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李预现在的权利够大了。
尚书令。
虽然是个虚职。
但是他有商业部,还掌控了大唐最厉害的军队。
钱?
这就更不用说了。
李预说中的商业部,基本上都快要掌控大唐的财政了。
大唐的钱,都要从大唐钱庄过手。
李预现实有钱有权。
但是他把钱全都拿出去修路,去建学校去了。
根本就不把钱当回事儿。
你说他在乎权吧?
他居然主动建议,让陛下创建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
这家伙,这是无欲无求啊。
怎么看怎么像个圣人啊。
但是……
历史的经验证明。
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是危险。
也就是李预是李世明的儿子。
要不是李世明的儿子的话,说不定李世明早就……
李世明从李预的书房出来,立刻就回了长安。
可以说是心事重重地来,心事重重地走。
来找李预的时候,他就够焦虑的了。
本来是想要在李预这里找找办法的。
但是,没想到的是,有些适得其反了。
来李预这里一趟回去,自己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现在问题变得更大了。
李世明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就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宫殿。
“看你样子,这是又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了?”
长孙皇后跟了李世明这么多年,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看到李世明这心事重重地样子,就知道,李世明这是遇上难题了。
“嗯,大事儿。连我都有些拿不准了。”
李世明点头。
“连你都拿不准的事儿,那可就真的是大事儿了。”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听说,你好像是出城去了,不会是去找李预去了吧?是李预的事儿?”
“是……也不是……”
李世明道:“最近李预的风头有些太盛了,朝廷里很多人提议,要限制商业部的权限。”
“呵呵,我就知道,他们迟早是坐不住的!你说他们也是,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还不允许人家去做。
人家做好了,他们还不乐意了。
我说啊,他们就是眼红李预能力太强了,抢了他们的风头了。”
长孙皇后讽刺道。
关于李预的事情,她当然是帮亲不帮理的。
何况现在理还是在自己儿子这边。
“就这事儿啊,你有什么好犹豫的?李预做的这些事情,不都是在为了大唐吗?”
“你不懂!”
李世明摇了摇头。
“我不懂?难不成你真的要如了他们的意,打压李预?”
长孙皇后道:“朝廷的事情我不管,但是你可要想清楚,咱们的钱可都是在大唐钱庄,大唐钱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我们的用度可没有现在这么宽裕了。
总不能到时候,去向户部要钱吧?
你能够放下这脸的话,我肯定是没有意见的……呵呵。”
“打压什么李预呀,李预这小子狠着呢!”
李世明苦笑道。
“什么意思?”
长孙皇后顿时就来了兴趣。
听李世明的意思,李预这是要反击?
“什么意思?我刚刚去跟李预说了,群臣要求限制商业部的权利,你猜人家李预怎么说?”
“他怎么说?”
“李预说好啊,要限制可以,要限制商业部的权利,他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朝廷必须得一视同仁,限制商业部的同时,不能够把其他六部给落下了!
要限制,大家一起限制!”
李世明苦着脸说道。
“没错啊,他说得有道理啊,凭什么单单限制商业部的权利呢?”
长孙皇后深以为然道。
“我也觉得没错,可问题是李预那小子觉得这还不过瘾,他建议说,让我在朝廷之外,设立一个独立的,监察百官的监察机构。
专门用来监督朝廷的官员。
说什么,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还说什么,百姓跟皇帝是一头的,百官是却是百姓的对头。
换言之,百官就是皇帝的对头……”
李世明吐槽道。
“这也没错啊,人家李预说得很有道理啊,从古至今,不都是皇权跟臣权在做斗争吗?皇帝想要限制百官的权利,百官想要限制君权。
这么看,皇帝跟百官不就是对头吗?”
长孙皇后深以为然地点头。
本来她对朝廷里的那些当官的就有意见。
以前老是跟李世明对着干。
现在好了,又开始跟她儿子李预对着干了。
这不是跟她一家子过不去吗?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
“什么但是啊,这监察机构你不想建?”
“也不是……”
“你是觉得麻烦?”
“麻烦肯定是有的……”
“简单啊,你要是觉得麻烦,就让李预去做啊,这事儿不是李预提出来的吗?”
长孙皇后提议道:“按照我对李预的了解,这小子既然能够提出来,那肯定心里面早就想好了要怎么做了。
直接交给他,他肯定是能够给你办得妥妥当当的!”
“他?”
李世明也不是没有想过。
但是这事儿,肯定是不能够让李预来做的。
本来李预做这些事情,就已经树敌够多的了。
还让李预去创立监察百官的监察机构,这是嫌李预的敌人不够多?
当下来说,让李预树敌多,可以合理地限制李预的权利,平衡朝廷内部的势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就断了李预的路了。
要知道,李世明可是想要让李预来接他的班的。
“怎么了?”
长孙皇后看李世明有些迟疑,好奇地问道。
“你要是想要让他当太子的话,就别指望他来做这事儿。”
李世明道:“他以前做的事情,得罪的人虽然多,但是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可是现在这事儿吧,那可是得罪一整个官僚阶层。”
“嗯,对对对,别让他干!不然李预来做,那又让谁来做呢?”
长孙皇后点头。
“我现在也在头痛这件事情!”
李世明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监察司。
不是不能够做。
但是这么锋利的一把刀,要握在皇帝手里,就必须得找足够信任的人才行。
而且这个人,一旦做了,就必定得成为众矢之的。
就得要有成为孤臣的觉悟。
人选问题,让李世明有些犯难。
现在李世明烦恼的不单单是设立不设立监察百官的监察司,他还在烦恼,如果设立这个监察司了,让谁当这个监察司的司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