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兵部要集权

山东士族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一瞬间全都傻眼了,狗币长孙无忌不厚道啊,这不是典型的坑士族壮大关陇氏族吗?

这怎么能行?朝堂可不是你关陇氏族的朝堂,是大家的朝堂。

一瞬间,所有人都统一口径了:一切全听秦侯爷的意见!

李世民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贤婿升华了,确实升华了,现在都知道玩挑拨离间了!

“陛下,臣觉得应该成立一个应急衙门,专门应对天灾人祸,并且第一时间就能救援。这样也正好能让全国各地的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对各种在南的重视。也能保证百姓在灾难面前,不会一味地逃亡!其实,任何灾难,自救才是最佳的办法。”

历朝历代赈灾,其实就是拨凉拨款,层层扒皮之后,真正到了百姓手里的很少。还有就是赈灾粮吃没了,灾情依旧没啥改变,自救才是根本。

遇到了瘟疫什么的,地方的官吏处理办法也十分粗暴,为了防止唯一扩散,屠杀一村的事情都时有发生。

自打秦长青来到了大唐,带来了成套的完善的赈灾办法,和以工代赈等方法,但那样过于先进,很多时候往往不适合大唐的国情。

现在,秦长青有主要发展海洋贸易,经济转型之后,很有可能巨大的兴起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强而终,秦长青一直记得苏联解体,一直把这件事当成反面教材。

长安城现在,只是一个政治中心,未来可不是什么财富中心,李治和他发展渔阳,可不是说说罢了,如果只是简单的说说,也不会把阎立德调去渔阳,兴建宫殿,他和李治早就找了迁都的准备。

为什么要定都渔阳,不用我说,大家也全都知道。穿越者嘛,总是念旧的,更何况全国最佳的京师地点,就是渔阳府。当然了,这都不是秦长青的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给皇帝集权!或者说,给兵部集权!

“长青,现在虽说是四海升平,但大唐周围还有很多潜在的敌人,贸然加设一个部门,朝廷的官员也会捉襟见肘,这不是明智之举。”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否决了秦长青的提议。

“赵国公,小官所说的衙门,不需要相关部门调配人手,也不是凭空增设,只是要立一个牌子,让其余部门的官员兼任就好。。”

秦长青说完,长孙无忌哈哈大笑,“长青,你这不是痴人说梦吗?现在很多官员都是身兼数职,如何能在兼任救灾部门的官职呢?你总不会让三省六部的官员,在发生灾情的时候,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灾区赈灾吧?你再想想看,京城的大员们,随随便便都是侍郎、员外郎,他们离得开吗?”

人手不够,确实是问题的关键,隋唐交替,人才缺失,大唐也是建立在废墟上的国家,这些年李世民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勉勉强强的开创了一个盛世。

但是官僚系统,却还是俺儿官僚系统,哪怕是重开科考了,官员也依旧短缺,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严重的,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直默不作声的褚遂良缓缓睁开眼,“长青,辅机说的没错,各部门人手都不够用,很难抽调其余人在大灾之年去灾区的。”

“褚相,您老说的话小子相信,也很有道理。”

秦长青笑了笑,“但是赵国公说的就不行了。赵国公思想守旧故步自封,完全不懂得与时俱进,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顺应时代潮流。其实,所谓的应急指挥统筹他们,只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就好,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应对之策。”

说到这,秦长青意味深沉的看了一眼张士贵、侯君集和段志玄,“更何况,谁说没有人手的?咱们大唐至少有六十万可用于赈灾之人!”

张士贵愣了一下,他现在已经辞去了武将的官职,只保留了爵位,就任大唐盐铁司转运使兼盐铁司的一把手,他手里也没闲人啊,秦长青看他是什么意思?

段志玄也明显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但在想想秦长青所说的六十万赈灾人数,眼睛莫名的一亮。

目光瞬间看向侯君集,侯君集压低了声音问道,“老侯,一会儿你动手我动手?”

“我有点没……卧槽……”侯君集的眼睛也刷的一下就亮了,伸手拿过段志玄手里的笏板,“兄长,我来!这么多年没为老哥哥们做过什么,今儿小侯甩开膀子干一次!”

张士贵依旧一脸懵逼,“那我干啥啊?”

“谁和长青对着干,你就断了谁家的盐铁等生活物资……”段志玄说道。

“那成,这事儿好办。”

张士贵说完,侯君集意气风发,只等着秦长青的下文了。

李世民一愣,老子手里要是有六十万人就好了,去特么哪找这么多人?孙悟空扒光了身上的毛,也变不出来这么多啊?

但是,李世民注意到了李治,发现李治抿了一口茶,正了正衣襟,小腰板儿瞬间就挺起来了。

李世民眼睛里待着疑惑,很快就把目光放在了六十万的数字上,内心突然乐了:老子确实有六十万人手……不不不,老子有八十万!贤婿,你这是要给朕集权吗?到底是朕的好贤婿啊!什么事儿首先要维护的就是老丈人,朕真的没看错你,两个闺女……不,三个闺女都嫁去你们家了,朕还是很乐意的很支持的!

“长青,大殿之上,你怎么开信口开河?”

长孙无忌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字字之中都带着嘲讽,“整个山东,不过三四百万的人口,你居然敢说有六十万人可以用于赈灾?”

长孙无忌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放眼朝廷,也不能一下子就调动六十万人吧?

文臣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仇的开始对秦长青冷嘲热讽了。

但文臣们,却一瞬间全都冷静沉思起来,往常文臣参加朝会,都是充当吉祥物的存在,除了有战事,很少有人开口说话,但现在……

不管是和秦长青有仇的,还是和秦长青没仇的,这一次他们在心里面发誓:力挺秦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