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南洋的形势

海峡殖民地是英国对位于马来半岛的三个重要港口和马来群岛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

目前由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麻六甲)三个英属港口组成,因此被当时当地华人称为三洲府。

现在海峡殖民地严格意义上还属于的东印度公司管辖。

但是东印度公司对殖民地的大部分控制权已经被英国政府收回去。

最明显的就总督布兰德尔就是听命于英国政府。

只是在殖民地地方上的一些管理岗位的还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员工。

就比如之前马来半岛对华人种植园的一系列的袭击活动就是有这些东印度公司的基层员工策划的。

这些人虽然不掌握兵权,但是他们对马来半岛上的那些殖民地属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英国人在海峡殖民地的管理方式也和印度地区有些相似。

那就是控制主要的城市以及战略要地。然后扶持当地的属邦。

这些土邦效忠于英国人,但是又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这样英国人就不需要背负沉重的负担,同时还能够向这些属邦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在英国殖民者的眼中,赚钱始终是第一位的。

新加坡,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府。

自从缅甸人派出偏师收复丹那地区之后。

海峡殖民地总督布兰德尔就一直寝食难安。因为失去丹那地区之后,海峡殖民地将变得孤立。

虽然与马来地区还隔着泰国的一段国土。

但是现在整个孟加拉东侧又回到了缅甸人的手中了。

布兰德尔总是感到不放心。

现在马来地区的华人大种植园就已经够让他头痛的了。

之前的海峡殖民地的属国吉兰丹去攻击当地的一个大型的华人种植园。

结果被华人打得大败,就连王宫都被当地的华人给攻占了。

这些华人家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灭了这个土人王国。然后在当地城立了兰丹共和国,还向海峡殖民地发出了国书。

布兰德尔知道这是一个很坏的开头,其他地方的华人知道后肯定会争相效仿。

于是他从殖民地集结了五千人的兵力。

当然了,这基本上都是当地土人士兵。

他们打着帮助吉兰丹复国的旗号,结果在舰队的支援下依然打了一个败仗。

光凭借新成立的兰丹国是肯定抵挡不住土人加舰炮的攻击的。

但是,突然冒出来了大量的华人援军。

而且他们放弃了海边的区域,英国人的舰队有不能登岸。

至此,布兰德尔只能够将这件事情进行上报。

为了不引来殖民地华人的一致反抗。

布兰德尔也不能将事情做的太过分,他只能采取一些不是那么激烈的手段来管理殖民地的华人。

现在布兰德尔已经加强了对新加坡城的华人的监控。

严禁他们拥有武器。但是他不能禁止这些华人活动。

这些新加坡的华人大都在其他的地方有种植园。

在那些偏远的地方,英国人就管不到了。

新加坡这里只是他们设置的商铺而已。

各个家族保留自己产业,也只是为了贸易的方便而已。

根据布兰德尔暗中调查,很多的华人家族已经将自己主宅搬离了新加坡。

因为在马来群岛以及东印度群岛上的华人已经建立了很多的小国家。

这些小国家得到了复兴军的保护与支持。

还有很多人虽然只是建立了种植园。

但是他们依托种植园形成的城市已经俨然如同城邦一般。

很多这样的华人城邦联合起来,不断地侵夺土人的土地。

通过战争来压缩土人的生存空间。

布兰德尔不明白,为什么原本一团散沙的华人突然间就变得团结了。

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

原本复兴军没有城立之前,这些华人与内地的贸易受到了清庭和洋人的双重排挤。

所以他们只能够依附于这些殖民者。

通过为这些殖民者服务,做一些殖民者不愿意做的产业来获取收益。

可以说,那时候的他们是依附于殖民者的。

但是复兴军成立之后,董书恒为了拉拢这些南洋的华人,给他们开通了贸易绿色通道。

当时淮海军建立的海门港就是主要为这些南洋华人服务的。

通过与复兴军以及洋人之间三角贸易。

这些南洋华人的收入激增。

他们从淮海军那里得到紧俏的商品,专卖给洋人。

同时,他们也给当时的淮海军运来了急需的粮食、矿产等战略物资。

为复兴军早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书恒在早期发展的时候,最缺的就是粮食。

那时候的江南、湖广、粮食主产地因为太平军起义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粮食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整个大清都处在粮食短缺的状态。

正所谓谁有粮食谁就是草头王。

董书恒通过这样的贸易,迅速集中了大量的粮食。

用这些粮食,他才能够征募到那么多的流民,帮他修苏北的水利工程。

当初拉拢南洋商人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

这些流民还为他提供大量的移民来源,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

作为商人自然是向利益靠近,向“钱”看齐。

现在他们依附的对象变成了复兴军。

在复兴军不遗余力的扶持下,华人的实力迅速增长。

而随着复兴军不断地向南洋地区移民。

当地的华人数量也在激增,这也增强了当地华人的实力。

有了实力,有了后台。华人逐渐发现,南洋的这里最宝贵的东西原来就是这里的土地。

因为他们能够跟复兴军交易的商品都是从土地中获得。

原本他们都是从别人那里购买,那样的成本无疑会更高。

这里的土地种出的粮食、甘蔗、橡胶都是赚钱的东西,这里的土里挖出矿藏也可以变成金钱。

利益驱使着这些华人对土地的渴望。

所以当地的华人反抗殖民统治,谋取独立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说白了,这一切的根本还在于利益。

复兴军在其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不过,现在英国人在南洋直接管辖的殖民地并不多。

