统领京营,这在其他两系,是绝不能发生的。

这件事情对袁文殊的好处还在后面,需要等秦国公的书信,到了理国公的手上,才会彻底改变,袁文殊在西北众将心中的印象。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袁文殊才算是真的在西北站稳了脚,也才真正有机会,得到西北众将的承认,坐稳他西北继承人的位置。

当然了,光这一件事情那是不够的,还需要后续继续努力才行,不过好在袁文殊还年轻,所以时间还是很充足的,并不需要太过着急,这次就算是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