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敌在承乾殿

李世民倒是看得开。

先不说在长安的父皇李渊,这一两年为他添了多少弟弟。

便是现在非常时期,按岁数来算,喊尉迟一声叔他是能接受的。

这可就吓坏了尉迟敬德和杜如晦。

李预被苏彩樱拉着,苏家人的注意力也全在李预身上。

李世民便示意二人找个地说话。

“小李,你跟苏家几位大人聊聊,我许久未见叔叔们了,有些话说!”

“好好,你们自便,就当是自己家好了!”

李预正想说话,李世民就打断道:“你别害羞,一会就回来!”

说罢就带着尉迟敬德和杜如晦一起走开。

等到了后院,见四下无人后,李世民才一把揪下头上的金饰,怒道:“这事朕不想让别人再知道,你们懂朕的意思吧!”

尉迟敬德和杜如晦这才点点头。

李世民转过身来,才看向尉迟敬德和杜如晦,说道:“你们有话要问吧!”

尉迟敬德连忙半跪在地。

“陛下,臣有大大的疑惑,听李预所言,是你要造反!”

杜如晦也放好手中的坛子,半跪在地,“陛下,陛下曾言,要做一位贤明圣主,为天下百姓谋利,既以军功镇四海,再以贤德治天下,为何今日要做出此举,臣也有惑!”

“就为了这事?”李世民盯着两人。

见两人态度诚恳,这才叹息一声,“就为了这事,你们也没必要千里迢迢跟了一路吧,若是你们能回长安,协助玄龄主持大局,岂有朕昨夜遇险!”

说罢,李世民才指向腰腹,尉迟敬德和杜如晦看去,那锦缎衣袍中,尚有淡淡的血迹。

先前就听李预所言,老李受伤了,可没想到伤的这样重。

“这……”

尉迟敬德有些动容,曾经征战沙场,无数次遇险,陛下都未伤及分毫,可没想到现在却遭此重创。

“臣知罪!”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才淡然道:“起来吧,朕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你们也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次来了也好,随朕出去领了大军,随后拨乱反正!”

“陛下!”

杜如晦重重把头磕在地上,郑重道:“切不可再与李预如此纷乱下去了,臣斗胆直言,还请陛下表明身份,当务之急需以社稷为重,长安还需你主持大局,只要李预明白了陛下的苦心,那这场动荡才会平息。”

“动荡?什么动荡?”

李世民奇了怪了,怎么杜如晦一副听不明白他的话。

“先起来,被人看到不好!”

“臣愿一直保持如此,若陛下还是执迷不悟,那臣就在这里跪下去,并会向李预表明一切!”

李世民皱眉道:“克明,你疯了?”

杜如晦沉声道:“臣没疯,臣只是不想大唐陷入动荡,如今长安太子监国,已经统领大军南下,要诛杀李预!”

“吐蕃本意和亲,太子殿下已经同意将江夏郡主李雪雁嫁过去,奈何郡主被李预指导后潜逃,失信于吐蕃,如今吐蕃已经大军压境。”

尉迟敬德也叹息道:“加上河北高句丽犯境,这周边各大番邦都意图染指大唐疆域,贪图那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作物,这段时间以来,不少耕种了高产粮种的田地皆被侵占。”

“陛下,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再跟李预玩闹下去,那陛下所言的惕前朝祸事又将重演了!”

前朝旧事,不就是江都兵变,隋炀帝杨广与世家门阀割裂,高句丽犯境,吐谷浑复国,吐蕃大军压境。

如今依旧是江都周边,依旧是世家门阀与他李世民割裂,依旧是四境皆有兵锋渐起。

李世民面色凝重,看向两位跟了他一路的老臣,冷哼了一声。

“你们以为朕是在跟李预胡闹?”

见两人不答,李世民才无奈道:“你们一个身为右武侯大将军,一个为尚书令,兵部尚书,这次来了金陵城被官军所抓,你们想想这是什么情况?”

尉迟敬德说道:“臣与克明并未表露身份,加上一路打听李预踪迹,兴许其中有些误会,这在所难免!”

“糊涂!”

李世民猛然生起气来,来回踱步,指着两人气呼呼的道:“你们至今以为是朕在胡闹,是朕要造反?”

“朕且问你们两个,朕只不过离开长安数月,为何会天下大乱?是因为李预要造反?”

“朕时常微服私访,但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每次出巡考察民情,哪里不是天下承平,百姓不敢言有怨言,那时候朕时常想,朕做的还不错。可这次跟着李预出游,朕才真正见识了大唐是何等风貌!”

杜如晦疑惑道:“是何等风貌?”

“还用朕来跟你们说明白吗?什么叫官匪勾结,什么叫世道黑暗,且听朕跟你们说说,朕化名李淳罡后一路所行所见!”

李世民气呼呼的,将江夏一地的境况,以及沿途所见的各种不平事说了出来。

尉迟敬德和杜如晦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官吏在任内会如此的欺上瞒下。

士绅地主竭尽了欺压之能。

在一些大城还算众口铄金,这帮官吏还有所收敛,可一旦深入民间,便可以看到百姓过的是什么苦难日子。

杜如晦听的心惊肉跳,没想到朝堂制定的效仿文景之治,再加上李预助力的大唐耕种,让大唐没有饥民,却被一群门阀掌控的官僚体系给弄的欺上瞒下。

豢养的私兵化为盗匪,欺男霸女不算,还得鱼肉乡里。

唐朝律法在这些地方,不说百姓不识,便是有人告官,也只能弄个黑白颠倒。

本来他们作为高高在上的朝堂重臣,是知道一些黑幕的,但整个王朝的运转还算流畅,这些旁枝末节可以不在考量的范围内。

可经陛下这么一说,大唐这帝国病的不轻。

“可陛下,这只需回到长安,整顿吏治,加快压制门阀的力量便能有成效的,为何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个自己反自己呢?”

李世民怒道:“朕难道没想过这些?你可知朕同李预在江夏,只不过扫清了一些盗匪,便有多少百姓誓死相随么?”

“仅仅几个小镇,便有无数百姓齐声应和,克明,你须知这是我与李预,若是有一些有心之人刻意煽动,这大唐的反叛就不是如今的境况了,而是一场难以计量的浩劫!”

“朕难道想不明白这些道理吗?朕就是因为想明白了,所以才与李预一起游走四方,不说收买民心,只需要真与李预站出去振臂一呼,那大唐就会有无数的百姓站出来,毁了大唐基业!”

杜如晦无奈一叹,“所以,陛下,这反叛一事,不得不继续下去么?”

说到这里,杜如晦的语气已经软化下来。

大唐的这些顽疾,或许这样快刀斩乱麻也是个方法,只不过让当今陛下来做,有损这千古英名。

李世民却冷笑一声,“克明,你们或许搞错了,不是朕与李预在反叛,真正的反贼,在长安,在东宫,在承乾殿呢?”

杜如晦和尉迟敬德陡然一震,这又是什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