在婆罗洲那里只有一个布鲁克王国能够勉强算是英国人势力。

在南洋,英国人直接管辖的殖民地依然还是马来半岛的那几座城市。

至于其他地方只能算作是势力范围。

要说在南洋地区殖民地面积最大的,目前应该要属荷兰了。

但是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辉煌时代早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的荷兰已经沦为了欧洲的二流国家,也许连西班牙都不如。

这也是为什么在荷兰控制的势力范围内,华人建立的国家最多的原因之一。

像现在的兰芳国已经可以压着荷兰人打了。

原本还有一个西班牙人在南洋占有很大分量。

复兴军与西班牙人的战争之后,西班牙人彻底被赶出了南洋地区。

现在南洋地区只剩下英国人和荷兰人了。

布兰德尔之前还找过荷兰总督谈过一起遏制华人的发展。

但是荷兰人因为之前在华人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没有给布兰德尔肯定的答复。

他们只是义愤填膺指责华人在破坏殖民地原有的秩序。

但是一提到出兵的事情,他们就表现的很暧昧。

布兰德尔知道荷兰人这是认怂了。

毕竟在荷兰人的控制区内华人的数量太多了。

华人的后台复兴军已经占领吕宋地区。

吕宋南边和荷兰殖民地搭界的苏禄苏丹国也已经彻底倒向了复兴军。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已经不敢再轻易招惹他们。

之前的马尼拉海战,荷兰人在马尼拉城的使者也传回来了一些情报。

荷兰人现在在东方的实力远远不如西班牙人。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再给复兴军对荷兰人动手的理由。

经过了与西班牙人的一战,复兴军的实力已经的得到了西方列强普遍的认可。

布兰德尔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他现在只想维持住海峡殖民地。

海峡殖民地把持着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连接枢纽。

这里是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一根重要支柱。

他已经感受到了复兴军对这里的浓浓的威胁。

这里对大英帝国非常的重要。

同样的,复兴军要是想崛起,想要争夺海上的霸权最好办法就是占领马六甲海峡。

这样他们就能够用最少的兵力锁住东西方之间的咽喉。

对于复兴军来说,新加坡这里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布兰德尔相信自己都能明白的事情,复兴军肯定也是知道了。

现在他们战西班牙,收吕宋,扶持南洋的华人,也许就是在为谋取马六甲海峡做准备。

此时的萨尔温江也就是华夏的怒江之上。

一支船队正在向南缓缓驶去。这支船队的规模非常的大。

这些船只的吃水都非常的深,但是看不出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

由此可以看出这上面装的东西一定是比较重的东西。

黄启明是这支船队的领队,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商船队。

船上的人穿的都是复兴军的军装。

这是复兴军的一支工程兵部队。

工程兵是复兴军中的一支特殊兵种。

他们主要负责一些军事工厂的建设,还有一些战略道路的修建。

现在复兴军下面工程兵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高原地区。

在那里至少有三个工程兵师近三四万人在修建从成都通向高原的公路。

这条道路要在高原上修建,难度非常的高。

而且气候环境相当的恶劣,在缺氧的环境下,很多人别说是干活了,就连最基本的行动都维持不了。

所以那几支工程兵部队主要都是招募的高原上的农奴。

董叔恒当初也是希望通过此举来慢慢瓦解当地的农奴制度。

至少这样能够少很多的麻烦,起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事实证明工程兵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黄启明所带领的这支工程兵却要更专业一些。

他们之前负责修建了很多沿海的军用港口和防御要塞。

这是一支专门修建军港的工程兵。

最远的时候,黄启明的这支队伍到过阿留申群岛。

总的来说,他们在北方的时间比较多一些。

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黄启明已经是一名中校军官,手下管理着一个工程兵团,负责的大工程超过了三个。

“黄头,这次我们是不是要去南边,听说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一个年轻的工程兵凑过来问道。

“是啊,小黄毛,你没见我们只带着夏装吗?你小子以前在北方不是总喊着没水果吃,没蔬菜吃吗?我告诉你我们去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水果。”黄启明笑着说道。

之前他们在昆明休整了几天,随即就押送着东西从陆路到了孟瑙,在这里上了船。

复兴军一直在疏通出云南的两条大江,寻找云南向南的出海口。

云南南边全部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丘陵。

道路非常难行。但是云南有两条大江都是通向大海的。

一条是澜沧江途径南掌、真腊、南圻进入太平洋。

还有一条就是怒江,她穿过了掸邦高原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其出海口的地方有港口城市毛淡棉。

这么说来,云南完全可以通过水路连接两大洋。

只不过这两条大江的上游都是水流湍急,暗礁丛生。

这是为什么这次黄启明他们要从孟瑙上船了,因为再往上游的河道还么有疏通好。

而黄启明他们携带的不仅仅有修筑港口的建筑材料,还有几十门重型岸防炮。这些大家伙每一门都有十几吨重。

将他们运到孟瑙都是废了老大的劲儿了。能够走水路,他们就绝对不会走陆路的。

而黄启明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位于怒江出海口的毛淡棉。

他们奉命在那里修建一座军港,以及与军港配套的防御要塞。

这里虽然现在名义上是缅甸军队在控制,但是对复兴军的移交工作已经开始了。

复兴军甚至已经在怒江中下游位于复兴军控制地区的帕桑建造了一座造船厂,开始制造炮艇。

英国人的舰队现在就在安达曼海上巡游监视。他们一定没有想到复兴军会从怒江上顺流而下。

ps:读者老爷们,求月票,求支持啦!